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軋空的結果 展開
- 股市用語
- 軋空頭
軋空
股市用語
徠軋空,股市用語。是指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下跌,於是都搶空頭帽子,然而股價並未大幅度下跌,無法低價買進,收盤前只好競相補進,反而使收盤價大幅度升高,形成一種空頭傾軋空頭的現象。
一般投資者多是做多,即希望股價上漲而賺錢,而有一類人則與此相反,希望股價下跌而賺錢。先從經紀人或證券機構借入一批股票→拋售→股市信心動蕩→股價下跌。當跌到一定量時,又低價買入該股票,附上利息還給出借方,賺取這之間的差價,這就是所謂的做空。如果股市反彈太快,做空投資人競相進場補倉,又受到出借方的買壓,部分做空者不得不以高價買回股票,沒能如預想那樣低價買入,稱之為軋空。
軋空的字面意思是傾軋空頭,有兩種情況發生:一是做空投機者們再低價買入時,互相競比抬高了股價,落後者即被其它做空者傾軋;二是過去市場上具有操縱股價能力的大戶,快速抬高股價,使做空投機者們不得不以高價買入,從而著獲取暴利。
軋空又稱扎空,中國台灣學者也稱為“壟斷證券來源而形成壓迫”,指證券市場上的某一操縱集團,將證券市場流通股票吸納集中,致使證券交易市場上的賣空者,除此集團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來源補回股票,軋空集團乘機操縱證券價格的一種方式。
軋空多發生在空頭交易的情形,一般來說,賣空交易可以獲得證券漲跌差價的利潤,然而,空頭(bears)一旦預測失誤或受人為因素制約,則其必然損失慘重。
“早期美國證券交易市場,賣空交易盛行,當股票價格上漲超過其價值時,部分投機者即認為該股價上漲過頭可能下跌。於是,投機者借券賣空。借券來源是證券市場上的操縱集團。證券價格上漲后,賣空者繼續賣空。操縱者將證券市場上賣出的股票繼續吸購,吸購的股票再提供賣空者繼續賣空,最後形成融券股數超過流通在外股數的情形,當此情形繼續到賣空者開始警覺或感到絕望試圖補回賣空股票時,操縱者也同時要求收回借出的股票。此時,賣空者已無其他證券來源,只好與操縱者了結,價格由操縱者隨意決定。這稱為操縱性軋空。”
還有一種自然軋空是指形成於數個集團爭奪同一公司控股權時,股票價格因此上揚,不知情者開始賣空,最後遭到操縱性軋空的結果,長期反覆在低位箱體震蕩,讓市場猜測題材,個股基本面或者消息面發生漸進性的重大轉機與題材,長期走上升通道的個股在出貨前的最後打壓。
資本主義國家和舊中國交易所中,有力多頭常用的一種操縱市場、獲取暴利的方法。其法為對某一投機對象的來源暗中加以控制,使空頭於交割時無法獲得其應交數量,只得在價格上滿足多頭要求的條件下,忍痛進行了結。此時空頭受軋,急圖脫身,而多頭則任意抬價,獲得暴利。
軋空
融券交易的風險在於有限的股票對無限的資金。融券交易,是沽空者從別的股東手裡借股拋售,它提高了閑置股票的使用效率,但公司股票流通總量決不會因此增加。它不同於國外股市的裸賣空,裸賣空不用事先借入股票,就憑空在市場上賣出,在短時間內市場上賣空股票的數量有時是實際流通總量的數倍。
按照中國融資融券相關規定,基金等大資金扎堆的重倉股可能成為融資融券標的股票,如果市場人士認為其中一些個股相比大盤價值高估並進而放空這類股票,按規定,融券余量達到該股可流通量的25%時,即被暫停融券賣出。也就是說,2億股流通盤的股票,最多允許融券者借股拋空5000萬股,拋完后就無力再打壓。而多方的大資金後援充足,待多方將融券浮籌吸干,股價必然暴漲。按規定在信用交易中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130%,否則可能被強制平倉,加上融券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那麼,空方迫於形勢只能高價追回,甚至出現無股可買而無法了結局面,從而孕育巨大風險。
由於現有篩選融券標的股票的要求過於寬鬆,可能成為引發軋空風險的一個源泉。比如選擇融券標的股票要求“股東人數不少於4000人”、“流通盤不少於2億股”,按此推理,戶均持股限額約5萬股,即便是大資金高度扎堆,也難觸犯此條款。這樣,就可能把大資金高度控盤的股票也納入融券標的股票。
