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

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轄縣

鹽邊縣,隸屬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地處攀枝花市北部,介於北緯26°25′~27°21′和東經101°08′~102°04′之間。全縣總面積3269.453平方千米。鹽邊縣屬南亞熱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冬暖、春溫高、夏秋涼,氣溫年差較小、日差較大,冬季低層逆溫效應顯著。鹽邊縣古稱“大笮”。清初設寧遠府,治所在西昌。鹽源、鹽邊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罷衛改置鹽源縣,隸屬寧遠府。成昆鐵路及正在建設的成昆高鐵毗鄰縣城而過,省道310、214、216縱貫南北。2018年,鹽邊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3.36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28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6.89億元,同比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5.18億元,同比增長8.3%。

鹽邊縣古稱“大笮”。清初設寧遠府,所在所在西昌。鹽源、鹽邊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罷衛改置鹽源縣,隸屬寧遠府。成昆鐵路及正在建設的成昆高鐵毗鄰縣城而過,省道310、214、216縱貫南北。

2018年,鹽邊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3.36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28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6.89億元,同比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5.18億元,同比增長8.3%。

歷史沿革


鹽邊縣
鹽邊縣
鹽邊縣境內三源河及雅礱江流域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了人類的墾、捕、漁、獵等生產活動。鹽邊縣古稱“大笮”。
夏禹時,“茫茫禹貢,畫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左傳》襄公四年)。西昌至攀枝花、雲南大姚一帶(含鹽邊),屬當時九州之一的梁州邊緣地區。
周成王時,“合梁於雍”(《重印李修雲南通志》民國排印,明·嘉靖纂)。鹽邊地區亦屬雍州
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蜀二國,改置巴、蜀二郡。“而蜀國這民,因國破,子孫居姚等處”(《史記正義》唐人張守節撰)。姚西之地,正是指今西昌、攀枝花至雲南永仁、大姚一帶。
周郝王三十年(前285年)秦昭王派蜀太守張若“取笮及江南地焉”(《華陽國志,蜀志》)。笮即指今鹽邊、鹽源、米易及雲南華坪、寧蒗、大姚一帶。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邛、笮等地設置越郡,東漢末年曾改名為集,郡治邛都(今西昌東南)。同年置大笮縣,縣治鹽邊縣鱤魚鄉,轄地為鹽邊中南部及市仁和區的一部分,東漢末省入定笮縣。同年又軒定笮縣;縣治鹽源鹽井,轄地今鹽邊北部及鹽源,南齊時省。大笮,定笮兩縣均隸屬越郡管轄。同年又置三絳縣,東漢時改名三縫縣,縣治會理縣南,轄地包括今鹽邊南部的紅格鎮新九鄉、新民鄉、安寧鄉、和愛五鄉。漢武帝建元時期(前140—129年)置遂久縣,今鹽邊西北部為遂久縣管轄。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定笮鎮,鎮治鹽源鹽井南,隸屬州,轄地今鹽邊、鹽源。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定笮鎮改昆明縣,縣治鹽邊健康,隸屬越郡,轄地今鹽邊、鹽源,后沒於南詔。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置牢州及尋聲、林開、松外三縣。唐高宗永徽三年(653年),州廢,省三縣入昌明縣,縣治鹽邊健康,天寶后沒於吐番,后又為蒙氏南詔所據。貞觀八年(634年),曾置和集縣,其轄地含今鹽邊南部五鄉鎮,後設於南詔。
鹽邊縣
鹽邊縣
