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縣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縣
鶴慶縣,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處滇西橫斷山脈南端、雲嶺山脈以東,大理州北端,地理坐標為北緯25°57′—26°42′,東經100°01′—100°29′。東有金沙江與永勝縣分津,南與賓川縣接界,西與劍川縣、洱源縣接壤,北與麗江市毗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鶴慶縣常住人口為243031人。
2018年9月29日,鶴慶縣經雲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貧困縣。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11月,鶴慶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漢代 以前,鶴慶縣屬於昆明、嶲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
鶴慶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撤益州郡六縣併入永昌郡,鶴慶縣南部改屬永昌郡葉榆縣。
三國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獲勝后在今川南、貴西及雲南大部分地區置庲降都督,鶴慶屬庲降都督雲南郡,北部屬雲南郡遂久縣,南部屬雲南郡葉榆縣。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鶴慶縣北部和南部分屬寧州雲南郡遂久縣、葉榆縣。公元333年至347年,李雄建立的成漢政權佔據寧州14年,鶴慶縣北部和南部分屬寧州河陽郡遂久縣和葉榆縣。
南北朝時,鶴慶縣屬南朝宋、齊、梁、陳治下的寧州,南部屬東河陽郡葉榆縣,北部屬西阿郡遂久縣。
隋代,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在雲南置昆州,但隋代在雲南的統治較短,據《新纂雲南通志》載:“得南中之地,已設數州,猶未治理,隋亂乃廢。”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於弄棟川設姚州都督府,鶴慶縣南部屬唐劍南道姚州都督府和往州(落漏河流域),鶴慶縣北部屬唐劍南道姚州都督府野共州(漾弓江流域),公元672年,因“永昌蠻”侵犯姚州,旋即廢止。公元685年,唐再置姚州,鶴慶縣建制同前,其後南詔逐漸崛起,並逐步統一了洱海地區。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詔皮羅閣被唐冊封為雲南王,南詔遷都羊苴咩城(大理),“於漾弓(鶴慶)置謀統部”。南詔時期雲南概稱有三十七部,鶴慶縣稱為謀統部,為極西極北的一部。唐文宗太和年間(公元827—835年),鶴慶縣改稱為謀統郡,先屬南詔鐵橋節度,後期並稱為劍川節度。謀統郡下轄斂尋城(維西)、鐵橋西城(維西塔城關)、鐵橋東城(麗江良美)。唐代雲南地方政權南詔時期,鶴慶縣在地理範圍內不再分屬兩郡兩地。南詔滅亡后,代之而起的雲南地方政權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鶴慶仍稱為謀統郡,仍管轄斂尋城、鐵橋西城和鐵橋東城。
後晉高祖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雲南地方政權大理國建立。大理國改謀統郡為謀統府,為八府之一,謀統府下轄今鶴慶、劍川、蘭坪、福貢、瀘水北部、永勝、華坪、維西等地。公元1094年,大理國權臣高升泰建立大中國政權,封其子高泰慧為謀統府演習(類同知府),兩年後高升泰還政於段氏。這期間,永勝、華坪、四川鹽源、鹽邊等地的鄯巨郡,由高泰慧長子管理,次子襲父職仍為謀統府演習。
元憲宗三年(南宋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冬月,忽必烈率蒙古軍到鶴慶,在鶴慶縣置鶴州。憲宗七年(公元1257年),設立二千戶,仍稱謀統。隸屬於雲南19個萬戶磨擦之一的大理上萬戶府,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置鶴慶路,設總管,鶴慶縣為雲南行省建立前首先設路的地區之一。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又改置鶴州。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為燕王封地,成為封建領地,隸屬雲南諸路中書行省。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升鶴州為鶴慶府,設軍民總管。隸屬於雲南諸路中書行省。元代,鶴慶路主要轄有劍川縣。在明代的一些地方志中,鶴慶縣在元代還設立過副州、木桉州,但設置時間及其四至均不詳。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王朝在鶴慶縣置鶴慶府,屬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鶴慶府轄劍川、順州(永勝西部)、蒗蕖(寧蒗南部)、永寧(寧蒗南部)、北勝(永勝東部、華坪)、蘭州(劍川馬登、蘭坪)六州。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北勝、永寧、蒗蕖三州改隸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后蘭州又劃歸麗江軍民府管轄。明代,鶴慶軍民府主要轄有劍川、順州。《明史》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置鶴慶衛。”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十一月,鶴慶府升為鶴慶軍民府。明英宗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鶴慶軍民府由土官統治改為流官統治。
鶴慶縣
中華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鶴慶州為鶴慶縣,6月,划屬騰越道。民國18年(公元1929年),廢除道,直屬於省。民國33年(公元1944年),屬麗江行政督察專區。民國37年(公元1948年),麗江行政督察專署移駐鶴慶。改為鶴慶行政督察專區,下轄鶴慶、麗江、劍川、永勝、華坪、寧蒗、中甸、維西、蘭坪、碧江(今划其地分屬福貢、瀘水)、福貢、貢山等縣。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初,專署復移麗江,鶴慶縣仍屬其下轄縣之一。
1949年7月1日,鶴慶縣宣布解放。7月27日,建立鶴慶縣政務委員會。10月1日,成立鶴慶縣人民政府,屬滇西北人民行政專員公署(駐劍川縣)。12月28日,成立麗江專員公署(先駐鶴慶縣城,1950年3月遷至麗江縣城),鶴慶縣屬麗江專區。1956年8月1日,鶴慶縣由麗江專區劃歸大理專區。同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鶴慶縣屬大理州。1953年鶴慶縣牛街區同文邑劃歸洱源縣。1958年1月25日將牛街區劃歸洱源縣。1959年4月,鄧川縣黃坪公社劃歸鶴慶縣,與北衙公社南片四個鄉合併成立黃坪公社。
