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郎
粵劇文武生
呂玉郎(1917-1975)粵劇文武生,原名呂庭鏡,廣東省鶴山市人。
出生於古勞鎮雙橋五福廟,7歲隨父遷居廣州,11歲那年父親病逝,日常生活靠母親替人車衣賺點錢來維持,因家道貧困,十三歲輟學,他從小愛好粵劇並立志從藝,先拜正旦泉為師,十四歲拜丑生王中王為師學藝,15歲開始在新春秋、日月星、大羅天、醒羅天等劇團學戲。
1975年底,呂玉郎竟一病不起乃至與世長辭,終年僅58歲。
17歲隨新春秋班到上海演出,任第二小生。
1937年呂玉郎經王中王介紹加入覺先聲劇團,在香港拜薛覺先為師,入覺先聲劇團從第四小生做起,三年後累升至第二小生,對薛派藝術多有體會。
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略軍佔領,1942年呂玉郎從日寇的鐵蹄下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註:湛江舊稱廣州灣於1899年淪為法國租借地,對外貿易盛極一時】,先後在廣西、湖南等地演出,主要劇目有借歷史題材宣傳抗戰的《梁紅玉》和《歸來燕》、《暴雨殘梅》等。
1943年至1945年,大中華劇團在廣西和廣東西江一帶演出,演出多為當年覺先聲劇團的劇目,呂玉郎得兩位前輩提攜,聲譽日起。抗日戰爭勝利后,呂回到廣州,重入覺先聲劇團,當師父薛覺先的副手,任正印小生。
1949年和楚岫雲等組成永光明劇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永光明、太陽升等劇團任文武生。
1957年他和林小群等組成太陽升粵劇團,演出《玉簪記》、《附薦何文秀》、《牡丹亭》、《拜月記》等優秀傳統劇目,常常是座無虛席且歷演不衰。一次,呂玉郎和林小群在太平戲院演出《附薦何文秀》,前來觀看的多是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當他演到被配充軍時,身穿黑海青,腳拖蹭鞋,手戴鐵鎖,舉動瑟縮,悲歌一曲,令千百觀眾為之傾倒,從此聲名轟動港澳。1958年入廣東粵劇院任二團團長。
1958年和林小群、王中王等演員回沙坪、古勞、鶴城等地演出,並親自到金峽水庫、石門水庫工地為民工演唱。
1959年8月廣東粵劇團由馬師曾、紅線女、呂玉郎、林小群、靚少佳等名演員組團,應金日成元帥的邀請參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14周年慶祝活動,先後到平壤、咸興、興南、元山、開城、新義州等地演出,歷時44天。在此期間,金日成元帥和崔庸健委員長等領導人曾上台祝賀他們演出成功。呂玉郎不但能演,而且也能編。解放后,他自編過十多個劇目,如《劉金定斬四門》《梁山伯與祝英台》、《神水瓶》、《智取生辰綱》等。
呂玉郎京劇扮相
1963年,他帶領廣東粵劇三團回沙坪演出,一晚,由文覺非、陸雲飛等合演短劇《三件寶》、《借靴》、《盲公問米》。因南山露天劇場爆滿,場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致使演出無法進行。當晚呂玉郎本來是沒有演出任務的,但他看到這情景便馬上走出台前,用鶴山話對大家說:各位鄉親,現場已滿座,在場外的鄉親請到人民禮堂購票,我和鄭綺文等藝員為大家加演《碧桃錦帕》,場外頓時歡聲雷動。
1971年,他最後一次回鄉,當晚在曬穀場上為鄉親們清唱一曲《沙家濱》。鄉親看到他憔悴的面容,不禁為之凄然淚下。
1975年底,呂玉郎竟一病不起乃至與世長辭,終年僅58歲。
1952年在《平貴別窯》飾薛平貴獲中南區戲曲觀摩演出演員獎(獎狀);同年該劇再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
出色地繼承了薛覺先派的特長,被人們譽為“鏡腔”、“玉喉”。嗓音圓潤,行腔委婉,擅演溫文爾雅的小生角色。如《牡丹亭》的柳夢梅,《拜月記》的蔣世隆,《玉簪記》的潘必正,《附薦何文秀》的何文秀等均受觀眾讚賞。
先後任中國戲曲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和廣東粵劇院三團、四團副團長,多次被評為廣州市先進文藝工作者。
演出及自編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