五代十國至宋遼金夏,鹽邊曾先後為雲南在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大理國、大中國和后理國等6個地方割據政權所統治。大理國前的三個短暫政權,多沿襲南詔舊制。在大理國和后理國統治的300多年時間設三府一郡地,鹽邊屬善巨郡之賀頭甸。元憲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從甘肅經四川北部,過大渡河,南渡金沙江滅后理國,確立行省制。鹽邊等地隸屬雲南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鹽井管民千戶,轄地鹽源、鹽邊。至元十七年改為閏鹽州,10年後改為閏鹽縣,隸屬羅羅蒙慶宣慰司。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轄地鹽源、鹽邊,隸屬四川行都指揮使司。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置馬喇副長官司(今惠民、永興地區),治所鹽邊惠民,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初設寧遠府,治所西昌。鹽源、鹽邊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罷衛改置鹽源縣,隸屬寧遠府。時鹽邊為鹽源縣所轄,統名山後。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在鹽邊阿所拉地(原健康鎮)設巡檢司,隸屬鹽源縣。鹽邊作為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劃單位是從設巡檢司開始的。因阿所拉巡檢司遠距鹽源縣治,加之又有柏林山阻隔不便管理。“鹽源縣令謙甫君之請升為廳”。
宣統元年(1909年),罷司升為鹽邊廳,治所鹽邊健康,設通判,直屬寧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總統發布《統一現行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將省下屬府、州、廳名稱一律改為縣。遂改鹽邊廳為鹽邊縣,隸屬四川建昌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鹽邊縣與會理、西昌三縣改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西康省,三縣又改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50年3月31日鹽邊解放。建國初隸屬西康省西昌專區。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銷併入四川省,鹽邊縣隸屬四川省西昌專區。
1965年8月1日,鹽邊縣所屬同德、務本、民政、銀江四鄉劃歸渡口市。
1978年11月5日,原西昌專區所屬的鹽邊、米易兩縣正式劃歸渡口為市轄縣。
1990年7月1日,原仁和區所屬的紅格、新九、新民、安寧、和愛五鄉劃歸鹽邊縣管轄。
2004年,鹽邊縣轄4個鎮(桐子林鎮、漁門鎮、永興鎮、紅格鎮)、15個鄉(江江西鄉、箐河鄉、紅坭鄉、新坪鄉、國勝鄉、力馬鄉、金河鄉、新民鄉、新九鄉、共和鄉、太田鄉、惠民鄉、強勝鄉、益民鄉、鱤魚鄉)、12個民族鄉(林海彝族、溫泉彝族、和愛彝族、高坪彝族、岩口彝族、哇落彝族、龍勝彝族、紅寶苗族、花椒箐彝族、擇木龍彝族、岩門傈僳族、紅民彝族)。
2005年,鹽邊縣轄4個鎮(桐子林鎮、漁門鎮、永興鎮、紅格鎮)、5個鄉(國勝鄉、新九鄉、共和鄉、惠民鄉、益民鄉)、7個民族鄉(溫泉彝族、和愛彝族、格薩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紅寶苗族彝族、鱤魚彝族、紅果彝族鄉)。
2009年4月20日,鹽邊縣永興鎮坪田村灣灰埡口村民小組劃歸漁門鎮獅子堡村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鹽邊縣地處攀枝花市北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6°25′—27°21′、東經101°08′—102°04′之間。東臨米易縣,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南接市郊仁和區,西與雲南省華坪、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毗鄰。
鹽邊縣
鹽邊縣

地質地貌

鹽邊縣地質構造複雜,褶曲、斷層較多,並伴之以多期的岩漿活動。地貌屬深切割侵蝕剝蝕中山類型,地勢走向既有南北向也有東西向,但以東西向為主。地勢崎嶇,山高坡陡,山地坡度多在26—40度之間,山頂往往有數級丘狀起伏的剝蝕面,平地很少,大都以寬谷和河谷小盆地形態分佈於主要河流及支流兩岸,呈寬窄不一的谷地和緩坡地帶。

氣候

鹽邊縣屬南亞熱帶干河谷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乾旱季風氣候特點,冬暖、春溫高、夏秋涼爽;氣溫年差較小;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干雨季分明,乾季蒸發量大,雨季集中,雨量充沛,多夜雨、雷陣雨;區域性小氣候複雜多樣,熱量雨量分面不均。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立體氣候特徵分佈。年均降雨量1065.6毫米。年平均氣溫19.2℃。年平均日照數為2307.2小時,日照百分率54%,雨季前1—5月光能極為充沛,月平均日照時數均在220小時以上。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4.7mb,相對濕度為66.6%。因地形影響,溫度垂直變化顯著,自海拔1000米到3500米,年平均氣溫由20.1℃降到6.2℃,由河谷到高山依次分佈著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和北溫帶,自然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觀。

