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湘

北京能源學會副會長

任湘(1926-2020年11月18日 ),地熱專家,畢業於延安自然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農業系。北京市科協第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地質學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會長,北京能源學會副會長。

人物簡歷


1945年,陝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農業科科員
1946年,晉察冀邊區張家口汽車修理廠,人事管理股長;冀察熱遼邊區圍場禁煙稽查局,稽查隊長
1946年——1948年,哈爾濱紡織廠,佳木斯東北第二紡織廠,書記、廠長
1948年——1952年,留蘇,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勘探系,礦產地質勘探專業
1953年——1963年,北京地質學院普查勘探系和稀有放射性礦產地質及勘探系,教研室主任、系總支書記、系主任;1961年獲得副教授職稱
1963年——1971年,地質部一零五隊,稀有放射性普查勘探,第一副隊長、總工程師
1971年——1983年,北京地質局,1980年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先後擔任總工程師,黨組書記,局長
1983年——1994年,北京市科協副主席、黨組書記;華北地熱中心主任
1994年離休,擔任北京市科協榮譽委員、中國礦業聯合會顧問、北京市西藏寧夏專家顧問、中國能源研究會顧問、中俄友協理事、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副會長。
2020年11月22日,離休幹部任湘同志,因病於2020年11月18日11時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人物介紹


地質學家、地熱專家任湘,湖南省湘陰縣(今汨羅市)人,他是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同志的侄子。
1926年8月,任湘生於上海。1945年,他畢業於延安自然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農學系。1952年,他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地質學院勘探系。1952年底,他從蘇聯回國,被分配到北京地質勘探學院工作,幹了11年,從助教干到系主任,擔負勘探地質學、稀有元素礦床及勘探學等專業新課的講授,還撰寫了《中國地熱發電現狀與展望》、《關於羊八井地熱田深部熱儲的剖析》等30餘部論著,他至今仍在為中國的地熱開發事業貢獻力量。
從20世紀70年代起,任湘一直沒有脫離地質、地熱的專業工作,參加了國家“七五”、“八五”地熱科技攻關計劃的執行,帶領地熱專業代表團出國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主持全國地熱資源評價和開發利用活動。
在擔任華北地熱中心主任和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期間,他為開發地熱資源,七進西藏、十赴騰衝滇西),他還和同事們探明西藏羊八井的一眼高溫地熱井的溫泉溫度,可高達320攝氏度,令世人為之震驚。義大利人對此深表懷疑,派專家帶儀器前來測試,最後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說:“你們中國是正確的。”因為任湘在地熱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成就,被國際地熱專家稱為“中國地熱之父”。
《二十世紀湖南人物》:
湖南省湘陰縣(今汨羅市)人,1926年8月生於上海。尚在母腹時,父母被反動派逮捕入獄,后經黨組織多方營救,母親才得以出獄。出生后,取名任生滬。不到兩個月,母親就去世了。當時父親任作民已去武漢工作,黨中央派毛澤民將他母親的遺體和襁褓中的小生滬送回湖南湘陰縣塾塘鄉老家。1939年12月高小畢業后,由叔父將其送到長沙父親任作民和繼母丁祝華身邊,隨父母到延安。他在延安上學,後來又進入延安自然科學院農學系學習,並得到革命前輩李富春、蔡暢、帥孟奇等的關懷和照顧。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張家口汽車修理廠人事股長、稽查大隊隊長、哈爾濱紡織廠廠長,還領導過佳木斯紡織廠的籌建工作。1948年8月,黨中央派21名青年赴蘇聯學習,他和李鵬、鄒家華是這批學生中的黨支部委員,到蘇聯后,分別選學了機械、電子、航空等不同專業,他學的是地質專業。1949年底,毛澤東、周恩來訪問蘇聯時,12月31日接見了這批青年,並一起歡度節日。毛澤東還揮筆為他題寫了“開發礦業”四個遒勁的大字。這不僅成為他終身的奮鬥目標,而且使中國地礦工作者深受鼓舞。
