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山鷓鴣

雉科山鷓鴣屬動物

白額山鷓鴣(拉丁學名:Arborophila gingica):體長約30厘米,體重253-320克。雄鳥上體橄欖褐色,腰至尾上覆羽有黑點斑;額及前頭部白色,頭頂後部棕色,有白眉紋;翼羽暗褐色,尾羽與背同色;頦、喉銹紅,下喉有黑橫帶間以白、栗色;胸以下近灰。嘴黑、腳紅。雌鳥羽色似雄但頭頂、頸、喉的羽色均較暗淡。

留鳥。棲息於海拔500-1700米的山地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及竹林內,尤以溪邊潮濕陰鬱的叢林內較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兼食昆蟲和小動物。中國特有物種。分佈於中國的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以及廣西東部和中部。

形態特徵


白額山鷓鴣
白額山鷓鴣
白額山鷓鴣體形似鷓鴣,雄鳥額和頭頂前面兩邊白色。眉紋白色,寬而長,前面與前額白色相連,往後到后枕,然後向下彎到頸的兩側;其餘頭部、枕和後頸上部栗褐色,羽尖具細小的黑色斑點,到後頸斑點增大;後頸下部幾近黑色,兩側具亮黃色和白色羽緣;頭側、頸側、頦和喉淡橙栗色;頭和頸側具黑色斑點;耳覆羽暗栗色和黑色,具白色橫斑;上體從後頸基部開始到尾橄欖褐色;下背、腰和兩側尾羽具黑色波浪形斑和尖端;內側肩羽同背,外側肩羽和三級飛羽栗色,具大的橄欖灰色和黑色斑點;翅覆羽褐色,具淡栗色羽緣;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羽緣淡栗色。頦、喉淡橙栗色。喉下有一寬闊的黑色橫帶,然後是一條白色橫帶,白色橫帶下有一寬的深栗色橫帶;栗色橫帶下的胸和兩脅鐵灰色,兩脅具暗栗色斑帶,白色橫帶下又有一條寬的深栗色橫帶;栗色橫帶下的胸和兩脅鐵灰色,兩脅具暗栗色斑點;腹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雌鳥後頸基部橙栗色,尾下覆羽栗色和白色,僅羽基有點黑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口裂肉色,眼周皮膚紅色,腳和趾亮紅色,爪粉紅褐色,無距。
大小量度:體重253-320g;體長300mm;嘴峰23mm;翅♂146-153mm,♀145mm;尾♂55-58mm,♀55mm;跗蹠♂42-45mm,♀4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帶的山地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及竹林內,尤以溪邊潮濕陰鬱的叢林內較多。常在林下茂密的植物叢或林緣灌叢地帶活動。

生活習性


白額山鷓鴣晚上棲於樹上。鳴聲hu-u-u,為悠長而哀婉的雙音調哨音。受驚后飛行疾速,但飛行距離不大,飛不多遠即落入林下灌叢或草叢中。
主要以橡子、漿果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推動物。秋、冬季節所食野生植物種子和果實(例如紅錐Caslanopsis hystrix,木蠟樹Toxicodendron sylvestre;烏葯Lindera stryni等)佔97.37%。

分佈範圍


分佈於浙江南部的泰順,福建西北部的順昌、建甌邵武、武夷山、建陽,江西南部的安遠贛縣龍南、全南、廣東北部的始興、乳源、連平和廣西東北部的融水、金秀、賀縣、羅城、環江等地。
白額山鷓鴣分布圖
白額山鷓鴣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營巢於林下落葉層低洼處,在地面草叢中以乾草編成皿狀巢,滿窩產卵5-7枚,卵白色和淡褐色,呈梨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白額山鷓鴣指名亞種Arborophila gingica gingicaGmelin, 1789
2白額山鷓鴣華中亞種Arborophila gingica guangxiensisZhou & Jiang, 2008

種群現狀


白額山鷓鴣是中國東南部特有種類,分佈範圍窄狹,數量稀少。該物種的巢、卵被嚙齒動物等天敵盜食的比例很高。此外主要是濫獵。由於它是南方各省傳統的野味,在交通方便的低山區被獵殺數量可觀,已成為稀有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2021年2月1日,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報導


2010年2月23日上午,遂昌縣九龍山保護區人員在岩坪保護點附近巡山時,在山路邊發現一隻行動遲緩的不知名雉鳥,保護區工作人員馬上將其送到保護點進行救護。經仔細檢查,未發現有受傷或其他病症,估計該鳥的狀況是因凍災嚴重覓食困難所致。經過保護區人員的精心護理,已康復並送回大自然。
經查證,白額山鷓鴣在九龍山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這次發現對研究九龍山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