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由對外經濟往來、對外債權債務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貨幣收支。它有狹義與廣義兩個層次的含義。狹義的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由於經濟、文化等各種對外經濟交往而發生的,必須立即結清的外匯收入與支出。廣義的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內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所有經濟活動的貨幣價值之和。它是一國對外政治、經濟關係的縮影,也是一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及其升降的反映。國際收支狀況通常是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來反映,它是系統地記錄該國在一定時期內國際收支項目及金融的統計表,這一統計表是各國全面掌握該國對外經濟往來狀況的基本資料,是該國政府制定對外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亦是國際營銷者制定營銷決策必須考慮的經濟環境。

概述


國際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簡介

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凈金融交易的帳目表。通常被分成經常帳,它包含有形貿易(凈貨品的出口和進口之間的差異)和無形貿易差額(如航運,銀行和旅遊服務的支出和收入);資本帳,該帳戶的短期和長期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如來自直接投資、證券、地產等收入)。有形及無形貿易、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都有機會出現盈餘(如出口大於進口)或赤字(如進口大於出口),但原則上整體國際收支則應該沒有盈餘或赤字。

概念發展

早在17世紀初葉的重商主義時代就有了國際收支概念。當時的葡萄牙、法國、英國等一些國家的經濟學家在提倡“貿易差額論”即通過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方式積累金銀貨幣的同時,就提出了國際收支的概念,並把它作為分析國家財富積累、制定貿易政策的重要依據。但由於當時的國際經濟仍處於發展階段,國際收支被解釋為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的差額。
隨著國家經濟的交往不斷擴大,國家收支的含義也不斷發展和豐富。在金本位制度崩潰后,國際收支的含義逐漸被擴展為反映一國外匯收支。凡是涉及一國外匯收支的各種國際交易都屬於國際收支的範疇,並把外匯收支作為國際收支的全部內容,這是國際收支就是人們所稱的狹義國際收支的概念。這一定義以現金支付為基礎,即只有以現金支付的國際經濟交易才能計入國際收支,對其他的債權債務則不予理會。但是,一國在對外交易中,並非所有的交易都涉及貨幣的支付,如補償貿易。其中有些交易根本不需要支付,如以實物形式提供的無償援助和投資等。這些不涉及貨幣支付的對外貿易中在國際交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國際資本流動日益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收支的概念又有了新的發展,由狹義的概念逐步發展為各個國家使用的廣泛概念,即IMF制定的概念。

定義

IMF在《國際收支手冊》(第五版)中規定:國際收支(BO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全部對外經濟往來的系統的貨幣記錄。它包括:一、一個經濟體和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收益交易;二、一個經濟體的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的所有權的變動和其他變動,以及這個經濟體和其他經濟體的債權債務的變化;三、無償轉移以及在會計上需要對上述不能相互抵消的交易和變化加以平衡的對應記錄。
註:在國際收支的統計中,居民是指在一個國家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家庭及其內個人和法人或社會團體。
以美國為例,美聯儲(美國的中央銀行)在進行外匯市場干預時,聯儲資產負債表上的國際儲備會發生增加或減少。為什麼美聯儲(或其它國家的中央銀行)要持有國際儲備或者哪些因素可以解釋其儲備持有量的大小呢?
國際儲備交易是美國與其它國家間的幾大資本流動之一。為了理解美聯儲如何積累國際儲備及其可以用於外匯市場干預的儲備數量,我們必須考慮美國與外國間的更廣泛的資金流動。我們可以利用國際收支賬戶來理解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收支賬戶(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度量了本國(本例中的美國)與所有其它國家之間的所有的私人和政府的資金流動。
美國的國際收支是一個類似於家庭或企業可以用於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簿記過程。在國際收支中,從外國人到美國的資金流入是收入,被記錄為正的數字。收入包括由於購買美國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美國的出口)、獲取美國的資產(資本流入)以及美國居民收到的饋贈(單邊轉移)所帶來的資金流入。
從美國到外國人的資金流出是支出,支出用負號記錄。支出包括:
(1)購買外國的商品和服務(進口);
(2)美國家庭或企業購買外國資產的貨幣支出(資本流出);
(3)對外國人的饋贈,包括對外援助(單邊轉移)。國際收支賬戶的主要組成部分概況了與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和銷售有關的交易(經常賬戶餘額,包括了貿易餘額)以及與國際借貸有關的資金流動(金融賬戶餘額,包括了官方結算)。
每一筆國際交易代表了商品、服務或資產在家庭、企業或政府之間的交換。因此,交換的雙方必須總是平衡的。換言之,國際收支賬戶的收入和支出必須等於0,或者說,經常帳戶餘額+金融帳戶餘額=0。

