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墓
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墓在陝西省周至縣樓觀台西約3公里西樓觀西300米。老子即李耳,字聃,生卒不詳,春秋晚期(前500年左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曾任東周柱下史。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五千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就水出南山就谷,北逕大陵西,世謂老子墓。老子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為陵,陵山海拔730米,頂有天然石洞名為吾老洞,高2.18米,寬1.40米,深不可測。據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記》碑載,洞內有石函,葬老子頭蓋骨。陵山頂有吾老洞道觀,存有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記》碑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立老子墓碑2通。清代乾隆時著名學者,陝西巡撫畢沅書寫的“周老子墓”三字石碑。
一九五六年老子墓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墓
周至樓觀台老子祠,祠內有說經台唐代和明代道德經古碑、上善池,煉丹爐。
老子墓
春秋末年,老子為周守藏史,周弱,棄周入秦,函谷關令尹喜接迎老子到樓觀台,老子講授了道德之意五千言,即《道德經》后隱居西樓觀台大陵山,坐化於吾老洞,洞側現有老子祠、尹喜祠等遺址。
樓觀台是老子文化的發祥地,是道教祖庭聖地,老子墓地大陵山,經過近三千年的風雨蒼桑,留下了豐富的人文遺跡和史話軼聞。唐時玄宗李隆基、詩人岑參、溫庭筠等在此拜謁留詩;宋時蘇東坡在此踏雪賞景,王禹、薛周在此尋古抒懷;明時康海在此苦讀,考中狀元,其飲水山泉至今仍叫狀元泉;清乾隆時著名學者、陝西巡撫畢沅親題“周老子墓碑”。
老子墓
此外,還有老子弟子尹喜祠、尹喜墓和徐甲墓址;宋蘇軾“賞雪亭”遺址;明狀元康海讀書台遺址;康海汲水狀元泉遺址;傳說中《西遊記》里孫悟空斗琵琶精的琵琶洞遺址等。大陵山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秀嶺飛瀑,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得天獨厚,經地質勘探,溫泉資源豐富,是憑弔懷古、游山賞景,休閑度假,療養避暑的勝地。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老子誕辰,海內外群眾雲集此地,以古老的民間特有的傳統形式祭祀老子,年均10萬之眾。其供奉的大蜡、紙火隊伍連綿十數里,不時有港台、東南亞遊客前來膜拜聖哲老子。
老子墓
一、老子其人其書及尹喜
老子,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老子的出生時間,學術界基本定於公元前571年。老子少年和青年時期,聰穎好學,志向高遠,後任周朝守藏室史。孔子約71歲時還向老子求學,司馬遷敘述其經過和對話有聲有色。老子經歷了周王朝後期的戰亂,封國王侯間,戰爭連年,民不聊生。老子期望消除戰爭的禍患,人民生活的安寧幸福。后見周室衰微,辭去官職西去。函谷關令尹喜迎來老子,請到函谷關著書。后辭去關令,隨老子入秦,到達樓觀。尹喜又為老子築台,請老子著述說經。老子將其學說傳授給尹喜。老子暮年時,從樓觀西行到大陵山隱居,不久而逝。司馬遷《史記》載道:“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
老子的著作,史稱《老子》,道教稱為《道德經》,開創性地建立了完整的中國哲學體系。對世界學術、宗教、政治和文學藝術影響很大,在哲學、思想、宗教和藝術的領域超過了孔子學說。老子學說大大發展了中國人的理論思維和直覺思維,先秦道家楊朱、列子、莊子以及稷下學派、黃老學派的思想,直接來自老子學說而又各有不同的發揮和發展。法家中的申不害、慎到、韓非等人的思想以老學為理論基礎,兵家書中隱含有老子學說的影響。漢初黃老之學盛行,淮南王劉安主編的《淮南子》“牢籠天地,博極古今”,是西漢道家思想的最高理論結晶。魏晉玄學是道家思潮在歷史條件下的一次復興。老子學說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往往是深層的、無形的。漢初和唐初以老子學說治國,形成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老子學說研究普遍和持久地延續至今,說明老子學說對當代社會的重要意義是廣泛而多樣的,當然,更深刻的原因在於當代社會需要老子的大智慧。
