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尻馬猴

《西遊記》中角色

赤尻(kāo)馬猴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提到的四大靈猴之一,赤尻馬猴並不是特指一隻猴子,花果山四健將中的馬流二元帥。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擅長力頂九龍、金睛火眼、控水。

人物來源


張版《西遊記》赤尻馬猴
張版《西遊記》赤尻馬猴
《西遊記》第三回中,花果山中的四隻老猴——兩隻赤尻馬猴和兩隻通臂猿猴,指引美猴王去傲來國弄來兵器以供群猴操練,后被封為四健將——兩隻赤尻馬猴喚作馬、流二元帥,兩隻通臂猿猴喚作崩巴二將軍。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中,如來曾提到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jiù),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有說法稱赤尻馬猴即無支祁,但這種說法既無來源,也無根據。
“無支奇”。亦作“無支祈”。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淮水水怪名。由來中國神話中的水怪。他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大禹治淮水時,無支祁作怪,風雷齊作,木石俱鳴。禹很惱怒,召集群神,並且親自下達命令給神獸夔龍,擒獲了無支祁。無支祁雖被抓,但還是擊搏跳騰,誰也管束不住。於是禹用大鐵索鎖住了他的頸脖,拿金鈴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鎮壓在淮陰龜山腳下,從此淮水才平靜地流入東海。
無支祁以控水聞名,赤尻馬猴的能力則是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二者甚至不屬於同一亞種(無支祁是猿猴)。

人物來歷


當年南海龍王有一子,天資聰穎,巡於天地間,造福於人。偶然機會,他看到鳳凰在天池沐浴,當時便動心於她。鳳凰本為盤古開天時所生,飛禽之長,仙神之祖,怎麼能容龍子造次?若在平常,非要判他個粉身碎骨永世不得重生,要比天篷元帥戲嫦娥嚴重得多。
然而這鳳凰當時年少,也有少女情懷,先是一驚,然後一笑而過,留下一根鳳凰羽毛,隱於天地間。龍子手持羽毛,自知他不可能與鳳凰相配,不久便相思過度,一病不起,最後閉目於世。龍子辭世於南海東南方的芒邪山,盤于山頂,口銜鳳凰羽毛。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頂生出一樹,又三百六十五年,樹長萬丈高,衝破雲層,周遭磅礴壯大。這時有一驚天雷,劈破樹身,隨後飛出一猴,紅屁股,如馬大,便是赤尻馬猴。
這猴子幼年淘氣,竟然誤撞到靈山無來閣,他踏著仙霧轉身進入閣里,閣中放一坐台,荷花高砌,綠水環繞,那猴子便跳上蓮台嬉戲。無來閣本是佛祖棲身之所,等到佛祖從雷音寺聽法回來,看到蓮台被動,於是左掌伸出,意念發力,馬猴立刻在佛祖掌心出現。
自此,赤尻馬猴阪依佛門,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靈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賜“聞達侍者”;因由樹生,取木姓,法號尚智。

歷史記載


赤尻馬猴
赤尻馬猴
《太平廣記》
唐貞元丁丑歲,隴西李公佐泛瀟湘、蒼梧,偶遇征南從事弘農楊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異話奇。
楊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湯任楚州刺史時,有漁人,夜釣於龜山之下。其釣因物所制,不復出。漁者健水,疾沉於下五十丈。見大鐵鎖,盤繞山足,尋不知極。遂告湯,湯命漁人及能水者數十,獲其鎖,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餘頭,鎖乃振動,稍稍就岸。
時無風濤,驚浪翻湧,觀者大駭。鎖之末,見一獸,狀有如猿,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高五丈許。蹲踞之狀若猿猴,但兩目不能開,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穢,人不可近。久乃引頸伸欠,雙目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發狂怒。觀者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拽牛,入水去,竟不復出。時楚多知名士,與湯相顧愕悚,不知其由。
爾時,(“時”原在“者”字下,據明抄本移上。)乃漁者知鎖所,其獸竟不復見。”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餞送給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蘋館待禮備。時扶風馬植、范陽盧簡能、河東裴蘧皆同館之,環爐會語終夕焉。公佐復說前事,如楊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訪古東吳,從太守元公錫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無支祁
君廬。入靈洞,探仙書,石穴間得古《岳瀆經》第八卷,文字古奇,編次蠹毀,不能解。公佐與焦君共詳讀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夔龍土伯擁川,天老肅兵,功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授命羹龍,桐柏等山君長稽首請命,禹因囚鴻蒙氏,章商氏,兜盧氏,犁婁氏,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祆石怪奔號聚繞,以數千載,庚辰以戰(一作戟)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後,皆圖此形者,免淮濤風雨之難。
《西遊記》
猴王(孫悟空)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人物傳說


大禹鎖水怪無支祁
禹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過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山石號叫,樹木驚鳴,土伯壅川,天老進兵。有一股看不見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動工治水。
禹知道遇到妖怪了,非常生氣,召集諸神和各部落首領開會,讓夔龍去掃除妖孽。這時,桐柏山,以及附近諸山的部落首領,唯恐雙方打起仗來禍及自己,都面露懼色,懇請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鴻蒙氏、商章氏、兜盧氏、犂婁氏等部落首領臨戰怯陣,不願出力,禹把這些人都關了起來。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包庇的妖怪是淮渦水怪——無支祁。
無支祁能言善辯,知道江水、淮水各處的深淺,以及地勢的高低遠近。他長得形似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長,力氣比九頭象還大。無論是搏擊跳躍,還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間就看不見了。
雙方在桐柏山下展開惡戰。禹先後派童律、烏木由出戰,都打不敗無支祁。最後,派庚辰出戰,才擒獲了無支祁。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等數以千計的妖怪,看到無支祁被捉,都叫喊著沖了上來,想要搶走無支祁。庚辰揮舞方天戟,和眾神一起沒費吹灰之力就殺散了這群烏合之眾。
大禹命人用大鐵鏈鎖住無支祁的頸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銅鈴鐺,然後把他壓在淮河南邊的龜山腳下。
打敗了無支祁,禹在桐柏山的治水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淮水從此平安入海中。

歷史意義


英雄戰水怪是一個典型的神話母題。禹治水的範圍之廣,規模之大,都是空前的。這就必然與居住在各江河流域的許多氏族部落發生接觸,協調關係,處理利益糾紛,有些矛盾分歧可以通過聯姻、合作等方式解決;有些則必須通過武力才能解決。因此,禹在各地治水過程中不僅要與天斗,還要與人斗,後者甚至比前者更為困難。
原始社會氏族之間的融合,武力兼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比如:前面提到的“禹逐共工,殺相柳”和本篇“擒無支祁”的故事都比較典型地反映了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