股權分佈制度,對軋空風險防控無力。為防大額投資者在市場上對一家公司過度持倉引發風險,在《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公司股權分佈問題的補充通知中,規定社會公眾持股低於公司股份總數25%的,將可能被暫停上市。同時《補充通知》將“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排除在“社會公眾”概念之外。但10%以內的巨量持股顯然被認為是社會公眾股,而一家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全部基金,對一隻股票的累計持倉限額是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因此,所有基金均被認為是公眾股。這樣,只要幾家基金公司與公司大股東聯手,無論空方對融券標的股票如何打壓,大資金都可隨便合力通吃,既可滿足其持倉限額要求,也可滿足股權分佈制度對公眾持股最低比例的要求。
現有打擊操縱行為的法規制度對軋空風險也防控無力。由於我國基金公司總數尚不足60家,各大資金之間形成心照不宣的攻守同盟和操縱行為的概率較高,《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辦法》雖細化了操縱行為的認定標準,但仍缺乏對基金等大資金扎堆操縱行為的有效規制。做空,無異於飛蛾撲火。
資產重組、資產注入和再融資等市場操作可能助長軋空風險。比如大資金通過參與高價定增發,注入真金白銀,股票估值中樞得到提升。另外,資產重組和資產注入等市場操作,也使得股票標的所代表的實際內涵飄忽不定,烏雞隨時可能變鳳凰。公司公布重組等重大消息需要停牌,待股票復牌后,就連續多日無量漲停,停牌前融券賣空者哪還有機會買回?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名叫喬克·魯濱遜的基金經理,管理一隻很成功的對沖基金,他熱衷於財務分析,常在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股票上大量放空,直至騙局被揭穿,他也因此被稱為“邪神”。後來,“邪神”在一家被稱為“賭場勝地”的公司股票上放空,當時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公司業績不像公司吹噓的那樣樂觀,於是越漲越賣。但隨著股價進一步上漲,他卻無錢再追加保證金,只能黯然離場。事後,這隻股票真的跌得慘不忍睹,證明“邪神”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消化了美元匯率強勁反彈對銅價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受基本面供不應求的支持,銅價振蕩上揚,延續牛市格局。LME3月綜合銅再度上沖3000美元大關之上,而滬銅表現更加突出,合約頻創新高。隨著春節長假來臨,國內現貨供應依舊十分緊張,可以預計,軋空行情仍將主導節前銅價走勢。
供應極度緊張仍然是當前國內外銅市場的主要特點,因此銅價在供不應求的良好基本面狀況下得到十分有力支持,且供應嚴重短缺也成為國內外多頭主力軋空行情的殺手鐧。在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2005年1月19號)LME銅一月合約最後交割日到來之前,LME銅現貨升水一直維持在120美元之上,現貨價格十分堅挺,而隨著1月合約交割結束后,市場原來預期的現貨升水縮減局面並未出現,反而緩慢放大至140餘美元,暗示供應緊張的格局可能促使基金在後續合約連續擠倉。歷史上,LME銅現貨升水曾經達到過300餘美元的高水位,倫敦金屬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以及紐約商品交易所三地庫存不到12萬噸,而且第一季度因生產商檢修,產量增加勢頭將明顯減緩,一旦今後庫存持續下降至極度低水位,供求矛盾激化,高升水現貨價格的歷史會不會再度重演確實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在LME銅維持區間盤整的同時,滬銅合約卻頻頻創出新高,軋空行情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除了國際市場價格表現堅挺並為滬銅多頭在春節長假來臨之前軋空行情奠定基礎之外,國內市場本身也存在擠倉行情的諸多條件。首先,國內市場在節前的消費勢頭依舊十分旺盛。一方面企業在年底前本身是一個消費相對旺季。
