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結果 展開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馬徠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64年—1576年在位)。

人物關係


簡介


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維也納,父親斐迪南一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56年—1564年在位),母親安娜是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1471-1516年在位)的女兒。1548年馬克西米利安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1556年在位)的女兒瑪麗亞結婚,查理五世同時也是馬克西米利安父親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

稱帝


1548年至1550年馬克西米利安攝政西班牙,1562年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羅馬人民的國王(1562年—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選為匈牙利國王(1564年—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也曾試圖成為波蘭國王,但沒有成功。

傾向新教


馬克西米利安童年接受了良好的人文主義教育,對新教顯示出特別的好感,但最終出於政治前途的考慮放棄了自己的信仰,公開宣布信仰天主教。但他因為反對查理五世,贏得了新教派諸侯(Reichsfürsten)的好感。

戰爭


1544年,馬克西米利安來到他伯父查理五世的布魯塞爾皇宮,開始受到西班牙天主教的影響,跟隨查理五世參加了1544年對法國的戰爭和1546年至1547年的施馬爾卡爾登戰爭(Schmalkaldischer Krieg),這是查理五世與新教派諸侯的施馬爾卡爾登聯盟(Schmalkaldischer Bund)之間的一場戰爭,查理五世為了捍衛天主教的利益,極力阻止對新教的認可。隨後馬克西米利安開始參與帝國的管理事務。

婚姻


1548年,馬克西米利安同自己的堂妹、查理五世的女兒瑪麗亞結婚。同年開始作為帝國的代表攝政西班牙,直至1550年12月返回德意志,參與帝國繼承權的討論。

繼承權之爭


在此前的1531年,德意志選侯已經選舉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也就是馬克西米利安的父親)為“羅馬人民的國王”,使他成為查理五世皇位的繼承者。查理五世在1550年提出希望他的兒子腓力(後來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1556年—1598年在位)繼承他的皇位,但這一建議受到馬克西米利安的反對。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仍由斐迪南接替查理五世,腓力將繼承斐迪南,但是在腓力接任皇帝后,馬克西米利安將作為羅馬人民的國王統治德意志。這項安排最終並沒有實施,但由於查理五世在繼承權問題上的固執表現,哈布斯堡家族兩個分支之間原本和諧的關係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了。馬克西米利安對查理五世的舉動也耿耿於懷,逐漸開始反對查理五世。
與此同時,馬克西米利安將府邸搬到了維也納,並投身於對奧地利的管理,以抵禦土耳其人

宗教信仰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雕版畫像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雕版畫像
馬克西米利安是哈布斯堡王朝中唯一一位與天主教保持距離的皇帝,他更加傾向於新教,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他早期教育的影響,他曾師從於馬丁·路德的學生沃爾夫岡·席弗爾(Wolfgang Schiefer),一直到1538年。受到良好教育的馬克西米利安是維也納人文主義的堅定擁護者,他同新教派諸侯聯繫頻繁。在維也納期間,他還和路德新教傳道士塞巴斯蒂安·普福澤(Sebastian Pfauser)關係密切。馬克西米利安在宗教信仰上的態度引起了父親斐迪南的擔憂,他害怕馬克西米利安最終會徹底放棄天主教。
加之馬克西米利安與查理五世因為先前繼承權矛盾所形成的對立,使得他與新教派諸侯,以及不滿查理五世的天主教派諸侯結成了政治聯盟。1552年的諸侯叛亂后,馬克西米利安曾在薩克森的莫里茨公爵(Moritz von Sachsen)與查理五世之間斡旋。

信仰之爭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對於帝國中立和和平的政策,使得帝國內羅馬天主教和新教的爭鬥在第一次宗教改革后獲得了短暫的停息。但他對新教的同情引起了他叔父查理五世和他父親斐迪南一世越來越大的不信任,並威脅到了他的繼任。斐迪南在1558年成為皇帝后,教皇保羅四世威脅斐迪南一世,如果他選一位支持新教的皇位繼承人,教皇將不承認他的皇帝地位,這引起了哈布斯堡家族內部的矛盾。家族對馬克西米利安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與此同時,新教派諸侯卻沒有向馬克西米利安發出支援的信號,馬克西米利安最終妥協,在1560年對外宣布自己信仰天主教,同意流放塞巴斯蒂安·普福澤,並開始參加天主教的宗教活動。