水文

鹽邊縣境內溪流眾多,有大小河流810餘條,其中5千米以上的有69條,主要由二灘庫區周邊河、雅礱江、金沙江三大水系組成。縣內北部眾多河流匯入二灘水電站庫區,二灘大壩出水量與安寧河匯合后與縣南部的叭喇河、岩羊河一同匯入金沙江,沿本縣東南出境。
縣內北部主要河流有永興河、惠民河、新坪河、藤橋河、力馬河、紅果河;南部主要河流有烏拉河、安寧河、叭喇河、岩羊河。
永興河:主要源於縣境內格薩拉、溫泉、永興等鄉鎮。其源有五:第一處源於溫泉鄉的拉鹿河,拉鹿河流經閻王橋匯人永興河。第二處源於格薩拉地下水庫,經支六河匯人永興河。第三處源於稗子田,經稗子田河匯入永興河。第四處源於鹽源縣漏水洞,經箐河青山匯人永興河。第五處源於水興鎮朵格的挪連河,又名撒達河,流經范村匯人永興河。永興河匯聚上述五流一路東下匯人二灘水電站庫區。永興河幹流長38千米,流域面積616平方千米。
惠民河:源於雲南華坪縣的烏木河,烏木河流經華坪縣船房鄉進入本縣境內,然後經惠民鄉政府東側匯入二灘水電站庫區。全長98千米,流域面積2262平方千米。境內流長42千米,流域面積1218平方千米。
新坪河:發源於柏林山老水洞,由北向南經國勝鄉鹽水河、漁門鎮岩郎村匯人二灘水電站庫區。全長46千米,流域面積379平方千米。
雅礱江:又名打沖河、金河、若水。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南麓,自北經鹽源縣從柏枝處入境,由東北向西南匯藤橋河、力馬河、紅果河匯人二灘水電站庫區,然後匯人安寧河於攀枝花市倮果處注人金沙江。境內流長63千米,流域面積205.73平方千米。.
藤橋河:源於柏林山穿洞子,流經紅寶苗族彝族鄉、共和鄉至柏枝處注人二灘水電站庫區。全長44千米,流域面積465平方千米,中下游為鹽邊與鹽源兩縣界河。
力馬河:源於紅果彝族鄉北部的光頭山,流經力馬由沙壩注人二灘水電站庫區。全長19.70千米,流域面積88平方千米。
紅果河:源於紅果的大槽、小槽和牛坪子、大鍋底。流經爐塘壩注人二灘水電站庫區。幹流長25千米,流域面積269平方千米。
烏拉河:源於仁和區務本鄉蕨基坪南麓。全長22.20千米境內流長7.80千米,流域面積108平方千米,經務本鄉、桐子林鎮金江村河口注人雅礱江。
安寧河:源自冕寧縣北菩薩崗與遠寶山之間,經德昌、米易由東北向西南流人境內,在境內桐子林處注人雅礱江。安寧河全長340千米,流域面積11000平方千米,境內流長僅6千米,流域面積25平方千米。
金沙江:系長江的上游,從青海的玉樹到四川宜賓,全長2303千米。金沙江自西向東南匯雅礱江后折西向東匯合叭喇河、岩羊河,沿縣境西南部邊沿向東出境而去。境內流長30千米,流域面積500平方千米。為鹽邊縣與攀枝花市仁和區界河。
叭喇河:發源於新九鄉核桃箐及和愛鄉甘塘,經益民鄉流人金沙江,河長32千米,流域面積155平方千米。
岩羊河:源於紅格鎮,流經益民鄉注人金沙江。河長27千米,流域面積111平方千米。
鹽邊縣地下水主要是溶岩地下水。縣內出露古生界、中乍界碳酸岩地層的泉水,以砂頁岩及紅層裂隙水分佈較廣,但含水並不豐富。溶岩水分佈不廣,因本縣雨量集中.多以大泉、暗河形式溢出。在河谷平壩及山間盆地中,多空隙潛水。縣內潛水層埋藏深度1~80米,年平均地下泉水總流量為5.30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水能

