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郭玉玲的結果 展開
- 管理諮詢專家
- 延邊大學教師
郭玉玲
延邊大學教師
郭玉玲,女,漢族,中共黨員,延邊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教師,副教授。
-,延系攻讀科
-,延系科攻讀碩
-,復旦系交換習
2004-2005年,吉林大學中文系進修
2014年,在延邊大學東方文學學科攻讀博士學位
郭玉玲[延邊大學教師]
2015年,榮獲延邊大學朴玉蓮優秀中青年教師教學獎
2016年,最美延大人
民族特色地方綜合性大學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主持)
基於人文素質培養的民族院校文學類跨專業選修課教學設計研究(主持)
世紀之交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參研)
中韓古代文學交流研究(參研)
延邊朝鮮族初中漢語教材及教學情境創設研究(參研)
1.
民族特色地方綜合性大學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主持)
2.
基於人文素質培養的民族院校文學類跨專業選修課教學設計研究(主持)
3.
世紀之交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參研)
4.
中韓古代文學交流研究(參研)
5.
延邊朝鮮族初中漢語教材及教學情境創設研究(參研)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研究;東北地域文學研究;
中國現當代小說鑒賞;文學與人生
中國語文教育史;
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
《中西文論讀本》延邊大學出版社 編委
1.論《野草》 中的家園情結
2.論徐訏小說的敘述模式
3.海派小說中的“月亮”意象探析
4.凌叔華小說知識女性家庭與事業衝突探析
5.非理性表述——論路翎小說的審美特異性
6.良知者個人歷史言說中的“五七”人——論尤鳳偉的《中國一九五七》
7.革命親歷者的歷史體驗與反思——論王蒙的“季節”系列小說
8.《沉淪》自我意識張揚的另一種解讀
9.調整理念,篤學求實——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理念的反省與思考
10.民族院校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最美延大人之郭玉玲:點燃中文夢想 20載不忘初心
——記延邊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郭玉玲
星期一的早晨有萬千理由不想起床上課,不過,如果是郭老師的課,算是福利;整個中國現代文學,都有點兒圖書館一樓舊報紙的氣息,如果聽過郭老師朗讀,也是個福利。畢業留校執教,至今20年,在三尺講台之上,她兢兢業業,默默付出,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希望的火炬。這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就是現任中文系副教授郭玉玲。
十年書海東西顧 三尺講台上下求
1999年,郭玉玲從延邊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執教。如今,已經是第20個年頭了,她一直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大學時期的郭玉玲,就從心底“熱愛”文學,熟讀過很多文學作品。從那些著作中,她不僅汲取精神力量、體悟人生,也從那裡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港灣,從此一心鑽進了文學的世界。理想的花,也因為她對於文學的熱愛而開滿枝頭。用郭玉玲的話說,她喜歡大學老師的自由,喜歡每天閱讀,更喜歡和青春朝氣的大學生們打交道。她覺得,站在三尺講台上,為學生們講述我們國家的語言文化,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老師要想把課上好,首先必須得“熱愛”。對中文系的學生來說,中國現代文學沒有古代文學的浪漫情懷和磅礴之氣,它的每一個章節就像是在揭露人類鮮血淋漓的內心。那個時代的人、那個時代的文學似乎充斥著陳腐的氣息。對90的後學生來說,中國現代文學有一種時代隔膜感,就像在聆聽“有人會餓死在街頭”的故事一樣遙遠。郭玉玲卻能把中國當代史講得像一首詩,每一個字好像都是會跳動的音符,她說:“我就是要把文學之美傳達給學生,把文學課賦予它自己本身的磁場。……讓學生與我一起感受文學的美。”