偉大的哲人伴隨著偉大的弟子。老子的弟子尹喜,又名關尹,唐武德九年(626)歐陽詢撰《大唐宗聖觀記》說:終南樓觀為尹喜故居,《四庫提要》據此說尹喜為秦人或為關中令,或為函谷關令。尹喜為老子學說傳人,《莊子·天下》篇將關尹與老子並稱為“古之博大真人!”尹喜安葬了老子之後,潛心道學,著《關尹子》,死後葬於周至縣大陵山吾老洞西南,有墓,有古碑。
二、老子逝世葬於大陵山的文獻記載
老子到關中,有《莊子·寓言》說:“老聃西遊於秦”。老子逝世是大事,《莊子·養生主》第四段有精彩記述:“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這段話記載了老子死後,守靈、弔唁的人有:老子的方外之友秦失,老子弟子、老者、少者等人,人人哭得很傷心。詹劍峰、王士偉等學者認為秦失是關中隱士,足以證明老子長久住在樓觀,道德品行感動遠近的鄰人。近代學者胡適之說:“莊子這一段文章,決非後人假造。”梁啟超對此也深信不疑。老子在樓觀台和大陵山活動及逝世的時間,按照台灣中華老莊學會《關於老子幾個基本問題》(見《老子故里話老子》第3集)的結論:老子入關時至少90餘歲,那麼在周至樓觀台一帶活動就約70年,在大陵山活動約年余,這是依司馬遷所說“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而推定。依此,應當基本確定為: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於公元前481年左右入關到樓觀,約公元前411年(或者公元前371年)逝世於大陵山,葬於吾老洞是比較可信的。老子是古代卓越的養生專家,善於修道而養壽,以養壽使道學精深,老子的哲學是生命哲學,人生實踐的突出特徵是注重煉養生命的深度和厚度,延伸拓展生命的長度與廣度。司馬遷說老子長壽是有所據的。台灣中華老莊學會認為:老子(引文同上)“到樓觀(時地屬扶風)定居之後,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很不容易引起人煙稀少的鄰近居民注意。而老子死後卻有來自遠近的許多人扶老攜幼為之痛哭,乃至遁天倍情,可見老子居住其地(樓觀)為時定非短期所能辦到,至少也該在那裡居住了十年以上,才得與鄰人如此親密,才能使遠近人無論老幼對他如此哀慟”。司馬遷說老子“莫知其所終”,與老子葬於大陵山吾老洞並不矛盾。老子是隱者,“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生性不張揚,隱居樓觀和大陵山,免除世俗煩擾,又可得到關中信息,符合崇尚自然的理想。老子死後,被貴族、上流社會和官方忽視,僅有秦失、弟子和鄰人弔唁,當時官方文獻必然失載。司馬遷對老子隱居地和逝世葬地沒有踏勘調查清楚,慎重落筆,也是科學求實的體現。
老子逝世的史實《弘明集》多處有記載。《弘明集》是南朝齊梁時佛教徒編寫,唐代佛教徒道宣續編,著《廣弘明集》三十卷。這兩本書記載了魏晉時的道佛辯論,其書中記載:
釋道宣跋孫勝《老子疑問反訊》說:“老子遁於西裔,行及秦壤,死於扶風,葬於槐里。”釋法琳《廣弘明集·十喻篇下》說:老子“生於賴鄉,死就槐里。”內七喻曰:“老子生於瀨鄉,葬於槐里。”甄鸞《笑道論》駁斥老子不死說時稱:老子“身死關中,墳壠見在。”釋道宣《廣弘明集·辯惑篇序》“李叟生於賴鄉,死於槐里,莊子可為實錄,秦失誠非妄論。”後來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李叟死於槐里。”因而可以說,老子“死於扶風,葬於槐里”,古今也沒有原則分歧。老子逝世的地方在古扶風、槐里,即今周至縣,也就是逝於樓觀西3公里的大陵山。其地稱扶風槐里的原因首先是老子死時,周至尚未置縣,其地屬於右扶風槐里轄,槐里轄地包括今周至縣平原和山區。其次老子亡於大陵山後,右扶風槐里一度稱古廢丘縣。漢高祖三年(204)改廢丘(亦稱犬丘,項羽滅秦稱犬丘邑)縣為槐里縣(今興平縣東南),轄今周至縣境域。漢朝初年,周至縣域仍屬右扶風轄。三是周至置縣后仍屬右扶風轄。《漢書·地理志》載:“右扶風,縣二十一;周至、戶、槐里……”。周至縣建縣於西漢太初元年(前104),是右扶風的轄縣之一。清雍正十三年,周至知縣楊繹(山西泌州,今山西東南部人)在《游終南山》詩寫道:“邰封槐里平如掌,渭水縈紆似帶流。……”稱周至為槐里。四是古槐里今興平縣與樓觀和大陵山隔渭河相望,關中31個縣中再無老子陵墓和葬地,可證老子葬於大陵山吾老洞是符合史實的。
