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凡
超寫實派畫家
林一凡先生,超寫實派畫家,畢業於中央美院,加拿大華人藝術家。98年回國,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委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2003年在新加坡華人藝術畫院舉辦個展。在法國舉辦“中國中青年油畫展”。2007油畫在中歐地區被多家貴族收藏。2013年受邀參加國家畫院舉辦的“全國中青年油畫聯展”。2014年受國家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邀請,特約出席國家會展中心開幕的“LOHAS藝術博覽節”。
林一凡先生、歷任中央國資委任命的高層管理人員,享受團級領導幹部待遇。獨立法人、盛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國外期間進陳逸飛油畫工作室,師從著名畫家陳逸飛學習油畫,成為陳逸飛晚期的得意弟子,以相近而飽滿的人文情懷致力於弘揚中國民族精神的優秀品質、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致力於創作優秀的藝術作品、影響和培養以經典的藝術審美態度糾正和引導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社會氛圍。
林一凡與畫展
林一凡進行藝術創作主要涉及的是歷史題材,因此在進行主題思想設計、畫面構圖、光影設計、以及素材取材的文化背景上都要進行客觀詳實的考證,以求真實並符合邏輯的反映歷史。比如:林一凡先生創作的《盛唐樂舞》系列的油畫來說,這個題材系列的油畫,從畫面主題上看,涉及到唐代的服飾、化妝、髮式、建築、文物等元素,因此在有關這些方面的內容,他察閱了大量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包括實地觀摩文物實物。比如,考察過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甘肅的敦煌石窟、曾候乙編鐘,以求直觀的感受在不同的光影和光照下,文物的色澤和質感以及邏輯結構的嚴謹。去過周庄、上海舞蹈學院、上海車展、拍攝過大照的舞蹈素材,和情景素材,以求創作的人物的外表形體極盡完美,人物的結構完美,以及光影幻化的出彩和大氣。每創作一張油畫,都要進行周密的構圖調計,光影設計、服飾設計、素描稿的精細刻畫。接著在用油的比例,輔助材料的選用、作畫工序上,都有細緻的選擇和絲絲入扣的操作。以求達到畫面效果溫潤、細膩、色彩豐富,細節精緻,也為藝術欣賞愛好者展現完美極致的藝術境界。
盛唐樂舞第二季《王者之音》
盛唐樂舞第一季《霓裳羽衣》
盛唐樂舞第三季《天澤舞履》
超寫實敦煌觀音
盛唐樂舞油畫第四季《樂鳳觀》
系列:盛唐樂舞系列之四
又名:樂風觀
《樂鳳觀》局部二
文化淵源
作品取材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主題背景
盛唐樂舞第四季《心有靈犀》布質鏡面油畫
林一凡以其獨特的創意構思和視角,將這一切以一種夢幻般的抒情手法表現得極其唯美、飄逸、恢弘和生機盎然。在他的畫作裡面,時常會有樓閣、庭院的把桿,女子妙曼的身姿,更重要的是……輝煌的舞檯燈光效果撲面而來,將原本那由於重複和機械而顯得枯燥的舞蹈姿態一下子變得那麼鮮活和年輕。與這般恢弘場景相映成趣、平衡畫面色彩的,是舞者那一色純白的紗裙,層層疊疊、朦朧間可見女孩子矯健有力的腿部線條以及韻律感的柔美背部。光影婆娑無拘無束地撫摸著女子,在裙裾和地板上形成美麗的投影。這是多麼完美的景緻。
創作場景
《心有靈犀》又名《樂風觀》局部一
創作手法
古典主義是貫穿於林一凡藝術創作的一條主線,儘管當下能夠表現藝術家個性的藝術形式很多,林一凡卻鍾情於古典主義。在他的畫中沒有當今所常見的燥氣、火氣,相反卻透出一種久違的靜穆純粹與大氣。林一凡的作品刻畫著一個個人們夢境中靈氣十足的歷史肖像,筆下的人物糅合了社會、歷史等人文因素,力求保持自已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並創造豐富的空間想像力,不斷向深入掘進,試圖在深度上做到極致。
綜述
雕塑家羅丹的老師黎科克曾說:“一幅圖畫不一定要漂亮,但是他一定要有感情。”林一凡的油畫作品《樂風觀》更是真摯感情的體現和美麗的化身,也表現了他一直以來對畫中人物的眷戀。
系列:盛唐樂舞系列之一
風格:古典寫實風格中國歷史題材布面油畫
文化淵源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渭城朝雨邑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耳熟能詳的詩句,令人神往的盛唐,在音樂和舞蹈的華美鋪陳中再現於世人眼前,這就是融合了當代的、西方的、時尚等各類藝術元素的現代作品《盛唐樂舞》。