另一方面,國內下游企業徠在春節長假前往往有備庫行為,需求意願較強。儘管國內現貨銅價達到了31800元/噸附近的高水位,但市場依舊供不應求。我們從一些現貨供應商了解到,最近幾天國內現貨成交價格一直維持在31500-31800元/噸區域,也就是現貨升水達到1000-1100元/噸,且消費商購買意願仍然較強,貨源卻並不充裕。其次,短期內國內供應緊張局面難以出現根本性改善。一方面春運期間運力緊張使得國內銅的運輸難以暢通,另一方面進口銅的嚴重虧損令國內貿易商進口銅的操作存在相當大難度,進口量估計有限。供應不足而消費旺盛導致市場供求矛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將更加突出。再次,CU0502合約最後交割日的提前使得空頭在時間上更加被動,更加有利於多頭軋空行情。由於2月4號是國內長假前的最後交易日,據上海期貨交易所規定,CU0502月合約的最後交易日也提前到2月4號,較以往提前了將近10個交易日,因此對滬銅CU0502合約的空頭來說,處理頭寸的時間無疑會十分緊迫,操作上也就格外被動。畢竟除了部分保值盤之外,大部分空頭是沒有現貨背景的,虛盤空頭必須面對尋求機會離場的現實。滬銅CU0502合約的持倉量仍然高達35000餘手,單邊持倉量為17000餘手(8萬餘噸)。據幾個月的交割量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交割數量一般在1萬噸左右。如果按照持倉水平,還有近7萬噸空倉需要在接下來的10個交易日之內伺機離場,一旦多頭利用時間上優勢並配合LME銅走勢進行軋空,那麼大量虛盤空頭也就不能不被迫斬倉離場,甚至引發恐慌性的空殺空行情。1月16號,CU0501合約交割前的滬銅大漲就是空殺空的恐慌情緒導致的。
不過,在軋空行情威脅下,一些外圍因素可能會對LME銅價帶來一定程度負面影響,從而左右著滬銅軋空行情。在這些外圍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元匯率的波動。儘管市場已消化了大部分美元匯率反彈的因素,但一些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壓力在增加,美聯儲加息步伐有可能加快,而隨著美元匯率的反彈,資本流入美國的數量似乎在逐漸增加。另外,歐洲央行對歐元過度升值的反對態度以及美國政府再度重新強勢美元政策的講話也對美元的買氣起到了極大提振作用。美元兌歐元漲至1.3000關鍵關口,美元指數也反彈至84附近,技術上美元匯率似乎還有進一步反彈的空間。儘管美元匯率兌銅價影響程度有所減弱,但銅價上漲到一個高水位,且軋空行情畢竟非理性因素較多,因而投資者在操作上還應保持一份理性。
洗盤:莊家於途中讓低價買進,意志不堅的散戶拋出股票,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以利於施行坐莊的手段,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反彈: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一般來說,股票的反彈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彈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的下跌趨勢。
整理:股市上的股價經過大幅度迅速上漲或下跌后,遇到阻力線或支撐線,原來上漲或下跌趨勢明顯放慢,開始出現幅度為15%左右的上下跳動,並持續一段時間。整理現象的出現通常表示多頭和空頭激烈互斗而產生了跳動價位,也是下一次股價大變動的前奏。
軋空:即空頭傾軋空頭。股市上的股票持有者一致認為當天股票將會大幅下跌,於是多數人都搶空頭帽子,賣出股票,然而當天股價並沒有大幅度下跌,無法低價買進股票。股市結束前,做空頭的只好競相補進,從而出現收盤價大幅度上升的局面。
軋空