鹽邊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410萬千瓦,水能按28.5%可開發量為117萬千瓦。國家已在雅礱江段建成了330萬千瓦的二灘水電站。地方政府已建成開發20座水電站,總計開發水能4萬多千瓦。鹽邊縣水能理論蘊藏量410萬千瓦。境內雅礱江段蘊藏量390萬千瓦,國家已在此建成裝機330萬千瓦的二灘水電站和裝機60萬千瓦的桐子林水電站。縣城西北永興河上游支六河段,水源穩定,落差集中,具有不影響農田用水的得天獨厚條件,全縣小水電除去已開發部分外,可開發量為10萬千瓦。

礦產

鹽邊縣有33個礦種,90多個礦點。其中,釩鈦磁鐵礦地質儲備達36億噸,居全國該礦種儲量之首,煤儲量1.94億噸:石灰石礦、白雲石礦、硅石礦等礦種儲量均有百億噸以上。具備開採價值的主要礦產品有:煤、釩鈦磁鐵礦、赤鐵礦、錳、鎳、銅、鉛鋅、耐火粘土重晶石石墨等。其中釩鈦磁鐵礦地質儲量36億噸,居全國該礦產儲量之首。

生物

鹽邊縣有攀枝花市“植物王國”之稱,野生植物有130科372屬548種。野生中草藥有104種,其中保護藥物有47種,集中產於海拔4195.5米以上,有野生中草藥天然寶庫之稱的柏林山。野生動物有36目、105科、563種,其中羚羊、小熊貓、馬鹿屬珍貴動物。鳥類有13目、16科、70餘種,其中長尾棉雞屬重點保護鳥類。魚類有4目、8科、47種、其中鱤魚、圓口銅魚、齊口裂腹魚、磊白甲魚已瀕臨滅絕。
鹽邊縣有攀枝花市“植物王國”之稱,野生植物有130科、372屬、548種。野生中草藥有104種,其中保護藥物有47種,集中產於海拔4195.5米,有野生中草藥天然寶庫之稱的柏林山。野生動物有36目、105科、563種,其中羚羊、小熊貓、馬鹿屬珍貴動物。鳥類有13目、16科、70餘種,其中長尾錦雞屬重點保護鳥類。魚類有4目、8科、47種,其中鱤魚、圓口銅魚、齊口裂腹魚、磊白甲魚已瀕滅絕。菌類資源中有30餘種可食用。主要有木耳、蘑菇、雞樅松茸、喬巴菌、刷把菌、紅菌、雞油菌、青堂菇、奶漿菌,老剝皮、馬皮包、牛眼睛、青棡菌、地蘑菇、黃臘傘、南瓜菌、羊肚子菌、牛肚子菌、鵝蛋菌、坨坨菌、雞腰子菌、油臘菇、小三把菇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漢唐時期,曾有大笮、昆明、昌明三縣設治所於鹽邊,但其管轄區域均大於鹽邊縣疆域,鹽邊僅作為三縣的一部分。
五代時,鹽邊與雲南華坪等地同屬大理國善巨郡之賀頭甸。
元明時,鹽邊與鹽源同屬鹽井管民千戶和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明永樂元年(1403年),置馬喇長官司,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轄鹽邊境內惠民、永興、江西、強勝和漁門鄉的部分地區,“東至卡所箐六十里交中所界,南至石牌六十里交雲南永北高土司界,西至羅可岩五十里交雲南華坪縣章土司界,北至古樂箐七十里交中所界(《鹽邊廳鄉土志》)。”鹽邊其餘地區為中所、左所、右所管轄。
清初,鹽邊仍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屬於鹽源縣,統名山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設阿所拉(今健康)巡檢司,隸屬鹽源縣。宣統元年(1909年)升為鹽邊廳,直屬寧遠府,其疆域與民國時期同。
