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峙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轄鎮

蝦峙是舟山著徠名的漁業鎮,獲有"魷魚之鄉"稱譽。居六橫、桃花島之間,島形狹長,確也象只蝦兒。蝦峙陸域面積22.9平方公里,以山地為主,最高礁岩山,海拔207米。下轄6社區6村17個股份經濟合作社。蝦峙岸線曲折,嶴口環列,沿岸自然景觀豐富,有海蝕陡崖、島岬,以及東北部礁嶴、黃沙嶴、河泥漕分佈的小片沙灘。島上設蝦峙鎮,駐地大嶴,有21個漁業行政村,居民約2.6萬人,其祖先多數是康熙(1662~1722)年間從寧波、鎮海、象山等地遷入的漁民。

地理環境


位置

蝦峙
蝦峙
蝦峙島,位於舟山群島南部,北距區治沈家門約21.5公里。東北隔蝦峙門國際航道與桃花島相鄰。西南隔小北港、條帚門水道與六橫島、元山島相鄰。東南海域為洋鞍漁場,西北為崎頭洋。由蝦峙、走馬塘、大雙山、小雙山、湖泥山、東白蓮山和西白蓮山7座住人島組成。現走馬塘島、東白蓮島、西白蓮島、金缽盂島已經完成原住民遷出,開展整島招商開發工作。

地貌

蝦峙島島形狹長,島岸曲折,嶴口環列,形似浮於海上的大蝦。有公路連通島上各村,海上與沈家門、六橫、郭巨、桃花等地均有班船來往。西部的蝦峙港式全島各類船隻主要進出港口。

行政區劃


蝦峙鎮政府所在地大嶴,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蝦峙島早在元大德《昌國州圖志》中就有文字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在島上設置蝦峙區,宣統年間改稱靈和鄉,至抗戰勝利后復稱蝦峙鄉。1950年5月解放,成立蝦峙鄉人民政府,隸屬定海縣。1953年普陀建縣后劃歸普陀縣管轄。1987年普陀撤縣設區,當年8月蝦峙島建鎮,2001年原湖泥鄉併入蝦峙鎮。

經濟


蝦峙鎮以海洋捕撈業聞名遐邇,歷史上漁產量最高的1978年達5.15萬噸,擁有機動漁船400餘艘。近年因東海漁業資源衰減,近海捕撈業逐漸轉向遠洋捕撈和養殖。尤其是遠洋漁業已形成該鎮經濟的新增長點,60餘艘裝備現代化的大型漁輪,開闢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漁場,釣捕魷魚。島上居民多數以漁捕或漁業服務為主,漁風淳樸。古迹有近200年歷史的清涼庵、清代漁民"義勇捍匪"匾等。雷達導航台建於島東端,為該島標誌性建築,主樓高21米,1983年建成,系寧波北侖港配套工程。去蝦峙旅遊,可以體驗濃郁的漁島風情。
漁業
漁業是蝦峙鎮的主要基礎產業,全鎮現有各類大小漁船及漁業輔助船隻834艘,其中鋼質漁船408隻。1988年4月成立遠洋服務社以來,全鎮現有62艘北太及西南大西洋魷釣作業遠洋船隊,2001年被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評為“魷魚之鄉”。水產品加工業已形成冷凍、冷藏、魚粉和各類小包裝水產品加工體系,冷凍、冷藏容量達到3500噸,海水養殖面
積1462畝。
蝦峙共有船舶修造、建築材料、船用電子、漁用機械等集體、個私企業32家,年創產值超億元。
第三產業現有運輸、冷凍、冰鮮、掏沙船208艘,總投資超過8億元。
徠蝦峙港灣優良,海岸線總長約55.8公里,港口水深浪平,國家級重點漁港正在勘測、設計中。蝦峙門國際深水航道,可通航20萬噸級巨輪。旅遊開發正處於啟動階段,供電、道路、通訊、電視、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齊全,學校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總長3.3公里的高標準海塘已全部建成。
蝦峙鎮是一個以漁為主,漁、工、貿並進的綜合性新興漁業重鎮,全鎮陸域面積22.9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總人口13541人(2017年)。200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9.54億元,同比增長8.60%。其中工業總產值2.3億元,增長15.86%;漁業總產值4.82億元,減少0.07%,漁業總產量11.53萬噸,減少5.61%。人均收入7110元,增長5.04%。財政收入812.92萬元。2005年經濟發展的主要調控預期目標是:社會總產值突破10億元,其中漁業總產值4.52億元,減少6.22%;工業總產值2.35億元,增長2.17%;海運業產值2.72億元,增長29.52%。人均收入7466元,增長5.01%,財政收入與2004年基本持平。2008年全鎮漁業總產值5.57億元,同比(5.08億元)增長9.65%。總產量比2007年略有減少,但總產值增長情況較好,主要是遠洋漁業魷魚價格有所回升;而國內漁業通過大力發展燈光圍網等低耗高效的作業方式,總體上保證了減產穩效。2008年全鎮國家柴油財政補貼5770萬元,其中遠洋漁業2225萬元,國內捕撈3545萬元。 
蝦峙鎮是舟山的重要漁區,素有“浙江漁業看舟山,舟山漁業看普陀,普陀漁業看蝦峙”的美譽。全蝦峙鎮現有各類大小漁船及漁業輔助船558艘,其中:國內捕撈120馬力以上303艘,80馬力以下131艘,漁運(冰鮮)72艘,遠洋52艘(南太1艘、北太47艘、朝鮮魷魚拖4艘)。2001年被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評為“魷魚之鄉”,成為了全國沿海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群眾遠洋漁業基地。
海運業
新型發展的海上運輸業是蝦峙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隨著海上運輸業發展,成立全省首家鄉鎮級海運商會及海運服務中心。2005年3月底,全鎮擁有從事油運、貨運等運輸船共333艘,總運力近13.97萬噸,2005年1-3月完成產值5570萬元。在今後發展趨勢上,蝦峙漁民朝外海、大噸位和特種船舶方向發展。
蝦峙鎮現有企業28家(其中集體企業4家),產業分佈為船舶修造、水產加工、製冰、機械加工等,2005年1-3月份全鎮工業產值1268萬元。蝦峙鎮工業利用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扶植水產品精深加工和家庭工業,鼓勵漁民發展國際直銷船,發展魷魚加工、銷售業。

