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墩鄉
雲南省鶴慶縣金墩鄉
金墩鄉位於鶴慶壩子南部,距縣城10公里。北接草海鎮,南連松桂鎮,東靠六合鄉,西鄰馬耳山。國土總面積220.8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為40042.6畝。
金墩鄉位於鶴慶縣中部偏北。面積221平方千米,35387人(2017)。轄孝廉、和邑、趙屯、積德、康福、金鎖、建邑、北溪、金墩、銀河、邑頭、化龍、河底、西甸、新莊、古樂、磨光1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金墩街,距縣城7.8千米。大(理)麗(江)公路過境。有菩提寺、菩提井、朝霞寺、文筆塔等古迹。
清末為縣屬之南區,屬長亭鄉3圖,求平鄉第1圖。民國27年(1938),推行鄉(鎮)保、甲制,仍稱南區。下建孝廉鎮、積福鄉、太和鄉(包括現城郊鄉的一部分)等鄉鎮。民國37年(1948),又把上述三鄉鎮改建為孝廉鎮、福和鄉兩鄉鎮。建國后,1952年為縣屬之第三區,下轄18個行政村。1958年建前進公社,下設12個管理區。1959年分為趙屯、金墩、甸3個公社。1961年調整為趙屯、金墩、西甸3個公社。1963年恢復原金墩區。1970年區又稱公社,下轄16個生產大隊。1984年4月,公社改稱區,生產大隊改稱鄉。1988年,撤區改為金墩鄉,原17個鄉改為17個村公所。1997年,面積220.8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孝廉、和邑、趙屯、積德、康福、金鎖、建邑、北溪、金墩、銀河、化龍、邑頭、河底、西甸、磨光、古樂、新莊17個行政村,鄉府駐地孝廉南登村。
轄17個村委會,有109個自然村,35387人(2017)。居住著白、漢、彝、納西、僳僳、回、藏、苗、怒等民族。
全鄉海拔1850—3384米,一般為2200米,年平均氣溫13.5℃—14.3℃,年日照2117.3h,正常年境降雨量為1072.9mm,無霜期為193天。鄉境內有壩區、山區和半山區。壩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灌溉便利。漾弓江從北至南由境內東部經過,銀河、小兆河、映虹河從西至東匯入漾弓江。西部山麓有黑龍潭、溫水龍潭、羊龍潭和銀河水庫等豐富的水利資源。此外,還有大小壩塘12座,總蓄水量達440萬立方米,是全縣境內雨量充沛,水資源較為豐富的一個鄉。
山區、半山區牧場廣闊,梯田層層,森林資源豐富,經濟作物品目繁多。礦產資源現已發掘並開採的有煤、錳、鋁、鐵、膨潤土等。金墩鄉經濟以農業為主體,農、牧、林、副綜合經營。壩區主產稻穀、小麥、蠶豆、包穀等作物。山區、半山區主產包穀、小麥、土豆及豆類和其他經濟作物。
金墩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旅遊資源豐富,菩提寺的古韻,菩提井的幽深,菩提寺的繁蔭,都曾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石寶天光”、“龍華夕照”“朝霞映虹”,令騷人墨客傾倒,“漾江煙柳”,“螺峰野色”“象嶺晴光”讓遠方遊子陶醉。誠摯歡迎四海賓朋、各界英才到金墩鄉投資開發,旅遊觀光。
金墩鄉
金墩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有詩書畫三絕的趙鶴林、醫畫雙馨的楊天祿、能詩善文的明朝都御史楊方勝、創作出氣勢的《落水洞歌》的趙以相、精於經史又善於楹聯的段克瑩、民間故事講述家彭章元等等,人才薈萃,贏得“文墨之邦”的美譽。
金墩鄉
金墩興文重教,把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不斷加強基礎教育,重視素質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考上線率連續三年居全縣農村初級中學榜首。文化“三下鄉”和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十分活躍,科技網路不斷加強,群眾學科學、用科學蔚然成風,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增強,社會穩定團結,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健康發展。
龍華山:永興便江綿延百里,上接東江,下瀉耒水,素有“小灕江”之稱,兩岸含秀吐綠,丹霞映輝,兼有侍廊坦、黃坦、黑坦、穿坦點綴其中,游有其樂,求有我佛,其情融融。風景區以便江上游為中心,龍華山公園為重要景觀,龍華山莊為休閑勝地,與之呼應的有宗教勝地和黃克誠公園以及便江上游的九鼎山、石鼓山、御筆山和金龜獻壽等景點。集秀、險、奇、幽於一體,是旅遊觀光、獵奇、度假、燒香拜佛的好地方。交通從永興縣城5分車程,可打的前往。
朝霞寺:朝霞寺座落在大理鶴慶縣城西南三公里處的朝霞山上。包括朝霞寺、黃龍潭地下水資源,1988年被公布為大理州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是風景水資源型自然保護區。這裡以螺髻峰為中心,集雲峰寺、朝霞寺、黃龍潭、松坡寺為一體,是鶴慶縣境內一令人神往的自然風景遊覽區,號稱鶴陽八景之一“螺峰野色”。曾有詩這樣描述:“朝登螺髻瞰蛟河,東方日出漾金波,四面峰連尺回抱,始知佳色此峰多”。
朝霞山位於螺髻峰南側,原名鹿阜山,因山半有風洞,時有彩霞朝見而得名。朝霞寺就在這山半坡上的蒼松翠柏之中。寺周古柏參天,綠竹依依,清泉環流。據《康熙鶴慶府志》載寺建於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現寺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寺東向,依山而建,一進二院,布局方整。前院正面有中樓,面闊三間,為抬梁式樓房建築,前後掛有小廈。後院正殿,面闊三間,二層重歇山頂屋面,前檐斗拱雕刻精細、彩畫富麗。后檐斗拱簡潔、古樸。左右有南北廳房各三楹。寺內存明萬曆三十六年所篆“朝霞極樂碑”一通。氣候介於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度性氣候區,屬冬干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5攝氏度,最高氣溫33.4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11.4攝氏度,年平均日照2293.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7.9毫米。由於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植被分佈繁複,種類比較豐富。本區森林植被為暖性針葉林、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時林。有雲南松、圓柏、雲南油松、雲南柳、滇楸、藍桉等。有百年生長的古柏群近百株,有百年以上的古刺桐2株,均列為縣珍稀古樹嚴加管理保護。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地下水資源、古柏群、古刺桐等珍稀古樹,朝霞寺松樹群落等保護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