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席群
翻譯家,教育家,代表作《美國的歷程》
黃席群,男,(1909~2009.4.22),自幼聰明,博聞強記,有神童之譽。1926年同文中學高中畢業后,入金陵大學歷史系攻讀,再入燕京大學攻讀一年。曾任儒勵女中教員,金陵大學農經系講師,中央通訊社編譯部主任。解放后,先後擔任國立獸醫學院英語副教授,蘭州大學副教授,西北師範大學外語系副教授、教授,甘肅教育學院、金城聯大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會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甘肅省翻譯協會顧問、甘肅省外國文學研究會顧問及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會顧問。
今年99歲的西北師大教授黃席群出生於江西九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就是民國初年和梁啟超、章太炎齊名的輿論界領袖黃遠生。他所寫的專欄“遠生通訊”在當時政界具有極大的影響,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記者”。
黃席群自幼聰慧異常,過目成誦。1926年從同文中學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保送到金陵大學攻讀歷史。畢業后先後在儒勵女子中學和金陵大學工作。
1937年抗戰爆發,金陵大學全體師生遷往成都。隨著戰爭的深入持久,學校的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困難,教師的工資自然都打了折扣,黃席群當時每月工資不到100元,對於一個這樣的大家庭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幸好當時德國的海通社需要一個懂英漢翻譯的人———將譯稿拿到中央通訊社發表。精通英語的黃席群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大大緩解了家庭的困境。
但好景不長,1941年中德斷交,海通社撤走,黃席群一家只能靠朋友和同學的接濟勉強度日。
1942年他進入中央通訊社做記者生活才有所改善。
1949年解放前夕中央通訊社撤到台灣,黃席群就又回到儒勵女子中學教書。
1951年他輾轉來到蘭州,落戶甘肅省獸醫學院(現甘肅農業大學),教授英語兼院長室秘書。
中年:發配邊疆死裡逃生
1958年8月10日,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他向記者說,因為他是學校右派中的極右分子,被強送到位於甘肅省酒泉境內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夾邊溝,苦難的日子,從此成了他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夢魘。一起來到這裡的難友們都是來自甘肅省內的機關、企業和學校。在天寒地凍的荒漠里,他們每天要勞動12到16小時,以致於有人累得爬在地上。在夾邊溝,威脅他們生命的除了超強度的勞動和寒冷,更要命的是飢餓。他們吃盡了荒漠上所有能吃的東西。據黃席群回憶,在1958年至1961年期間,在夾邊溝餓死的人很多。夾邊溝曾發生的那一幕,終於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和關注,掙扎在死亡線上的黃席群才倖免於難。回憶起那段往事,黃席群的語氣很平和,彷彿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晚年:淡泊名利發揮餘熱
黃席群自1963起就一直在西北師大外語學院工作,直到1978年才平反,恢復了副教授職稱。
1981年評為教授。
1987年退休。兢兢業業的黃席群一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說起他,最感慨的是他謙遜、平和與淡泊名利的人格。由於黃席群從小體質就差,多次咯血,醫生曾斷言,這個孩子活不過20歲。說到這裡,黃席群淡淡一笑說,他都快活了五個20歲了。記者發現,他的神情充滿了一種孩子般的天真無邪。
黃席群平時喜歡看電視、雜誌等,但更鐘愛寫詩,他所作詩詞曾收入《當代中國詩詞精選文集》。他退休后依然忙碌不已,除擔任《英語世界》的編委和顧問,還致力於研究英語詩歌的翻譯。他認為,在保持原詩意境的前提下,既要兼顧詩的形式格律和諧韻,又不能太拘泥於形式,甚至中國的古文只要運用得當,也可以譯英國詩歌。他的這一觀點曾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
黃席群雖說已是99歲的高齡,但他談吐思路清晰,條理分明。他的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但生活的磨難不僅沒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使他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在這個人世上,只有屈服於命運的人,沒有落敗於命運的人。這也許就是一個學者———一位見證百年歷史滄桑的老人的情懷吧。
黃席群青年時期
譯著《美國的歷程》 | 《英國現代史》 | 《全球大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 | 《夾縫中的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