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次
山東省縣級市
《晉徠書·地理志》樂陵國條中有:厭次、陽信、漯沃、新樂、樂陵五縣。
陵縣,古稱厭次,平原等。
地處魯西北平原,隸屬德州市,位於首都北京、港城天津、省會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陵縣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化工、紡織、輕工、食品、農副產品加工五大行業近千家企業。
產品達58徠0多種,有50種產品走出國門,58種產品被評為省優、部優。
其中,信達集團生產的大紅染料佔全國產量的60%,出口12個國家,被譽為“中國紅”。
厭次
陵縣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程式控制電話、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為人們提供了便利通訊。
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在縣內穿過。電力充足,能源豐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陵縣歷史文化悠久。現收藏陵縣文博苑內。
厭次,古地名,位置位於今山東德州陵縣。
唐平原郡古城遺址為顏真卿在此做太守時所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墓群”連綿如山。
具有萬畝水面的“丁東水庫”和“仙人湖”是旅遊、度假、療養、垂釣的理想去處。
神頭鎮歷史悠久,名稱屢經變易。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在神頭置厭次區,屬齊郡平原地。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后,廢定安公國,再置厭次區。
傳說明朝一次大地震,僅殘存一城頭,故名"剩頭",後為“神頭”。
建國初期,全區共設11個區,神頭為第八區駐地。共轄109個村,1958年設神頭人民公社,共轄61個行政村,1984年改稱神頭鄉,原行政區域,1991年元月經省政府批准改為神頭鎮。
2000年6月原鄧集鄉與原神頭鎮合併為神頭鎮,所轄98個行政村。
歷史事件
東方朔,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漢武帝徵召入朝,上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切中時弊,然因生性詼諧,故被漢武帝看做俳優,不受重視,“不根持論,上頗俳優畜之”譹訛。
雖然在漢武帝時期東方朔沒有獲得應有的政治地位,但在後世則受到多方重視,留下了厚重的歷史印跡。
2013年至今,厭次縣(陵縣)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
總人口729537人,各鄉鎮人口:安德街道120728、臨齊街道150728鄭家寨鎮42327麋鎮46504宋家鎮37649徽王莊鎮38487神頭鎮50290滋鎮34395前孫鎮28788邊臨鎮27236義渡口鎮32211丁庄鎮21101於集鄉19821(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郵政編碼 | 地縣 |
253500 | 城縣:安德街道 |
253516 | 臨齊街道 |
253517 | 鄭家寨 |
253513 | 神頭鎮 |
253521 | 丁庄鎮 |
253508 | 於集鄉 |
253501 | 邊臨鎮 |
253502 | 徽王鎮 |
253514 | 滋鎮 |
253509 | 糜鎮 |
253506 | 義渡口鎮 |
253505 | 前孫鎮 |
253511 | 宋家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