1952年底,他從蘇聯留學回國,被分配到北京地質勘探學院工作,幹了11年,從助教、講師到副教授、教授,從教研室主任到系主任,擔負勘探地質學、稀有元素礦床及勘探學等專業新課的講授,自編了從教材到實驗課的全部教材。60年代初期,中、蘇科學院合作研究的“白雲鄂博”科研項目是全國的重點項目之一,上級決定成立地質部一〇五隊,5年內完成任務,他任總工程師兼副隊長。經過3年艱苦奮戰,一〇五隊進行了稀土、銀、鋁等的簡項分析和27種稀土元素礦物、15種鋸礦物及幾种放射性礦物的分析鑒定,查明了稀土、鋸在礦廠中的含量及其所佔儲量比例,攻克了稀土、銀選礦等技術難關。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對一〇五隊的生產、科研及工作方法報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項工程於1980年被地質部評為地質找礦重大貢獻獎。他帶隊先後在內蒙的陰山東西榴皺、甘肅的河西走廊、青海冷湖北山、祁連山、貴州等人煙稀少的高原上從事稀有金屬找礦勘探工作。1971年6月至1983年12月,他調北京市地質局工作,任地礦處處長、總工程師、局長和黨組書記等職。1983年12月至1994年7月,調任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市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華北地熱中心主任。1992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從70年代起,他一直沒有脫離地質、地熱的業務工作,參加了國家“七五”、“八五”地熱科技攻關計劃的執行,帶領專業團赴美國、義大利、日本、紐西蘭、匈牙利等國地熱專題訪問和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主持全國地熱資源評價和開發利用活動。特別是在擔任華北地熱中心主任和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期間,為開發地熱資源,七進西藏、十赴騰衝(滇西),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和世界許多國家。還和同事們探明西藏羊八井一眼高溫地熱井溫泉溫度高達320度,令世人為之震驚。義大利人對這一奇迹深表懷疑,派專家帶儀器前來測試,最後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說:“你們中國是正確的。”
在幾十年的地質、地礦、地熱勘探工作中,他撰寫了《中國地熱發電現狀與展望》、《關於羊八井地熱田深部熱儲的剖析》等30餘篇論著。1994年7月離休后,仍兼任華北地熱中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礦協礦泉水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國家科委高科技開發顧問,國家建材局高級顧問、雲南和西藏地熱開發顧問等科技工作職務。在紐西蘭的一次地熱專家會議上,紐西蘭的地熱專家稱他為“中國地熱之父”。
《首都之窗》是與非:
任湘的人生追求
77歲高齡的任湘,是我黨老一輩革命家任弼時的侄子。1952年,任湘留蘇學成回國后,為發展新中國地質事業做出了貢獻。從70年代開始,他為開發我國地熱資源,曾七進西藏,十下雲南,踏遍山川大地,取得豐碩成果,成為我國著名的地熱專家。
而今,滿懷濃濃奉獻情的任老,雖已辦理離休手續十多年了,可自從北京市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兼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的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從未在家裡休息,成年累月地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礦業聯合會顧問、中國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崗位上工作不息。國務院為表彰其在發展我國科學技術事業上做出的突出貢獻,特頒發榮譽證書,發給政府特殊津貼,以資獎勵。
1963年初春的一天,時任地質部部長的何長工接到中央緊急指示,要他通告地質學院稀有放射性礦產地質物探系主任任湘即刻到聶榮臻元帥辦公室接受任務。
聶帥見到任湘后,開門見山地對他說:“蘇聯專家撤走了。中蘇合作研究的白雲鄂博礦產項目雖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稀有放射性元素的系統研究和綜合評價還沒有做。大家研究,決定由你這位稀有元素礦產勘探專家去完成,以地質部為主,冶金部、化工部密切配合,要在5年內完成任務,怎麼樣?”
