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瑛
談瑛
談瑛,女,原名談素珍,1915年出生於上海,電影演員,肄業於上海民立女子中學。
代表作品有《失足恨》《暴雨梨花》《小玲子》《夜奔》《麻瘋女》《夜半歌聲》《衣錦榮歸》《牛鬼蛇神》《乾隆下江南》。
1931年從影。
1932年後在聯華影業公司主演《失足恨》、《暴雨梨花》。
1936年後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小玲子》、《夜奔》等影片。
1938年後在新華影業公司主演《麻瘋女》、《夜半歌聲》(續集)等。
1947年任中電二廠演員,在《衣錦榮歸》等影片中飾演角色。後去香港,參加拍攝《牛鬼蛇神》、《乾隆下江南》等影片。
2001年2月3日,談瑛在上海安然逝世,享年87歲。
談瑛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女演員,在讓人眼花繚亂的明星堆里,很容易將她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如果看她演的影片,她的笑,她的愁,她神秘性感的氣息,她獨一無二的黑眼圈,讓人過目不忘。如果翻開三十年代的電影雜誌,她鬧出的一樁樁轟動新聞,她前衛無所顧忌的行事,讓人驚諤不解。她就是“神秘女郎”談瑛。
談瑛在小學就開始表演《麻雀與小孩》等劇,也常常參加歌舞比賽。中國女性第一會所初上銀幕,談瑛就當上了女主角,還鬧了一場很大的風波,滿城皆知。談瑛的故事,一開始就比電影更曲折,困於風波中的女主角,也更吸引看客們。
談瑛
電影搖身變作一出活劇,因這浮誇的遊戲,在哄鬧聲中,談瑛從影壇新人膨脹為街談巷議的焦點,一個大方提供娛樂與談資的話題女郎。談瑛的官司被大張旗鼓地報道,《失足恨》公映時,影院老闆更將談瑛冠以“失足恨女明星”,以推銷影片。
一位觀眾這樣描述電影的賣座情形:“公映的第一天下雨,但是生意依舊不弱,兩點多些就掛起了‘上下客滿’的免戰牌。吾是三點缺五分到的,虧得隔夜預先買了座券,方免向隅。十九路軍陣亡將士追悼會的新聞片在觀眾的腦海間留下了一個悲壯熱烈的印象后,《失足恨》軟綿綿的在緊張之餘的鬆弛的情緒中映出了。”平心而論,《失足恨》的製作水平一般,賣座無疑仰仗於談瑛的桃色官司。結果是,電影公司和電影院都大賺一票,談瑛賺了名氣,賺到一炮而紅的機會,同時,也讓觀眾對她的浪漫氣質、大方做派、甚至有點離經叛道的氣質,留下深刻印象。
1935年,在田漢、夏衍編劇的《風雲兒女》中,談瑛演一位富孀施夫人,愛好文藝,但很悲觀,只有對愛情才能提起興趣,對於抗日救國不聞不問。施夫人愛上青年詩人辛白華(袁牧之飾)。“九一八”后從東北流亡到上海的辛白華,逃避鬥爭,與施夫人墮入情網,相偕出遊。在青島因受朋友影響和震動,毅然斬斷情思,結束享樂生活,奔赴抗日最前線。談瑛將貴婦人婀娜時髦的姿態,空虛無所寄託的心靈,對愛人毫不掩飾的熱意與深情,無不展示得細緻入微。她塗暈著誇張的黑眼圈,捲髮一邊捋在耳後,一邊遮住小半側臉頰,透出女人的成熟韻味,又有撲朔神秘的氣息。
“黑眼圈”是談瑛獨創妝容。她將眼睛外圍塗上重重的眼影,本來不大又細長的眼睛立時神采奕奕。她喜歡將眼角的眼影向上塗,更顯靈動嫵媚。有位作者以解剖式的耐心描繪談瑛的表情:“燙了發紋,時常增加她臉部的線條,她雖然畫了眉毛,但是我們不但看不出是畫反而更逼真……左右兩雙眼中間的鼻樑,雖不很高,有著這一條正中鼻卻適得其妙,這一個不高不扁的鼻樑正是打光時候的好對象……下頷的伸縮和頰下的骨肉卻非常適度,仰臉起來不至攝成肥胖的輪廓,頸和肩膀也不是平線,帶著東方味的半削肩,肩膀更會向上聳動接近捲髮,全臉的精神,會聚在眉毛的伸縮著,我們看見她發怒時候的圓眼,我們看見她媚笑時候的迷眼,而這圓眼和迷眼上邊像兩條船覆著的眉特別緊張。”
談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