《廣弘明集》還引用了酈道元《水經注》上的話,證明老子逝后葬於大陵山。按照《水經注》卷二十三記載:河南鹿邑縣老子廟中“又北有李母廟,廟前有李母冢,冢東有碑。”可見老子故鄉有老子母親的廟和冢,只有老子廟而沒有老子冢,這和司馬遷所記“老子過關西去莫知所終”相合,因而老子死於扶風葬於槐里秦失弔唁,是在莊子《養生主》作成之前,決不會有錯。由於司馬遷是在河南一帶採訪的口碑史料,不知老子死於何地,才記為莫知其所終。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逕大陵西,世謂之老子陵。昔李耳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於此有冢,事非經證。然莊周著書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號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稟五行之精氣,陰陽有終變,亦無不死之理。”其中就水即今就峪河,發源於海拔2631米的周至秦嶺四方台山北側,從就峪口出山,經樓觀鎮、司竹鄉,流入黑河。就峪河長38.5公里,流域面積95.4平方公里,就峪口大陵山是就峪河切割、沖刷和砂石以及風成黃土堆積形成的。大陵山就峪河建有水電站,向北建有就惠渠引水壩。壩西有老子墓,大陵山頂有吾老洞。
魏晉隋唐時今樓觀及大陵山一帶地名為神就鄉聞仙里,神即直指老子就葬在此處。北宋宋敏求《長安志》記有周至唐時鄉社:望仙鄉在縣東四十里,管社一十四:仙檀鄉在縣東二十五里,管社一十四;仙果鄉在縣南五十里,管社一十五;神就鄉在縣西南三十里,管社二十四。”樓觀周圍各鄉均冠有仙字,大陵山就水一帶稱神就鄉。元至元三十年立的《樓觀先師傳碑》稱樓觀大陵山一帶為神就鄉聞仙里。至於有的文獻所說:老子“西去流沙”,也可從大陵山下及迤西河流眾多,沙灘寬廣得以印證。就峪河西有韓峪河、馬岔河、黑河、駱峪河、蘆河等,河水挾帶的沙石,出山後堆積在平原上,形成縱橫數十公里的流水積沙,河床遊盪不定。山口圓石相枕,中游卵石鱗鱗,下游細沙漫漫,流水沙灘,蔚為壯觀。諺語說:“七十二道腳不幹”,主要指這一帶的河網流沙。雖近幾年整治河道,三河歸一,圍灘造田,但是昔日大自然流沙奇觀,依稀可見。大陵山下的流沙景觀與西去流沙是吻合的。
明代《正統道藏》載:老子在甲寅年從西樓觀大陵山南台冉冉上升,尹喜悲憐哀求,老子下降,給尹喜講了一段話,又升天而去。台稱飛升台,谷稱飛升谷,雖然演義神話,實是歷史投影。
明清兩代,《周至縣誌》、《長安志》、《陝西通志》等均有大陵山吾老洞的記載。如清乾隆十四年(1749)編寫的《周至縣誌》稱“就谷,其西為吾老洞,石穴深邃莫測,聽有風聲,相傳中有五匣,即老子墓。洞上有殿,奉老子石像。谷之東三里為飛升台”。清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縣誌》卷三記有:《水經注》就水北經大陵西,世謂之老子陵。昔李耳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於此,有冢。……然莊周著書云:老聃死,秦人吊之。是非不死者,人稟五行之精氣,陰陽有終變,亦無不化之理,以是推之,或如所傳。……按《長安志》引此文。這本書又記道,《舊志》記載:吾老洞“在就峪西,洞穴深邃莫測,聽有風聲。相傳有玉匣,即為老子墓。山頂有廟,有老子石像,知縣章泰重修,有碑記。
這段文字所指的舊志,指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所修《周至縣誌》。這次修志之前,周至縣曾經6次修縣誌。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王三聘創修《周至縣誌》,此後,清康熙三年(1664)、康熙二十年(1681)、雍正二年(1724)、雍正十年(1732)、乾隆十四年(1749)的在任周至縣令(知事),均編寫了《周至縣誌》。清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縣誌》所說的《舊志》即指明清年間的這6部縣誌,都記載有老子葬地吾老洞的文字,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縣楊儀修志時,這段文字是從舊志上轉錄下來。此時距明王三聘創修《周至縣誌》已經222年了,各志均採信老子葬於大陵山吾老洞的記載。
