中醫古籍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級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中國中醫研究院及國家級醫藥項目的出版工作。主要出版中醫古籍珍本、現代中醫藥系列圖書、醫學院校教材等。近年來,在中西醫結合著作的出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醫古籍出版社始終堅持嚴謹的科學態度,追求一流的出版精神,高格調、高品位、高質量的精品意識,出好每一本書。
中醫古籍出版社主要出版中醫古籍及研究中醫古籍的著作,承擔國家搶救行將失傳的有價值的中醫孤本、善本、珍本古籍的複製影印任務,同時也出版中醫理論、臨證各科、中藥、方劑針灸、養生等著作以及中醫藥工具書、中醫藥教材、醫學科普讀物等。
中醫古籍出版社自1980年10月成立以來,依託中國中醫研究院強大的學術背景和中醫界豐富的學術資源,對中國中醫藥典籍開展了系統的現代整理出版工程,推出了《中醫珍本叢書》、《珍本醫籍叢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醫家類》、《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善本醫書》等大型中醫古籍叢書,其中有大量險些流散的中醫孤本、善本、珍本古籍。1992年江澤民同志為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古籍孤本大全》一書題寫了書名,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醫古籍出版事業的關懷和重視,對中醫古籍出版社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中醫古籍出版社積極調整選題思路,改善經營方式,在繼續做好中醫古籍保護性出版的同時,從中醫理論、中醫文化、中醫臨證、中醫方劑、中醫療法、中醫養生等各學科入手,通過開發選題、發現作者、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等手段,逐步形成中醫科研、教學、臨床、科普各類讀物並重的專而全的中醫專業版格局。今後,中醫古籍出版社將更加以高品格的出版物和鮮明的品牌特色服務於中醫事業及廣大讀者,爭取為祖國醫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醫古籍出版社事業部為出版社市場開發的職能機構。主要項目為圖書項目策劃、營銷、信息開發與管理、讀者服務、出版諮詢服務及向社會提供圖書出版服務,包括中醫大中專院校教材、職業培訓教材、教輔的編撰、出版,專業學術著作編撰、出版,學術交流與推廣等。為中醫古籍出版社唯一面向市場的社會窗口。
中醫古籍出版社讀者服務部為本社唯一社會服務機構,採取直面式服務。
圖書零售:古籍經典 珍本醫籍 名醫驗證 臨證精華 藥劑方劑 臨床診療 家庭保健 氣功養生 教材課本 自學高考 中醫書畫 人體圖表 線裝書 精品書 收藏書 禮品書
服務:圖書資訊 圖書銷售 預定郵購 古籍評估 代理轉讓 代理編著
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出版社設有郵購業務,凡購書匯款時,請寫明詳細地址、書名、冊數、經手人,辦理郵購業務加郵費15%,款到發書。
中醫古籍出版社
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政治影響力在國際上日益擴大之際,前一階段,有國外的某位學者和國內的一位教授,無視中國有關法律及政策的存在,繼上個世紀初期廢止中醫未遂之後,依舊以中醫不科學為由再次提出取締中醫,並得到國內極少數人的附和。中醫在中國人民的醫療衛生保健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其簡便驗廉而深受絕大部分農村及城市居民的信賴。為了加深國內外各界對中醫的正確理解,中醫古籍出版社迅速以《看中醫還是看西醫》和《中醫戰略—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認識與思考》為選題,聯手重量級的權威作者,從中西兩種文化的角度和中醫發展戰略高度,力求向讀者客觀展示中西醫學的異同以及中醫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使讀者從中得到兩種醫學發展的清晰脈絡,和對中醫發展前景的正確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看中醫還是看西醫》一書的作者高也陶教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西醫,一直從事西醫的臨床和教學工作。他以某種“局外人”的立場看待中醫,其視角十分獨特。他認為,中醫和西醫都是建立在其傳統文化上的,是其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不能把它斷裂和割裂來看。現代醫學仍保留著某些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的理論基礎,到目前為止也還有很多理論不完善,還是在發展,不斷用後面的理論來推翻前面的理論。同時,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它對生命的了解都是盲人摸象,中醫摸到了一塊,西醫摸到了另一塊,都沒有把真正的完整的概念表述出來,都是表述了一個局部的概念。用某個理論來批判另外一個理論,這是根本不符合科學態度的。有鄧鐵濤、朱良春等8位專家作序的《中醫戰略》一書,其作者賈謙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員,他以對中醫藥問題十幾年的調研和研究為基礎,以其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資料,用翔實數字論述了中醫戰略發展不可迴避的問題,對中醫現代化發展與國際接軌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尖銳的質疑,足以引起人們的深刻反思。