外交政策


1562年馬克西米利安被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同年繼任,他向天主教派選侯表明了自己對天主教的忠誠,同時又向新教派選侯保證,在成為皇帝後會公開表示接受新教。在他宣誓效忠天主教后,他的地位得到了教皇的認可。1563年馬克西米利安又被選為匈牙利國王,1564年父親斐迪南一世去世后,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時上任波希米亞國王和匈牙利國王。從哈布斯堡家族他只繼承了上奧地利、下奧地利、波希米亞和匈牙利西部(Restungarn),其他領地分給了他的兄弟查理二世大公和斐迪南二世大公。
1566年的畫像
1566年的畫像
剛剛加冕的馬克西米利安相信,徹底的宗教改革是必須的,他有意准許神職人員結婚,但並沒有獲得教皇庇護五世的同意。在1566年3月的奧格斯堡帝國議會(Reichstag)上,人們普遍預計馬克西米利安會站在新教派的一邊,但他卻拒絕了新教派諸侯提出的要求,雖然廣泛討論了日益嚴重的宗派主義,但卻沒有採取真正的壓制措施。這次會議的唯一一個結果是支持並援助再次爆發了的土耳其戰爭。集結了大規模的軍隊后,馬克西米利安出兵保衛疆土,未及決戰,於1568年休戰,帝國繼續向土耳其蘇丹進貢,以換取哈布斯堡王朝控制下的匈牙利王國西部和北部的和平。馬克西米利安1568年再次試圖說服新教和天主教言和,以失敗告終。在奧地利,他給予新教派貴族以宗教信仰自由,不惜拒絕接受天主教大公會議通過的法令。
與此同時,腓力二世的兒子的去世,使得馬克西米利安或者他的兒子有可能繼承西班牙的王位。馬克西米利安同腓力二世的關係因此所緩和改善,馬克西米利安也越來越謹慎處理宗教事務。1570年馬克西米利安將女兒安娜嫁給了腓力二世,成為他的第四個妻子。
1570年在施派爾舉行的帝國議會上,新教派的宗教訴求仍舊沒有得到滿足,容忍的政策並沒有給奧地利帶來和平。馬克西米利安請求各諸侯幫助帝國加強東部防禦,並削減由於外族軍隊途經德意志而產生的混亂,但是與會者並不願意強固帝國的疆域,新教派諸侯反而將其看作是要阻止他們得到有著相同信仰的法蘭西和尼德蘭的幫助。會議並沒有促成實質性的進展,馬克西米利安只贏得了一小部分願意保衛奧地利的援助。馬克西米利安的力量畢竟是非常有限的,而當1571年前後教皇庇護五世要求他出兵攻打土耳其時,雖然並非出於他的自願,他卻無法置身事外。帝國在東北歐的疆土受到威脅時,馬克西米利安仍舊保持克制。
馬克西米利安曾參選波蘭國王失敗,先是他的兒子恩斯特(Ernst)在1573年輸給了法國瓦盧瓦王朝的亨利三世,隨後1575年馬克西米利安自己又輸給了斯特凡·巴托里(Stephan Báthory)。
1576年10月12日馬克西米利安在雷根斯堡去世,臨終時拒絕接受天主教的最後一次聖禮,以此表明他的個人真實信仰,是受到路德新教的深刻影響的。馬克西米利安和妻子瑪麗亞生有9個兒子和6個女兒,其中魯道夫二世和馬蒂亞斯後來都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女兒伊麗莎白嫁給了瓦盧瓦王朝的法國國王查理九世

家庭


1548年9月13日馬克西米利安與瑪麗亞結婚,瑪麗亞是查理五世和葡萄牙的伊莎貝拉的女兒。馬克西米利安與瑪麗亞共有16個孩子:
1.奧地利的安娜(1549年11月1日—1580年10月26日),嫁給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母親。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家庭,朱塞佩畫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家庭,朱塞佩畫
2.奧地利的費迪南德(1551年3月28日—1552年6月25日)。
3.魯道夫二世(1552年7月18日—1612年1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4.奧地利的恩斯特大公(1553年7月15日—1595年2月12日),哈布斯堡王朝在荷蘭的統治者。
5.奧地利的伊麗莎白(1554年6月5日—1592年1月22日),嫁給法國國王查理九世。
6.奧地利的瑪麗(1555年7月27日—1556年6月25日)。
7.馬蒂亞斯(1557年2月24日—1619年3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8.死產兒(1557年10月20日)
9.馬克西米利安三世(1558年10月12日—1618年11月2日),奧地利大公,條頓騎士團的領導人,普魯士的統治者。
10.阿爾布雷希特七世(1559年11月15日—1621年7月13日),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王朝在荷蘭的統治者。
1徠1.奧地利的文策爾(1561年3月9日—1578年9月22日)。
12.奧地利的弗里德里希(1562年6月21日—1563年1月16日)。
13.奧地利的瑪麗(1564年2月19日—1564年3月26日),與已經去世的姐姐同名。
14.奧地利的卡爾(1565年9月26日—1566年5月23日)。
15.奧地利的瑪加蕾特(1567年1月25日—1633年7月5日),修女。
16.奧地利的Eleonore(1568年11月4日—158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