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鷹

著名粵劇演員

小神鷹,原名梁錦麟,男,1939年生於順德。著名粵劇演員。

幼年時便主演《華光救母》《二八嬌妻一歲郎》《顛婆尋子》等戲。十六歲開始擔任文武生,1960年加入佛山粵劇團,得到梁蔭棠的指點。1983年調入廣東粵劇院,與林錦屏、曹秀琴等名旦合作。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出身粵劇世家,從小受到父親梁創軍(知名粵劇小武靚少開)的藝術熏陶,師承其父習藝,九歲開始便登台演戲。1959年後先後加入佛山青年粵劇團、佛山地區粵劇團,以小生、武生行當擔綱演出,演藝日臻成熟,在觀眾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1983年被調到廣東粵劇院擔任主要演員。

演藝經歷

在佛山時主演的古裝戲有《風雪卑田院》《鴛鴦燈》《陰陽河》等,其中的《風雪卑田院》曾經演出幾百場。演過的現代戲有《萬水千山》《苗嶺風雪》《鬧海記》等,在《花蕊夫人》中飾演的趙匡胤。

社會任職


廣東八和會館副主席、佛山青年粵劇團、珠海粵劇團的藝術顧問、廣東粵劇院二團擔任藝術指導。
藝術特點
小神鷹
小神鷹
他的戲路寬廣,文武兼備,對粵劇南派表演藝術傳統既善於繼承,又勇於革新。演出文戲溫文敦厚,瀟灑大方,擔綱武戲也功架穩實,英氣逼人。他主演的劇目很多,或以小生當行,或用小武應工,或以小武行當表演為基礎適當糅合小生、丑生行當的一些表演手段,所以飾演的人物各具個性,各有風采。他的唱腔嗓子響亮,叮板準確,華美動聽,韻味醇厚,是在呂玉郎“鏡腔”的基礎上吸收羅家寶“蝦腔”的特色,並在開拓高音區的音域方面下苦功,從而形成他自己與眾不同的唱腔特色。
代表作品
小神鷹
小神鷹
他多年來主演過許多古裝戲和時裝戲,有些還膾炙人口,廣獲好評。在佛山時他主演的古裝戲有《風雪卑田院》、《鴛鴦燈》、《陰陽河》等,其中的《風雪卑田院》曾經演出幾百場。他演過的現代戲有《萬水千山》、《苗嶺風雪》、《鬧海記》等,在《花蕊夫人》中飾演的趙匡胤,唱做俱佳,把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現得絲絲人扣,在1993年第五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得表演一等獎。他在《錦傘夫人》中甘當配角,所飾少數民族峒主饒有特色,與主角表演配合默契,在第五屆中國戲劇節獲優秀表演配角獎、第七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個人作品


