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蒗彝族自治縣

隸屬於雲南省麗江市

寧蒗彝族自治縣是雲南省麗江市下轄之一,俗稱小涼山,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縣人民駐地大興鎮,距省府昆明628千米,距麗江市政府駐地129千米。全縣國土面積6025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91個村委會。寧蒗彝族自治縣境內最高點白岩子主峰海拔4513.3米,最低點金沙江畔子補河口海拔1350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寧蒗彝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44525人。 

寧蒗彝族自治縣旅遊景點瀘沽湖、永寧溫泉、青龍海、扎美寺等景點。

2021年8月,入選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歷史沿革


漢代為遂久縣、姑復縣地,屬越嶲郡
唐南詔時,北部地區稱為“樓頭賧”,初屬鐵橋節度,后屬劍川節度。
宋大理時屬善巨郡。
元朝時實行土司制度,北部置永寧州(土知州),南部置蒗蕖州(土知府),屬麗江路。
明永樂四年(1406)改屬雲南布政使司。
清末至民國時期,鄰縣居民稱寧蒗為小涼山。
1917年,永寧土府、蒗渠土司合併設立寧蒗分縣,屬永北縣。“寧蒗”一詞由元時永寧府、蒗蕖州二名各一字而得名。
1936年設寧蒗設治局,治今大興鎮。
1950年1月21日,寧蒗和平解放。1950年2月在南部地區成立小涼山彝族辦事處,同年5月,北部地區成立寧蒗縣政務委員會,1951年9月改稱寧蒗縣民族民主聯合政府。
1956年9月20日(一說為1959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北部的寧蒗縣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和南部的小涼山彝族事務辦事處合併,成立寧蒗彝族自治縣,隸屬麗江行政專員公署。1970年屬麗江地區管轄。2003年屬地級麗江市管轄。
2005年8月4日,雲南省政府撤銷紅旗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大興鎮,鎮政府駐原大興鎮政府駐地。
2020年11月13日,寧蒗縣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
2021年3月2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寧蒗縣撤銷大興鎮,設立大興街道和紫瑪街道。
2021年8月,入選雲南省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蒗彝族自治縣位於東經100°22′29〞~101°15′51〞,北緯26°34′54〞~27°55′34〞之間。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部麗江市東北部川滇交界處。東、東北分別與四川省鹽源、鹽邊縣接壤;南、東南分別與華坪、永勝兩縣相連;西與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隔金沙江相望;北與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為鄰。東西橫距90千米,南北縱距250千米,轄區總面積60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寧蒗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段,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境內山峰林立,溝壑交錯,屬典型山原地貌。綿綿山自北向南縱貫全境。綿綿山以西屬金沙江高山峽谷地貌,群山爭峙,河谷深切,海拔懸殊。綿綿山以東大部屬山原區,山勢較渾厚。主要高原平壩分佈於這一帶,較大的有永寧壩(面積56.5平方公里)、白渠壩(縣城壩,面積20.5平方公里)、紅橋壩(面積20.4平方公里)。境內最高點白岩子山主峰海拔4510.3米,最低點為寧利鄉金沙江畔子補河口海拔1350米。

