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漁鼓

徐州漁鼓

漁鼓,又稱道情。原為道士宣傳教義或歌頌道家思想的樂曲,以後漸用於募化,而流傳民間。據說,徐州漁鼓由河南傳入。

漁鼓藝人尊丘處為“丘祖龍門派”。徐州一帶較著名的漁鼓藝人還有魏興歧(綽號魏傻子)、裘本月、婁邦俊、朱元才、鄭良懷等。

漁鼓製作與演奏


漁鼓是用三尺左右的圓竹簡,外敷油漆,一端用豬或羊的護心皮或魚皮綳蒙做成的。演奏時左臂斜抱鼓(約成45°斜角),用右手中指和食指扣擊,發出“嗡鏗”之聲。左手持簡板,鼓與板相互交叉或同時擊敲,以配合說唱。簡板的尺寸、質地各有不同,一般以竹木製作,長者約五十公分左右,短者約二十五公分上下。說唱時,可根據不同情節或情緒的變化,產生快慢不同的節奏。一般敘事,以中速較多,每分鐘約七十二拍左右。鼓與板相配合,板以重拍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進行伴奏。
人們多稱漁鼓藝人為“先生”,因他們要穿長袍馬褂。演出之前,“先生”催響漁鼓,聽眾來得差不多了,然後開書。說唱時,坐唱為主,兼有站立和走動。說、唱結合,講究趕板、奪詞,敘述故事時則強調情、氣、神的表現。
2
2

著名藝人


韓廣仁
漁鼓表演
漁鼓表演
 韓廣仁(1879—1959)邳縣(今江蘇邳州市)人。外號“大陪送”、“韓禿子”。徐州漁鼓名藝人。讀過四年私塾,自幼愛聽書。清光緒二十年(1894),拜趙墩鄉(今邳州市趙墩鎮)曹士文為師,學唱漁鼓。常練唱至深夜,睡著時手中仍握著簡板。17歲開始在本村演唱。光緒二十七年,本地有個窮家姑娘,嫁前男方索要大批嫁妝,姑娘因無力籌措陪嫁而懸樑自盡。據此,韓廣仁虛構了朝廷命官救下姑娘,收為義女,置辦嫁妝陪送,為窮人出氣的中篇鼓詞《大陪送》。演出后,名震一方,聽眾冠以“大陪送”外號。光緒三十四年又創作演出了《三姓樓》。他認為“吃人剩飯是蠢才,自己做飯是良才”。后又編演過《陰陽配》、《關東傳》、《歸德府》等六部長篇。韓廣仁天生好嗓,唱得氣勢逼人,道白聲音洪亮。唱【流水板】是其絕招,張口就是百十句,節奏穩健,字正腔圓,藝人評論說“風不透,雨不漏,一個針鼻難插透”。慢板中的【哀憐調】唱得字字血,聲聲淚,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聽韓禿子唱書是花錢買眼淚。”民國二十八年(1939)冬,時值抗戰期間,韓在新沂縣龍池唱《大陪送》,唱至為九姐喊魂時,一聲吶喊“九姐回來吧”,聲震四野,場外趕集人當是日本兵來了,紛紛逃避,從此留下“一聲九姐喊炸集”的掌故。韓廣仁主要活動在徐州一帶及山東臨沂廣大地區。當時唱漁鼓唱響的有八個人,稱為“八條漢子”,他是其中的頭條漢子。辛亥革命后,他率先剪掉辮子。人稱“韓禿子”,一時社會上傳說“看不厭的韓禿子,聽不倦的《大陪送》”。他一生收徒十餘人,其中李保全、徐鳳鳴、劉德舉等成為有影響的漁鼓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