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和
大長和
公元897年至公元902年,由於南詔連年用兵,多次被高駢擊敗,南詔“屢覆眾,國耗虛”,終於引起廣大奴隸和百姓起義,南詔的漢人權臣鄭買嗣在897年指使南詔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詔王蒙隆舜,在902年殺死南詔王室800餘人,滅亡南詔,改元聖治,建立“大長和”國。號為“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疆域包括今雲南全部以及緬甸北部那加丘陵和薩爾溫江以東、寮國北部等地。
公元902年-928年,共27年
南詔中興元年(897年),因連年與唐朝交戰,造成國內“屢覆眾,國耗虛”,引起廣大奴隸和百姓起義。權臣清平官(宰相)鄭買嗣指使近臣楊登殺了南詔君主隆舜,立其子舜化貞為傀儡君主,中興三年(899年),鄭買嗣又殺了楊登,獨攬朝政。鄭買嗣是南詔前任清平官鄭回的七世孫。
公元899年,南詔清平官『宰相』鄭買嗣誅殺了楊登,執政朝政。唐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公元902年),南詔武宣帝(聖明文武帝)蒙隆舜之子、南詔國(此時已改稱大封民國)第十三世王南詔孝哀帝蒙舜化貞暴卒,鄭買嗣殺死南詔王室成員800餘人,滅了南詔蒙氏王朝,建立鄭氏大長和國(或雲大為尊稱,國號本名為長和),都羊苴咩城(又稱太和,今雲南大理),其疆域大體與南詔同。
桓帝鄭買嗣『公元?-909年』又名鄭昶『chang』、鄭泉。他於公元902年南詔孝哀帝蒙舜化貞暴卒后,奪取南詔政權,建立鄭氏大長和國,第二年建年號“安國”。公元902-909在位,計8年。
鄭買嗣是南詔清平官『宰相』鄭回的七世孫,南詔隆舜時,他亦任清平官,執掌朝政。公元897年,近臣殺南詔王隆舜,公元902年殺舜化貞,滅了南詔的蒙氏王朝,建立鄭氏大長和國。
安國五年(907年),鄭買嗣為懺悔殺人罪過,敕建普明寺。安國七年(909年),又下令鑄鐵佛萬尊,供於普明寺中祈福,同年8月鄭買嗣病死,葬處不明。廟號聖祖,謚號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史稱桓帝。
太上帝鄭旻(公元889-926年),又名鄭仁旻,鄭買嗣之子。
其父於公元909年病死後,他於同年8月繼位,稱肅文太上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始元”
公元914年,大長和攻黎州,蜀主王建以夔王宗范、兼中書令宗播、嘉王宗壽為三招討以擊之。在潘倉嶂擊敗大長和,斬其酋長趙嵯政等。有在山口城擊敗大長和。十二月,擊破大長和的武侯嶺十三寨。又在大度河擊敗大長和,俘獲加斬首共數萬級,大長和軍隊爭走渡水,溺死者數萬人。
公元926年8月鄭旻服食金丹暴卒,終年38。葬處不明,史稱太上帝。
恭惠帝鄭隆亶(公元?-公元928年),鄭旻之子。其父於公元926年病死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應”,公元926年-928年在位,計3年。鄭隆亶續位時,由於年紀幼小,大長和國國政掌握於清平官趙善政以及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手中,因此實為傀儡。
公元928鄭隆亶被部下劍川節度使楊干貞殺死,謚號恭惠皇帝,葬處不明,史稱恭惠帝。大長和國凡27年而亡。嗣後楊干貞立白蠻趙善政為王,改國號稱大天興國(興源國),史稱大天興國悼康帝。
大長和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鄭買嗣(在位:902年—909年) | |||
安國 | 903年—909年 | 7年 | |
鄭仁旻(在位:909年—926年) | |||
始元 | 910年—? | ? | |
天瑞景星 | ? | ? | |
安和 | ? | ? | |
貞祐 | ? | ? | |
初歷 | ? | ? | |
孝治 | ? | ? | 見於沈德符《正閏考》 |
鄭隆亶(在位:926年—928年) | |||
天應 | 927年 | 1年 |
大長和(902-928)
聖祖聖明文武威德桓帝(鄭買嗣)中興(1)壬戌902年
安國(8)癸亥903年
肅文太上帝(鄭仁旻)始元(3)庚午910年
天瑞景星(4)癸酉(四)913年
安和(4)丁丑917年
貞祐(2)辛巳921年
初歷(3)癸未923年
孝治(1)丙戌926
恭惠帝(鄭隆亶)孝治*(1)丙戌926
天應(2)丁亥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