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

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

《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是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岳南

本書是作者先後在二十年間寫成的敘述中國近年來重大考古與發現的探秘紀實系列作品集。

內容簡介


《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探尋古代文明,記錄如煙往事
華語世界首套全面反映中國重大考古發現的紀實叢書
考古名家鄒衡、石興邦賈蘭坡等聯袂推薦,並為本套書作序
作家岳南等集二十年功力寫就
為您講述重大考古發現中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
“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全套叢書共計12本)是作家岳南等先後在二十年間寫成的敘述中國近年來重大考古與發現的探秘紀實系列作品集,且為首次由商務印書館結集出版。作者採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將發掘全程分層鋪開,在考古發掘過程融合大量相關的重要歷史背景,人物事件之間自如切換,情節生動,引人入勝。還原考古真相,探秘尋幽紀實,帶你走進真實的古墓,為讀者展現了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
本系列叢書多以發掘報告和相關研究為基礎,結合作者大量調查、採訪中得來的與發掘相關的人和事等素材,採用紀實文學的手法,作品結合了文物考古、歷史與文學,對普及文物考古知識和歷史文化知識做出了貢獻。由於作者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史學造詣,加以他們長期從事新聞工作而練就的特有的觀察問題的敏銳目光,不時地反映出學術上的真知灼見,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見解和看法。
正如作者岳南所說,“當年的考古工作者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告別這個煩亂和充滿憂傷的世界,所幸的是,我們的採訪筆記也在不斷地增高,許多隱秘除我們最後聽到之外,相信不會再有別的人聽到了……”許多發生在考古發現和發掘現場以及幕後的故事就是這樣在本系列叢書作者的採訪和調查下呈現於讀者面前的:對已故的考古參與者盡量查閱生前資料,調查走訪其生前的親屬、朋友、同輩和學生輩人物,將歷史的殘片一點點拼接復原起來,將一個較為鮮活的人呈現於讀者面前;對健在的考古事件的主持者或參與者,盡量面對面地進行採訪,對不同人物說的不同事件做詳細考證,特別對不同人物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聲音,更要下功夫去察考,以便去偽存真,讓寫出來的言詞更接近歷史事實本身。這些珍貴而悠遠的記憶無論在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份不可再得的財富。

作者簡介


岳南:
1962年生,山東諸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究中國自由知識分子與重大考古事件,有《陳寅恪與傅斯年》、《南渡北歸》三部曲等作品問世,同時創作出版有《風雪定陵》(合著)、《復活的軍團》、《天賜王國》等考古文學系列作品十餘部。其中數部作品被譯為日、韓、英、法、德、意等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銷量達兩百餘萬冊。現為台灣新竹清華大學駐校作家。
楊仕:
女,1934年出生,祖籍山東臨清。1957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口腔系,執業醫務40年。喜好文史,又酷愛崑曲。嘗試筆耕,著有《談陵說帝--漫話十三陵》,與友人合著有《橫跨歐亞大回歸》、《歌台何處--李淑君的藝術生涯》等長篇文學著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崑劇研究會會員。
商成勇:
1966年生,陝西周至縣人。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有長篇作品《萬世法門》(合著)、《東方紅霄》、《中國盜墓傳奇》(合著)、《仗劍江天》、《叩問大地》、《佛佑法門》(合著)、《盜墓賊》(合著)、《大道陽光》、《五星紅旗》、《月光慈航》等11部300萬字出版。軍旅時曾連獲三屆全軍好新聞一等獎,獲第十一屆亞運會好新聞獎,報告文學獲《解放軍報》徵文一等獎、第九屆中國人口文化獎。作品有日、韓、英譯本。

風雪定陵


《風雪定陵》以紀實手法和文學形式,詳盡描寫了從決定發掘定陵、定陵的發掘以及在此期間乃至之後所發生的各種是是非非,既有歷史事實的鋪展,又有老一輩考古人員的辛酸發掘故事。從萬曆皇帝朱翊鈞到現代建成的定陵博物館,該書成為我們了解這段歷史以及傳統喪葬禮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好書。
周恩來的抉擇(1)
周恩來的抉擇(2)
周恩來的抉擇(3)
周恩來的抉擇(4)
周恩來的抉擇(5)
周恩來的抉擇(6)
周恩來的抉擇(7)
周恩來的抉擇(8)
周恩來的抉擇(9)
周恩來的抉擇(10)
周恩來的抉擇(11)
風流皇帝苦命妃(1)
風流皇帝苦命妃(2)
風流皇帝苦命妃(3)
風流皇帝苦命妃(4)
風流皇帝苦命妃(5)
風流皇帝苦命妃(6)
風流皇帝苦命妃(7)
風流皇帝苦命妃(8)
風流皇帝苦命妃(9)
風流皇帝苦命妃(10)
風流皇帝苦命妃(11)
風流皇帝苦命妃(12)
風流皇帝苦命妃(13)
風流皇帝苦命妃(14)
風流皇帝苦命妃(15)
風流皇帝苦命妃(16)
風流皇帝苦命妃(17)
風流皇帝苦命妃(18)

