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8條詞條名為吳家村的結果 展開

吳家村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李家鄉吳家村

吳家村風景秀麗,人傑地靈。位於清流縣李家鄉東部,地處三明市和龍岩市交界處,距縣城71公里,離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總面積17.2平方公里, 耕地2320畝,林地16000畝,毛竹2000畝。全村共有8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2300多人(2017年統計)。村裡有座高山,雙冠山海拔809米,2條溪流環繞。

村情概況


轄8個自然村(邱家、張家營、張山甲、神台背、松頭排、馬地、馬家山、流水)該村姓氏以羅、馬、陳、邱、黃為主。如今吳家村正在朝著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未來將成為一個“生態休閑旅遊村'。

建制沿革


宋屬龍山鄉歸仁里。明清間屬北團里。民國34年屬仁里鄉李村保。1958年屬吳家公社,1959年屬靈地公社古坑管理區。1961年稱古坑公社。

行政區劃


轄8個自然村,邱家、張家營、張山甲、神台背、松頭排、馬地、馬家山、流水。

地理位置


吳家村位於位於福建西部,武夷山南側。離李家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與連城縣塘前鄉交界。距離連城汽車站24.6公里,連城連城冠豸山機場28.5公里,距離冠豸山動車站48.2公里。

交通


周邊交通距離連城汽車站24.6公里,連城連城冠豸山機場28.5公里,距離冠豸山動車站48.2公里。

氣候特徵

境內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屬濕潤氣候類型。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境內的溫、光、水、熱等條件較適宜種植果樹和苗木。

植物資源

村裡森林覆蓋率高,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植被典型建群種以殼斗科米櫧、苦櫧、絲粟栲、閩粵栲、鉤粟、甜櫧、青崗櫟佔優勢,少部分為楠、樟、木荷等,伴生的落葉樹種有安息香科的擬赤楊、金縷梅科楓香,林下木有香檳杜鵑、石斑木、黃瑞木、連木、毛冬青、烏葯、福建山櫻、百兩金、硃砂根、絨楠、讓木,在鬱閉的常綠闊葉林下草木較少,常見有金狗喜、觀音座蓮等蕨類植物。層間植物有昆明雞血藤木通紫藤三葉木通等。20世紀70年代后,大力種植杉木、馬尾松,拓展為清流縣優勢樹種,杉、馬樹種蓄積量佔全縣立木蓄積量79.4%。以殼斗科為主的常綠闊葉樹林由於長期開發,已不再是清流縣主要植被群,為杉、松為主的常綠針葉林群落所取代。
林副產品主要有油茶籽、油桐松脂、山蒼籽、筍乾、烏桕、棕片、板栗、紅菇

動物資源

森林覆蓋率高,擁有豹貓眼鏡王蛇眼鏡蛇白額山鷓鴣等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水利資源

境內河流密布,村中豐富的水利資源,目前擁有2個水電站,電站周邊風景美麗。流水水庫,位於流水自然村,馬地水庫,位於馬地自然村。

礦藏資源

1、煤礦
馬地-鮮坑壟煤礦位於我鄉吳家村和早禾排村及連城縣塘前鄉一帶,距鄉政府8公里,海拔350-450米,礦區面積13.14平方公里。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經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開展普查勘探工作,確定了3#、4#、5#煤層,與相毗鄰的長灌井田證實該區含煤性較好,具有很好的成礦地質背景。
2、鐵礦
馬地礦區鐵多金屬。位於清流縣城東南向方位約 175°,直距約 44km 處的馬地村。行政區劃隸屬清流縣李家鄉管轄。地理坐標:東經 116°49′30″—116°51′30″、北緯 25°47 ′15″—25°49′15″;工作區面積 7.73km。該礦已經進行探測。

人口民族


轄8個自然村(邱家、張家營、張山甲、神台背、松頭排、馬地、馬家山、流水)該村姓氏以羅、馬、陳、邱、黃為主。

第一產業

境內溪流縱橫,適於種植水稻、烤煙、大豆、花生、甘薯、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和發展牛、羊、魚等

教育事業

吳家村小學

醫療衛生

吳家村衛生所

地方特產


吳家村風景圖
吳家村風景圖
清溪筍乾:清流筍乾是用剛出土的春筍乾製成,稱為“閩筍尖”,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時代列為上京貢品。許多名菜如“燴三絲”、“御爐肉”,都不可缺少閩筍乾。地方美食客家白斬雞,地瓜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