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馬房寺村東北角,矗立著一座八角九層密檐磚塔,這就是十方諸佛寶塔。塔坐北朝南,塔高25.18米,塔座高3.2米,塔周長約24.9米,拱券形門洞,洞高1.78米,門洞外的正上方刻有楷書“十方諸佛寶塔”石匾,塔心呈圓錐形。塔前原有一座延壽寺。該塔、寺都由明代翠峰禪師修造。

歷史沿革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
《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載:“於乙巳歲季春□日剎后禪師忽偶發心處建立十方諸佛普同之寶塔”。據《明故翠峰禪師碑文》,翠峰禪師生於成化四年,卒於嘉靖二十八年,七十歲時開始修建延壽寺,在寺內修建十方諸佛寶塔,禪師七十歲時應為嘉靖十七年(1538年),那麼,十方諸佛寶塔的始修時間應在嘉靖十七年至嘉靖二十八年之間,此段時間內的乙巳歲只能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因此,十方諸佛寶塔的始建時間應為嘉靖二十四年季春(三月)。
嘉靖丙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季秋(九月)完成。民國年間,該塔曾被重修。十方諸佛寶塔建成十多年後,由於驟雨損傷,尚衣監太監薛銘等人在暇日祭奠先師公等時,發現塔有漏縫,擔心日後影響塔體堅固,產生了重修寶塔的想法,在延壽寺第二代主持圓月等人的請求下,薛銘和內外信官出資置灰添石,磚填砌實,重修此塔。
1959年,十方諸佛寶塔的塔門有些磚被拆去,其它尚好;塔後有四個和尚塔,塔座為磚制,有雕花,其中一個塔前有螭首龜蚨碑。四個小和尚塔今已不存。
1989年3月,朝陽區人民政府撥款10萬元再次重修。
1990年2月23日被公布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建築特徵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塔坐北朝南,塔高25.18米,塔座高3.2米,塔周長約24.9米,拱券形門洞,洞高1.78米,門洞外的正上方刻有楷書“十方諸佛寶塔”石匾,塔心呈圓錐形。塔前原有一座延壽寺。
該塔、寺都由明代翠峰禪師修造,《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認為:“凡開山創業之僧臘生脫靈骨瘞藏無歸隱”。《明故翠峰禪師碑文》也說此塔為普通塔。
《佛學大辭典》“普同塔”條下:“禪林之語。藏亡僧之骨於一處,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會塔。”同書“海會塔”條下:“亦云普通塔。眾僧之納骨塔也。”由此可知,因延壽寺為新建寺院,亡僧之骨無處安放,修建十方諸佛寶塔是為了安放眾僧的靈骨。

內部結構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
內部結構,在《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載:“檐層九,中通八,□內安請佛羅漢像,內下有藏真之穴壙以盛不朽之堅固或藏衣缽之爪發齒牙,遷化有德者咸有所依附焉。”可見,該塔建成之初,有九層檐,中空,直通第八級,塔內安請佛羅漢像,塔內下有穴壙以盛眾亡僧的靈骨、爪發齒牙等。該碑文的描述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景基本相符,只有佛羅漢像今已不存。

古塔變身

初建的“十方諸佛寶塔”原是一座空心塔,大約與如今西安的大雁塔相似。翠峰禪師圓寂10年重修該塔之後,賜進士第、知延安府事、前戶部郎中東山李景撰寫的《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銘》,追述了當年初建的寶塔的規模、形狀及其中的藏物。
公元1557年至1558年左右,翠峰去世十年左右時,其俗家弟子——皇宮內的尚衣監太監薛銘等來延壽寺祭奠其先師,看到因風雨侵蝕,寶塔已有裂縫,恐以後寶塔不堅固,於是,“慨發重葺寶塔之念”。他們各自出錢,並有皇宮內外的信官檀越相助,“置灰添石磚,填砌實,成以堅固”於是十方諸佛寶塔變成了一座實心塔。

