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水電工程建設行業領先企業

中國長江三徠峽集團有限公司於1993年9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為建設三峽、開發長江,2009年9月27日更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5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2人。集團公司的戰略定位是以大型水電開發與運營為主的清潔能源集團,主營業務是水電工程建設與管理、電力生產、相關專業技術服務。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全面負責三峽工程的建設與運營。2015年9月,三峽集團科哈拉項目公司在巴基斯坦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註冊成立。三峽集團獲得巴基斯坦一110萬千瓦水電項目開發權。

公司管理


管理團隊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鳴山
董事:韓君
外部董事:丁中智、王志森、李燕斌、張元榮
職工董事:田澤新
林初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
王良友: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龍飛: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范夏夏: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張定明: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楊省世: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孫志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企業管理

隨著中國三峽總公司(以下簡稱總公司)逐步由項目法人向集團化管理架構的轉變,逐步加強了戰略管理、投融資管理、資產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職能,增強集團的管控能力。
戰略管理:初步建立健全了總公司的戰略管理體系。總經理辦公會是總公司的戰略決策機構,負責總公司戰略體系內各層次戰略、規劃、計劃的審批;投資委員會是總公司戰略決策的參謀機構,負責總公司戰略體系內各層次戰略、規劃、計劃的審議,並在總公司重大戰略性事項方面為總經理辦公會提供決策和專業諮詢意見;計劃發展部是總公司戰略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制定總公司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3―5年發展規劃,對總公司戰略實施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和監控,提出改進建議;各二級經營單位在總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指導下,明確自身的業務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
投資管理:建立了投資項目立項申報和審批制度。對於屬於企業長期投資、收購、兼并等資本性經營行為,要求先提出立項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全資子公司上報總公司的立項申請報告,由總公司有關職能部門按照管理程序進行組織評審,評審意見和主管部門意見報總經理辦公會研究決策;對總公司控股企業,按照項目的立項審批程序報請董事會、股東會決策,總公司派出的董事和股東代表在徵求有關職能部門意見的基礎上,並經總公司授權後代表總公司提出審批意見。
財務管理:執行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對基本建設和生產經營並帳並軌核算,組建了三峽壩區、溪洛渡、向家壩、北京和總部機關五個會計核算中心;推進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建立了統一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了“資金集中管理、會計分級核算、全面預算控制、數據綜合分析”的集團化財務管理體制。對各工程建設部和二級公司全面實行了經營業績考核,建立了內部績效考核體系,實現了預算控制、績效考核、工資掛鉤聯動。人力資源管理:按照“統一規劃、分權管理、靈活高效、資源共享”的原則,逐步構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根據總公司發展戰略對各業務板塊人才的總體需求,制訂總公司人力資源規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快人才結構調整,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開發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依靠現代化手段對集團人力資源實行優化配置和總量控制,為總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信息管理:依靠信息化手段促進管理體制創新和管理流程再造。開發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三峽工程管理信息系統(TGPMS),系統全面覆蓋項目管理的各個層面,如合同管理、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技術供應、物資設備採購等各環節,實現了對工程建設的全方位、全過程式控制制。開發了電力生產管理信息系統(ePMS),構建了集成化的電力生產經營管理平台,滿足了三峽電廠和葛洲壩電廠設備維護、安全運行、計劃、合同、財務、文檔、人力資源綜合管理的需要,提高了電廠的運行管理水平。

公司規模


組織機構

專業委員會
科學技術委員會、投資委員會、預算委員會三個專業委員會(技術、經濟決策諮詢機構)。
職能部門
總經理工作部、資產財務部、計劃發展部、人力資源部、信息中心、科技環保部、黨群工作部、新聞宣傳中心等職能部門。
建設管理部門
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溪洛渡工程建設部、向家壩工程建設部。
代表處
北京代表處。