小神鷹
小神鷹
小神鷹,原名梁錦麟,1939年生,佛山順德杏壇人,國家一級演員、粵劇表演藝術家。他從小跟從父親學戲,也曾得梁蔭棠指點,從行當上講,他受著名粵劇小生呂玉郎影響,素以小生應工,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自成一派,唱腔上剛柔並濟,表演上能文能武,有“玉面金喉”之美譽。《補鍋》、《風雪卑田院》、《周瑜歸天》等作品深受海內外觀眾歡迎,成為小神鷹的代表劇目。
《補鍋》從補鍋仔到補鍋佬
1965年,中南區戲劇觀摩演出在廣州舉行,湖南參加調演的就是《打銅鑼》和《補鍋》。當時這兩個摺子戲很獲好評,珠江電影製片廠還拍攝了同名彩色戲曲片。之後這兩部花鼓戲參加了全國調演,各地都紛紛移植成本地劇種,廣東粵劇院也將其改編成粵劇。
廣州有句俗語叫做“補鑊唔見枳”,舊時廣州、佛山等地常有人走街串巷替人補鍋。從俗語可見,補鍋在廣州佛山等地也是常見的職業,所以從花鼓戲改編的《補鍋》一齣戲相當本土化,由小神鷹出演主角補鍋仔,同樣一炮而紅。
小戲《補鍋》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養豬能手劉大娘,瞧不起補鍋這一行業,她怕女兒嫁給“黑口黑面”的補鍋仔,女兒偏偏找了個補鍋的對象小聰。小神鷹扮演的小聰外形俊朗,唱腔優美,而且台詞琅琅上口,那時候每到演出之時,每當他唱出一句時,台下觀眾都會齊聲應唱。
《風雪卑田院》一齣戲連演幾百場
小神鷹
小神鷹
《風雪卑田院》是一出傳統粵劇,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小神鷹扮演戲中的鄭元和,曾經創下連演幾百場的記錄,一齣戲能夠連演這麼久並非易事,也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風雪卑田院》講述的是傳統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世家公子鄭元和進京應試,迷戀名妓李亞仙,結果豐盛盤纏被鴇母騙盡,淪落街頭。只好以為出喪人家唱輓歌為生。其父鄭公弼上京尋子,路遇元和,怒其玷辱家聲,欲殺於棒下。結果元和為老乞丐張三所救,棲身乞丐們生活的卑田院中,有一天,風雪交加,李亞仙找到鄭元和,共訴衷曲,再續前盟,亞仙傾盡私蓄贖身,與元和雙棲。在這齣戲里,小神鷹比較全面地發揮了小生的唱念功夫,唱腔曲折動人,把一個曲折迴轉的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刁蠻公主》醜行改小武,巧勝野蠻女友
《刁蠻公主戇駙馬》本來是藝術大師馬師曾的首本名劇,講述了皇帝女鳳霞公主與主帥孟飛雄一段愛情故事,西戎北狄借口鳳霞公主嘲笑他們的兩個使臣駝背跛足,而興兵侵犯中原。鳳霞公主聰明秀麗,深為帝后嬌縱,金殿上更是唇槍舌劍自辯,不但折服了兩員俘將,更使孟飛雄傾心,公主亦愛孟飛雄氣宇軒昂,帝後於是許婚。小神鷹在選排這個戲時,別出心裁,加入了不少自己對戲的體會,比如他一改醜行的表演,加入了小武的戲路,只是在某些場合,例如與公主洞房戲,用丑生的表演手段活躍舞台氣氛。小神鷹塑造的孟飛雄一改戇態,而強化了他作為得勝回朝的元帥的英姿,孟飛雄“既威武堅毅,又爽直風趣”使整齣戲生動有趣,堪稱粵劇版的《我的野蠻女友》。
《錦傘夫人》現代古裝戲拓新戲路
《錦傘夫人》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嶺南的歷史故事。俚族大首領冼夫人(冼英)是我國南北朝年代嶺南俚族的大首領,她破例與漢宮——高涼太守馮寶聯婚,使俚人世居的高涼山逐漸富庶安寧。誰料高州刺史李陽紇陰謀裂土分疆,利用俚族峒主芒宣的弱點挑起民族矛盾,並企圖拉攏冼英合兵反叛割據嶺南,遭冼英拒絕。後來,李陽紇為迫使冼英屈服,竟將冼英的愛子劫為人質,在緊急關頭,冼英摒去哀思,舍子平叛,穩定了嶺南大局,為堅持民族團結建立了不朽功勛。在這齣戲中,小神鷹扮演峒主芒宣,這是一個情感變化相當豐富的角色,從一開始的支持分裂到最後的與冼夫人站在一邊,他在這出大戲中將這個少數民族青年的心理變化過程表現得相當充分。
