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百合

大理百合

大理百合莖高1—2米,地下部分長7—8厘米,生根;地上部分綠色,有小乳頭狀突起,具紫色斑點或漸變成紫色,下部30厘米左右無葉,具2枚或3枚鱗片狀葉。產雲南和四川。

資料


種中文名:大理百合
大理百合
大理百合
種拉丁名:Lilium taliense Franch.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屬中文名:百合屬
屬拉丁名:Lilium
國內分佈:產雲南和四川。
海 拔:2600-3600
命名來源:【Journ. De Bot. 6: 319. 1892】
中國植物志:14:140
英文植物志:24:144
最低海拔:800
最高海拔:900
生 境:山坡
藥用部位:鱗莖
藥用功能:能潤肺止咳,生津

描述


鱗莖白色、淡黃色,卵圓形,高達4厘米,直徑2—3厘米;鱗瓣多數,披針形,可食。莖高1—2米,地下部分長7—8厘米,生根;地上部分綠色,有小乳頭狀突起,具紫色斑點或漸變成紫色,下部30厘米左右無葉,具2枚或3枚鱗片狀葉。葉多數,散生,薄紙質或膜質,綠色,狹線形,狹線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3—4毫米,有的長達10厘米,寬5—6(—8楊競生63—1883)毫米,在同一莖上的葉,居中部的最長,兩頭的較短,無毛,邊緣有乳頭狀突起,具1—3條脈。花3—7朵,少有達13朵的;苞片葉狀,長圓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3—5(—6)厘米,寬6—8毫米;花梗綠色,斜伸後下彎,長4.5—14厘米;花下垂,芳香,長4—6.5厘米(展平時),花被片反卷,白色,內面喉部黃色、兩側和上部散布紫色或紅色細斑點,外輪花被片長圓形,寬10—15毫米,先端急尖,內輪的長圓披針形,寬1.3—2.2厘米,先端鈍;蜜腺綠色,兩邊無流蘇狀突起也無毛;花絲綠色,長3—4厘米,無毛,花藥淡黃色、褐色,長達10毫米;子房綠色,圓柱形,具6槽,長1.5厘米,花柱淡綠色,長2.2—3.5厘米,柱頭頭狀,3裂。果梗斜向上,花后頂部上彎;蒴果直立,褐色,柱形,長3.5厘米,直徑2厘米。種子極多數,淡褐色,長圓形,扁,具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產地


產雲南騰衝、貢山、中甸、麗江洱源鶴慶維西劍川大理,生於海拔2 600—3 300(—3 600)米的雲南松林、冷杉林、紅杉林中及林緣、草壩;分佈於四川(木里金川)、西藏(米林)。鱗莖可食用。花香而美,可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