氣候

寧蒗氣候屬低緯高原季風區,乾濕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形的影響,立體氣候顯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時,年均無霜期190天,年均氣溫12.7℃。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9℃左右,年極端最高氣溫將達到30℃左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寧蒗的生物資源豐富,孕育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多種動植物。僅藥用價值較高的中藥材就有60科155種,藏量達3610.6萬公斤;有松茸、木耳、羊肚菌等25種珍稀野生菌;有天然牧場447.15萬畝,可載畜5.7萬個黃牛單位,是雲南省重要的商品牛羊基地縣。全縣森林覆蓋率43.4%,是金沙江流域的重點林區縣。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2年,寧蒗境內煤儲量約在1.5—2億萬噸左右,已探明儲量達3500萬噸。還有豐富的鐵、銅、鉛、鋅、鋁土、錳、金、銀、鎢、鉬、鎳等金屬礦及石膏、石灰石、白雲岩、大理石等礦藏資源。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寧蒗彝族自治縣轄1個鎮、13個鄉、1個民族鄉,共7個社區、84個村。寧蒗彝族自治縣具體下轄鄉鎮為大興鎮、拉伯鄉、永寧鄉、翠玉傈僳族普米族自治鄉、紅橋鄉、寧利鄉、金棉鄉西川鄉、戰河鄉、西布河鄉、永寧坪鄉、跑馬坪鄉、蟬戰河鄉、新營盤鄉、爛泥箐鄉。
截至2020年6月,寧蒗彝族自治縣轄4個鎮,11個鄉。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530724101000大興街道
紫瑪街道
530724102000永寧鎮
530724103000紅橋鎮
530724104000戰河鎮
530724201000拉伯鄉
530724203000翠玉傈僳族普米族鄉
530724205000寧利鄉
530724206000金棉鄉
530724207000西川鄉
530724208000西布河鄉
530724210000永寧坪鄉
530724211000跑馬坪鄉
530724212000蟬戰河鄉
530724213000新營盤鄉
530724214000爛泥箐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寧蒗縣總人口26.4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600人,城鎮化率13.1%。另有流動人口22987人。總人口中男性13.83萬人,佔52.3%;女性12.59萬人,佔47.7%。14歲以下6.45萬人,佔24.4%;15~64歲18.39萬人,佔69.6%;65歲以上15800人,佔6.0%。
2021年5月24日,麗江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寧蒗彝族自治縣人口數為244525人。

民族

2011年末,在寧蒗縣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16.64萬人,佔63.0%;有漢族、納西族摩梭人)、普米族、傈僳族、壯族、白族、藏族、苗族、傣族、回族等11個民族,共9.78萬人,佔37.0%;超過千人的有漢族、納西族(含摩梭人)、普米族、傈僳族、壯族等5個民族。其中漢族5.10萬人,佔總人口的19.7%;納西族19640人(其中摩梭人口16119人),佔7.6%;普米族12526人,佔4.8%;傈僳族8303人,佔3.2%;壯族1173人,佔0.5%。2011年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4.6‰。

經濟


綜述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生產總值26.7億元,比2012年增長15.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3.3億元,比2012年增長30.8%;地方財政總收入4.5億元,比2012年增長30.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4億元,比2012年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39元,比2012年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4231元,比2012年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71‰;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寧蒗彝族自治縣一產、二產、三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23.5:41.5:35。
2019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4元。
2020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3億元,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億元,增長5.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7億元,下降6.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6億元,增長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42元,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2元,增長9.1%。

第一產業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完成農作物播種65.6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48.2萬畝,糧食總產量達8.3萬噸,實現連續十年增產,年均增幅在1.2%以上。累計建成蘋果基地5.8萬畝,木瓜基地17.3萬畝;種植核桃20.5萬畝,花椒3萬畝,中藥材2.6萬畝;種植烤煙2.9萬畝,收購煙葉6.49萬擔,產值達8092萬元;新建蔬菜大棚7.62萬平方米,規範化種植露地蔬菜5100畝。2013年末大小家畜存欄86.6萬頭(只)、出欄32.6萬頭(只),肉類總產1.95萬噸,畜牧產值達5億元。建成107個惠農支付服務點,按時兌現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資金5490.44萬元。

第二產業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原煤產量達80萬噸,總產值達4億元。實施石丫口、干布河、拉都電站擴容增效,沙力和金棉變電站、氂牛坪風電場等建設工程,地方電力年發電量達2.24億千瓦時。
2011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完成工業總產值9.63億元。其中:輕工業完成2.5億元,重工業完成7.13億元。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5.9億元,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67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2031萬元。