主要景點


延壽寺

延壽寺
延壽寺
嘉靖十七年,翠峰禪師在吉祥寺東買香火地七餘頃建延壽寺,修造了演教堂、參禪室、養老齋、普通塔,古剎初具規模。翠峰禪師主持延壽寺時,四方善士、各處戒僧雲集,有眾多布施者,但是,禪師不集布施、不集餘糧、不修寺宇,把布施所得都買成衣服、糧食供奉善士、僧眾等,有人勸他積余防后,禪師便說:“集財招盜,我山野之僧何必為之。”眾人嘆服。因此,延壽寺愈加破損。嘉靖三十五年,尚衣監太監薛銘等在重修十方諸佛寶塔時,也沒有對該寺其它建築加以修理。由於風雨催壞,年久失修,到嘉靖三十七年,延壽寺內殿堂、廚房、僧房等處瓦箔脫落,椽檁損壞,已難以居處。司禮監太監李公(號中軒)。聞知后,自己出資鳩工集料,修蓋了殿堂、廚庫、僧房等處,再築了周圍牆垣。整個寺院,金碧交輝,煥然一新。這次重修興工於嘉靖戊午(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孟秋(七月)一日,完工於本年孟冬(十月)吉日。
明隆慶年間,慈聖皇太后(聽說延壽寺年久圮壞,發心施捨銀一千五百兩,宮眷人等陸續施銀一千兩,命近侍官王喜主持重修。自隆慶五年(1571年)四月初三日至萬曆元年(1573年)八月初十日,“內建山門一座,天王殿一座,鐘鼓樓二座,藏經殿五間,內新印藏經,全水陸殿五間,新造水陸全方丈房三間,禪房十間,接待僧房三間,凡供設器物靡一不具,芝房桂殿盡善盡美,寶閣瓊台美輪美奐。”明萬曆年間,慈聖皇太后命勤侍夫人傳施惠資及眾眷布施重修地藏閣、左右配殿及四周山房。
該工程始於萬曆乙酉(萬曆十三年,1585年)春季,完工於明年丙戌(萬曆十四年,1586年)秋季。明萬曆戊寅(萬曆六年,1578年),印空禪師(即延壽寺第二代主持圓月)隱逝,寺內無主,印空之徒,慈舟上人,慨然應允施主的請求,於癸未(萬曆十一年,1583年)離開伏牛山,來到延壽寺,一時樂善好修之士聞風而至,富者捐其贏,詘者罄其有,貴勢者持其畫智,能者運其思,不出三四年,地藏閣及左右配殿、大雄天王伽藍祖師殿、鐘鼓樓等修蓋完備,重門、周垣、齋庖之房、棲容之廬金碧掩映,左右回互。該次重修完工於萬曆丙戌(萬曆十四年,1586年)仲秋(八月)。寺院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遭焚毀,破壞殆盡。

石碑篆書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
在十方諸佛寶塔北偏西處,立有一塊石碑,碑額篆書:“明故翠峰禪師碑文”,碑高約180厘米,座高60厘米,青石質。該碑對研究翠峰禪師生平有重要價值。禪師,吳姓,法名德山,翠峰其別號也。關陝西夏人。幼而質樸,長慕禪門,年三十遂棄塵緣出家,禮靈南牛首寺海公和尚為師。守五戒,誓四願,日積月磨,漸有領悟。
未幾而海公西化,師曰:“釋門法教,海闊無涯,彼岸未登,可遽已乎?”因遍游天下名寺,歷訪高僧,始遍證因緣於古峰,繼受傳心印於月天,禪門宗旨,頗得頓悟。乃入河南伏牛山勵志苦修,日飯麩糠菜根一食,為法忌軀,越六年而證果有成。師曰:“佛者,覺也。己覺而不以覺人,非慈悲也。”由是北游神京,相地於崇文門外二里許建寺吉祥,闡揚正法,以振聾,當時聞教而景從者以千數,雖高明之士亦往叩其玄而服其說。第物盈□起法盛,魔生浮言。上聞,天威震赫。
眾皆為師危之,勸暫潛避。師穩坐蒲團,略無懼色,無妄之災縱擊撞數月而卒亦無事。乃輟講歸伏牛山大建壇場,廣演法教,受度者視昔愈倍,領悟者視昔愈多。時師年已七十矣,一旦謂眾僧曰:“歸與,歸與,吾北人也。歸化首丘,吾之願也。”遂辭眾還京,仍于吉祥東買香火地七餘頃建寺,以延壽名額。且演教有堂,參禪有室,養老有齋,普通有塔,比視吉祥、伏牛舊寺地之廣狹雖不同,而規制森嚴則一也。師度□□員甚廣,而圓月其尤也,見為長老住持。師度功德主甚廣,而內相李昕為首也,建寺之力居多。然寺功甫畢,師生成化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沐浴歸化於嘉靖二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得壽八十有一。
卜葬於普通塔后數丈余。錦衣戶侯王君應隆亦夏人也,曾受師度,以事屬予,予亦夏人也,宦遊適。逢其會,因言曰:儒、釋異教也,釋非儒所言也,然儒道廣大如天也,釋氏得其一者也,凡理所在,儒亦不容默也。嘗觀釋氏。法門大要,以無念為宗,以無相為體,以無住為本,此上乘也。若執有者泥相迷無者落空,皆其下也,況日用而不知者何紛紛耶。師三十齣家,日生頓悟,天資發跡與六祖同也;他如淡薄日甘,六根定也;累劫不懼。四大空也;南北闡教功施也。
釋門上乘,予固不敢以深許要。師□□旨歸,亦得明心見性,不失六祖相傳法門之正宗也。意使繼之者守師之,師之心,自一世遞百世綿綿延延,師教豈有窮乎?翠峰之生,黃河之靈。翠峰之名,賀蘭其憑。披剃牛山,五蘊皆空。苦修伏牛,百鍊真精。否泰,寵辱不驚。南北闡教,玉振金聲。猗歟翠峰,有風斯清,有月斯明。欹歟翠峰,磐石斯銘。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孟夏吉日立。