主題背景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時的人們喜歡用濃艷炫麗的色彩,唐朝婦女的化妝在色彩的運用上也不例外,喜用硃砂紅、杏黃、翠綠、金粉、青黛等顏色來妝點自己,化妝一般集中在面部,分為額頭、面頰、眉眼等幾個重要部位,通過對這些部位的重點修飾來凸顯裝扮后那種千妖百媚、雍容華貴的風姿。“盛唐時期的妝容不像現代的妝容那般清淡,喜歡濃妝艷抹,他們大量運用紅色、黑色,間或使用粉色和淺棕等中間色來進行襯托,變化多端而別緻的各式髮髻、高聳的雲鬢間點綴著奢華的各色頭飾……來營造唐代美女的雍容氣象。盛唐樂舞《霓裳羽衣》,舞姿悠揚曼妙,翩若驚鴻游龍,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紫,再現了唐朝樂舞的風采,給人超凡脫塵的感覺。
油畫“霓裳羽衣”局部
《霓裳羽衣》以唐代為創作背景和題材,但並非一件純粹的古典藝術作品,而是融合了當代的、西方的、時尚等各類藝術元素的現代作品。她以超寫實揉和表現主義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樂舞的藝術形式為載體,反映盛唐的輝煌。把現代形體藝術語言和西方舞蹈特質添加其中,或剛勁,或妖嬈,美不勝收。大色塊大背景的舞美與燈光效果出彩,刻意營造出美輪美奐的意境,給人一種恢弘大氣的印象。創作中把握了“藝術不是考古”的創新理念,不拘泥於再現歷史,而是著眼於把盛唐藝術的精神提煉出來,濃縮進一部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映照了今天的時代主題。
系列:盛唐樂舞系列之二
風格:古典寫實風格中國歷史題材布面油畫
創作技法
油畫創作中吸取了義大利藝術之父魯本斯(相當於英國的文學之父莎士比亞)的明暗結構布局和古典浪漫氣質的表現理念,畫面效果給人一種大氣,高貴典雅,空間層次豐富,飽和而細膩的感覺。細節處應用了陳逸飛老師的寫實主義表現技法,令畫面意境突出,細節豐富,色彩多變而深邃,如玉般油潤而透明。並在大膽用色的理念下,巧妙應用寫意,表現出畫面的動感,和恢弘大氣的舞台效果。通過三家糅合,形成了古典大氣,溫潤細膩,動感幻化的畫面效果。
主題取材
《王者之音》依舊延襲了盛唐樂舞系列的主題背景,和本人的喜好。以“大歷史、大文物、大場景、大美女”為創作元素。所謂“大歷史”就是以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創造畫面的意境和想象空間,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對歷史元素的提練和升華;“大文物”是指畫面中的背景題材,一副先秦時期,楚國王候曾侯乙鑄制受贈於楚惠王的雙音編鐘。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面木架垂直相交組成,長面位於墓西,長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長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6個銅鑄佩劍武士和8根圓柱承托住整個編鐘,形成上、中、下三層,銅人著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以之作為鐘座,使編鐘更顯華貴,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此外,更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體只能發出一個樂音,但是編鐘的每件種都能發出兩個樂音,並且互不干擾。之所以如此,經現代的考古研究發現,源自於編鐘本身的合瓦結構,這也是至今為止,唯一能發出一鍾雙音的編鐘,儘管歷代包括近代世人紛紛仿製,但都只能一鍾發出一種音。它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這些在在畫面中都有體現。但因為取材角度不同和意境的需要,有些部分沒有深入刻畫或忽略。
意境設置
《王者之音》 局部一
細節處理
以及超寫實的表達展示著此為歷代君王尊享的曾候乙編鐘的氣勢宏偉,和唐代文化,藝術,音樂、青銅鑄造工藝的發達。在和平社會的當代,烘托出當今社會中國的崛起和社會的國泰民安。
系列:盛唐樂舞系列之三
風格:古典寫實風格中國歷史題材布面油畫
創作綜述
《天澤舞履》系油畫盛唐樂舞系列第三部,歷時半年左右創作完成。油畫以古典寫實的表現方式將中國的佛學,唐代的美女及藝術人文、周易爻學說和現代人的審美取向糅合為一體,以此來弘揚中國民族文化、祈盼社會和平、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理念,同時給人以真實,真切的感觀體驗。
主題靈感