賬戶結構


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概括了一國與其外國貿易夥伴之間由當期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和銷售所帶來的交易。如果美國存在經常賬戶盈餘(正的數字),這意味著,與向外國人購買的進口商品相比,美國居民向外國人銷售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因此,美國居民擁有了可向外國人貸出的資金。通常,美國的經常賬戶存在負的餘額,或者說處於赤字狀態。美國2009年的經常賬戶赤字是3784億美元。當存在經常賬戶赤字時,美國必須借入這一差額以支付購自國外的商品和服務。總而言之,經常賬戶盈餘或赤字必須由國際借貸或官方儲備交易的變動來平衡。決策者一直擔憂美國在1980s、1990s和2000s的巨大的經常賬戶赤字已經導致了美國嚴重依賴於來自國外的儲蓄以融通國內的消費、投資和聯邦預算赤字。尤其令人擔憂的是自2000s年代中期以來不斷提高的對來自外國中央銀行而不是私人投資者的資金的依賴。
美國2000s年代的經常賬戶赤字的一大原因可能是全球“儲蓄過剩”。儲蓄過剩在一定程度上是諸如新加坡之類的國家高儲蓄率的結果,這些國家存在不斷老齡化的人口,從而提高了其為退休而準備的儲蓄。此外,全球儲蓄水平提高了,因為自1990s年代後期開始,諸如中國、韓國和其它亞洲國家之類的發展中國家以及一些東歐國家隨著其收入水平開始上升也提高了儲蓄。由於高的儲蓄率和相對有限的投資機會,資金從這些國家流入美國,抬高了美元的價值。高的美元幣值減少了美國的出口,增加了進口,導致了經常帳戶赤字。

金融賬戶

金融賬戶度量了現有的金融或實物資產在國家間的交易。當一國的某個人向外國投資者出售了一項資產(例如,摩天大樓、債券或股票份額)時,該交易被作為一項資本流入記入國際收支賬戶,因為資金流入該國以購買資產。當一國的某個人從國外購買了一項資產時,該交易被作為資本流出記入國際收支賬戶,因為資金從該國流出以購買資產。例如,當一位富有的中國企業家在紐約的川普大樓(Trump Tower)購買了一套複式公寓時,這筆交易被記錄為中國的資本流出和美國的資本流入。
金融賬戶餘額等於資本流入量減去資本流出量,再加上資本賬戶(capital account)交易的凈值,資本賬戶主要由債務減免和當移民進入美國時的金融資產轉移所構成。[1]如果與向外國人購買的資產相比,美國居民向外國人出售了更多的資產,金融賬戶就是盈餘的。如果與向外國人出售的資產相比,美國居民向外國人購買了更多的資產,金融賬戶就是赤字的。美國在2009年的資本流入是3565億美元,資本流出是1405億美元,再加上1億美元的凈資本賬戶交易,其凈的金融賬戶餘額(由外國人持有的美國資產的增加)是2159億美元。

官方結算賬戶

並非國家間所有的資本流動都代表了家庭和企業的交易。政府和中央銀行的資產持有量的變化為私人資本流動提供了補充。官方儲備資產(official reserve assets)是中央銀行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以結算國際收支和執行國際貨幣政策的資產。歷史上,黃金是主要的官方儲備資產。現在的官方儲備主要是美國和其它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證券、在外國銀行的存款以及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我們在本章後面會討論的一家國際機構)創造的被稱為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的特殊資產。官方結算等於一國的官方儲備資產的凈增加(本國持有量減去外國持有量)。
官方結算餘額有時候被稱為國際收支盈餘或赤字(balance-of-payments surplus or deficit)。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術語有些令人費解。我們前面已經看到,國際收支等於經常賬戶與金融賬戶之和,因此,總是等於零。考察國際收支的另一種方法是將官方結算餘額從金融賬戶中剔除。這一剔除使得一國具有國際收支順差和逆差成為可能。從這一角度看,美國在2009年存在巨大的國際收支逆差。當一國具有這個意義上的國際收支順差時,該國獲得了國際儲備,因為其收入超過了其支出。換句話說,外國中央銀行向該國的中央銀行提供了國際儲備。當一國具有這個意義上的國際收支逆差時,該國損失了國際儲備。由於美元和美元計價的資產充當了國際儲備的最大的組成部分,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可以通過美國國際儲備的減少和外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資產的增加來融通。類似地,美國國際儲備的增加和外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資產的減少相結合可以抵消美國的國際收支順差。