個人軼事
舞台上神采飛揚 生活中英姿勃發
梁錦麟去喝早茶的時候,熟悉他的朋友會叫他梁師傅,但大多數粵劇發燒友還是叫他“小神鷹”。“小神鷹”是他的藝名,叫了五十幾年,反倒名聲比真名更響。連他自己也習慣了,當年辦出國護照,他自己在姓名一欄中填上了“小神鷹”的名字,至今也沒有改過來。
九歲登台,唱了半個世紀
1944年,五歲的小神鷹隨父親從新加坡到廣州,他的父親靚少開是知名的粵劇小武,回到廣州后也隨戲班演出,等小神鷹七歲,他開始正式教小神鷹學戲。《方世玉打擂台》、《哪吒鬧東海》是小神鷹最初學的兩齣戲。在戲里做小英雄,又是以武戲為主,小男孩相當喜愛。七歲學藝,九歲登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在廣州的各大戲院里,就已經可以看到“小神鷹”的招牌了,白燈管照亮的燈箱上赫然寫著“神童小神鷹”幾個大字,那時候的小神鷹儘管不能和當時紅極一時的粵劇名角相提並論,但勝在小小年紀,就已經頗見粵劇的功力,已經登台做《華光救母》、《二八嬌妻一歲郎》、《癲婆尋子》等童角戲的主角,所以也頗受觀眾的喜愛。
很多粵劇發燒友,見到小神鷹,都覺得他年齡並不老,有老戲迷說,自己聽了小神鷹幾十年的戲,原來自己的年齡還大過他——並不奇怪,小神鷹出道早,成名早,去年小神鷹還在佛山舉辦了從藝56年的個人專場。當年父親為他取了小神鷹的藝名,是為了突出他小小年紀就登台演出的優勢,沒想到今年六十六歲的他,唱了半個世紀,還是被叫做“小神鷹”,而且風采依舊。
四十歲學自行車,至今不會跳舞
做粵劇“神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神鷹回憶起童年的生活,似乎相當平淡,練功,記台詞,可能是受父親影響,小神鷹從小喜愛粵劇,喜愛藝人的生活,小小年紀,就已經相當“生性”,對舞台有著天生的好感。不能游泳,不能騎單車,不能和其他的孩子打打鬧鬧,學藝的時候父親管教甚嚴,而到了戲班演出之後,規矩就更多,因為戲班演出是講信譽的,小孩子打打鬧鬧萬一受傷不能上台,整個戲班都要受影響。
小神鷹印象最深的事,是大概十歲的時候在大同路的西關遊樂場演出,在一出武戲中,自己和同台的演員對打,結果頭被配戲的演員打到,一齣戲結束回到後台,立刻大哭不止,班主非常著急,立刻到遊樂場幫他買了一支小手槍,小神鷹這才破涕為笑,忍痛重新登台。小神鷹到了四十歲才學會騎自行車,至今也不會跳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香港演出,當地的戲班請他跳舞,他說不會跳,大家都還不太相信,台上英俊瀟灑的文武生,怎麼在台下的生活這麼簡單呢?從小就懂得自律的小神鷹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在他看來,作為一個演員,要想在台上有一個好的狀態面對觀眾,在生活中就該如此。
神童轉型擔綱文武生
從15歲到17歲這段時間,也是小神鷹在藝術上比較困惑的一段時間,人逐漸長大,不再適合出演童角戲,當年和他一起唱戲的孩子也各有各的出路。這時候的小神鷹仍舊選擇留在粵劇舞台上,並且開始了更加嚴格的訓練。
從17歲開始,小神鷹擔綱文武生,先後在江門長城粵劇團、南海新景象粵劇團、佛山地區青年粵劇團,1960年他加入佛山粵劇團,由於他勤奮好學,並且得到梁蔭棠的指點,舞台經驗愈加豐富,表演技巧更加精湛,當時佛山粵劇團演過一出現代戲《鬧海記》,小神鷹做主角,就運用了不少傳統的東西。羅品超後來談到這齣戲時,還特意指出,有些人認為傳統的東西不適合演現代戲了,但《鬧海記》中有“弔頸”排場,好像是演古裝戲才用得上,但是內行的人一看便知道他們那戲裡面是運用了“弔頸”排場的一些表演動作的。