成員企業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共有10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其中,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為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集團電力生產管理主體,擁有葛洲壩電站及三峽工程已投產的全部發電機組;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海外清潔能源項目投資開發;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主要從事國際水電工程承包業務;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主要從事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程管理諮詢和監理業務;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專門服務於集團公司及其成員單位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旅遊開發和酒店管理;內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運營;宜昌三峽工程多能公司主要從事資產處置業務;長江三峽集團傳媒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新聞出版、影視製作、文化傳媒、廣告等領域的業務拓展;長江三峽能事達電氣股份公司主要從事發電廠控制設備全廠解決方案等業務。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電力”或“公司”)是經原國家經貿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后,以《關於同意設立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複》(國經貿企改[2002]700號文)批准,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簡稱'中國三峽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創立於2002年9月29日。2003年10月28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32,600萬股,發行價為每股4.30元,募集資金凈額為98.26億元。2005年8月15日,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總股本由785,600萬股變更為818,673.76萬股。2007年5月18日至5月24日,公司發行的'長電CWB1'認股權證成功行權,總股本相應增加122,534.7857萬股。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941,208.5457萬股。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葛洲壩電站及三峽工程已投產的8台發電機組,這部分機組的裝機容量為837.7萬千瓦。公司還持有廣州發展實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控股')11.189%的股份,權益裝機容量約23.4萬千瓦(含在建);持有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力')8.77%的股份,權益裝機容量約43.5萬千瓦;持有湖北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北能源')41.69%的股份,權益裝機容量約227.4萬千瓦(含在建)。公司總權益裝機容量1,132萬千瓦。同時,公司受中國三峽總公司的委託,統一管理三峽工程已建成投產的其他發電機組。根據三峽工程初步設計,三峽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由26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組成,多年平均發電量為847億千瓦時,並留有為後期擴機的地下電站位置。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三峽電站已投產21台發電機組。2006年5月23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原則同意三峽工程?野兜叵碌繒灸扇餚?峽工程建設和管理,其工程投資納入三峽工程概算。三峽右岸地下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為420萬千瓦,由6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組成,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5.11億千瓦時。2007年,三峽右岸地下電站土石方開挖已近尾聲,6台機組採購合同已經簽訂,預計將於2010-2012年機組陸續安裝投產。
長江三峽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三峽國際)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11年10月30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三峽國際)落戶海淀揭牌儀式舉行。該公司是集項目投資開發、國際融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服務的綜合性資本運營機構,公司成立后,預計項目總投資500億美元,包括水電和新能源項目實現發電裝機總量3400萬千瓦。三峽國際2011年3月份開始籌備,8月30日完成註冊登記。三峽國際在籌備組建過程中,已緊鑼密鼓地開展國際投資業務的各項工作,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或者正在進行的海外水電、新能源投資項目已達25個。
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中水電公司,英文簡稱CWE)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前身是原國家水電部的援外機構,從1955年開始代表國家承擔和組織實施水利電力對外經援項目,1980年起開始開展國際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業務,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從事對外工程承包經營的八大公司之一。1983年8月經原國家外經貿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負責開展中國水利電力行業的對外援助、成套設備進口、國際工程承包、勞務輸出等業務。中水電公司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各類工程承包和經援項目700餘個,累計簽約合同額超過70億美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做出了貢獻。公司連續20年躋身“全球最大225家國際工程承包商”排名,連續9年躋身“全球最大200家國際工程諮詢設計公司”排名;連續15年入選商務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30強”;連續兩屆被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商會評選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優秀企業”;“中水電(CWE)”品牌於2007年和2008年連續被聯合國世界生產力科學聯盟評為“世界市場中國(承包商)年度十大品牌”之一。2011年,中水電公司作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載體,將圍繞國際水電工程設計與諮詢、水電工程總承包、國際資源與技術開發投資等業務來逐步實現總公司在國際水電領域的發展戰略,中水電公司的發展目標是,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將CWE發展成為投資、建設、運行、管理一體化的大型先進國際水電公司。中水電公司在海外3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營,各項業務蓬勃發展,承包業務的各項經營指標已連續7年刷新歷史記錄。2011年,新簽國際承包工程合同額12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億美元,成功運營了首個海外水電投資項目。工程承包項目結構顯著改善,投資項目穩步推進,海外市場在廣度和深度上均得以拓展。
