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生

代表作《性史》

張競生,男,(1888年-1970年),原名張江流、張公室,廣東饒平人,民國第一批留洋(法國)博士。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風雲人物,是哲學家、美學家、性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畢業於法國里昂大學

1921至1926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大學課堂講授“邏輯學”和“美治”思想;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和確立風俗學;最早翻譯盧梭的《懺悔錄》;最早發表人體裸體研究論文;率先提出計劃生育。2014年張競生的著作《性史》再次出版。

1969年作為戰術對象遣送饒平樟溪區廠埔時,高齡有病,深夜讀書與世長逝,終年82歲。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張競生
張競生
188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省饒平縣浮濱鎮大榕鋪村。幼名江流,學名公室。后受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思想的影響,自己改名為張競生。

教育經歷

1903年考入由縣琴峰書院改名的縣立第一小學。
1904年考入汕頭同文學校,該校為抗日英雄丘逢甲主辦。不論在哪所學校,皆以聰明好學而獲得師友的好評。
1907年考入清朝設於廣州的黃埔陸軍小學。
1912年12月至1915年就讀巴黎大學。
1916年至1919年,在法國里昂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19年4月8日《關於盧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論之探討》論文通過答辯被授予博士學位,在里昂大學攻讀期間,曾先後到過英、德、荷、比、瑞士等國遊歷和考察。

社會活動


張競生
張競生
1909年在陸小讀書期間,偷看民報和其它革命讀物,萌發了反清思想,遂為校方注意乃以帶頭剪辮子等罪名將張競生開除。后以該校副監督、實為地下革命黨人趙聲(百先)介紹往新加坡謁見孫中山先生,盤留月余,受孫中山先生教導,決定回國北上參加革命活動。
1910年為赴京參加京津同盟會,以學生身份為掩護,乃接受其父“先結婚,後去上海讀書”的條件,與15歲的女孩結婚。這對張競生的心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是他後來矢志反封建,反對性盲,堅持性教育,主張自由婚姻的一個重大原因。
1910年婚禮之後即赴上海,先進由法國天主教主辦的上海復旦學校。由於革命的需要,半年後入北京法文高等學校,后又考入京師大學,以學生的身份從事京津保同盟會反清活動。時汪精衛謀刺攝政王載件未遂被捕,受命參與營救汪精衛,遂與汪精衛、陳壁君夫婦成為莫逆之交。
1911年10月17日至1912年初參加南北議和團的南方代表團,任南方議和團秘書,伍廷芳為南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實際該團由汪精衛決策。
1920年春學成歸國,由潮屆議員兼省財政廳長鄒魯舉薦擔任潮汕當時最高學府金山中學校長,在從巴黎抵達廣州期間,上書陳炯明,提倡避孕節育,主張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多者受罰。
1920年冬至1921年夏,任金山中學代理校長。在任期間,進行教學改革。被迫到任九個月而辭職,但卻為金山中學爭回了校產,為金山中學保留了辦學的經濟基礎。
1921年10月至1926年,接受北大校長蔡元培的聘請任北大哲學教授,專門開設性心理和愛情問題講座。
1923年5月,北大國學門成立“風俗調查會”,張被推舉為主席。在擬定風俗調查表時,他列出30多項,“性史”便是其中一項。在他看來,“人生哲學,孰有重大過於性學?而民族學、風俗學等,又在在(處處)與性學有關”。
1925年,在《京報副刊》發徵稿啟事,公開向社會徵集“性史”。先後收稿300餘篇,張擇其中7篇編為《性史》第一集,1926年4月由“性育社”印行。
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張競生博士到達上海,先擔任上海開明書店總編輯,后開辦“美的書店”。
1928年到1933年再度赴法從事學術研究。抵達法國后他給陸小同學、當時作廣東省長的陳銘樞上書,提出由他編譯介紹世界名著的計劃,受陳銘樞的支持資助。在這期間,他節衣縮食,專心翻譯。
1933年至1937年,受陳濟棠之邀任廣東省實業督辦,兼《廣東經濟建設》主編,廣州《群聲報》編輯。在任期間,回饒平家鄉集資修築公路60餘里。因被誣陷出逃香港。後由陳濟棠派人把他從港接回來,改任參議、廣州經濟委員等閑職。
1950年新中國成立,出任饒平縣生產救災委員會主任,第一屆各界縣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
1950年進入南方大學學習,分配於省農林廳任技正。
1953年調廣東省文史研究館任館員。在任文史館研究員期間,先後寫出等著作,同時積極參加湯溪水庫的建設。
1960年體諒暫時經濟困難,自願申請回饒平,為省文史館駐外館員。

個人作品


主要著作《美的人生觀》《美的社會組織法》《偉大怪惡的藝術》《與省府商榷整理省營工廠之方法》《農村復興實驗》《十年情場》《浮生漫談》等
主要譯著《懺悔錄》《夢與放逐》《歌德自傳》等
哲學著作《系統與期待的異同》《記意與意識》《普通的邏輯》《南北議和見聞錄》《丁未潮州黃岡革命》《文化史》《前後殺狼記》《山的面面觀》《新食經》《新饒平》等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33年與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生黃冠南結婚。

健康狀況

在古稀之年遭逢十年浩劫,先被紅衛兵批判,繼而於1969年作為戰術對象遣送饒平樟溪區廠埔時,高齡有病,深夜讀書與世長逝,終年82歲。

社會評價


張競生舊照
張競生舊照
魯迅《兩地書》(1923):至於張先生的偉論,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許這樣說的。但事實怕很難,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約當在二十五世紀。
林語堂《張競生開風氣之先》(1953):張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義學者、思想家,毫無忌憚地擊破了舊禮教的最後藩籬。
陳平原《孤獨的尋夢人》(2008):你會驚嘆,此人怎麼經常與政治史、思想史、學術史的“大人物”或“關鍵時刻”擦身而過?這不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成功人士”,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個“失敗者”,可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角度,幫助我們串起了一部“不一樣”的中國現代史。
摘自《博覽群書》2000年第5期,作者:抱朴:舊中國有一個被稱為“賣春博士”的留法教授,說他“賣春”,一是首倡“愛情定則”石破天驚,繼在北大公然開課“性學”,乃至出版人們談虎色變駭人聽聞的一冊《性史》,卻又大張門面“美的書店”,編寫出版《性育叢談》、《美的叢書》以及《藹理士女性小叢書》之類的性書,加上他主張節育、倡導“放乳”、介紹性藝等等,於是在彼時中國那個“語境”下,自然被視為犯大忌的顛狂書生,被通緝有之,被驅逐有之,被輿論攻訐更是家常便飯。從他身上也折射出若干女子的遭境和命運,那麼不妨換個視角,說的是張競生,點到的卻是女界風景。
張競生曾感慨其在法國所實踐之“情人制”等浪漫為喜劇,而返國后之所作所為無一不是悲劇,這有一例,是他與褚問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