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

功利

功利,一指功名利祿;二指功業所帶來的利益;三指眼前物質上的功效和利益,中性。功利與道義相對,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有進取心,期望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可一定以道義制約自己不要產生功利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唯有如此才能自發產生動力去不斷努力,激發個人潛能,注重於過程的學習積累而不過分執著於結果,切記,一定要淡泊名利,決不可使自己違背道義,一旦取得成功定要多為社會造福。

基本解釋


1.[utility]∶功名利祿。
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莊子·天地》
2.[material gain]∶功業所帶來的利益。
民知誅罰之皆起於身也,故疾功利於業,而不受賜於君。——《韓非子·難三》
故當時享其功利,後世賴於美聲。——《何晏·景福殿賦》
3.它指眼前物質上的功效和利益,貶義。
隆勢詐,尚功利。——《荀子·議兵》
公孫弘以漢相,布被,食不重味,為天下先,然無益於俗,稍鶩於功利矣。——《史記·平淮書》
4.與“功利主義”區別:
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引證解釋


1、它指眼前的功效和利益,貶義。
①《莊子·天地》:“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
②宋蘇軾《太常少卿趙瞻可戶部侍郎制》:“自頃功利之臣,言政而不及化,言利而不及義。”
艾青《我的父親》詩:“我曾用無數功利的話語,騙取我父親的同情。”
2. 功業所帶來的利益。
①三國 魏何晏《景福殿賦》:“故當享其功利,後世賴其英聲。”
②宋梅堯臣《讀司馬季主傳贈何山人》詩:“筮占聊助上,功利儻及民。”
3. 它指功名和利祿。
①《儒林外史》第一回:“孤是一個粗鹵漢子,今得見先生儒者氣象,不覺功利之見頓消。”
②明 王守仁傳習錄》卷中:“辭章之靡濫,功利之馳逐。”
4.與“功利主義”加以區別:
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認為人應該做出能“達到最大善”的行為,所謂最大善的計算則必須依靠此行為所涉及的每個個體之苦樂感覺的總和,其中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相同份量,且快樂與痛苦是能夠換算的,痛苦僅是“負的快樂”。不同於一般的倫理學說,功利主義不考慮一個人行為的動機與手段,僅考慮一個行為的結果對最大快樂值的影響。能增加最大快樂值的即是善;反之即為惡。邊沁和密爾都認為:人類的行為完全以快樂和痛苦為動機。米爾認為:人類行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而對幸福的促進就成為判斷人的一切行為的標準。
中文中的“功利”與倫理學中的“功利主義”所指不同,中文中的“功利”常用於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