當然,要想把文學世界變成一個磁場,僅靠“熱愛”還不行,還要有“責任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台上的從容自信、遊刃有餘,是講台下,無數個黎明、日暮的點滴積累。郭玉玲對待教學嚴謹認真,是人所熟知的。多年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她對教材早已爛熟於心,但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不斷地變化,知識在不斷地更新,只有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才不會與新時代、新知識擦肩而過。郭玉玲說,如果哪一次不備課,我站在講台上,就會覺得臉在發燙,心裡沒有底。哪怕備課時看十句話,可能只能給學生傳達一句話,但那是值得的。
因材施教綻芳華 桃李春風總關情
多年來,郭玉玲憑藉自己專業的知識素養和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曾先後獲得人文學院“成功教學獎”特等獎;“延邊大學第四屆中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2008年,人文本科教學水平評建“示範教學獎”;2010-2012年,學校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優秀黨員”。2001年,教育部對學校進行本科教學評估,教育部的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當時郭玉玲是教學一線的一位普通教師,得到了專家的好評。
郭玉玲的課沒有浮誇的開場白,也不會在PPT上輸入大量的文字照本宣科,甚至可以不看講義,但她似乎就是有著這樣一種魔力,可以讓每一個文字都活了起來。她的課,與其說是一個“磁場”,不如說是一把鑰匙,一把可以打開文學世界的鑰匙。馮至、徐志摩、冰心、魯迅……那一個個名字穿越歷史的塵埃,鮮活起來。
大家知道,大學老師的課業十分繁重,不僅要講授本科生、研究生的課程,還要撰寫大量論文搞科研,但郭玉玲依舊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課堂設計上。為什麼?我們沒有問,事實上也無需去問,因為一切都源於那句話“站得住,對得起”。如果“文學是大地通往天空的道路”,那麼郭玉玲老師就是這兩者之間的引路人——懷著執著的熱愛與忠誠的信仰。
不論是中文系的專業課,還是其他專業的選修課,郭玉玲都不會抱著應付學生的態度去講課。每次通識教育網上選課,她的課都是“手慢無”。只要選課系統一開放,郭玉玲的課就被迅速搶光。“太可惜了,我剛進去選課系統,最後一個名額就被搶走了”“郭老師的課幾點,可不可以帶著我呢?”千碑萬碑不如學生的口碑,這就是郭玉玲的課堂,深受學生們認可的課堂。
如果說教學工作讓郭玉玲感受到了實現夢想的幸福,那麼科研則是推動著她不斷前進的動力。近幾年,她先後在期刊上發表了很多文章,如《海派小說中“月亮”意象探析》、《非理性表述——論路翎小說的審美特異性》等等。她把文學的光芒灑向天空,給予那些在文學中摸索前行的人點點星光。
堅守一方凈土 啟迪智慧人生
作為老師的郭玉玲,也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的生活里也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喜怒哀樂悲。
2002年,郭玉玲初為人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她就奔向家中,照顧孩子。待她哄睡了孩子,做完各種家務,常常已是夜深人靜。這時,她才有讀書、備課的時間。如今,孩子上了中學,郭玉玲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孩子做飯,然後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生活瑣事繁多、教學科研任務重,但這些不僅沒有改變郭玉玲堅持讀書的習慣,反而讓她更加珍惜時間。郭玉玲笑著說:“我常常安慰自己,這就是生活的常態”。把握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孩子、家庭不僅不會“拖後腿”,反而成為鼓勵、支持郭玉玲不斷進取、執著追求的精神力量。家人的支持、理解和愛,令灼熱的陽光變得柔和,讓凜冽的寒風變得和煦。
每一位聽過郭玉玲課的學生,都對她印象深刻;每一位同學談到郭玉玲時,都對她充滿了敬意與喜愛之情。郭玉玲也是很喜歡和學生在一起,她常說,和學生們在一起,彷彿又回到了大學時代,彷彿又回到了揮灑汗水的綠茵場,又重新品味到了文學世界里的酸甜苦辣。青春的血液,似乎一直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為學生們,一次次迸發出來。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20年來,郭玉玲堅守在教學一線,言傳身教,行為世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譜寫著一曲奉獻之歌。如春風一般和煦,如詩歌般優雅,如蘭花開在幽靜的山谷,靜靜地綻放芳華。20年來,在時光的洪流里,她不改初心,堅守夢想,無愧為學生心中的“最美”的老師。
轉引自延邊大學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