復活的軍團


本書真實地重建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發掘的詳細過程,並以之為線索,全面探尋秦始皇一生的功過、大秦帝國的興衰,以及珍貴文物出土后所引發出的一連串恩怨與問題。
● 橫空出世(1)
● 橫空出世(2)
● 橫空出世(3)
● 橫空出世(4)
● 橫空出世(5)
● 橫空出世(6)
● 橫空出世(7)
● 橫空出世(8)
● 橫空出世(9)
● 橫空出世(10)
● 橫空出世(11)
● 橫空出世(12)
● 橫空出世(13)
● 橫空出世(14)
● 橫空出世(15)
● 橫空出世(16)
● 橫空出世(17)
● 橫空出世(18)
● 陵園探寶(1)
● 陵園探寶(2)
● 陵園探寶(3)
● 陵園探寶(4)
● 陵園探寶(5)
● 陵園探寶(6)
● 陵園探寶(7)
● 陵園探寶(8)
● 陵園探寶(9)
● 陵園探寶(10)

絕代兵聖


● 1972年春天,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一批竹簡隨之破土而出。這批寶藏的面世,揭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中興”的序幕,尤其是兵學聖典《孫子兵法》和湮沒遁失千餘年的《孫臏兵法》真本的同時出土,使爭論了一千多年的學術懸案頓然冰釋,並為這兩部兵書的研究開啟了劃時代的一頁。《絕代兵聖》用紀實文學的手法,敘述了銀雀山漢墓發現、發掘以及學者們對出土竹書研究、考釋、破譯的全過程。
● 橫空出世(1)
● 橫空出世(2)
● 橫空出世(3)
● 橫空出世(4)
● 橫空出世(5)
● 橫空出世(6)
● 橫空出世(7)
● 橫空出世(8)
● 橫空出世(9)
● 橫空出世(10)
● 橫空出世(11)
● 橫空出世(12)
● 橫空出世(13)
● 橫空出世(14)
● 橫空出世(15)
● 橫空出世(16)
● 橫空出世(17)
● 橫空出世(18)
● 陵園探寶(1)
● 陵園探寶(2)
● 陵園探寶(3)
● 陵園探寶(4)
● 陵園探寶(5)
● 陵園探寶(6)
● 陵園探寶(7)
● 陵園探寶(8)
● 陵園探寶(9)
● 陵園探寶(10)

曠世絕響


● 《曠世絕響》以紀實手法和文學形式,首次詳盡描寫了曾侯乙墓發現、勘察、發掘的全過程,對古代的喪葬制度、盜洞的形成年代、盜墓賊進洞后的奇特遭遇、歷史上的曾國與楚國的關係,以及曾國滅亡的大體時間和歷史事件,做了儘可能的追尋探索。

千古學案


●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1996年啟動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集中了多個學科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設立了9個課題和44個專題,對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學問題進行了全面和全新的研究,所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中國的歷史紀年向前推進了一千兩百多年。《千古學案》是唯一一部全景式描述這一工程的紀實文學作品。

日暮皇陵


●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率部闖入乾隆、慈禧兩座地宮,劈棺拋屍,將價值連城的曠世珍寶洗劫一空,釀成了中外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案。回顧這段歷史,不禁讓我們對清東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力圖去還原當時的情景。而《日暮皇陵》在此基礎上又精心勾勒出曾經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一幅幅真實歷史畫面,詳盡介紹了清朝帝后陵寢的建制、規模和帝后王妃的入葬經過,生動地再現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曲折過程。

天賜王國


●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川廣漢縣發現器物埋葬坑,挖出大量玉石器,從而揭開了三星堆神秘面紗的一角。三星堆遺址真正大規模發掘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其內涵豐富的器物埋葬坑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向人們展示著一個獨特的古蜀國文化的遺存。2001年金沙遺址的發現為我們進一步解讀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可能

萬世法門


● 《萬世法門》是以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和發掘材料為依據,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而展開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卷帙繁浩、情節曲折、意境深邃而畫面優美的長軸畫卷,不僅從佛教史,而且還結合中國歷史,詳細考察了由法門寺所呈現的佛教淵源和中國的歷史興衰。

西漢孤魂


● 《西漢孤魂》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發掘馬王堆漢墓的曲折歷程以及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所引發的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作者採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在考古發掘過程和相關歷史背景、人物事件之間自如切換,為讀者展現了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

尋找祖先


● 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掘出來的“中國北京猿人”頭蓋骨轟動了當時的世界,被譽為“整個地球人類的震撼!”但極其荒唐的是,在歲月煙塵霧土中委屈了50萬年的“北京人”僅僅面世了12個春秋,便又突然神秘失蹤……半個多世紀以來,此謎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人類學家,困擾著人類,但人類對“北京人”的尋找從未中斷。作者經過艱難尋訪,以長篇紀實文學《尋找祖先》記錄下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發掘、轉移、失蹤、尋找的全過程。

越國之殤


● 《越國之殤》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在廣州北部象崗山發現與發掘南越國第二代王趙胡(眜)陵墓的過程。作者採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將發掘的全程分層鋪開,在關鍵的地方切入秦漢期間的歷史背景、南越國事件與南越的歷史人物等,情節生動,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