鶴慶縣
縣境內峰巒起伏、山體連綿,形成有山地、丘陵、小盆地、河谷等多種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兩端有兩個狹長的小盆地:南端的黃坪壩,屬低熱河谷區,海拔1300米至1700米。縣內水系主要為金沙江、漾弓江、落漏河、河川河等。
鶴慶縣屬冬干夏涼的高原季風氣候,是介於亞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懸殊的地貌差異,構成了獨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3.5℃,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0.2小時,年降雨量966.4毫米,年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風速2.6米/秒,常年最多風向為西南風。
鶴慶縣
2013年鶴慶縣土地總面積3577941.2畝,其中耕地376120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10.51%,耕地分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澆地、旱地、菜地等5個二級地類和平田、梯田、旱地、坡地、梯地、輪歇地等6個三級地類型;園地27411.9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0.77%,分果園、桑園、茶園、其它等4個二級地類型;林地1867176.3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52.19%,分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等5個二級地類型;城鎮、村莊、工礦用地74085.7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2.07%,分建制鎮、農村居民點,獨立工礦用地、特殊用地等4個二級地類型;交通用地21059.8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0.59%,分公路、農村道路等2個二級地類型;水域52192.5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1.46%。分河流、水庫、坑塘、灘塗、溝渠、水工建築等6個二級地類型;未利用地1159894.8畝,占鶴慶縣總土地面積的32.42%,分荒草地、沼澤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礫、田地坎等6個二級地類型。鶴慶縣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271555畝,保護率72.2%。
野生動物資源有爬行動物、獸類、鳥類等80多種。根據雲南省林業廳國家保護動物名錄,縣境內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豹(別名:金錢豹)、野驢(俗名:山驢)、黑麂。二類保護動物:熊猴(別名:大青猴)、獼猴(別名:恆河猴、黃猴)、白鷳(別名、銀雞)、白腹黑啄木(別名:啄木鳥)、貓頭鷹。三類保護動物:黑熊(別名:狗熊)、岩羊、獐子(別名麝)、穿山甲、水獺、馬鹿、銅雞(別名:白腹錦雞)、金雞(別名:紅腹錦雞)、雕、鸚鵡、牡丹鸚鵡。
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樹木有48個目,88個科,150個屬,519個品種;有歷史上保存下來的珍稀古奇樹木26個科,1個亞科,28個屬,101棵;有植物類的中草藥材78個科,218種;竹和木本花卉數百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22種,其中:屬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13種、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9種。
境內絕大部分面積為山區和半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林業、林地和森林資源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國民經濟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據2006年鶴慶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鶴慶縣林地面積255.8853萬畝,占鶴慶縣土地面積的72.11%。鶴慶縣森林覆蓋率48.99%。有林地171.4386萬畝,占林地面積的67.00%;疏林地2.81835萬畝,佔1.10%;灌木林地64.63275萬畝,佔25.26%;未成林造林地2.6184萬畝,佔1.02%;無立木林地5.61435萬畝,佔2.20%;宜林地8.75595萬畝,佔3.42%;苗圃地69畝。鶴慶縣活立木總蓄積量5894040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積5849050立方米,佔99.24%;疏林地蓄積4490立方米,佔0.08%;散生木蓄積16850立方米,佔0.28%;四旁樹蓄積23650立方米,佔0.40%。
鶴慶縣水資源豐富,所有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漾弓江、落漏河、河川河、後山河5條,全長均在10公里以上。其中金沙江流經鶴慶全境53.5公里,位於金沙江上朵美鄉金河村的龍開口電站正在修建;漾弓江流經鶴慶全境73公里,水能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沿江建有水電站6座;落漏河全長48公里。鶴慶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04.8毫米,地表水年徑流總量11.093億立方米,可控制用水量7034萬立方米。鶴慶縣被稱為“高原泉城”,境內50公升∕秒以上的地下泉眼有31處,合計流量為10.676立方米∕秒;小於50公升∕秒泉眼有383處,合計流量為1.129立方米∕秒,地下水庫季總流量為11.805立方米∕秒。境內有溫泉9處,在化龍村溫泉建有水氡地震觀測點1個。縣內水源水質良好,符合生活、灌溉、水產養殖要求標準,水量亦能滿足工農業生產需求。以草海為重點,眾多的泉潭資源具備絕佳的水上旅遊條件,亟待深度開發利用。鶴慶縣有中型水庫1座,即位於黃坪鎮境內的三鍋莊水庫,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25座,小塘壩315座,小水池、小水窖15000個,總計蓄水量3365萬立方米。
2000年,鶴慶縣轄4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