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TGDC),簡稱“三峽發展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1989年1月成立的三峽總公司十三陵工程建設公司,並歷經更名,由多個建設、管理、監理、諮詢公司合併重組,於1998年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登記設立,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三峽發展公司內設綜合部、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市場開發部、工程管理部、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等職能部門。設有北京經理部、三峽經理部、機電與金屬設備監造部、溪洛渡監理部、向家壩監理部、白鶴灘監理部、烏東德監理部、瀾滄江機電監理部、瀾滄江里底水電站監理部、新能源響水監理部、新能源德化風電監理部、金沙江移民專項工程項目管理部、緬甸項目工作組、馬來西亞沐若項目部等。
三峽發展公司是中國最早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監理業務的企業之一,以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監理業務為主,同時承擔國際、國內工程技術諮詢與服務以及工程總承包等業務。
三峽發展公司已經承擔了多項工程的建設監理和工程諮詢業務,並取得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部委頒發的多項甲級資質證書。公司通過對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三峽水利樞紐、溪洛渡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四川華能梯級開發水電站等工程監理,以及北京奧運會國家游泳中心項目、海南國防工程項目監理的實踐,尤其三峽工程的實踐,在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監造和安裝監理,碾壓混凝土、大壩混凝土澆築監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並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首個項目——馬來西亞沐若水電站,經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內閣會議批准,沙撈越能源公司於2008年10月正式授予長江三峽經濟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承建權,三峽發展公司將全程負責該項目設計、採購和施工。沐若水電站安裝有四台236MW容量的混流式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944MW,壩址控制流域面積約為2,750平方公里,工程總工期5年,合同金額10億美元,是馬來西亞推行的第二能源計劃中的一個重要工程,是馬來西亞水電示範項目,同時也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在海外承包的第一個項目,對雙方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長江三峽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投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全資子公司,於2002年8月29日在國家工商總局登記註冊,公司註冊資本48213萬元,經營範圍是實業投資、資產經營及資產管理。長投公司按照'高效、精簡'原則,設置有綜合部、產權管理部、業績考核部、資產財務部和職業健康管理處等五個職能工作部門。長投公司控股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長江三峽能達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參股長江三峽實業有限公司、長江三峽設備物資有限公司、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河海科技公司、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投公司作為中國三峽總公司專業化公司統一的出資人代表,履行對中國三峽總公司專業化公司的產權管理職責。在歸口管理專業化公司的過程中,公司切實履行服務、協調、指導、規劃、監管等職能,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內部整合和改革力度,為各專業化公司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創造了條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長江三峽集團傳媒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同意,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獨資設立的新聞出版企業,2012年9月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成立。
長江三峽集團傳媒有限公司由《中國三峽工程報》、《中國三峽》雜誌和《中國三峽建設年鑒》出版單位組建而成,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輿論宣傳主陣地、新聞傳播主渠道、文化產業主力軍,承擔著“維護三峽形象、樹立三峽品牌、傳播三峽文化”的重要使命。
長江三峽集團傳媒有限公司主要任務是,編輯出版《中國三峽工程報》、《中國三峽》雜誌和《中國三峽建設年鑒》,承擔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年度常規宣傳業務,規劃建設管理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及所屬大型水電工程聲像檔案,負責報刊廣告、戶外廣告經營及標識標牌規範建設業務。
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三峽財務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於1997年11月成立的,專門服務於中國三峽總公司和三峽工程建設及長江中上游水力資源開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資本金24億元人民幣。三峽財務公司以'服務集團、服務三峽'為宗旨,秉承'規範穩健、開拓創新'的經營理念,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督管理下,依法開展各項業務。公司已開辦了存款、貸款、結算、受託資產管理、有價證券投資、代理電費回收等多項業務並逐漸形成代理債券發行、電子結算服務、銀團貸款等較具特色的業務,在服務三峽工程建設、促進集團資金集中管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公司自營資產規模139.25億元,全年共實現總收入104,934萬元,利潤總額82,752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按照中國三峽總公司金融發展戰略規劃,公司將緊緊圍繞'資金結算中心、融資服務中心、資金運用中心、資本運作服務中心'的定位,努力發展成為中國三峽總公司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長江三峽實業有限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屬專業化公司,註冊資本金10774萬元人民幣,實收資本金10774萬元人民幣,現有員工2200餘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公司具有物業管理一級資質、園林綠化二級資質、機電設備安裝、建築裝飾裝修、建築防水、防腐保溫、城市及道路照明三級資質。公司主營業務為:工業物業、辦公物業、居住物業管理;汽車客貨運輸,汽車維修;園林綠化設計、施工及市政環衛的維護管理;機電設備安裝、建築裝飾、防腐保溫、水工金屬結構製作、城市及道路照明;水電廠運行檢修綜合服務;戶外廣告設計、製作、發布等。公司長期承擔三峽水利樞紐、葛洲壩水利樞紐及兩座電站的生產物業管理,三峽總公司及長江電力辦公區、生活區的物業管理,三峽壩區廣告製作發布、園林綠化等業務,同時承擔正在興建的金沙江流域水電站的物業管理業務。公司內設黨群工作部、總經理工作部、人力資源部、資產財務部、計劃經營部、質量安全部等六個職能部門,下設三峽物業分公司、葛洲壩物業分公司、九州物業分公司、九州綠化分公司、三峽文化廣告分公司、安全保衛部、葛電運輸分公司、金沙江分公司、溪洛渡接待中心、向家壩分公司、成都分公司等十一個單位。
