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藏戲是起源於西藏地區的藏族戲曲劇種。青海藏戲是藏劇的一個支脈。藏戲在全國少數民族戲劇中,是歷史最久、產生最早的一個。它的起源為原始宗教摫坎〝巫師儀式與當地土風舞相結合而成的啞劇性跳神儀式。它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比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基本概況


藏戲集中了藏族古典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等各種藝術手段之大成。在我國戲劇史、文學史上特別在少數民族戲劇史、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藏戲形成之初,是一種廣場劇,樂器只有一鼓一鈸和大喇叭,人物上下場用鼓鈸伴奏,演唱時多為一人獨唱,大家伴唱幫腔。在表演上,藏戲有唱、舞、韻、白、技、表等六功。不論哪能一功,都有注重穩典雅;唱腔因人物定曲,除小丑、反角的唱腔及歌舞曲外,各個劇目中每個人物的唱腔一般不隨便借用。唱腔大多采自民歌和說唱音樂,具有聯曲體特點和鮮明的地方色彩。音樂旋律古樸、粗獷、渾厚,有許多裝飾花腔、頓音、節奏比較悠沉、緩慢。藏戲的劇目是很豐富的,最著名的有《文成公主》、 《洛桑王子》、 《朗莎雯波》、 《卓娃桑姆》 、《頓月頓珠》、 《智美更登》 、 《蘇格尼瑪》、 《白瑪文巴》等傳統劇目,稱為“八大藏戲”。這些戲,分別取材於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佛教故事和世俗人情;故事性較強,民族色彩濃郁。

歷史起源


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藏戲”,在我國少數民族的戲劇藝術中,是一個很古老的劇種,在 表演上講求唱、舞、韻、白、技、表,稱為“六功。據說青海省的黃南等地區早在明未清初就有了藏戲。青海黃南每到農曆八月,藏族人民在歡度“夏日頓”節(慶賀豐收的節日)時,寺廟及各民間業餘的藏戲團體即舉行隆重的演出。上演的劇目為《文成公主》、《諾桑王子》、《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白瑪文巴》、《蘇格尼瑪》、《頓月頓珠》八大藏戲。藏戲最早是由雲遊僧侶、朝聖香客自西藏傳到青海。由於歷史長短不同、地區環境各異、語言特點差別,青海藏戲在其發展及形成上雖源於西藏,但與西藏的藏戲又不盡相同。長時期以來,由於民間藝人的加工,把當地一些民歌曲調運用到藏戲之中,這樣就較大的豐富了藏戲的唱腔。在本世紀四十年代,黃南隆務寺喇嘛覺讓瑪、木結荷大力開展藏戲活動,致力於青海藏戲的改革,為了創造各種人物的造型,相傳他們借著月光下的身影提煉人物的舞蹈動作。由於諸多方面的因素,青海藏戲保持了原有的傳統,而且具備了其獨特的藝術風采。
解放后,由於黨和人民政府對藏戲這一古老劇種的重視與關懷,青海藏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首先由民間業餘藏戲團在伴奏形式上進行了改革,加上簡單的樂器伴奏,專業的藝術團體也開始了對藏戲的研究、挖掘、整理工作。1980年黃南地區又掀起了藏戲演出的高潮。1981年青海藏戲團組織了大批的藝術骨幹力量,深入到黃南地區,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發掘、整理、研究、提高的工作,並將藏戲般上了青海舞台

流派分類


解放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需要到拉薩來支差,為達賴及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成了各地業餘戲班的骨幹力量。而各個地區的戲班,由於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在這些流派中,有屬於舊派的白面具派,有屬於藍面具的新派,也有獨腳戲。

屬白面具的舊派

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扎西雪巴等。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們的戲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影響較小。

新派

就是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他們的演出開始時,由戴藍面具的演員出場,故稱藍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發展,影響也比較大,慢慢就把舊派代替了。

組成部分


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為“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 、《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代表作品


《納桑貢瑪的悲歌》
藏戲《納桑貢瑪的悲歌》在第十六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評選中榮獲提名獎。
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據悉,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是黃南州唯一一個專業性的表演團體,在對外宣傳黃南、推廣民族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橋樑作用。這個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上演了《音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 明》、《納桑貢瑪的悲歌》等6部大型藏戲,其中《藏王的使者》曾在1994年獲得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提名。
故事發生在解放前黃河岸邊的藏族部落措蓉和嘎蓉之間。白雲如絮、牧草如茵,納桑貢瑪草原上到處是寧靜的景象。突然,一陣驚心動魄的號角聲,無情地打破了和平與寧靜。
措蓉部落的青年才讓東珠為了奪回被搶掠走的牛羊馬匹,單身闖入嘎蓉部落。才讓東珠的妻子才吉卓瑪為了營救丈夫,潛回了自己七年未回過的娘家嘎蓉部落。結果,夫妻雙雙被多加頭人抓住,在與多加辯理時,遭受了皮鞭的毒打,並被扣壓起來。
為了調解措蓉、嘎蓉兩個部落的糾紛,黃河兩岸各部落有廚房的頭人和長者紛紛前來勸說。無奈南傑老人的決心已定,燃起了一場兄弟部落間的拼殺之火。
南傑老人迫不及待地跑到集市買槍,商人乘機敲詐。為了打冤家,他竟然不惜傾家蕩產,用自家全部牛羊換來了仇殺的槍支。在險要的匝龍口,兩個部落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血戰中雙方都有悲慘的傷亡,在新人們的沉痛哭喊中呼哨的山風和黃河水滔滔的悲鳴。這場自毀家園的仇殺使爭強好鬥的南傑老漢親人死了、家產沒了、他又病又老,只能帶著小孫子與烏鴉爭食,到別人帳房中去乞討。這決不是南傑一家人的悲慘命運,這正是草山糾紛後果的悲慘寫照。
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相關戲種


黃南藏戲
青海藏戲
青海藏戲
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目前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
黃南藏戲有如下特點:1.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民間和寺院藏戲隊,始終與社會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繫。2.音樂方面保留了宗教音樂的成分,也吸收了當地民歌、舞蹈音樂等素材。3.演齣劇目除八大傳統藏戲外,還有《格薩爾王傳》、《國王官卻幫》等其他藏區沒有的劇目。4.保留了《公保多吉聽法》這出古老而珍貴的原始戲劇形態的儀式劇。5.即興表演獨具特色。這些即興表演,既表現了編劇、演員高超的藝術水平,又對抨擊時弊、凈化社會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歷代黃南藏戲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行當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本劇種獨有的藝術風格。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 、 《藏王的使者》 、 《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年來,受現代文化的衝擊,黃南藏戲也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範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