清末地理學家劉璽侯所著《六朝石墨集》記有吾老洞碑。他在《續終南仙境志》中記有吾老洞:“從樹上遙窺,洞中深窈昏黑,須秉燭前導,乃得緣蹬下。仰觀四壁,方廣不及丈,而奇石嵌空,浪蹙雲崩,駭動心目,右穴如五斗盎者,深入無底。左穴如盤盂,陰風冷然者,石函也。”
1992年筆者主編的《周至縣誌》在《樓觀台志》中記有吾老洞:在樓觀台西約3公里,西樓觀西300米。……《水經注》載:就水北逕大陵西,世謂老子陵。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為陵,大陵山海拔730米,頂有天然石洞,洞口高2.40米,深不可測。據現存吾老洞的明萬曆四年(1676)《重修吾老洞殿宇記》碑載,洞內有石函,葬老子頭蓋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立老子墓碑等,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縣章泰重修。吾老洞口高2.4米,行約6米,有略呈圓形的大廳,可容90餘人。直下再前行,洞身拐向西南,冷風襲人。
上述文獻記載老子葬於大陵山吾老洞,自周代至當代,形成的文字鏈條,是完整嚴密的。
三、老子葬於大陵山的文物
老子葬於大陵山吾老洞之後,其文物雖然代有損壞,現存世尚有碑石、石雕、古建築,及待於考古發掘的大量豐富的文化堆積層。筆者查閱文獻和調查大陵山吾老洞的文物,共得碑石12塊,明代石雕像3座。現有古今建築50餘間,其中碑石元代1塊,明代2塊,清代9塊。明代狀元康海和清代狀元畢沅題寫的碑石尤為珍貴。
(一)大陵山現存碑、石刻
1、《樓觀先師傳碑》。元至元三十年(1293)刻石,螭首素方座,高1.80米,寬1.10米,正書,朱象先撰並書,是道教歷史上的著名碑石。其碑陰下院名中,有“老子冢,就水西,老子墓”等名稱。
2、石雕像。在大陵山吾老洞上的老子祠中,共3尊,明隆慶年間(1567—1572)或以前刻,青石質。老子坐像,高1.83米,神清氣朗,莊嚴慈祥。尹喜石像,高1.05米,徐甲石像高l米。
3、《重修吾老洞殿宇記碑》。明萬曆四年(1576)十一月狀元康海撰文,方演惠書丹,王崇禮篆額。碑豎吾老洞道院,字尚清晰。
4、《吾老洞石匾》。清康熙二十年(1681)刻立,高宗礪書,漢白玉石,高0.2米,寬0.64米,嵌於吾老洞門額,字跡清晰。
5、《重修吾老洞上院記》。清康熙二十年(1681)夏立,周至知縣章泰立。碑已佚,文存《樓觀台志》(1944年)。
6、《重修吾老洞老君廟碑》。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吾老洞主持張中果立石,太白山人李柏撰文,原豎老君廟前,碑已佚,文存《樓觀台志》(1944年)。
7、《吾老洞四址山圖刻石》。清乾隆十一年七日二十七日(1746年9月12日)刻立,長方橫式,寬1米,高0.7米。石麵線刻吾老洞道觀四址俯視圖。中有“東至就峪河”……“四址之內並無民業”、“吾老洞四址分明,住持道人翟無濯”等。原在吾老洞道院,清末道觀毀后移至說經台。今嵌於樓觀說經台老子殿東山牆外,碑面完好,字清晰。
8、《周至知縣任張來泰住持吾老洞告示》。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刻立,高0.45米,寬0.6米,正書,高宗礪書,字跡清晰。現嵌在樓觀說經台老子殿東山牆。
9、《老子墓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刻,陝西巡撫畢沅書。高約2米,寬0.72米,厚0.25米,碑為圓首,現豎於大陵山老子墓前。
10、《張來泰真人墓碑》。清道光四年(1824)九月刻立,高1.75米,寬0.6米,厚0.15米,額“皇清”,路天敘書丹。張來泰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任吾老洞的主持。碑完好,字跡清晰,存樓觀說經台碑亭。碑陰刻有800餘人姓名。
11、《關尹喜墓碑》。清道光四年(1824)刻立。圓首,身首一體。高1.50米,寬0.70米,厚0.14米。中隸書“周大夫關尹喜墓”,□元弼書丹,合台道眾等立石。1968年樓觀台文物管理所由西行村橋面拆回,現存於樓觀台宗聖宮遺址內。碑身已斷為兩節,碑座在大陵山吾老洞西的尹喜墓前。《樓觀台道教碑石》一書稱座佚,誤。
12、《重修吾老洞碑》。道光七年(1827)立。碑已殘,存吾老洞。知周至縣事蔡鳳撰文,廩膳安邦書,監院吳明亮立。
13、《增修說經台各下院並清厘山場租地碑》。清道光七年(1827)道人劉禮罡撰並書,監院朱教先立,文中敘述樓觀台和大陵山的建築“風雨飄搖,金碧失色”,化緣修葺吾老洞等處建築之事。
(二)大陵山古建築