交通


內部交通

去蝦峙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遊客主要通過沈家門墩頭碼頭、寧波郭巨碼頭到蝦峙島;自駕族可以直接開車寧波郭巨碼頭上船,沈家門墩頭碼頭不具有車渡船能力。
輪渡
沈家門-蝦峙島輪渡指南(1)沈家門墩頭碼頭到蝦峙快艇
"神侶1號"高速快艇,航時30分鐘,票價32元。
沈家門墩頭碼頭開:8:30,14:00;
蝦峙島柵棚碼頭開:9:20,14:50;
(2)沈家門墩頭碼頭到蝦峙島輪船指南
蝦峙輪,航時60分鐘,票價18元。上客艙(23元)和貴賓艙另收費
沈家門墩頭碼頭開:07:00,09:50,12:40,16:00;
蝦峙島柵棚碼頭開:07:00,08:20,12:30,16:00;
車渡
郭巨碼頭,要趕早,一天一班船,早上7點

外部交通

鐵路
各大城市的遊客可先坐車到寧波、上海、杭州等大中型城市,再轉到有客渡到蝦峙島的碼頭。上海、杭州、寧波都有長途大巴到舟山沈家門。
客車
上海方向:上海到沈家門的大巴每天有16班,車程約4.5個小時,票價138元/人。普陀長途客運中心27路、18路到墩頭碼頭,公交2元。
杭州方向:杭州汽車南站、東站都有到沈家門的客車,1小時2-3班,車程約3.5小時,車費95元。
自駕
至沈家門碼頭:杭浦高速-杭州灣大橋-大橋南連接線(即瀋海高速)-前洋互通后"按舟山跨海大橋方向指示牌行駛"-蛟川收費站-舟山跨海大橋-舟山本島沿329國道往沈家門方向開(路上注意指示牌)到沈家門墩頭碼頭。車停此處,人坐船擺渡到蝦峙島。
寧波郭巨碼頭:沿滬杭高速杭甬高速公路一直向寧波北侖方向開,到北侖收費站出口后,向右轉,沿329國道往白峰郭巨方向開。注意到白峰碼頭前要向郭巨方向開,一直開到郭巨碼頭,坐車渡到蝦峙島。
杭州到舟山蝦峙島自駕車路線:
1.杭甬高速——寧被北下——舟山跨海大橋——沈家門——墩頭碼頭——蝦峙島
2.杭甬高速——甬台溫高速——北侖出口——郭巨碼頭——蝦峙島
上海到舟山蝦峙島自駕車路線:
1.上海——滬杭高速——杭州灣大橋——寧波北下——舟山跨海大橋——沈家門——墩頭碼頭——蝦峙島
2.上海——滬杭高速——瀋海高速——甬台溫高速——北侖出口——郭巨碼頭——蝦峙島
南京到舟山蝦峙島自駕車路線:
1.南京——寧杭高速——杭甬高速——杭州灣大橋——寧波北下——舟山跨海大橋——沈家門——墩頭碼頭——蝦峙島
2.南京——寧杭高速——杭甬高速——甬台溫高速——郭巨碼頭——蝦峙島
寧波到舟山蝦峙島自駕車路線:
1.寧波鎮海——舟山跨海大橋——沈家門——墩頭碼頭——蝦峙島
2.寧波——甬台溫高速——北侖出口——郭巨碼頭——蝦峙島

旅遊


河泥槽

河泥槽全景航拍圖
河泥槽全景航拍圖
河泥漕村位於蝦峙本島最南端,面積3435畝,戶籍人口約1640人,常住人口僅500餘人。該村有著良好的原生態環境資源、漁村風貌和自然風光,並有著濃厚的漁業文化底蘊。地理位置優越,內有天然港灣,外有海事雷達站,北有蝦峙門國際航道,南有條帚門國際航道。現有阿貝民宿、金沙麗景、碧海藍天、浮生民宿位於河泥槽。

雙山島

雙山島形態簡潔自然,景觀處處面海,具一定的人文旅遊價值,景觀層次較為豐富。
大雙山島
大雙山島

對岸

公益廣告截圖
公益廣告截圖
該村落為2018年央視春晚公益廣告《家香家鄉篇》拍攝地,石頭壘的房子、天然的港灣,原生態的山水,峰、石、海、灘,構成一幅奇妙的山海畫卷,蔚為壯觀。

礁嶴

礁嶴股份經濟合作社位於蝦峙本島東北方向,蝦峙門國際外輪航道南側,礁嶴村盤踞在山的底部,對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在礁嶴村,有一塊光緒皇帝御賜的貞潔牌坊,牌上的欽旌兩字,欽字代表皇上親筆,旌則是代表表彰。這塊匾是當時的皇帝御賜的,表彰的是當時節婦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