賬戶關係


原則上,經常賬戶餘額和金融賬戶餘額之和等於零。實際上,度量問題使得這一關係無法準確地成立。對度量誤差和統計不一致的調整是在國際收支賬戶的金融賬戶部分報告的。2009年,這一調整等於1625億美元(資本流入)。很多分析家認為,一國國際收支巨大的統計不一致反映了與非法活動、避稅或政治風險導致的資本外逃有關的隱秘的資本流動。
總結一下,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同時影響國際收支中的經常賬戶和金融賬戶。為了結清一國國際收支的國際交易,該國中央銀行和外國中央銀行從事會影響到基礎貨幣的官方儲備交易。
[1]資本賬戶是國際收支的第三個且不太重要的部分。資本賬戶記錄了相對較少的交易,如債務減免、移民的轉移(包括了當人們進出一國時所攜帶的商品和金融資產)以及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買賣。非生產、非金融資產是版權、專利、商標或自然資源開採權。金融賬戶和資本賬戶的定義經常被誤解,因為1999年之前的資本賬戶記錄了現在既包括在金融賬戶又包括在資本賬戶的所有交易。換言之,資本賬戶交易從國際收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變為一個相對不重要的部分。由於現在所稱的資本賬戶的餘額是如此之小,為簡單起見,我們在這裡將其與金融賬戶合併在一起。

調節理論


主要集中於一國國際收支的決定因素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適當政策。
1.彈性論 又稱為彈性分析法,其代表人物為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該理論研究收入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對一國國際收支調整的影響,不考慮國際資本的流動,將商品和勞務收支作為國際收支。其基本原理:匯率變動通過國內外商品之間本國生產的貿易品和非貿易品之間的相對價格變動,來影響一國的供給和需求,從而影響國際收支。該理論假定:出口商品和進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無限大。貨幣貶值后,本國出口數量隨出口的增加而增加-出口本幣價格不變,出口收入升;而本國進口數量隨進口需求減少而減少,進口的本幣價格上升,進口的本幣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該理論認為,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與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貿易收支條件才能改善,這是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即馬歇爾-勒納條件。該理論假定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無限大是不符和實際的,實際經濟生活中,匯率變化後進出口的實際變化還取決於供給對價格的反映程度。
2.吸收論 其代表人物為亞德歷·亞歷山大,該理論以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中的國民收入方程式為基礎著重考察總收入與總支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開放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帳戶可表示為 國民收入(y)=消費(c)+投資(i)+(出口(x)-進口(m)),可變換為: X-M=Y-(C+I)設 X-M=B B表示國際收支差額 A=C+I A表示國內總支出 B=Y-A 當國民收入大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順差;反之,國際收支為逆差。吸收論的國際收支調節政策,主要基於改變總收入和總吸收的政策,即支出轉換政策和支出增減政策。出現逆差時,表明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即總收入少於總吸收,應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減少對貿易商品的需求;但同時也會降低對非貿易商品的需求和總收入,必須運用支出轉換政策消除緊縮性政策的不利影響。
3.貨幣論 其創始者為英國的哈里·約翰遜及他的學生。該理論建立在貨幣學說的基礎上,從貨幣的角度來考察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貨幣論的假定有: (1)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一國的實際貨幣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穩當函數。 (2)從長期看,貨幣需求函數是穩定的,貨幣供給變動不影響實物產量。 (3)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是由世界市場決定的。從長期看,一國的價格水平是和利率水平接近於世界市場物價水平。貨幣論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幾個貨幣需求供給方程式: Md=Pf(y,i)` Md表示貨幣需求,P國內價格水平,f表示函數關係,i是利率,y表示國民收入。 Ms=D+R Ms表示貨幣供給,D指國內通過銀行體系的貸款,R是通過國際收支獲得贏餘儲備。該式表明;國內貨幣供給受兩個機制的影響,一個是國內信貸,一個是國際收支順差。若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則有 Ms=Md Md=D+R 這個方程式包含的基本原理: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象,即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或逆差是由國內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決定之間的均衡狀況決定的;國內收支順差表明國內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過度的貨幣需求由國際儲備來滿足;國內收支逆差,表明國內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國際收支問題反映的是實際貨幣餘額對名義貨幣供應量的調整過程。當國內名義貨幣供應量與實際經濟變數所反映的實際貨幣餘額需求想一致時,國際收支處於平衡狀態。
4.結構論 其代表人物為保爾·史蒂芬等。該理論認為,國際收支逆差,尤其是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可以是長期的過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長期性的供給不足引起的。引起長期逆差的結構性因素有:經濟結構老化、經濟結構單一、經濟結構落後。結構論認為調節政策應主要放在改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面,以增加出口商品和進口替代品的數量和品種供給。其主要手段有增加投資,改善資源的流動性,使勞動力和生產要素勝利地從傳統部門流向新興行業。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外,經濟的獨立性和公有度決定了一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實現水平。