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置縣,隸四川建昌道。《鹽邊廳鄉土志》載:“全境略成一仰鐘形,西北闊,東南狹。東抵贊子岩與西昌接界,東南至繩(金沙江)若(雅礱江)二水合流處與會理州之三堆子分界,南以白水江(金沙江)與雲南大姚縣分界,西南接雲南華坪縣界,西連雲南華坪縣永北廳及鹽源縣,北連鹽源縣界,東北以黑箐梁子與鹽源縣分界。東西橫廣二百二十里,南北縱長三百二十里,面積約七萬零四百方里,有鹽源縣全境之三分之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四川陸地測量局,曾到鹽邊進行實地勘測。據《川康邊政資料輯要·鹽邊概況》載:“經四川陸地測量局勘測,東以石頭山、茅草山、風浪山長八十里與西昌為界,東南以小官山、大平地長五十五里與會理毗連,南以白水江、把關河界於雲南省之永仁縣,西南以棉花地、黑箐梁子為華坪、鹽邊兩縣之界,西北以塘房、朵格梁子、陰司溝與雲南之永北縣為界,共長百四十里,北接鹽源,以濫壩場、大火山、元寶山、望鄉台、岩口等處為界。東、西、北三面環山,獨南依河,誠天造地設之形勢也。縣境自東至西廣百二十里,自北至南袤百零五里,全縣面積為一萬一千五百五十方里。”
1965年,鹽邊縣同德、務本、民政、銀江四鄉面積399.77平方千米,劃歸渡口市管轄。鹽邊縣面積由1965年前的3162.50平方千米縮小為2762.73平方千米。其疆域為:東至雅礱江與米易縣交界,南接渡口市仁和區的同德,西南和西北與雲南華坪、寧蒗兩縣接壤,北以柏林山、黑箐梁子、乾溝梁子山頂與鹽源分界。
1990年,紅格、新九、新民、安寧、和愛五鄉面積563.70平方千米,劃歸鹽邊縣。鹽邊縣面積由1990年前的2762.73平方千米擴大為3326.43平方千米。其疆域為:東連米易縣、會理,南靠仁和區,西與雲南華坪、寧蒗縣接壤,北同鹽源縣毗鄰。
截至2018年,鹽邊縣轄4個鎮12個鄉,縣政府駐桐子林鎮。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攀枝花市調整東區等4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關於鹽邊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撤銷和愛彝族鄉和益民鄉,將原和愛彝族鄉和原益民鄉永益村、埡谷村、龍頭村、春林村、鮓石村、長坪村、益門村及新民村灣灣組、石家坪子組、小河組、龍塘溝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紅格鎮管轄,紅格鎮人民政府駐紅格街366號。
(2)撤銷新九鄉,設立新九鎮,將原新九鄉、原益民鄉回龍村、水坪村、新民村菠蘿箐組和施家灣子組及桐子林鎮安寧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九鎮管轄,新九鎮人民政府駐新九街花園路66號。
(3)撤銷鱤魚彝族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漁門鎮管轄,漁門鎮人民政府駐南街33號。
(4)撤銷箐河傈僳族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興鎮管轄,永興鎮人民政府駐西道路6號。
(5)撤銷惠民鄉,設立惠民鎮,以原惠民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惠民鎮的行政區域,惠民鎮人民政府駐新街路60號。
鹽邊縣幅員3269平方公里(2015年)。下轄4個鎮、12個鄉、164個村、826個村民小組、7個居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2020年轄6鎮6鄉,行政序列如下: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510422100000桐子林鎮
510422101000紅格鎮
510422102000漁門鎮
510422103000永興鎮
510422104000新九鎮
510422105000惠民鎮
510422203000紅果彝族鄉
510422205000共和鄉
510422206000國勝鄉
510422207000紅寶苗族彝族鄉
510422210000溫泉彝族鄉
510422211000格薩拉彝族鄉
桐子林鎮紅格鎮漁門鎮永興鎮
益民鄉新九鄉和愛彝族鄉紅果彝族鄉
惠民鄉箐河傈僳族鄉溫泉彝族鄉格薩拉彝族鄉
鱤魚彝族鄉共和鄉國勝鄉紅寶苗族鄉

