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麻山鎮的結果 展開

麻山鎮

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轄鎮

麻山鎮位街於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以境內麻山得名。2018年5月30日,省民政部批複,同意麻山區設立麻山鎮,新設麻山鎮下轄16個行政村,結束了長達13年的“區直管村”歷史,建立了麻山鎮第一屆領導班子,並將鎮政府辦公地點駐在麻山村原二十三中校舍。

歷史沿革


舊中國時期

清末,屬穆棱縣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逐漸形成麻山、吉祥兩個村莊,隸屬穆棱縣第四區管轄。東北淪陷后,初設麻山甲、吉祥甲,隸屬奎山保。

新中國建國前

1938年1月,改隸奎山村。1939年6月,隨奎山等村劃歸林口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7年4月,林口縣設置麻山區。

新中國建國后

1956年撤區劃鄉,設置麻山鄉。1957年1月,劃歸雞西市管轄,設置麻山區。1992年,歸屬雞西市管轄的市轄區。2000年,麻山區轄1個街道、1個鄉:麻山街道、麻山鄉。2005年,雞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實施撤鄉並鎮工作,撤銷麻山鄉,實行“區直管村”。2006年1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撤銷了麻山區麻山鄉黨政機構。2018年5月30日,省民政部批複,同意麻山區設立麻山鎮,新設麻山鎮下轄1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麻山鎮位街於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以境內麻山得名。位於市境西部,東北與滴道區相連,東南與梨樹區分界,南與穆棱縣接壤,西與林口縣毗鄰。下轄太和村、吉祥村、龍山村、新光村、前東新村、麻山村、新發村、和平村、共榮村、雙嶺村、后東新村、土頂子村、五龍村、青龍村、西大坡村、山河村16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2000年,麻山鎮(原麻山鄉)有人口17296人,以種養、畜牧業為主導產業,鎮里先後在土頂子、山河、后東新、和平村興建起4個標準化養牛場,在龍山、麻山等十個村屯新建能容納50頭牛的牛場10個,全鎮共建設青貯窖5800立方米。吉祥村千頭豬場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現豬場存欄達到560頭。全鄉黃牛存欄9950頭,同比增長16.6%。豬、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0400頭、16850隻、123100隻,同比增長11%、61%、13%。此外,全鎮還發展魚塘790畝、柞蠶140把、林果15500畝、養蜂450箱。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產資源居全市6區之首。經初步查明的有硅線石、花崗岩等13種高儲量、高品位的非金屬礦產資源,並擁有相關的工業產品石墨、煤炭、磨料、白灰、重、輕質碳酸鈣等四大系列50餘品種,市場遍布全國,部分產品遠銷海外。麻山區野生資源也較豐富,藥材有黨參、黃芪等十餘種;山野菜有金針菜、蕨菜等數十種;野生食品有黑木耳、蘑菇、山梨榛子等數十種。農業資源豐富,林果、糧豆、烤煙、甜菜等種植業正蓬勃發展;北葯、食用山產品資源極為豐富。麻山白雲白灰在黑龍江省東北地區很出名。

文化


歷史意義

麻山鎮政府的成立,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需求,對於推動我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