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為落實發展戰略、加強新能源領域開發力度,獨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於2006年3月30日在上海註冊,註冊資本12億元人民幣。公司致力於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的投資開發、生產經營與銷售。公司已建成浙江慈溪49.5MW風電場,正在建設江蘇響水201MW風電場,並積極開展其它風電項目的開發。公司機構本著'精幹高效,矩陣管理、動態調整'的原則設立,現設有綜合管理部、資產財務部、市場發展部、技術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運行管理部等六個職能部門,以及響水長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慈溪長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兩個子公司。公司依託中國三峽總公司在大型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成功經驗,經過多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秀人才,現已初步形成一支精幹高效的管理團隊。公司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使員工和公司能共同獲得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公司各項業務正順利開展。未來,公司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傳承三峽經驗、弘揚三峽精神,在風電等新能源的投資開發上加快步伐,力爭早日成為一流的清潔能源公司。
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三峽總公司在總結自三峽工程招標工作經驗和已形成的專業招標技術力量的基礎上,為適應現代工程管理和進一步規範招標工作需要,組織水利、電力、外貿、科研等不同領域的7家公司共同出資並由三峽總公司控股,於1996年6月13日在國家工商局註冊成立的專業招標公司。公司本著高起點、高配置的方針,遵循“團結、誠信、服務、高效”的企業理念,選聘富有國際、國內管理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員和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合理的員工。公司通過多年實踐,已形成為一支運作高效、人員精幹、作風踏實、服務周到的團隊,構建了包括工程院和科學院的資深院士在內的由700餘名各行業技術、經濟專家組成的專家庫。1997年,公司成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員(CCPIT)和中國國際商會會員(CCOIC),2001年成為土木工程學會建築市場與招標投標分會會員。2000年,公司以優良的業績和良好的經營狀況獲得經外經貿部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招標機構甲級資格”。2002年初獲得建設部評定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甲級資格”。2003年初又獲得國家經貿委評定的“技術改造項目設備招標代理機構甲級資格”。2003年5月成為在財政部登記備案的政府採購業務代理機構。公司成立以來已在大型水利水電、工業與民用建築、市政道路交通、體育設施、園藝綠化、機電設備(含暖通、消防、照明)、建築安裝、金屬結構、物資材料、集中控制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辦公用具、工程設計、工程監理、造價諮詢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招標代理和合同執行,向各界項目法人提供了優質、專業的服務。已經成功完成了185個項目的國內招標、20個項目的國際招標,累計招標金額逾180億元人民幣,並承接了91個項目的合同執行。
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水電,英文名Yangtze Three Gorges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Co.,Ltd,英文縮寫YHEC)是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和長江三峽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於2004年3月23日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員工1033人。公司主要從事大型水電工程的施工供電、供水、通信運行管理和延伸服務以及金屬防腐、機電、建安等輔助工程施工。公司主要負責三峽電站、溪洛渡電站和向家壩電站的施工供電、供水、通信運行管理,負責葛洲壩電站的機組供水以及總公司、長江電力生產、生活區供水等業務,承攬總公司、長江電力範圍內部分輔助工程施工項目。同時還承攬部分總公司集團以外的輔助工程施工和輸變電設備檢修項目。公司具備如下資質: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二級;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二級;建築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二級;電信工程專業承包三級;送變電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取得華中電監局頒發的《三級承裝電力設施許可證》、《一級承修電力設施許可證》和《一級承試電力設施許可證》;取得湖北省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設計施工一級資格和湖北省建設廳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公司導入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和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並通過認證。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設有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監事會履行監督職權。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經營班子包括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公司本部設有總經理工作部、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生產經營部、資產財務部、質量安全部等職能部門。公司下設:三峽工程施工供電局、三峽工程水廠、葛洲壩分公司、通信工程分公司、溪洛渡分公司、向家壩分公司。
內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呼蓄電站”)承擔建設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一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重任。電站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方約20公里處的大青山區,電站安裝4台30萬千瓦的立軸單級可逆混流式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設計年抽水用電量26.77億千瓦時,年發電量20.07億千瓦時。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呼蓄電站計劃於2013年底實現首台機組投產發電,2014年底全部投產發電。
2009年11月18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公司”)對內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呼蓄公司”)進行重組。重組后的呼蓄公司由16家股東(股東名單詳見呼蓄公司股東名單及出資比例表)共同出資,註冊資本金15億元,其中三峽集團公司出資7.65億元,所佔股份比例為51%,第二大股東為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佔股份比例為10%,其他十四家股東所佔股份比例為39%。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抽水蓄能發電生產及銷售;提供電網內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事故備用和黑啟動的輔助服務;提供風電入網運行的配套服務;水電工程建設諮詢等。
呼蓄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董事長劉同良,總經理毛三軍,公司設置13個部門:辦公室、戰略規劃部、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計劃合同部、資產財務部、技術管理部、安全生產部、設備物資部、施工區管理部、工程管理部、機電工程部、運行管理部。其中,工程管理部下設五個項目部:上水庫項目部、下水庫項目部、引水系統項目部、地下廠房項目部和公共項目部。