雲鶴鎮 | 辛屯鎮 | 松桂鎮 | 黃坪鎮 | 城郊鄉 |
金墩鄉 | 朵美鄉 | 北衙鄉 | 六合彝族鄉 | 中江鄉 |
2001年2月1日:調整鶴慶縣城郊鄉秀邑、新生邑、菜園3個村民委員會劃歸雲鶴鎮管轄。
2001年,鶴慶縣轄6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
雲鶴鎮 | 辛屯鎮 | 草海鎮 | 松桂鎮 | 西邑鎮 |
黃坪鎮 | 金墩鄉 | 朵美鄉 | 中江鄉 | 六合彝族鄉 |
2005年,鶴慶縣撤銷中江鄉,2009年朵美鄉更名為龍開口鎮。
2009年起,鶴慶縣設有7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縣人民政府駐雲鶴鎮。鶴慶縣下轄112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辦事處。
辛屯鎮 | 草海鎮 | 雲鶴鎮 | 金墩鄉 | 松桂鎮 |
西邑鎮 | 黃坪鎮 | 六合彝族鄉 | 龍開口鎮 |
2010年鶴慶縣總人口為25.53萬人。9個鄉、鎮的人口分布為:
鄉鎮 | 人口數(萬人) | 鄉鎮 | 人口數(萬人) |
雲鶴鎮 | 2.78 | 西邑鎮 | 1.44 |
辛屯鎮 | 3.46 | 龍開口鎮 | 2.64 |
松桂鎮 | 2.89 | 金墩鄉 | 3.31 |
黃坪鎮 | 3.30 | 六合鄉 | 1.54 |
草海鎮 | 4.17 |
鶴慶縣
鶴慶縣家庭戶6.76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4.54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6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84人減少了0.21人。
鶴慶縣男性為12.88萬人,佔總人口的50.45%;女性為12.65萬人,佔總人口的49.55%。總人口性別比101.82(以女性為100,男對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0.89上升0.93。
鶴慶縣0-14歲的人口為5.16萬人,佔總人口的20.21%;15-59歲的人口為17.16萬人,佔總人口的67.22%;60歲及以上人口為3.21萬人,佔總人口的12.5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29萬人,佔總人口的8.9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06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8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2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5個百分點。
鶴慶縣漢族人口為8.80萬人,佔總人口的34.4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6.73萬人,佔總人口的65.53%。其中:白族14.49萬人,佔56.76%;彝族1.38萬人,佔5.41%;傈僳族0.46萬人,佔1.80%;苗族0.13萬人,佔0.51%;納西族0.06萬人,佔0.24%;壯族0.08萬人,佔0.3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0.2萬人,增長2.3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0.43萬人,增長2.64%。
鶴慶縣6周歲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0.82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1.89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6.94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12.42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鶴慶縣居住在城鎮的人口5.77萬人,佔總人口的22.6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9.76萬人,佔總人口的77.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3.45萬人,鄉村人口減少2.82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9個百分點。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鶴慶縣常住人口為243031人。
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02億元,增長20.08%。其中:一二三產分別增長8.1%、34.34%和6.4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57:22,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實現財政總收入4.66億元,增長36.0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7億元,增長20.91%;一般預算支出10.26億元,增長1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65億元,增長5.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3億元,增長20.8%。農民人均純收入4110元,增長2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7元,增長10%。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43.13億元、25.76億元,增長13.23%、0.47%。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4個,協議總投資7.9億元、增長110.67%,實際利用縣外資金26.13億元、增長63.59%。
2013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58億元,增長15%,其中:一產增加值8.86億元、增長5%,二產增加值30.91億元、增長20.2%,三產增加值8.81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2︰63.6︰18.2。實現財政總收入7.9億元,增長20.9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9億元,增長32.8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3億元,增長5.9%。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5.39億元,其中非電工業投資7億元,增長13.9%。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4個,協議總投資96.5億元,實際利用縣外資金57.66億元。