人口民族


鹽邊縣共居住有2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餘人口較多的依次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納西族、傣族等。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21.01萬人,其中男性10.77萬人,女性10.24萬人;農業人口18.21萬人,非農業人口2.8萬人;當年出生人口2932人,死亡人口1363人;年末常住人口20.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87萬人、鄉村人口14.14;城鎮化率29.34%;社會從業人員,10.08人其中:第一產業6.84萬人、第二產業1.63萬人、第三產業1.61萬人。
2018年,鹽邊縣戶籍人口20.84萬人,其中男性10.67萬人,女性10.17萬人;農業人口18.05萬人,非農業人口2.79萬人;當年出生人口2670人,死亡人口1356人;年末常住人口20.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5萬人、鄉村人口13.75萬人;城鎮化率31.33%;社會從業人員10.21萬人,其中:第一產業6.59萬人;第二產業1.17萬人;第三產業2.45萬人。
鹽邊縣共居住有31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餘人口較多的依次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納西族、傣族等,其中少數民族村79個、村民小組378個,少數民族人口6.43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0.1%。

經濟


概述

2016年實現GDP總量1240690萬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97532萬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33597萬元,同比增長9.1%。三產業增加值為209561萬元,同比增長7.5%。全縣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7.9:75.2:16.9,三個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是4%、81.1%、14.8%;分別拉動GDP增長0.3、6.9、1.3個百分點。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593614萬元,同比增長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價)61942萬元,同比增長9.7%。
2018年,鹽邊縣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69.4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價)71683.55萬元。
2018年,鹽邊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含成昆線改造)880807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10.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752007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12.7%(其中:工業投資353244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67256萬元)。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92333萬元,同口徑同比下降19.7%;第二產業投資360972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28.6%;第三產業(含成昆線改造)投資427502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12.4%。
2018年,鹽邊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3838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60018萬元,稅收收入51153萬元,非稅收收入8865萬元。
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8181萬元,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39040萬元;科學技術支出302萬元;醫療衛生支出8935萬元;教育支出30888萬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280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09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399萬元;節能環保支出6675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642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357萬元。
2018年,鹽邊縣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79元,同比增長8.2%,其中:工資性收入21535元,經營凈收入6345元,財產凈收入1497元,轉移凈收入4502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011元,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3.0%。
2018年,鹽邊縣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1元,同比增長9.1%,其中:工資性收入4520元,經營凈收入10041元,財產凈收入311元,轉移凈收入639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603元,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3.6%。
鹽邊縣
鹽邊縣

第一產業

2016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2435萬元,增長4.31%。其中:農業產值99367萬元,增長5.13%;林業產值2673萬元,增長4.99%;牧業產值66276萬元,增長2.59%;漁業產值21385萬元,增長5.7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734萬元,增長5.33%。2016年末全縣有效灌溉面積13590公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126公頃,增長1.51%,油料播種面積1305公頃,下降0.08%;煙葉播種面積2718公頃,下降9.04%;蔬菜播種面積3818公頃,增長7.28%。糧食總產量690.84萬噸,肉類總產量17358噸,其中:牛肉910噸、羊肉1501噸。年末生豬出欄211342頭,年末牛出欄7457頭,年末羊出欄94517隻,園林水果55889噸。農業機械總動力16.82萬千瓦。
2018年,鹽邊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183萬元,增長4.20%,其中:農業產值124763萬元,同比增長6.31%;林業產值3122萬元,同比增長6.62%;畜牧業產值70785萬元,同比增長2.84%;漁業產值19299萬元,同比下降4.1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214萬元,同比增長8.25%。
2018年,鹽邊縣有效灌溉面積14150公頃;2018年糧食播種面積19088公頃,同比減少1.3%;油料播種面積1440公頃,同比增加2.0%;煙葉播種面積1508公頃,同比增加26.3%;蔬菜播種面積4057公頃,同比增長2.9%;糧食總產量974萬噸,肉類總產量21598噸,其中:牛肉1234噸、羊肉3221噸。年末生豬出欄222380頭,牛出欄10127頭,羊出欄205773隻,園林水果99553噸。農業機械總動力14.67萬千瓦。