“天澤舞履”依舊延襲了盛唐樂舞系列的主題背景,融合了當代的、西方的、時尚等各類藝術元素的現代作品。此畫作中所謂的“大歷史”就是以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創造畫面的意境和想象空間,用人們熟悉的盛唐文化製造畫面語言,用畫面聯繫起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並能真實客觀的反映歷史,同時融入了居住在“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的鮮卑族拓跋部,經過“九阻八難”兩度由北向南的大遷徙,建立的北魏王朝的佛教歷史。北魏遷都平城(今大同),北魏的皇帝們把佛教定為國教,把武周山視為祈福的神山,大興土木建寺立廟,於是,譽稱三大石窟之首的雲崗石窟便應運而生。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對歷史元素的提練和升華;另外還融入了《周易》之陰陽學說和爻的學說,正如《正韻》的詮釋:“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意思就是天地和諧的完美行為,萬物得以在地上生長,形成了陰陽的完美行為,目的就是使人們向善良方面做。“天澤舞履”取意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兌卦“天澤履”的表達,意為“悅而健,九五中正履帝位而不內心憂慮,是光明的事”表達了一種亨通的景象;另一方面與畫面中釋迦牟尼坐像相呼應,實為主題的點睛之意。
細節的處理與突出主題方面
《天澤舞履》局部
肖像油畫俊熙局部
林一凡油畫風格
人物畫一直是歷史題材所表現的主題。林一凡著眼於是人體畫形態結構的精確和俊美,表現人體的柔和感和彈性感,使人感覺到血液的流動和肌膚的起伏,富有生命的生機,人體形體線條之優美,青春魅力之強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再現。由於他的繪畫功底和個性,畫面流露出一種渾厚感。林一凡不喜愛輕薄的表現,畫面的渾厚感常會不由自主的表現。他不喜歡在光潔的畫布上作畫,畫前非要在畫布上做有色的厚底。這樣畫面不會顯得太單薄,色彩也會比在白底上畫的更深沉一些。在畫的過程中他偏於運用反覆多層的畫法。重疊使筆觸和色彩在間隙間呈現,畫的渾厚感也油然而生。他畫每一幅都是反反覆復不下數遍,每一層都會在微妙的展現特別的痕迹,在間隙中透出。給人以厚實之感。
哲理在審美認識、審美創造、審美欣賞中起著十分微妙和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的藝術作品中具體可感的形式,如線條、色彩、明暗起著直接的、具體的、表層的作用,而內在的思想性和哲理卻起著間接的、深層的、本質的作用。藝術人文、周易爻學說和現代人的審美取向糅合為一體,使人從真實,真切的感觀體驗中感受到作品的思想和靈魂。
跨文化藝術創作仍以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為自己的價值目標,但是它不再把暴力革命及其思想確認為完成這一使命的基本動力,也就是說,主張把"以階級鬥爭為中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心上來。在此情況下,影響社會公眾生活的不再是"傳達文件不過夜"的宏大的國家敘事,而是市場價格、股票行情、社會保險及其人生百態,和以大眾文化和傳媒為主導的日常敘事。通俗地說,是產生於一個社會階層分化加劇、社會功能多層化與發展的現實商品時代。
特點一:重新確立作為整體與個體的人的價值和尊嚴,如何重塑持久的、能夠適應並推及和改善世界的基於群體和個體、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理性平衡,自由和諧的新價值信仰和生存理念,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巨大難題。
特點二:需要以一種后革命時代的健全心態來重新發現我們的歷史。而長期以來大眾文化領域的兩個極端是:只有過於激動的暴力話語對歷史文化的偏激批判,沒有欣喜與感動的重新發現;只有宮闈歷史的獵奇心和對暴力陰謀權術的精心鑽研,沒有對歷史文化全面洞察的責任心。
特點三:大眾需要“靈魂歸宿”和“德行”教育、親切平等地聆聽教誨。大眾有權利和資格參與對歷史的全面、普遍的認識和反思——藉此從中獲得重塑靈魂的營養。如果正在或者將要發生一場“文藝復興”,那麼這場“文藝復興”應該是一種持久的、純粹的新價值信仰的建設——基於對傳統文化深刻理性的認知取捨、更為廣泛的大眾參與的學習和創造——不是作為生存手段的唯技術教育和殘缺的生存競爭教育。說到底,實現人的現代化,必須是基於傳統文化深厚積澱的有根的,並且是站在人類文明視野的高度的創造性的文化價值信仰的實現。
林一凡訪談
·《市場聚焦當代名家精品》(中華網·文化·文化歷史珍藏)
·《人體油畫展現神秘典雅魅力名畫收藏首選》(新民網·新聞)
·《油畫王者之音賞析》(博寶藝術網·資訊中心·收藏業界)
·《靈動與美麗完美交融的第二季》(紫風網·風藝術·藝術資訊)
·《著名畫家林一凡訪談》(北京畫廊·名家欣賞)
·《現代藝術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傳承》(《ELLE》)
·《超寫實派畫家林一凡談水墨畫的國際化發展》(博寶藝術網·資訊中心·人物動態)
·《中國魂·藝術與奧林匹克同行藝術展》特邀藝術家受邀於央視(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奮鬥)
·《林一凡油畫亮相2013全國青年油畫聯展》(中國廣播網·新聞)(鳳凰網·鳳凰商業)
·《畫家林一凡牽手LOHAS藝術博覽節》(藝術中國·繪畫)(網易·網易藝術)(寶藏網)(搜狐藝術)(雅昌藝術)(手機搜狐)
·《盛會丨讓藝術成為人生風景》(寶藏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