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壇路

日壇路

北起日壇北路,南至建國門外大街。 1954年將日壇闢為公園,並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日壇路一帶為著名使館區。

目錄

正文


位於朝陽區西部。北起日壇北路,南至建國門外大街。因東鄰日壇公園故名。
日壇原名朝日壇,建明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春分時節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據《日下舊聞考》載:“壇方廣五丈,高五尺九寸,壇面用紅琉璃,階九級,俱白石,欞星門西門外為燎爐瘞池,西南為具服殿,東北為神庫、神廚、宰牲亭、燈庫、鐘樓,北為遣官房,外為天門二座。北天門外為禮神坊,西天門外迤南為陪祀齋宿房五十四間。護壇地一百畝。”乾隆七年(1742)根據清高宗弘曆旨諭,將具服殿移建於壇西北隅。殿內的屏風上原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御制六韻及乾隆三十九年(1774)御筆的匾額、楹聯。另外清代將祭神壇的紅琉璃壇面改建為方磚鋪地。現存日壇的格局是外牆為正方形,北壇門靠西是具服殿,為皇帝祭祀時更衣休息之地。北壇門內靠東是鐘樓遺址(原鐘樓因坍塌拆除),再東是神庫,神庫南為神廚,神廚東北角為宰牲亭,神廚南是一座直徑為十丈的圓形建築,四周建有磚砌矮牆,東南北三面各有一座六柱三門的石欞星門,圍牆內正中是座白石砌成的方形拜神台。邊長十六米,高一米八九,四面各有九級台階。凡遇甲、丙、戊、庚、壬年,皇帝必親臨朝日,其它年份則委派官員致祭。朝日從卯時開始,所用儀仗禮服一律紅色,乾隆皇帝甚至親自審定朝日所用祭器,禮儀十分隆重。
1954年將日壇闢為公園,並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壇路一帶為著名使館區。道路兩則有日本、波蘭捷克等國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