長江三峽設備物資有限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和長江三峽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專業化公司。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為中國三峽總公司工程建設和電力生產提供永久機電設備和物資合同商務代理,受託管理設備與物資的倉儲管理和重大件設備場內運輸,提供機電設備信息服務、機電設備零配件及應急採購供應、加油站及油庫經營、中轉站業務、民爆器材供應等專業化服務。公司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四個一'的水電開發理念,遵循'提高素質、優化流程、精細管理、和諧進取'的管理方針和'專工成業、跬步致遠'的經營理念,倡導'忠誠、敬業、服從、主動'的員工精神,努力打造'物流供應鏈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化平台、安全保障能力、多項目跨地區服務的管理能力、商務物流專業隊伍'五大核心競爭力,力爭把公司建設成為專業集成、國際一流的物流供應鏈管理企業。
三峽高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三峽高科')是經國家工商管理局批准成立、設立於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控股。三峽高科專業提供大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力行業應用系統的全面解決方案。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三峽高科是國內較早引進西方管理理念、融入中國特色,進行大型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實施並取得應用實效的單位。公司提供的大型工程管理信息系統TGPMS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包括電力企業資產維護管理系統、電力生產管理系統、電力企業ERP信息管理管理系統等方面。三峽高科可提供各個相關業務領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以及與之配套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為客戶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提供良好的借鑒,真正實現軟體創造客戶價值的理念。依靠公司的產品技術優勢和行業品牌優勢,三峽高科的市場業務迅速發展,贏得了用戶和業界同行的尊敬。主要完成了三峽工程、貴州洪家渡電站、新疆吉林台電站、北京城遠市政建設等單位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實施,並參與三峽電廠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開發以及台灣中興工程公司承擔的高雄捷運和碧海水電等項目的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系統的實施:正在組織清江水布埡電站、貴州索豐營電站、新疆恰甫其海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完成了三峽工程信息領域網路的建設及維護工作。公司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已經發展了多家有潛力的TGPMS系統增值代理商;同時與美國MRO公司是全企業資產維護管理領域的簽約合作夥伴。公司設有研究開發部、應用服務部、市場拓展部、技術支持部等部門,公司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架構配置體現了技術、市場、服務三足鼎立的構想,擁有一批精通工程項目管理、企業資產維護、電力生產管理及信息技術等專業人才,主要技術骨幹地參與了多項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電廠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實施。三峽高科秉承'以人為本、技術創新、誠實守信、共同發展'的創業宗旨,期待著與國內外朋友攜手合作,謀求共同發展。
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控股,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於2003年3月20日註冊成立。公司註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公司下轄一家四星級的大酒店(三峽工程大酒店)、一家國際旅行社(大三峽國際旅行社)和一個國家5A級景區(罈子嶺旅遊景區)、三座旅遊碼頭、一個豪華旅遊車隊,是集酒店經營、運輸、景區開發、遊船、水上娛樂、旅遊房地產、旅行社業務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企業。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致力於三峽壩區15.28平方公里和長江三峽及周邊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與經營。把三峽壩區及庫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聞名的旅遊度假區,並使三峽大壩及新三峽成為中外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公司經營宗旨:誠實信用,與同業共發展,充分發揮股東各方的優勢,不斷創新,努力提供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公司經營範圍:旅遊及其關聯產業投資;景區策劃、設計、施工與經營;旅遊商品製作與銷售;飲食服務;園林雕塑,園藝、花木設計與開發;交通服務;影像擴印及器材銷售;文藝演出,文藝活動策劃,舞台設計、製作,演出服裝道具製作,藝術培訓;景區景點策劃及管理的諮詢業務;廣告;網上旅遊服務等。
長江三峽能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由長江三峽能達電氣有限責任公司與武漢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戰略重組、整合而成,於2009年1月1日揭牌成立。原長江三峽能達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全資子公司,原武漢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由湖北省能源集團參股組建,兩家公司均成立於90年代初期,同屬湖北省高新技術型企業,主營業務同為電力系統自動化設備、自控產品、計算機軟體及其網路開發等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在十幾年跨越式發展歷程中,兩家公司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均在電站輔機設備行業內取得驕人成績,得到廣泛認可。2008年,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投資湖北省能源集團,使長江三峽能達電氣有限責任公司和武漢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為長江三峽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企業。為避免同業競爭,優化配置資源,提高營運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兩家公司在2008年進行戰略重組。經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批複並報國家工商總局備案,新公司於2009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並更名為“長江三峽能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后,能事達電氣總股本增至5000萬股,其中,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佔有40%股份,湖北鴻信資產管理公司(原能源集團所持)占股18.3%,其他股東合計占股41.7%。作為三峽總公司旗下股權結構多元化的高新科技控股子公司,能事達電氣將充分發揮原兩家企業的在技術、人才、行業背景等方面的優勢,專業致力於發電廠控制設備全廠解決方案,產品包括水輪機調速系統、發電機勵磁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微機繼電保護系統、高低壓電氣系統等輔機控制設備。同時,新公司將作為中國長江三峽總公司電氣工程技術中心這一創新平台,全面負責三峽總公司、省及國家級新技術研究任務工作。
宜昌三峽工程多能公司(以下簡稱多能公司)是中國三峽總公司負責不良資產與低效閑置資產清理處置工作的全資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9000萬元,下設綜合部、財務部和資產管理部等三個職能部門。公司控股宜昌荊當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參股三峽旅遊公司等五家公司,並受託管理宜昌志發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和九州大廈、海風大廈招租業務。