第二產業

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個,實現工業增加值864055萬元,同比增長11.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當年價)1828087萬元,同比增長1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8054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76222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28095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39110萬元。
2018年,鹽邊縣實現工業增加值892584萬元,同比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07306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7673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02006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3175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361926萬元。
2018年,鹽邊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4282萬元,同比增長33.2%。年末資質等級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5個,全年實現總產值26927萬元,同口徑同比增長60.8%。

第三產業

2016年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593.5萬元,同比增長10.7%。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8624.4萬元,同比增長8.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7969.1萬元,增長12.4%;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收入8180.5萬元,同比增長29.9%,零售業收入133627.1萬元,同比增長9.4%,住宿業收入3522萬元,同比增長15.2%,餐飲收入21263.9萬元,同比增長11.8%。2016年進出口總額92萬美元,其中:進口總額92萬美元。
全縣擁有A級景區4處,其中:4A級景區2處;星級飯店2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125間,全年旅遊接待人數3945419人次,旅遊總收入50.58億元。
2018年,鹽邊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580.1萬元,同比增長11.3%。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8144.4萬元,同比增長1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5435.7萬元,增長12.0%。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30277.6萬元,同比增長12.8%;商品零售173302.5萬元,同比增長11.1%。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11076萬元,同比增長22.9%;零售業零售額161043.5萬元,同比增長10.4%;住宿業零售額4462.1萬元,同比增長11.7%;餐飲業零售額26998.5萬元,同比增長12.7%。2018年進出口總額62.7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62.7萬美元。
截至2018年末,鹽邊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693190萬元,住戶存款餘額384699萬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533599萬元。
201徠8年,鹽邊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1733.64萬元,固定電話用戶(不包括分機)27322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46173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46260戶。

交通


鹽邊縣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快捷。桐子林鎮距攀枝花市區28千米,距桐子林火車站3千米,距攀枝花機場44千米,距西攀高速公路安寧入口處18千米。西攀高速在縣境內15公里,成昆鐵路及正在建設的成昆高鐵毗鄰縣城而過,省道310、214、216縱貫南北,二灘宋家坨碼頭快艇直達漁門鎮和柏枝碼頭,全縣164個村村道全部硬化,構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
2018年,鹽邊縣境內公路總里程1863.8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含高級、一、二、三和四級公路)1520.82公里,高等級(高速)公路22.16公里。全年公路客運周轉量2397.53萬人公里,公路貨運周轉量108868.73萬噸公里。
鹽邊縣桐子林鎮距攀枝花市區28千米,距桐子林火車站3千米,距攀枝花機場44千米,距西攀高速公路安寧入口處18千米。西攀高速在縣境內15公里,成昆鐵路及正在建設的成昆高鐵毗鄰縣城而過,省道310、214、216縱貫南北,二灘宋家坨碼頭快艇直達漁門鎮和柏枝碼頭,全縣164個村村道全部硬化,構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

社會


教育

2016年末擁有小學16所,小學在校學生14402人,擁有普通中學7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9369人。小學專任教師1088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767人。
截至2018年末,鹽邊縣共有小學16所,在校學生13606人,專任教師1044人;普通中學7所,在校學生8462人,專任教師744人。

衛生

2016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9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832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744人,執業(助理)醫師362人。
截至2018年末,鹽邊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55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859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942人,執業(助理)醫師356人。

科技

2015年鹽邊縣組織市級以上項目22個,其中省級以上項目7個、市級項目15個;獲立項支持11個,獲項目資金支持347萬元,是全市爭取科技項目經費較多的區縣之一。
2015年鹽邊縣組織市級以上項目22個,其中省級以上項目7個、市級項目15個;獲立項支持11個,獲項目資金支持347萬元,是全市爭取科技項目經費較多的區縣之一。