第三產業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年接待遊客130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52.9%;旅遊綜合收入比2012年增長103.3%,其中瀘沽湖景區門票收入比2012年增長60.4%。寧蒗彝族自治縣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0.7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9.26億元,貸款餘額16.5億元,貸款比2012年增長27%。

文化


概況

寧蒗是一個多民族的山區內陸縣,居住有彝、漢、摩梭人、普米、僳僳、納西、藏、白、壯、傣、苗、回等12個民族,民俗民風純樸、獨特。

彝族

1、彝族節日有火把節、過年節、二月八節、三月三節和初十五節。
2、飲食。第一、飯食。彝族居住在山區,食品主要有馬鈴薯、蕎麥、燕麥、大小麥、玉米、圓根、青菜等。第二、肉食。彝區的肉食類主要有牛、羊、豬、雞等,以羊肉為貴。殺豬,以火去毛,也可用開水去毛。第三、飲酒。彝族以酒為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設宴待客、調解糾紛、驅鬼求神等都離不開酒。第四、飲茶。彝族好茶,凡中年以上男女均有飲茶習慣。以陶制小砂罐熬煮,以精製制小瓷杯作茶盅,以蕎粑、炒麵為佐食。五、吸煙。彝族愛吸自種的蘭花煙,且有吸煙不能斷代之說。
3、服飾。建國前,寧蒗彝族的裝飾品以金、銀、銅、玉、骨、貝等為原料製成,品種繁多。無論是女子、男子服裝,還是諾、百姓服裝,季節性都不強,寒暑不變,終年身披披氈既為避雨又為禦寒。建國后,大多數男子和少數女子改穿漢裝。穿彝族服裝者,其服裝已以棉、絲、纖維製品為主,款式新穎,縫製精細。
4、婚姻。建國前,寧蒗彝族實行嚴格的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先婚制度。男女婚事由父母包辦,指腹為婚和幼時擇配偶極為普遍,男女雙方均無戀愛自由權和婚姻自主權。解放后,彝族原有的婚姻制度已逐漸改變,異族通婚及由於奴隸制的消亡過去所謂的不同等級的男女通婚者已漸多,男女青年已有一定的戀愛自由權,但仍有父母包辦和買賣婚姻現象。
5、喪葬。寧蒗彝族除對未滿周歲夭折的嬰兒實行土葬,對患麻風病死者實行裹牛皮蓋鍋土葬外,其餘皆行火葬。

摩梭人

1、摩梭人節日慶典有春節、端午節、轉山節、祭祖節、祭牧神節。
2、飲食。摩梭人以玉米、稻穀為主食,其他還有大麥、洋芋、燕麥、青稞等,夏秋季節有青白菜、蘿蔔、蔓菁蓮花白、胡蘿蔔等蔬菜。正餐前,喜歡喝酥油茶,以糌粑為佐食。
3、服飾。摩梭男女在13歲以前穿長衫,系腰帶,13歲行成丁禮后,男女皆穿金邊大襟衣,鈕扣喜用銀幣和彩珠。
4、喪葬。摩梭人行火葬,喪葬儀式繁雜,一般分為洗屍、捆屍、安魂超度、停屍、起屍裝棺、打巴開路、交待祖譜、洗馬繞村、謝別鄉親等幾個步驟。
5、母系大家庭。母系大家庭的特點是家庭中男子不娶,女子不嫁,家系以母系計算,家財由女子繼承,祖母在,祖母為家長,祖母不在,母為家長。男子外出經商、掙錢,女子操持家務和負責農業生產。