發展戰略


總公司發展戰略
中國三峽總公司的戰略定位是以大型水電開發和運營為主的清潔能源集團;發展思路是以開發長江為使命,以長江流域為主線,以水為基本資源,以電為主導產品,以大型水電開發與運營為主,適當發展風電等其它清潔能源;發展目標是把中國三峽總公司建設成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在發揮長江流域綜合效益中起主導作用的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三峽總公司將緊緊圍繞發展目標,牢牢抓住長江流域水電開發這“一條主線”;有效利用開發建設與併購重組“兩種手段”;全面實施“三個戰略”,即以大型水電開發為主體的西部開發戰略、以新型清潔能源為導向的東部優化戰略和以求精求強為目標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不斷培育和增強中國三峽總公司的“四個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即建設和管理大型水電工程能力、大型水電工程融資和資本運作能力、大型水電生產運營和市場營銷能力、梯級水利樞紐統一聯合調度能力。
圍繞“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的歷史使命,三峽總公司積極倡導和履行一種新型的水電持續開發文化,致力於“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綜合開發目標,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
總公司中長期發展目標
在未來20年內,中國三峽總公司將把三峽工程建設和金沙江開發作為戰略重點,並超前進行戰略布局,逐步構建中國三峽總公司的總體發展格局。
具體規劃目標為:
――大型水電開發。在三峽工程綜合效益全面發揮的同時,持續滾動開發金沙江下游的水電資源。到2015年前後,全面建成溪洛渡和向家壩水電站,2020年基本建成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投產和在建水電總裝機容量超過6000萬千瓦,含規劃容量在內的水電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
――電力生產運營。以水力發電為主業,堅持開發和購併並舉,適當發展風電、抽水蓄能等其它清潔能源,未來16年年發電量年增長率超過12%,到2020年年發電量達到3200億千瓦時的目標。
――企業管理方面。總公司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完善,管理科學規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業務群之間協調發展,員工隊伍素質全面提高,個人得到全面發展,到2020年成為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總公司3-5年發展目標
未來3―5年,三峽工程建設進入最後施工階段並將最終建成竣工,金沙江下游梯級開發全面展開,梯級樞紐綜合管理能力初步形成,風電等其它能源開發獲得突破。具體目標包括:
1、三峽工程全面完工
繼續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好三峽三期工程和右岸地下電站工程,努力做好三峽――葛洲壩梯級樞紐生產運營和市場營銷工作。2006年三峽大壩全線到壩頂高程185米,汛后水位抬高至156米高程;2007年右岸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08年右岸全部機組安裝完成;2009年三峽工程全面竣工。
2、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開發徠全面展開
2005年溪洛渡水電站正式開工,2006初年爭取向家壩水電站正式開工,高標準地建設好溪洛渡水電站和向家壩水電站;同時抓緊做好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的前期工作,爭取2009年正式開工。
3、風電等其他能源領域獲得突破
根據國家能源戰略,總公司積極探索其它清潔可再生的能源開發,在項目上獲得突破。以參與開發華東地區風電、抽水蓄能等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投資開發華東地區核電、燃氣發電、潔凈煤發電等項目,關注氫能等新能源開發。
4、積極推進長江上游水力資源整合戰略實施
為實現流域水資源價值最大化,積極謀划,擇機參與金沙江中遊河段等長江上游其它干支流的水力資源開發或購併對水資源具有重大調節能力的骨幹電站,逐步實現整合長江上游水力資源的目標。
5、積極推進“西電直供”和購併戰略實施
配合電力體制改革,三峽總公司積極推進向大用戶直供電工作,使豐富的電能資源就地轉化,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從總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加強與地方密切合作,積極探索介入地方壟斷資源的開發;在搞好水電開發的同時,要積極研究並擇機購併一些優質成熟電力資產,適度、穩健擴大裝機容量和市場份額。
6、在充分利用社會金融資源為產業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對金融工具的應用能力,拓展金融平台。
為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堅持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企業改革促發展,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堅持以主業發展為核心不動搖,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打造在主業上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加大內部重組,適當開展收購兼并,產業運營和資本運營相結合,實現快速、協調、可持續增長;不斷調整和優化組織結構,實施人才強企業戰略,以適應集團化、國際化的發展需要。
7、2020年2月9日,三峽集團全力建設國內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