旅遊


瀘沽湖
1992年,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遊客。瀘沽湖位於攀枝花市鹽邊縣西北角,景區景觀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觀、高山草甸和彝家風情等組成。主景區距瀘沽湖116公里,距麗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線(稻攀路)前行可達稻城、亞丁
瀘沽湖
瀘沽湖
天坑地漏
在鹽邊岩口、窪落一帶3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擁有1000餘個直徑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積較大的約5000餘平方米,深度約30多米,小的面積約400餘平方米,深度不一。
溶洞
在200多米的峭壁之下,向豎洞投石10秒后,方聽得訇然水聲,約有155米深,其周圍5個大小不等的溶洞,如靈澤洞,洞中的岩溶景觀別緻新穎,有“觀音殿”、“羅漢群”、“駱駝峰”、“獅子山”、“羅漢群”等。
公母山
公母山位於鹽源縣城5公里處,古稱蓮理山、蓮花山,位於鹽源縣城西南5公里處,面積3平方公里,海拔2530米,氣候溫暖,年均氣溫12攝氏度,年降水量785毫米。公母山景區因其外貌酷似兩具男女生殖器而得名。
公母山
公母山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位於攀枝花市鹽邊西北部的格薩拉鄉、溫泉鄉及箐河鄉境內。幅員面積594.23km2。處於5橫斷山脈支南端,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峰巒綿延、森林密集、有寶山修水之稱;境內自然景觀以山、水、泉、洞為主;境內居住著彝、傈僳、回、納西、泰、白、摩梭等10餘個少許民族。
跑馬坪生態環境教育區
格薩拉
格薩拉
跑馬坪生態環境教育區位於覺嘎失山頂呈波狀起伏的亞高山草甸中,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草甸中部有一長約200米的天然環形溝槽。草甸東側形成若干草甸沼澤化淺水區,且有矮型高山櫟,矮林型杜鵑點綴其中。海拔3105~3185米之間。本區特色為亞高山灌叢凸現於亞高山草甸中,草甸東側形成若干草甸沼澤化淺水區大面積的高山草甸生長著茂盛的中生雜草和和禾草,為糙蘇羽衣草群系。其它主要伴生種有小米草、瀴蔢草、金蓮花、假水蘇禾龍膽等。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個現代化建築與自然資源相融合的綜合型旅遊景觀。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這條旅遊熱線上。公園規劃面積達60多萬畝。其中二灘庫區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萬畝,林地4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可達50%以上。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橫斷山脈,山高坡陡,海拔1200米至4196米,為高山峽谷地貌,屬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公園內植被呈垂直分佈,由下而上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雲南松林、櫟松混交林、山地針葉林和亞高山針葉林。有高等物700餘種,有野生動物400多種,珍稀動物19種。
擇木龍杜鵑花海
索瑪花
索瑪花
屬以山地地貌為主的中高山區,氣候溫和。國勝至擇木龍杜鵑花海景區約23公里,景區內的百靈山是鹽源縣與鹽邊縣交界的界山,最高點穿洞子海拔4195米,是攀枝花的最高峰。杜鵑花面積龐大,品種繁多,被上海基尼斯總部授予“中國最大的野生杜鵑花海基地”的稱號。2008年4月被上海基尼斯總部授予“中國最大的野生杜鵑花基地”的稱號。
紅格溫泉度假旅遊區
紅格陽光溫泉休閑度假旅遊區距市中心30公里,紅格溫泉屬國內罕見的珍貴醫療礦泉資源,紅格溫泉以獨特的自然資源聞名遐邇,其熱礦泉為含偏硼酸的鐳、氡、硅、硫化氫複合型弱鹼性氯化物——鈉性高溫醫療淡礦泉水,水溫達57℃,富含60餘種礦物質,對人體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病、神經機能障礙、消化系統、風濕症、關節炎等病症有顯著聞效。具有浴后柔和滑膩而不緊繃的特點。其冷泉為含偏硅酸、鍶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

獲得榮譽


2020年3月31日,入選2019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021年2月,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