普米族

1、節日。普米族主要節日有吾昔節、大十五節、端午節、七月半、嘗新節、轉山節等。
2、飲食。普米族普遍食用大米、小麥、青稞、蕎子、洋芋、蠶豆、豌豆、四季豆等。蔬菜以蔓菁、瓜、辣椒、蘿蔔、青菜、西紅柿等為主。肉食常用豬牛羊肉,喜喝牛奶,並製作酥油、乳酪。寧蒗普米族喜以酥油茶就炒麵。
3、服飾:1949年前,普米族男女幼童時都穿麻布長衫,系麻布腰帶。13歲舉行成人禮后,男子穿大襟麻布衣,著寬大褲子,披羊皮領褂。普米族女子包頭帕,編髮,喜用氂牛尾及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以髮辮粗大為美。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米族人民和內地人民一樣,穿上了棉質、毛質、化纖質料的服裝,但普米族服飾的民族特色並未改變,只是服裝色彩更加艷麗,布料更加講究,款式更為新穎。
4、喪葬。普米族認為人死後靈魂將永遠脫離屍體,屍體作焚燒處理,但靈魂還存在,因而形成一套安置靈魂和處理屍體的喪葬儀式。寧蒗普米族實行火葬,其葬儀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實行二次葬。

名優特產

小涼山蘋果
小涼山蘋果在1990年和1993年兩次奪得雲南省溫帶水果評比會桂冠。1995年榮獲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
瀘沽湖清酒
瀘沽湖清酒採用傳統工藝和純糧精釀而成,酒味清香純正,具有獨特口感。先後榮獲’95中國昆明新技術新產品展銷會銀獎,中國’99昆明世博會十佳放心酒等榮譽,2002年又獲第九屆中國專利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和“中國國際名牌食品”稱號。
蘇里瑪酒
蘇里瑪酒以瀘沽湖畔摩梭人家秘藏工藝精製而成,被稱為“女人家的酒”。
紫杉醇從珍稀植物紅豆杉中提煉而成,在現代醫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蕎麥產品
蕎麥產品富含澱粉、蛋白質以及鐵、磷、鈣等礦物質鹽類和維生素B1,具有清熱、健胃功效。

社會


教育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建成校舍5.4萬平方米。實施骨幹教師津貼制,新招錄152名教師。幼兒入園率62.6%,小學入學率99.2%,“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88.9%,初中入學率99.7%,高考本科上線率57.5%;職中與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為0.37:1。

醫療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實施4個鄉衛生院、23個村衛生室建設,縣醫院、中醫院均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新農合參合率96.6%,城鎮居民醫保參合率100%,城鎮職工參合率100%;實現新農合醫療費用補償和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務,村級門診減免率45%,鄉級住院補償率90%。

文化事業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完成1.1萬套廣播電視“戶戶通”、91個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舉辦“校園杯”文藝大獎賽、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中學生運動會、“庫詩杯”籃球運動會、“五·一”職工體育比賽,放映農村電影專場600餘場次。

社會保障

2013年,寧蒗彝族自治縣新增城鎮就業116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30人,困難人員就業80人;完成“貸免扶補”創業10戶、小額貸款扶持創業68戶,帶動就業285人。寧蒗彝族自治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9%。投入2458.11萬元。寧蒗彝族自治縣發放城鄉低保、五保供養金、特殊困難群體生活補貼1.19億元。寧蒗彝族自治縣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500戶,廉租房和公租房1000套,安居工程400戶,補貼低收入家庭住房500戶,兌現在職人員住房補貼1945萬元。寧蒗彝族自治縣對21戶115人水電移民進行搬遷和后扶安置。

旅遊


瀘沽湖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平方公里。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和普米族同胞居住。
永寧溫泉
永寧溫泉面積約50平方米,泉水恆溫38℃,是一個天然浴場。因其泉水中含有硫化氫,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對關節炎和皮膚病療效顯著。
青龍海
青龍海,又名天湖,位於海拔4033米的葯山之巔。水面面積2畝,平均水深1.5米,湖周蒼松翠柏環繞。盛產蟲草、貝母等名貴藥材。有“山巔瑤池”之稱。
扎美寺
扎美寺位於永寧鄉皮匠街西北的古爾山腳下,現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美寺始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五年,為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喇嘛寺。

獲得榮譽


2021年1月,位居2020年中國防貧效率“百高縣”榜單第49位。
2021年8月,入選雲南省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