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左翼前旗
科爾沁左翼前旗
科爾沁左翼前旗,清代內蒙諸旗之一。又稱賓圖旗。原契丹地,遼置長春州。金降為縣,隸泰州。元朝之後為科爾沁部之地。天命十一年(1626)科爾沁部首領奧巴與弟布達齊、叔父洪果爾率屬眾歸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以洪果爾為札薩克多羅賓圖郡王,世襲。掌左翼前旗,設3個佐。俗稱賓圖旗。札薩克駐伊克岳里泊。旗地東西100里,南北120里,在哲里木盟最南端。東至科爾泌左翼后旗,西至喀爾喀左翼旗,南至楊檉木牧廠,北至左翼旗。隸哲里木盟。由山海關入貢。1949年撤銷,併入遼寧彰武縣。
嫩江科爾沁部的最南端與后金女真政權的轄地接壤。為了防止女真人入侵,科爾沁部在其轄地南部駐有軍隊。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圖哈薩爾的15代孫科爾沁部首領奎蒙克塔斯哈喇的孫子納木西·杜然諾顏有三子,長子莽古斯(科爾沁左翼中旗台吉始祖)、次子明安(科爾沁左翼后旗台吉始祖)、三子洪果爾。洪果爾年輕時便領科爾沁部軍隊駐守在科爾沁部南端,防止女真人的入侵。
17世紀初,女真人出於對明朝作戰的需要,終止對科爾沁部兵戎相見的歷史,採取安撫與籠絡的政策,尤其對帶兵在女真人門口的洪果爾盡量爭取和籠絡。天聰元年(1627年)剛剛登上皇位的皇太極在老哈河邊約見洪果爾,洪果爾行君臣禮,會談成功。天聰二年(1628年),洪果爾派其長子畢敦帶兵,參加后金對察哈爾部的戰爭。戰爭結束后,畢敦將全部戰利品上繳后金政權,皇太極為嘉獎畢敦,賜畢敦“達爾罕·昭爾格圖”號。天聰三年(1629年),洪果爾親自與科爾沁部首領圖什業圖汗奧巴帶兵協同后金貝勒濟爾哈朗對明朝作戰,征戰建州、宣化等地,為後金政權立有戰功。
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政權在科爾沁部劃界建旗,設札薩克。科爾沁部被劃分為扎賚特一旗,杜爾伯特一旗,郭爾羅斯前、后二旗,科爾沁右翼中、前、后三旗,科爾沁左翼中、前二旗。順治七年(1650年),又增設科爾沁左翼后旗,共十旗。俗稱“嫩江十旗”,會盟地在科爾沁右翼中旗之哲里木地方,官方稱“哲里木盟”。洪果爾因原駐地就在科爾沁部南端,便領原科爾沁南端的科爾沁左翼前旗(簡稱科左前旗)成為科左前旗的第一任札薩克。同年,清政府封洪果爾為“賓圖郡王”,詔世襲罔替。後來,老百姓稱科左前旗為賓圖郡王旗,簡稱“賓圖旗”。
科左前旗第一任札薩克是賓圖郡王洪果爾,1636年至1641年在位。
第二任札薩克為額森郡王1646年至1665年在位。
第三任札薩克為額濟顏郡王,1666年至1695年在位。
第四任札薩克為塔達布郡王,1696年至1707年在位。
第五任札薩克為伊西班迪郡王,1707年至1747年在位。
第六任札薩克為拉達納札木蘇郡王,1747年至1776年在位。
第七任札薩克為桑堆札布郡王,1776年至1782年在位。
第八任札薩克為羅布桑札拉申郡王,1782年即位,卒年不詳。
第九任札薩克為仁欽札拉申郡王,在位年度不詳。
第十任杞薩克為西力巴斯爾郡王,在位年度不詳。
第十一任札薩克為敏如布扎布郡王,1877年至1904年在位。
第十二任札薩克為棍楚克蘇榮郡王,1904年即札薩克郡王位,1912年因反對袁世凱北走大庫倫,在外蒙哲布尊丹巴政權中任國務副總理至1914年,因事與願違,鬱郁不得志,27歲便去世了。
第十三任札薩克為丹巴道爾吉郡王,1912年至1929年在位,因患“精神分裂症”卸任,1945年去世。
第十四任札薩克為台吉烏寶,1929年起掌管札薩克事務,至1931年,科左前旗即將淪陷時,因不願為日本人辦事,南走北平,張學良將軍為嘉獎其愛國熱情,曾頒發旗札薩克鋼印,委任為科左前旗札薩克。科左前旗淪陷后,日本人曾委派孟和吉雅、巴雅爾二人先後任旗長。1946年,國民黨遼北省政府任命烏寶為科左前旗旗長,烏寶就任不長時間便在遼瀋戰役的炮聲中返回他在北京的官邸了。