禪師簡介


翠峰禪師

篆書
篆書
第一位高僧是翠峰禪師。據明嘉靖29年所立由賜進士第兵科都給事中俞鸞撰寫的《明故翠峰禪師碑文》記載,翠峰禪師本姓吳,法名德山,翠峰是他的別號。他生於公元1468年農曆11月12日,卒於公元1549年農曆2月11日,享年81歲。
公元1538年,翠峰70歲時,他又回到了心中嚮往的北京,在如今的北京朝陽區王四營鄉的馬坊寺村(當年叫馬房營)一帶,買了七頃多香火地,建立了寺院。該寺院建成后,大門上方的匾額上題了“延壽”二字,這便是古塔所在的延壽寺。
在建延壽寺時,在寺中建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古塔,其正式名稱叫“十方諸佛寶塔”。翠峰禪師是如今“古塔公園”中古塔——即“十方諸佛寶塔”的創建者。

高僧圓月

第二位高僧叫圓月。圓月是翠峰禪師弟子中最優秀能幹的一個。翠峰暮年,圓月替他主持寺里的事務。翠峰圓寂之後,他成了延壽寺的第二代住持。“十方諸佛寶塔”的修繕,延壽寺的重修,都是在圓月當住持時完成的。對延壽寺和十方諸佛寶塔,圓月功不可沒。

典故


據《明故翠峰禪師碑文》,翠峰禪師生於成化四年,卒於嘉靖二十八年,七十歲時開始修建延壽寺,在寺內修建十方諸佛寶塔,禪師七十歲時應為嘉靖十七年 (1538年),那麼,十方諸佛寶塔的始修時間應在嘉靖十七年至嘉靖二十八年之間,此段時間內的乙巳歲只能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因此,十方諸佛寶塔的始建時間應為嘉靖二十四年季春(三月)。十方諸佛寶塔的內部結構,《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載:“檐層九,中通八,□內安請佛羅漢像,內下有藏真之穴壙以盛不朽之堅固或藏衣缽之爪發齒牙,遷化有德者咸有所依附焉。”

五文物保護


十方諸佛寶塔,1984年5月24日被公布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00年10月20日在塔前設立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碑牌,十方諸佛寶塔,塔前原有延壽寺,故俗稱延壽寺塔。寺、塔均建於明嘉靖年間,寺於清末被八國聯軍焚毀。塔南向,高約30米,八角九級密檐式磚塔。塔座高約2米,拱形門洞,上方題額"十方諸佛寶塔"。塔心呈圓錐形,直通第八級,下部直徑約1米。此塔具有明代特點,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