轉演文戲后,在小生行當中頗有影響。他的《補鍋》、《風雪卑田院》、《周瑜歸天》等作品深受海內外觀眾歡迎,成為代表劇目。有一次小神鷹到北京出差,一路上,無論走到哪節車廂,都會有觀眾認出他來,不斷地向他喊,補鍋仔、補鍋仔,要他演唱《補鍋》中的唱段。在佛山劇團也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文革”時,全國各地方戲種都在改編樣板戲,而佛山粵劇團率先將京劇《沙家浜》改編成粵劇,小神鷹擔任主角,事實上,改編的樣板戲京腔粵唱,京樂粵奏,多少有些不倫不類,但在新劇目不多的當時也頗為轟動。
神鷹依舊桑梓情
去年在佛山瓊花藝術節當中,主辦單位為小神鷹舉辦了藝術專場晚會。在晚會開始之前,年過花甲的小神鷹依然是在後台認真地化妝,站在台上一舉手一投足仍然是一絲不苟。當年的小神鷹有“玉面金喉”的美譽,不少看過他演出的人都說,演出水準不亞於當年。
小神鷹在戲里能文能武,唱做俱佳,所以有人就曾拿他的名字與諧音,稱讚小神鷹的表演是“神采飛揚,英姿勃發”。其實“神采飛揚,英姿勃發”不僅是小神鷹在舞台上的狀態,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小神鷹1960年加入佛山地區粵劇團,1983年調到廣東粵劇院二團做團長。現在已經退休的小神鷹生活相當輕鬆,喝早茶,散散步,每天到粵劇院指導青年演員,經常被徒弟們邀請,到珠三角的各地講課。即使不是正式講課,比如飲茶的時候遇到戲迷,大家問,他也會停下來講上幾句。
現在演出少了,但小神鷹還是不吃夜宵,每餐食物也以生果蔬菜為主,這樣既可以保持身形,也可以保證健康,不吃海鮮、不吃辛辣,避免影響嗓子。這些“不”其實透露出的,正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六十六歲的小神鷹早就不是當年的“小神童”,認識他的人都說,小神鷹的性格相當隨合開朗,倒不同於他名字中透露出的那種霸氣——也許這也是咄咄逼人的少年與成熟的藝術家的不同吧。
結識三個星期就收徒。現在的小神鷹徒弟很多,大約有二十幾個,這在粵劇界還是不多見的。和許多粵劇演員不同,他的徒弟有很多都是業餘的,他對業餘演員同樣盡心儘力,其中不少人已經從普通的粵劇發燒友成為真正的“內行”。他的徒弟林鴻昌是南海一家工廠的總經理,從小就對粵劇著迷,1997年10月重陽節,林鴻昌下鄉演出慰問老人,恰逢小神鷹也在場,並在後台聽到他唱了一曲《石牢榮》。表演結束后,小神鷹覺得他吐字清、金屬質的嗓音與自己頗為相似,因而,結識了才三個星期,林鴻昌就被小神鷹列為弟子,現在林鴻昌已經正式成為小神鷹的傳人。
作品簡介
《玉釧進羹》
小神鷹林錦屏《玉釧進羹》(原人演繹)(VCD)
演員:小神鷹 林錦屏
配音:粵語
詳細內容:民間傳奇故事,粵劇戲寶典藏。講到《玉釧進羹》粵劇觀眾自然記起當年由羅家寶,小飛紅雖紅的那段唱段,很多人都會哼番幾句“蓮葉羹、熱騰騰……這些名曲流行了幾十年,依然深受觀眾的喜愛,這部由小神鷹、林錦屏主演的《玉釧進羹》看來也別有一番風味。賈寶玉因同情待婢金釧的辛苦,王夫人,發覺后痛打金釧,並將她逐出家門,寶玉也飽受鞭撻,被禁於怡紅院,金釧含冤莫白,投井而死,金釧之妹玉釧欲為亡姐泄憤,把仇恨傾注寶玉身上,寶玉正苦於夫從表白,借玉釧進羹之機,誠懇地向玉釧傾訴了自己的苦衷… 台詞節選《補鍋》節選
劉大娘:(問小聰)叫什麼名字?
李小聰:我叫李小——
劉大娘:小什麼?小什麼?
[劉蘭英急得無奈,情急生智地拿起菜刀使勁地剁豬草,示意李小聰不能露餡。]
李小聰:(會意地)我,我的小名叫滿伢子!……
劉大娘:小師傅,這回鍋頭一定請你補好。
李小聰:(仔細看鍋去了,心不在焉地)當然,給岳母娘補鍋嘛!
劉大娘:什麼?什麼?你說什麼?
李小聰:(發現露了馬腳,忙掩飾地)
呵,……我是說上次給我岳母娘補鍋,補得蠻好,這次給你老人家補鍋,當然也要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