大陵山老子墓的古建築,從《重修吾老洞》殘碑碑文中“周創建,歷朝修葺”的表述中可知,大陵山吾老洞古建築創建於周。酈道元《水經注》記載了老子陵,可證魏晉時大陵山吾老洞亦有古建築。隋唐道教隆隆而上,樓觀台大興土木,擴建重修樓觀殿廟,必然修葺大陵山吾老洞的古建築。宋代樓觀大規模修建順天興國觀,理應在同時修葺大陵山吾老洞。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朱象先的《樓觀先師傳碑》記述有“老子冢,就水西,老子墓”等大陵山吾老洞下院,可證大陵山在此前至少有3組古建築。
明代萬曆初年,吾老洞道士趙繼亨和其徒趙宗表等人,募於十方,苦行數載,將吾老洞殿院層階,復拓一新。請武功縣人狀元康海撰寫《重修吾老洞殿宇記》,邑庠生王崇禮篆額,雲遊道人王楊方演惠書。這通碑直到明朝萬曆四年(1576)才刻立,文略云:“偉哉斯境,其諸異乎天下之名山洞府者乎。蓋山河百二,固以經台為迥矣。然究其為美,不逾乎老子設座講經而已。固未嘗留跡守蹕而遺體於其是也。若吾老洞者,其形勢之尊,重山曲水,迴繞四方之拱向,宛然臣僚肅敬,朝君於九重者也。是何也,前有筆架山,重巒疊嶂,□□連雲,而遠列於南。後有琵琶山,峻順悠遠,登巔而望,有一覽秦川之勢,昭之於北。以東則虎踞傍衛,而□□□□□□岩壑流水,煙村一族之盱。以右則壁立萬仞,龍蟠侍側,護之於西。寒泉涌於澗畔,灌溉及於民田,惟北□□□□□□□獨坐,巍然尊峙西南,歲深荒蕪,山形亦然,荊棘迷跡,往游商人逸士,無所憩焉。乃道士趙繼亨、徒趙宗表□□□□跣足,募於十方,苦行數載,殿院層階,復拓一新,其殆真蓬萊者乎,其境之美秀,不可筆舌繪畫,□□□□□□□□□□有所託焉。噓,山景固冠乎天下,亨居其唯乎吾第。聖骸頭骨,宛然猶存,玉匣寶像,昭然俱在。世若遠而神常臨,身雖逝而道日尊……”
清康熙初年,興平人訛言大陵山吾老洞老子石像聖光遠燭旁邑,暗中遣人到吾老洞遊說,將吾老洞老子石像遷於前殿之旁,正殿改塑老子泥像。康熙十九年(1680)夏有人泄露這件事,道徒和村民重新將老子石像安入正殿。知縣章泰撰《重修吾老洞上院記》記其事,並指出此事的荒誕不經。他在文中記吾老洞建築:“邑南二十五里曰就峪,峪水東奔,翻騰赴渭,遙見山中萬木蒼然郁蔥合匝者,吾老洞也,徑陡拔頗艱登涉五六里乃造其巔。大殿正對南山,層峰環列門外,平疇寬衍,可以蒔蔬種樹,杖履逍遙,尤山居之不易得者也。洞在殿後高岩之上,其前則為八棱圍殿,左右雕甍夾峙,雖俱限於地不能宏敞,而規制精極。彩繪鐫刻之勝,北負絕壁,古樹叢生,石隙中柏枝下垂,如障翠幕,蕭森蔭蔚,不可名狀。從樹下窺見洞門,深窈昏黑。道人秉炬前驅,始得緣石磴而下。仰視四壁,方廣不過丈余,而奇石嵌空,流蹙雲崩,駭動心目。其神座右隅有穴,如五斗許者,深入無底。又左壁一穴僅如盤盂,陰風冷然從穴中來,侵入肌骨。時方秋半,覺毛髮洒淅,不可久留。因思邑乘所載,此中乃老子之地,有石函,頂骨在焉。”其書法學米芾香光記,頗得其法。
康熙二十三年(1684),著名隱者太白山人李柏,受吾老洞住持道人石和鳴之徒紀常靜的請託,撰寫《重修吾老洞老君廟碑》說:“終南山有說經台,西八里就山有吾老洞。林泉幽勝,關中一大洞天也。上有老子廟,其創造顛末,詳對山之太峰碑記。至明季盜起,直攻山林,神殿紫宮,半為焦土。吳人章泰來宰周至,捐俸修葺正殿,工竣勒諸山碑。住持道人石和鳴復募緣繕修左右長廊千八楹,金碧丹青,煥然一新,工始於康熙二十二年元月,落成於康熙二十三年三月”。記述了增修吾老洞左右長廊的概況。這通碑是文章寫成35年之後,由吾老洞住持張中果刻立的。
李柏於秋末冬初,乘興登上大陵山,遊覽山光水色,寫有《登吾老洞》詩:“天半孤峰鳥道盤,山門煙鎖老松寒。石橋秋水沉雲黑,鐵壁殘雪抹日丹。岩靜風生玄豹窟,峽深水抱老龍蟠。遊人醉倒斜陽里,一枕溪聲海岳寬。”
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縣鄒儒奉文,到吾老洞,視察規劃,撥銀增築吾老洞和老子墓圍牆。鄒儒曾游大陵山,作《吾老洞》詩:“吾老古洞名,有墓稱老子。借問墓何在,石匣藏洞里。匣中何物存,首骨如玉紫。千載如見開,輒遭人畜死。……遙遙幾千年,競作先賢累。難怪洞中風,晝夜號不止。”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縣誌》記其事。
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九月,因吾老洞以前的住持翟無濯等人不守道規,將吾老洞的常住地畝及一切樹株,陸續毀賣,而且素常不安本分,累次涉訟,被知縣趕出吾老洞,永遠不許復入管業。又從樓觀台選出人品端方、道行望眾的道士張來泰任吾老洞住持。為嚴禁一切地棍,不得在吾老洞騷擾,滋生事端,周至知縣發出告示,並立《周至知縣任張來泰住持吾老洞告示刻石》,告示說“倘有不法之徒在(吾老)洞騷擾,及於張來泰索討翟無濯欠債,並一切不法等事,該住持協同鄉、地,立刻指名稟首,以憑大法究處,決不稍寬。”此後道院恢復安定,張來泰專心道事,吾老洞重新振興。