兩本書都以大量生動的事例或具體數據來支持作者的觀點,可讀性很強。中醫古籍出版社表示在本次研討會後將儘快付印,在2007年初與讀者見面。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古籍是祖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特殊資源。古籍整理與出版承擔著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據不完全統計,存世的中醫古籍超過一萬種,若包括不同版本在內,數量可達數萬冊。這種珍貴遺產是中醫藥學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當代中醫藥學繼承和創新的主要資源,具有無可替代的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古籍是不可再生文化資源,如果不能妥善保存,及時搶救,則必然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最終湮滅。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現代科研、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對現存古籍分檔,採取不同的方法整理、搶救。
古籍整理與出版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大事,不僅要服務於當代,還要為千秋萬代服務。整理古籍,首先要儘可能保留原貌,提高整理水平;其次,進一步創新整理的形式、方法,強化質量管理,全面提升古醫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整體水平。古醫籍整理出版不同於一般圖書的出版,其質量涉及的因素包括底本、影印、校勘、標點、注索、索引等。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外“中醫熱”的興起,傳統古醫籍備受青睞,一些非古籍專業出版社急於出書,古醫籍亂點、亂注、亂譯現象嚴重,校勘體例前後不一,編輯章法不倫不類。大量經典醫籍低水平重複出版,影響了古醫籍整理出版整體質量水平。鑒於以上情況,筆者就影響古醫籍整理出版質量的相關問題做以下探討,以總結經驗教訓,改進中醫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古醫籍影印、排印出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版本選擇不當。有的在鑒定版本上未加任何篩選就選擇確定,導致出現根本性錯誤,有的不註明底本,有的不明文義、詞義、字義而妄補、妄改、妄刪,有的不經校注而只將原底本加標點即行影印。隨著影印技術的改進,隨之而來的是版面較多地經過人工美化處理,錯字、脫文、妄改現象卻未根除,使新印本失其原貌,甚至出現書名與實際收書不相應的“名不符實”的嚴重失誤。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對古醫籍影印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請專家把關。我們認為古醫籍整理出版者必須在選擇鑒定版本方面下功夫,以避免出現根本性的錯誤。
中醫古籍出版社
在許多古醫籍排印本對原書作了不同程度的刪節,刪節內容大多是整理者自認為不科學、無價值的內容。事實上,這些內容未必真無學術價值。如《素問》“刺法論”、“本病論”兩篇久佚,宋初補上此兩篇,並加註文。金刻本尚載有此兩篇全文,故金元名醫對此兩篇經義多有發揮,對以後的運氣學說及刺法理論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後世刊本多不載此兩篇,或只載正文,刪去其道家色彩較濃的注文。歷次整理《素問》一書也均對“遺篇”不甚留意,以至於今人對此兩篇內容,除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名句外,幾乎一無所知(其實相當一部分人並不知道此句名言出自《素問》遺篇)。近來個別學者已發現“遺篇”的學術價值,從不同角度加以闡發,為“遺篇”翻案,但人們已很難看到其全文。前人的教訓不能忘,希望今後在刪節之前,一定要三思,給後人多留下一些原始文獻。
中醫古籍出版社
古醫籍今譯是溝通古語與現代語的橋樑,是為了幫助讀者更準確地理解原作,而不是代替原著。古醫籍今譯應該忠實底本,認真研究原文本義,切忌按字面意思牽強附會。現行古醫籍今譯本中常常出現的問題是:譯文有誤,如錯譯、多譯、漏譯等;編校有錯,表現為錯字、別字、誤標點等;方法不規範,體例不統一;隨意性較大,違背校勘常識;簡化字和繁體字使用不當,不了解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的對應規則,特別是古醫書中使用的具有特殊含義的繁體字都機械地改為簡化字。造成這些失誤的原因主要是譯者學力不夠,態度嚴謹,不勤於查閱資料,更加上出版者以贏利為目的,快譯快出快賺錢,導致許多中醫經典古籍的誤譯、誤注與誤解。
中醫古籍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中國中醫科學院辦公樓五層)
郵編: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