產生髮展


(一)國際收支概念的產生
國際收支是由一個國家對外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來活動而引起的。生產社會化與國際分工的發展,使得各國之間的貿易日益增多,國際交往日益密切,從而在國際間產生了貨幣債權債務關係,這種關係必須在一定日期內進行清算與結算,從而產生了國際間的貨幣收支。
國際間的貨幣收支及其他以貨幣記錄的經濟交易共同構成了國際收支的主要內容。
(二)國際收支概念的發展
國際收支的概念是隨著國際經濟交易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
資本原始積累時期,主要的國際經濟交易是對外貿易,因而早期的國際收支概念是指一國一定時期的對外貿易差額。金本位貨幣制度崩潰后,演化為狹義的國際收支概念。二戰後,國際經濟交易的內容和範圍進一步增加與擴大,就發展為被各國普遍接受的廣義的國際收支。
狹義的國際收支指一國一定時期的外匯收支;
廣義的國際收支指一國一定時期內全部國際經濟交易的貨幣價值總和。

調節政策


各國政府可以選擇的國際收支調節手段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其他獎出限入措施等。這些政策措施不僅會改變國際收支,而且會給國民經濟帶來其他影響。各國政府根據本國的國情採取不同措施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
1.財政政策
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順差時,政府可以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促使國際收支平衡。首先,減稅或增加政府支出通過稅收乘數或政府支出乘數成倍地提高國民收入,由於邊際進口傾向的存在,導致進口相應增加。其次,需求帶動的收入增長通常伴隨著物價水平上升,後者具有刺激進口抑制出口的作用。此外,在收入和物價上升的過程中利率有可能上升,後者會刺激資本流入。一般說來,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超過它對資本項目收支的影響,因此它有助於一國在國際收支順差的情況下恢復國際收支平衡。
2.貨幣政策
宏觀貨幣政策指一國政府和金融當局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實現對國民經濟需求管理的政策。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一般通過改變再貼現率、改變法定準備率和進行公開市場業務來調整貨幣供應量。由於貨幣供應量變動可以改變利率、物價和國民收入,所以貨幣政策成為國際收支調節手段。
3.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指一國通過調整本幣匯率來調節國際收支的政策。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政府實行貨幣貶值(Devaluation)可以增強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並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從而改善該國的貿易收支。當一國長期存在國際收支順差時,政府可以通過貨幣升值(Revaluation)來促使國際收支平衡。為了保證國際間匯率相對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規定各會員國只有在國際收支出現基本不平衡時才能夠調整匯率。
4.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指政府直接干預對外經濟往來實現國際收支調節的政策措施。上述國際收支調節政策都有較明顯的間接性,更多地依靠市場機制來發揮調節作用。直接管制可分為外匯管制、財政管制和貿易管制。
5.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國際協調
各國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都以本國利益為出發點,它們採取的調節措施都可能對別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並使其他國家採取相應的報復措施。為了維護世界經濟的正常秩序,戰後各國政府加強了對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國際協調。
(1)通過各種國際經濟協定確定國際收支調節的一般原則。關貿總協定規定了非歧視原則、關稅保護和關稅減讓原則、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禁止傾銷和限制出口貼補原則、磋商調解原則等。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規定了多邊結算原則、消除外匯管制和制止競爭性貨幣貶值原則等。這些原則以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為核心,通過限制各國採取損人利己的調節政策來緩和各國之間的矛盾。
(2)建立國際經濟組織或通過國際協定向逆差國家提供資金融通,以緩解國際清償力不足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會員國發放多種貸款用於解決暫時性國際收支困難,並創設特別提款權用於補充會員國的國際儲備資產。借款總安排和互換貨幣協定要求有關國家承諾提供一筆資金,由逆差國在一定條件下動用以緩和國際收支逆差問題和穩定匯率。
(3)建立區域性經濟一體化集團以促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和國際收支調節。當前世界經濟中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集團主要有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共同體等類型。其中最為成功的是歐盟。它已經實現了商品和要素國際流動的自由化,制定了共同農業政策,統一了貨幣。
(4)建立原料輸出國組織以改善原料輸出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不等價交換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出現長期國際收支逆差的重要原因。為了反抗原料消費國壟斷集團對原料價格的操縱,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原料出口國建立了許多原料輸出國組織,如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銅礦業出口政府聯合委員會、可可生產者聯盟等。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通過限產提價等鬥爭手段,顯著地提高了石油價格,對扭轉石油輸出國的國際收支狀況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5)通過各種國際會議協調多種經濟政策,以提高經濟政策特別是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效力。
各國的經濟政策可以相互影響,有可能使其作用相互抵消。各國領導人通過國際會議進行政策協調,可以提高政策的效力。例如,西方七國首腦定期舉行最高級會議,對財政、貨幣、匯率等多種政策進行協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它們之間的矛盾,提高了國際收支調節措施的效力。