社會事件


2020年1月25日,中國三峽集團日前緊急決定向武漢市首期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助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2020年3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繼續公布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的15家單位整改情況。三峽集團黨組針對中央第七巡視組反饋意見指出的四個方面13個問題和巡視期間指出的5個立行立改問題,研究制定147項整改措施。截至2019年12月31日,147項整改措施均已完成或取得階段性成果。認真梳理上輪巡視和審計監督指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對整改未完成事項納入本輪巡視有關事項一體整改,分別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加大力度持續深化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近80%的問題整改。剩餘問題由黨組成員牽頭,正在掛牌督辦,加大力度,抓緊推進。
2020年3月21日,總投資達75.9億元的長江大保護項目在武漢開工,建設期間將提供各類就業崗位約0.8萬個。這批項目開工不僅為武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提供強有力支撐,還將為武漢水質根本改善提供保障。
2021年9月,由三峽集團投資建造的“中國三峽101”海上風電自升式勘探試驗平台。目前該平台已完成整體安裝,正陸續開展系泊試驗項目、試航等工序。

公司文化


企業使命
建設三峽開發長江
企業願景
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與環境友好相處,發揮長江流域綜合效益中起主導作用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型清潔能源集團。
核心價值體系
“四個一”理念和三峽精神
“四個一”理念
建好一座電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
三峽精神
為我中華志建三峽
公平競爭團結協作
堅持創新實現一流
甘於奉獻超越自我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
質量方針
精細管理和諧發展追求卓越
目標管理理念
“雙零”(零質量事故零安全事故)
安全方針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強化監督持續改進
電力生產理念
精確預報精益運行精心維護
機電管理理念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首穩百日。

企業招聘


2020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啟動大規模擴招,在確保實現2020年度接收高校畢業生人數、農民工用工數、新吸納就業人員總數均不低於2019年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吸收各類就業群體,計劃招聘總人數2719人,超過三峽集團境內在崗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包含“優先推薦錄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部分崗位重點面向湖北地區高校畢業生招聘”兩條新政策,同時對來自三峽庫區和金沙江庫區的家庭貧困畢業生也將給予重點關注。

教育培訓


人才培養戰略願景
未來15年,始終保持一支擅長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和電力運營、能夠主導長江流域綜合開發與利用的國際一流人才隊伍,在清潔能源領域建成一支有比較優勢的國內一流人才隊伍,形成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
人才培養理念和指導思想
樹立追求一流、注重責任、鼓勵創新、實現超越的人才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總公司發展戰略為依據,以解決總公司戰略轉型期面臨的人才問題為優先選擇,以建設核心、骨幹人才隊伍為重點,以優化人才結構為主線,以培養自有人才為主,適當引進緊缺急需高端人才,形成與總公司發展戰略相適應、與集團化管理相匹配的人才管理制度體系,使人才隊伍整體實力和使用效能達到國際一流企業水平。
人才培養規劃目標
1、總量目標。在基礎人才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在動態調整中提升總體的基本素質,培養核心和骨幹人才1800人左右,其中核心人才200名左右,骨幹人才1600人左右。
2、人才結構目標。繼續保持水電工程開發和電力運營管理技術人才隊伍的數量主體地位,移民管理、新能源、投融資、市場營銷、法律、環保、公共關係管理等專業人才比重按需有序增加。在核心骨幹人才中,大型水電工程開發人才佔30%左右,大型水電站運營人才佔25%左右,專業化公司經營人才佔15%左右,長江流域綜合開發與利用人才佔10%左右,梯級調度人才、資本運營、新能源開發及總部等各佔5%。基礎人才專業結構滿足要求。
3、能力建設目標。建設管理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運營管理國際一流清潔能源電站的能力、開發利用梯級大型水利樞紐的能力、運作資本市場的投資融資能力和長江流域綜合開發與利用能力等五大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集團公司和所屬公司決策層、高管層人才的國際化、市場化意識進一步增強,戰略決策能力、抓班子帶隊伍能力、市場判斷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顯著提升;專業技術人才制定方案並進行試驗的能力、多專業團隊中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外語能力、學習能力、解決挑戰性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行業領先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建成一支高層次專業領軍人才隊伍;技能人才掌握高新技術和精通適用技術的能力明顯增強;基礎人才敬業精神、學習能力、專業化水平、團隊合作意識有較大提升。
人才培養計劃
1、實施基礎人才培養計劃。以對口院校為主,通過舉辦“三峽班”,提前招錄有潛力的優秀大學生。對新招錄員工按三年期加強基礎培養。
2、實施骨幹人才提升計劃。建立青年骨幹培養制度,每兩年進行一次,選拔35歲以下的管理專業技術骨幹進行集中培養,加快青年人才成長。
3、實施梯級後備人才計劃。每年結合“四好班子”考核和員工績效考核,選拔建立後備人才隊伍,通過交任務、壓擔子,在崗位上加強培養,並通過輪崗交流、掛職鍛煉、境外培訓,促進後備人才成長和梯隊的形成。
員工培訓原則和管理體制
員工培訓堅持按需培訓原則、學以致用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分類實施、覆蓋全員”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總公司健全高效完備的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的能力,提升組織的績效,促進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能三支隊伍協調發展,滿足建設國際一流清潔能源集團的戰略需要,實現企業和個人共同發展。
員工培訓管理組織機構
培訓管理組織機構分五個層級,包括總公司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總公司各職能部門、工程建設部門、所屬公司;各項目部、分公司;業務部、車間;分部、班組。
員工培訓課程體系
總公司員工培訓課程分為管理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和技能類課程。管理類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近5年入司優秀員工培訓課程、一般管理人員的培訓課程、新提拔幹部培訓課程、在職中層幹部(六、七級)培訓課程、後備人才/幹部(五、六級)培訓課程、部門負責人和所屬公司班子成員培訓課程。專業類包括:工程技術類、電力生產類、財經法律類、人力資源類、安全環保移民類、戰略規劃類、信息技術類、思想政治(企業文化)類、市場營銷類、技能服務類、其它類。技能類包括:通用技能、專業技能。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培訓中心簡介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培訓中心(簡稱“培訓中心”)位於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壩區,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開發公司教育資源、工程教育資源和社會教育資源(簡稱“三種教育資源”)的基地,也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建壩育人、回報社會”的重要載體。培訓中心成立於1994年,經過十多年的磨礪,已建成為“國家大學生教學實習與社會實踐基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員工培訓基地、全國水利水電工程師培訓基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三峽大學三峽培訓中心函授站”(簡稱“三基二站”),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及港台地區近百所高校約五萬餘名大學生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工地實習,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及水電水利行業培訓各類人才萬餘人次。同時,培訓中心還肩負著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對外各類大型接待活動的組織安排,每年接待量達5000餘人次。
培訓中心背依青山,俯瞰長江,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距三峽水利樞紐工程5公里,與九畹溪神農溪、泗溪等著名風景名勝緊密相連,全長28公里的“三峽專用公路”與宜昌相連,交通便利,是專家考察、學生教學實習、社會實踐、專業培訓、庫區考察及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
培訓中心由教苑樓、學苑樓、怡馨樓、怡華樓和醉仙樓組成,建築面積27000平方米,可同時接待550人的食宿。
放眼未來,培訓中心以“建壩育人、回報社會”為服務宗旨,以開發“三種教育資源”為出發點,以“三基二站”為紐帶,加強企業與社會各界的密切合作,已成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面向國內外、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