面對漲停,散戶想買,機構也想買,時間優先,數量優先,這是遊戲規則,每個進入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都應該了解,判斷要快,先人一步嘛;面對跌停,散戶想賣,機構也想賣。這樣的投資者值得同情嗎,只有一句話“覺得這個市場不適合自己,就離開市場,這個市場並沒有請你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同樣也是遊戲規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還有一條很重要的規則“牛市一路持有,逢低買進,每一次回調就是買點;熊市必須賣出,逢高賣出,每一個高點就是賣點。”這是進入股市的規則,不知道你真正了解嗎?可惜散戶並不了解這條規則,卻又非常喜歡搞小聰明,如果散戶與機構搶食,這是生存之道決定,可是散戶偏偏喜歡與規則過不去,似乎要用自己的智慧挑戰規則,改寫規則。
牛市要一路持有,散戶就喜歡賣出股票,想想散戶每次都在賤賣自己的股票,導致散戶今天的結局,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散戶自作聰明,二是理財專家傑作。說到今天的軋空,似乎是主力機構低位獲得籌碼,利用拉升股價形式,從而達到派發的目的,散戶的確這麼想,面對天天上漲的股價,散戶天天期盼股價回調。主力機構已經意識到這是牛市的起點,每次回調就是良好的買入時機,主力機構就是這麼做,主力機構都不敢挑戰規則,偏偏散戶卻喜歡挑戰規則,因為散戶想與天比高。想到2006年4月13日,股市下跌30點,應該是買入良機,偏偏散戶就喜歡自作聰明,在下跌30點位置清倉,清倉完的散戶期盼股市充分回調,可是天並不眷顧自作聰明的散戶,依然持續上漲。
軋空
每天都有上漲的股票,每天都有十幾家漲停的股票,這些不足以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而只有股票指數天天上漲,才會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要想讓場外資金流入市場,並推動市場向著更高發展,必須接到指數,指數只要有一定幅度上漲,就會收到場外源源不斷的資金,因為指數上漲會讓空倉者心慌。股票指數代表價值中樞,價值中樞上移,股價就會向價值中樞靠攏,從而達到股價平均上移,就像存款利率與銀行存款,實際上存款利率只稍微調整1%,就會增加好幾十億存款,物價指數上調一點點,就會引發通貨膨脹,這很神奇吧!在牛市中必須遵循價值投資,只有遵循價值投資才能通過價值標準找到價格與價值不對稱的股票,股票價格低於股票價值,股票價格是要回升,股票價格高於股票價值,股票價格是要回落,低於股票價值部分的價格稱為投資價值,高於股票價值部分的價格稱為泡沫,泡沫容易破滅。
在牛市其實就是價值發現過程,一個投資者只要找到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耐心持有,就能夠獲得該得的利潤,這是價值投資的精髓,如果不遵循價值投資規則,非要購買價格遠高於價值的股票,那是投資者非要把錢砸在泡沫上,泡沫必然要破滅,馬上要退市的股票,至於什麼時候恢復上市,這不得而知,這是即將破滅的泡沫,對於這類股票,即使是在牛市,一個原則,漲了就賣,即使不漲,也要賣出,如果出現跌停,那隻能算是命運,ST精密公告要退市,竟然還能夠拉出漲停,股民喜歡投資這樣股票,對於這類股民只能是一聲嘆息,你的熱情隨著股票一起退市,天天跌停,數一數有幾個,像這樣已經知道要退市的股票,不要幻想,賣出為宜,這種股票在公告出來還連續拉出幾個漲停,不知道散戶為什麼非要投資即將退市的股票,是不是又是理財專家的傑作,只有理財專家壯膽,散戶才有勇氣。
軋空操縱行為盛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美國證券市場,當時這種操縱行為危害性之嚴重程度,被認為已達到破壞美國開發的經濟效應的地步。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國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卻未對之加以明確的禁止,只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對之有規定。依據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規章,如果壟斷證券價格的情形已經發生,而股票持有人所要求的股價確實是對不幸的空頭的一種勒索時,交易所的董事會可以取消該種股票的上市,或對該類股票所有未解決的合同尋求雙方都同意的價格,如果價格上無法達成合意,則董事會在聽取雙方意見后,可以決定依據當時之情形被認為是合理的價格以及交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