面對聶元帥親自交給的重任,任湘像戰士出征一樣,當即堅定地表示:“堅決服從,5年內完成任務!”
自幼在延安長大,18歲挺進東北時就是我軍營級幹部的任湘,了解聶元帥從黨和國家大局著想的急迫心情。50年代就曾到內蒙古實地勘探過礦藏的他,深知“白雲鄂博”項目事關我國高科技發展,是與世界霸權主義相抗衡的大問題。他領悟到聶元帥限定“5年內完成”的含義。是啊,時間就是生命,搶到時間,就是我們的勝利。
一身多職的任湘受命后,立刻回到地質學院,將他擔任的稀有放射性礦產地質和物探系主任,以及兼任的稀有礦產地質教研室主任和黨總支書、俄語翻譯的五項職務做了緊急交代后,就馬不停蹄地奔赴“白雲鄂博”去了。
為了不辜負聶元帥的期望,任湘在“白雲鄂博”跋山涉水,夜以繼日地實地勘察,沒用3個月,就拿出了“白雲鄂博”勘察設計方案,報送地質部轉呈聶元帥。
方案隨即獲准並受到聶元帥讚賞,遂任命任湘為總工程師,令其從全國範圍選調100名專業工程師為技術骨幹,吸收大批大學畢業生,組成了上千人的中央直屬105攻關工程隊。中央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領導全力支持,動員各行各業,在國家物資和人民生活用品極端困難的年代,為勘探隊員們提供急需物資。
任湘干起工作從來不知苦和累。1964年寒冬的一天夜裡,他剛從冰天雪地的野外工地回到屋裡就覺得噁心,隨後,就不停地大口吐血,只覺頭暈腿軟。此時的他,還擔心讓隊員們看到,影響隊員宣誓進軍時表示的“誓死也要攻下白雲關”的高昂士氣。他蹣跚著一人走到醫院,可當他躺到急診室的病床上時,就再也不省人事了。醫護人員一邊忙著緊急搶救,一邊通知105隊值班室:“快來人,你們的任總不行了,趕快給他準備後事吧……”
任湘病危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北京。地質部領導派飛機將他接回北京治療。
任湘身在醫院,心繫“白雲”。病情稍有好轉,他就要求出院,在醫生和家人的勸阻下,他只好又多住了一段時間。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他根據“白雲”勘探工程進展情況,認為勘探急需從地質取樣學上進行理論指導。他就在病床上開始了蘇聯出版的《取樣地質學》一書的翻譯工作。就這樣,他一邊在醫院療養,一邊翻譯《取樣地質學》,當其肺病基本痊癒,書也翻譯完稿時,任湘又重返“白雲”勘探現場指揮戰鬥了。
任湘率領著105勘探隊,歷經3年日夜奮戰,終於攻克了“白雲”稀土、鈮、鉭等的簡項分析和27樣稀土元素礦物、15種鈮礦物以及幾种放射性礦物的分析鑒定,查明了稀土、鈮選礦實驗等技術難關,還對白雲鄂博的全部鐵礦體結合開採現狀重新圈定編圖,並計算了其全部儲量的完整科學數據。
接著,任湘拖著尚未完全康復的病體,在每周要趕到醫院給肺部補氣的狀況下,堅持搞完了“白雲”勘探重任。勘探結束后,他又組織驗收成果,完成了“白雲”鐵、鈮、稀土礦床綜合評價報告,礦石礦物志及評價工作方法三套大型報告,上報中央。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接到報告后,組織各方專家,對其3個報告進行了一個月的審核,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批准通過。在科學的春天到來的時候,任湘率隊攻克的“白雲”工程,榮獲了全國重大貢獻獎。
5年重任,讓他3年就完成了。忠誠厚道的他,此刻說了一句心裡話:“總算給了聶伯伯一個放心的彙報。”
任湘圓滿完成聶元帥交給的白雲鄂博重任以後,即於1968年遵照中央下達的命令,率領105勘探隊轉戰大西北的甘肅、青海兩省,普查蘊藏在地下的放射性礦藏。
勝利完成青海、甘肅兩省稀有放射性普查任務后,接著轉戰大西南,他率領105隊在貴州的群山峻岭中苦戰3年,連續完成了織金鈴礦中重稀土元素的綜合評價,獲得了豐碩成果,為國家高科技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礦源基礎。
