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郡

敦煌郡

敦煌郡,一作燉煌郡,郡名,又名晉昌郡,漢王朝於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區歸酒泉郡管轄。分武威、酒泉兩郡之地,設張掖、敦煌二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

基本介紹


敦煌郡,治 敦煌縣,在今敦煌西。屬 涼州刺史部。最初的敦煌只是一個很小的郡,但它的發展很快,領六縣: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其東以 籍端水與酒泉郡為界。敦煌為盛大之意,秦末漢初時為大月氏所居之地。后月氏為匈奴所逐,敦煌一帶成為渾邪王領地。直到東漢的班超,終身經營西域,暮年向朝廷懇求還鄉,還在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1200戶,38335人。東漢時轄境與縣目均不變,惟 淵泉縣,後漢書郡國志作 拼泉徠。三國時為魏國領地。前涼時曾改敦煌為 沙州。北魏置敦煌鎮。隋置瓜州,大業中改為燉煌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瓜州,武德五年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633年)改為沙州。天寶元年(742年)復改為燉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