清道光七年(1827年),知縣蔡鳳撰寫《重修吾老洞》碑記,其碑已殘,僅余半截,殘文有“(廟宇)傾圮,寶像頹損,貧衲主持,(說)經台兼管此地……陸續節省,鳩工庇材,重修殿宇三十餘(間)……廊廡彩畫道祖八十一化,遺跡煥然一新,巍巍可以欽神……”。這次重修,上距石和鳴重修已143年,廟貌破敗,可以推知。這次重修殿宇30間,工程浩大。
清末,吾老洞廟宇被毀,重要碑石如《吾老洞石匾》等移至東樓觀說經台。民國時期,吾老洞亦有小的修葺。
(三)大陵山吾老洞和祭老子風俗
建國后公布老子墓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有碑石。“文革”中,村民砍伐大陵山樹木,毀壞了大部分文物。20世紀80年代以來,省市文物部門多次調查大陵山、吾老洞文物,道士和周圍村民協力修葺了部分古建築。重修了吾老洞殿宇、老子祠及廊廡,彩繪了老子祠和24間廊廡,重建筆架山、琵琶山仿古建築群,新豎碑石10餘通,樹木竹林得到保護。
拜謁吾老洞,由周至縣城向南沿108國道,經馬召鎮向東,到大陵山。或由東樓觀說經台西行3公里,至大陵山。過就峪河橋攀山,小路曲折穿行楊樹、橡樹林,直達大陵山吾老洞前。南面平疇沃野,西南方尹喜墓巍然屹立,蒼松森森。吾老洞前1987年重建的仿古無量殿、四聖殿共6間,耳房2間。旁建玉皇樓仿古建築3間兩層,高大雄偉。沿路進入吾老洞,洞寬0.9米,沿石階入洞3.6米,為大廳,東西長6.50米,南北寬4.10米,最高處5米。抬來梯子,下入洞中2.6米處有平台,再將梯子向下3米處又一平台,用手電筒照去,為黃土填實。80餘歲的焦道士說:那是文革中為保護洞中藏老子頭骨的石函,村中老人們晚間運土填上的。據管委會介紹,原先有考古和建築學家入洞探險,帶著手電筒、氧氣袋、乾糧,入洞“1400餘米,冷風撲面,並不缺氧,因洞內拐洞太多而險情不斷,恐迷路而返回。據三十年前曾入洞探險的村民講,他們手持蠟燭或松明火把,入洞下行約五里,見地下暗河水由南往北流,有小潭。過暗河,則火把因氧氣稀薄而欲滅,遂退回。村民和老年道士講,洞中地形複雜,藏老子頭骨的石函已封存於某個拐洞之中。吾老洞的成因有地震形成說,地殼運動形成說。出吾老洞,登上大陵山頂,入老子祠大門,正中有4米見方的建築八卦亭,雄踞院中,中間安放老子及尹喜、徐甲石雕像,前有卷棚。院子東南西三面24間廊房圍護,北有救苦殿、斗姥殿3間,耳房4間,為近10餘年陸續重修建成。布局精製,結構緊湊。
大陵山南的筆架山以青翠的峰巒屏列其後,山頂有廟殿6間,為近幾年重修,旁有龍王洞、藥王洞等天然洞穴。向北沿大陵山脊下行約1公里,到達俗稱北台的琵琶山。旁有天然形成的琵琶洞,洞中多琵琶毒蟲,因而名之。建有王母宮、關帝廟、三清殿共9間,灶房、廂房9間,為重建的仿古建築。
大陵山有祭祀老子的盛大廟會。每年二月十五日老子逝世日,由焦鎮、鹿馬、周一、肖里、界尚、送兵、三家莊、羊坡、南寨、北寨、西樓、延生觀等12個行政村(約30個自然村),組織廟會,安排攤位,售賣百貨,迎神賽社,戲劇雜技助興,周圍五六縣數萬人摩肩接踵祭拜老子,山上山下,一片人海。秦人祭祀老子的風俗和廟會,相沿兩千餘年。
結論:本文以文獻、文物、古建築和風俗四個方面的證據鏈充分證明,老子逝后,葬於周至縣大陵山吾老洞。
(作者系王安泉副編審,《太白山志》主編)
主要參考文獻:
《史記·老子列傳》司馬遷著。
《水經注》酈道元著、《廣弘明集》釋道宣著。
《老子故里話老子》1—7集,1991—1999年,中國鹿邑老子學會主編。
《古樓觀志》馬曉宏撰,1982年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
《周至縣誌》楊儀主修,清乾隆五十年(1785)。
《周至縣誌》王安泉主編,1992年,三秦出版社。
《樓觀台道教碑石》王忠信,1994年,三秦出版社。
據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終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武功,東至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后,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自尹喜草創樓觀后,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筑廟祀老子,漢武帝則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當了皇帝后,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說經台。新中國成立后,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台為中心的建築群。
說經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鍾、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台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相傳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葯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台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藥,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后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后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后,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瞓來此遊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台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台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弟子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后,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台的東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群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系牛所用,被稱為“系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人們被之為“三鷹柏”。
樓觀台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游樓觀台題字》;元趙孟瞓隸書“上善池”碑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云:“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台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終南山峻拔秀麗,如錦繡畫屏、聳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華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異洞、清池古廟著稱。因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曾于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稱大乙山。主要景點有太乙池、風洞、冰洞、翠華廟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傳為唐天寶年間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蕩漾,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於峰巔之間,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情趣,其樂無窮。太乙池之西的風洞,高15米,深40米,由兩大花崗岩夾峙而成。洞內清風習習,涼氣颼颼,故稱風洞。風洞之北的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寒氣逼人。現山中有一正岔水庫,瀉水時飛瀑傾流。由山下望去,素練懸空,氣勢磅礴,亦成一景。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