順治年間,清政府決定要建一處牧場,作為清朝在東北的三陵(永陵,順治曾祖以上的合葬陵、福陵,努爾哈赤墓、昭陵,皇太極墓)的祭祀用的犧牲供應地,科左前旗劃出養息牧河東岸的大片水草豐美的地方獻給清政府作牧場,直屬清政府管轄。後來,老百姓稱此牧場為“蘇如克”(牧群),也稱蘇如克旗。從此,賓圖旗的轄地被“一分為二”,大大減少了。
清初,對蒙古地方實行“封禁政策”,嚴禁漢人到蒙古地方經商、種地、放牧等。到了清中葉,由於內地土地兼并,貧苦農民無以為生,只好違抗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冒險“闖關東走邊外”到蒙地開荒種地。對此,清政府雖禁不止,大批內地農民到蒙地開荒種地。清政府怕激起民變,便下令在蒙地“借地養民”,意思是所開土地仍歸蒙地札薩克,開荒種地的農民向蒙旗札薩克交地租。道光八年(1828年),詔准科左後旗開庫都力荒。光緒六年(1880年),科左前旗東部大片土地也被開墾,同年設置康平縣,科左前旗又一次被“瘦身”。至撤消建置時,旗東部一百二十多個村屯劃歸康平縣。
嘉慶十八(1813年),在蘇如克地方試墾荒,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續墾。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橫道子地方設置彰武縣。至1947年,把科左前旗四十多個村屯劃歸彰武縣。科左前旗把南部的蒙漢雜居地稱“下八戶地”,把西北部的沙丘地稱“上牧地”。至此,科左前旗的“下八戶地”全部開墾,只剩下所謂“上牧地”的沙丘地。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哲里木盟全部淪為殖民地。日本人對蒙旗地方的這種“旗縣並存”,旗札薩克管地收租,縣治管百姓管不了土地的局面深感不滿,認為這種局面不符合其“治安肅正”政策。於康德五年(1938年)提出了所謂“土地奉上”的號召,其實就是強令蒙旗王公將全部土地奉獻給傀儡“康德”皇帝,任日本人宰割。這樣,所謂“下八戶”地全部變為縣治,和科左前旗(時稱東科前旗)毫無關係了。作為一個旗的建制的科左前旗只有“上牧地”的一小部分領地了。
1949年3月17日,遼北省政府決定,撤銷科左前旗建制,將東南部蒙漢雜居的三個區劃歸康平、法庫、彰武三縣。將四區(滿斗)和五區(朝魯吐)約2000平方公里土地划入了庫倫旗。至此,自1636年存在了313年的科左前旗(賓圖旗)的名稱從地圖上徹底消失了。1955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決定,交庫倫旗之滿斗、朝魯吐兩個區劃入科左後旗,其中的瓦房和巴拉嘎蘇塔拉二村劃歸庫倫旗。
1636年,初設旗時,科左前旗北靠科左中旗、東與科左後旗接壤,西以養息牧河為界與庫倫、土默特左旗(蒙古貞旗)隔河相望,南與新民縣相鄰。是一條西北東南向的狹長地帶。清初,又從科左前旗劃出蘇如克牧場后,科左前旗更顯狹長特色,百姓有“長400里,寬40里”之說,便是這種特色的形象說明。到1938年,日本人強令“土地奉上”后,東科前旗南與彰武縣接壤,西與庫倫旗相鄰,北靠東科中旗,東臨東科后旗和康平縣。仍成西北東南向的略成長方形狀的地帶。
科左前旗駐地最早設在伊和要樂(今科左後旗滿斗蘇木伊和要樂嘎查),后遷至哈拉烏蘇(今科左後旗哈拉烏蘇蘇木哈拉烏蘇嘎查),再遷至昂海(今科左後旗沙日塔拉蘇木昂海嘎查)。但在上述地方沒有留下遺址,據分析,可能當時旗札薩克也在蒙古包里辦公。最後在章古台東南的山間平地建起磚木結構的“王府”。建成前,旗札薩克遷至一個小村裡暫住過,這個村子現在叫“老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