鶴慶縣風光
鶴慶縣新華民族旅遊村
2006年簽訂招商引資項目5個,協議資金199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9632萬元。上年結轉項目5個,到位資金24550萬元,全年實際利用縣外資金34182萬元。接待海內外旅遊者7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8100萬元。以擴大招商引資為契機,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鶴慶縣個體工商戶5019戶,從業人員5849人;私營企業72戶,非公經濟從業人員3758人。非公經濟佔GDP的比重提高了3.6個百分點。
2013年接待中外遊客358.54萬人次、增長17.13%,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6.12億元、增長18.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增長15.05%。金融業健康發展。新增2家小額貸款公司,渝農商村鎮銀行掛牌運營,金融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59.24億元、32.33億元,比年初增加7.19億元、4.47億元,我縣被省金融辦列為小微金融培育發展試點縣。
鶴慶縣
中草藥:馬廠當歸。
花草:蘭花品種有80多種,被譽為“名蘭之鄉”。
美食:鶴慶火腿、豬肝酢、風乾裡脊等腊味,鶴慶乾酒。
鶴慶縣
2013年鶴慶縣參合24.25萬人,參合率96.84%,年住院報銷封頂線從2012年的7萬元提高至10萬元,全年補償合作醫療基金8557.04萬元,113.24萬人次受益,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斷緩解。救助農村孕產婦2753人,發放救助資金110.12萬元。實施白內障免費復明手術208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現場評審。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血吸蟲病防治、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紮實開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穩步提高。縣食品安全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功申報雲南省食品安全縣創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增強。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8‰。
2013年鶴慶縣新命名10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8個縣級傳統建築掛牌保護單位、4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6名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文化館修繕工程全面完成,3個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廣場、7個全民健身惠民工程等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2020年4月14日,鶴慶縣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黃龍潭
黃龍潭
位於螺峰山上的朝霞寺,建於明成化十年。寺有四剎(上聖庵、霞清宮、觀音閣、娘娘廟),現只有霞清宮存在,其它三剎已毀。俗傳唐南詔保和年間,贊陀屈哆聖僧來開闢鶴慶時,在石寶山面壁10年,座禪期滿后,架霞氣彩橋於東西山之巔,後人為紀念聖僧,修廟崇祀,取名朝霞寺。
石寶山景區
石寶山景區
相傳南詔時期,有印度僧贊陀崛多在山中面壁修練臂力,擲出金珠,立時出現108個洞,把原是一片汪洋的鶴慶澤國變成了壩子,讓人們耕作。
每當農曆二、八月,在石寶山可觀望到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觀,稱“石寶天光”,為鶴慶府的八景之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石寶山朝山會,屆時附近群眾都要前往趕會,盡情玩耍一天。
邊陲古寨
邊陲古寨
景區分為“畫臉聞身區”、“捕獵區”、“迎賓區”、“奇功異能區”、“婚俗區”五個部分。畫臉聞身區展示的是對來訪者的安檢;捕獵區展示的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如何捕捉獵物的本領,在古寨中很難捕到獵物,只是展示本領。迎賓區展示的是邊陲人載歌載舞,熱情狂野的迎賓之道;奇功異能區展示的是邊陲人許多讓世人無法理解的奇功異能,如舔鋼板、吃火炭、抓小豬、吃樹葉、嚼樹皮、“鳥人”、“飛獵”、飲生血、吃生肉等。
大理銀都水鄉新華村景區
大理銀都水鄉新華村景區
據《鶴慶縣誌》記載,早在明朝,新華村的村民們就開始加工民族首飾等工藝品。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心靈手巧的白族村民不斷改進加工技藝,創造出絕妙精美的手工藝品。如今,新華這個白族村寨美名遠揚,人們謂之以“家家有手藝,戶戶是工廠”。
新華村民族手工藝品的生產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個小作坊,一家一個品種,互不重複,製作工匠以家庭成員和親戚朋友為主,不論男女老少。在製作過程中只用簡單的木墩、小手錘、小鑿子等工具,憑著打制工匠熟練的技巧、精湛的工藝敲打出一件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的民族用品。產品主要有九龍壺、九龍杯、手鐲、戒指、耳環、項鏈、銀碗、銀勺、嗩吶、敬水壺、大小號、百家鎖、麒麟、胸鏈、門環、牛角刀等,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工藝品的質地(或金或銀或銅),依市場而定,價格根據用料和大小,三四元至上千元不等。
雲鶴樓
雲鶴樓
鶴慶草海濕地
鶴慶草海濕地
2019年11月,鶴慶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0年6月30日,鶴慶縣被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1年5月10日,入選雲南省第一批學校體育綜合改革試點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