企業合作


2020年4月2日,在上海中心大廈未來智慧公司會議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與未來智慧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舉行簽約儀式。雙方會在項目開發、信息共享、遠程水務監測管理技術應用以及關聯硬軟體系統產品等領域進行深度戰略合作。
2020年8月25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創始成員。
2021年6月15日消息,北京控股(00392.HK)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獲公司控股股東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知,為更好落實長江經濟帶國家發展戰略和首都綠色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國資委作為北控集團全資控股股東,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共識,通過引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北控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深化股權合作。
2021年8月14日,三峽集團和中國海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社會責任


2020年1月24日,中國三峽集團緊急決定向武漢市首期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助力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一步,三峽集團還將根據疫情發展和社會需要繼續予以援助和支持。
2020年1月29日,在首期捐贈3000萬元支持武漢市抗擊疫情的基礎上,三峽集團宣布再向湖北省捐贈1億元,以支持武漢市及湖北省其他市州防控疫情。
2020年2月18日,三峽集團從巴西購置的35000件高等級醫用專業防護服到達北京,這批醫療物資將第一時間轉發武漢。
2021年7月7日20時,三峽集團所屬長江幹流6座梯級水電站現全部96台機組首次全開運行,高峰總出力達5201萬千瓦,全力協助電網迎峰度夏。
2021年7月22日,中國三峽集團,決定緊急捐贈3000萬元,支援河南抗擊此次特大洪澇災害。其中,向鄭州市、新鄉市、開封市各捐贈1000萬元,用於受災地區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獲得榮譽


2016年8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16位。
2016年12月11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三峽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創新研究與國產化實踐項目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2017年7月12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2017年12月,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
2017年12月,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2019年10月26日,獲70年70企70人“中國傑出貢獻企業”稱號。
2020年7月20日,入選“2019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
2020年12月25日,入選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報告會”扶志扶智“優秀案例單位。
2020年12月15日,民政部《民政部關於對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擬表彰名單進行公示的公告》公示為擬表彰對象。
2020年12月,入選2017年至2019年在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表彰名單。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表彰名單
2021年1月3日,《2020中央企業海外網路傳播力建設報告》在北京師範大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成功發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排名24位。
2021年6月24日,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公布的最新中央企業名錄。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度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
2021年7月9日,入選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