1971年,任湘奉調回京,擔負起北京地區地質礦產、水文、地震地質、地熱資源等項任務的十年勘探工作。在這十年中,他先後在北京地質局地礦處長、總工程師、局長、黨組書記的崗位上工作,可他身心總在勘探現場。為了給北京尋找水源,他踏遍京西、京北山區;為給京城防震防災提供科學論據,他精心組織完成了華北地震地質大會戰;為給北京尋找清潔無污染的地熱資源,他開始研究北京極其豐富的4個地熱帶的分佈和開發利用。
任湘為研究和開發地熱,從北京走向全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他先在華北地熱中心主任的崗位上考察了華北地熱帶;進而在全國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的崗位上,對我國處於高溫地熱帶之藏南、川西、滇西之喜馬拉雅地熱,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為此,他曾十赴滇西“熱海”,對溫度高達攝氏98度、舉世聞名的“大滾鍋”,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為全面掌握西藏地區高溫地熱帶的分佈和走勢,他七次進藏,不顧年逾花甲、肺部舊疾、呼吸困難的困擾,爬到高原缺氧的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高溫熱田進行了考察,親自勘察令世界震驚、噴泉溫度高達攝氏320度的熱井,積累了可貴的科學數據。
任湘多次出訪世界各國考察地熱,他說全球有4個高溫地熱帶,其中兩條跨越中國境內,一條在藏南、川西、滇西;一條在台灣省。如今全國已有3000多眼地熱井得到開發,得到利用的有1600多處,溫泉城已有70多個。北京地區地熱極其豐富,4個地熱帶分佈城區和郊區,已有150多眼地熱井得到開發利用。全國各地都有地熱資源,天津市有的地區採用地熱取暖。山東的青島、濟南、煙台德州泰山地區都有地熱點。
熱心的任湘為開發地熱,足跡走遍全國,有求必應,許多省市請他指導開發地熱,紛紛獲得成功。前年的一天下午,來北京開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毛如柏給他打電話說:“晚上請你吃飯。”任湘知道又要和他商討地熱了,就說:“你想讓我幹什麼事兒,說吧。”原來是他們打的第一眼井,已打到近2000米,仍不見熱水噴出。第二天他隨毛如柏趕到寧夏,當到工地察看取出的岩心時,就明確指出:“還未打到硬質層,要繼續深鑽,穿過硬質層,我保證你們成功!”果然,鑽到3140米時,高達攝氏69度的熱水就噴涌而出了。
1992年8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及美國、義大利、紐西蘭、日本等國家的專家和中國有關方面的專家一起,在西藏拉薩召開了中國西藏高溫地熱開發利用國際研討會。任湘作為中國專家組組長和此次會議的組織者受到讚賞。有一位曾多次來我國考察的世界知名地熱專家,深為任湘對地質學和對中國地熱蘊藏開發前景的認知所折服,在一次中外專家參加的會議上,他由衷地稱讚任湘為“中國地熱之父”。可每當人們提起國際專家對他這一美譽時,他總是擺擺手說:“這是一句戲言而已。”
心胸廣闊、只想為人民多幹些事的任湘,在學術追求上,總是記著諾貝爾的名言:“太陽如知道了整個銀河系有多大,他肯定會因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羞愧不如。”他特地把這句話抄錄下來,貼在居室牆上,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永不滿足,在古稀之年,實踐著他的不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