經濟影響


持續的、大規模的國際收支逆差對一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不利於對外經濟交往。存在國際收支持續逆差的國家會增加對外匯的需求,而外匯的供給不足,從而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幣的國際地位降低,可能導致短期資本外逃,從而對本國的對外經濟交往帶來不利影響。
2、如果一國長期處於逆差狀態,不僅會嚴重消耗一國的儲備資產,影響其金融實力,而且還會使該國的償債能力降低,如果陷入債務困境不能自拔,這又會進一步影響本國的經濟和金融實力,並失去在國際間的信譽。如20世紀80年初期爆發的國際債務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債務國出現長期國際收支逆差,不具備足夠的償債能力所致。
持續的、大規模的國際收支順差也會對一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1、持續性順差會使一國所持有的外國貨幣資金增加,或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生搶購本國貨幣的情況,這就必然產生對本國貨幣需求量的增加,由於市場法則的作用,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匯價就會上漲,不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對本國經濟的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2、持續性順差會導致一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因為如果國際貿易出現順差,那麼就是意味著國內大量商品被用於出口,可能導致國內市場商品供應短缺,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另外,出口公司將會出售大量外匯兌換本幣收購出口產品從而增加了國內市場貨幣投放量,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如果資本項目出現順差,大量的資本流入,該國政府就必須投放本國貨幣來購買這些外匯,從而也會增加該國的貨幣流通量,帶來通貨膨脹壓力。
3、一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容易引起國際摩擦,而不利於國際經濟關係的發展,因為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也就意味著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因其順差而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從而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他們要求順差國調整國內政策,以調節過大的順差,這就必然導致國際摩擦,例如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演越烈的歐、美、日貿易摩擦就是因為歐共體國家、美國、日本之間國際收支狀況不對稱之故。
可見,一國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時,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都會給該國經濟帶來危害,政府必須採取適當的調節,以使該國的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得到健康的發展。
其他:
國際收支大量逆差的影響:
1.使本國對外負債超過支付能力,引發債務危機
2.耗盡本國外匯儲備,金融實力減弱,本幣匯率下降,損害該國的國際信譽
3.由於出口收匯主要用於還本付息,因而無力進口本國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影響國民經濟
國際收支大量順差的影響:
1.大量的出口意味著本國經濟資源的掠奪性開採
2.央行需拿出大量本幣購買外匯,基礎貨幣供給增大。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 3.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長期順差容易發生貿易摩擦。

其他信息


中國國際收支與人民幣匯率浮動的關係
人民幣匯率的浮動,主要還是跟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有關,因為人民幣匯率浮動,不針對單一的一個貨幣,對美元浮動,對歐元浮動,對日元也浮動,因此如果說其他一些主要貨幣不穩定,不管是升還是降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來講,更需要人民幣浮動機制靈活一些,這樣,才能應對其他貨幣的變化。全球經濟不平衡,包括中國經濟自身存在著所謂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校正的過程也不會是很短的時期,好象能有個非常明確的界限,忽然到哪天就結束了,事情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當然,最主要的大家還是要通過分析外匯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來看這個趨勢的變化。
而關於為了防止人民幣升值,央行是否會進一步採取市場干預的措施。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根據一定的規律對市場的供求採取某種干預。總的來講,人民幣匯率越是接近均衡點,市場供求就會起到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說要允許和鼓勵市場供求關係起到更大的作用,中央銀行在市場中的參與和干預的程度會有序地減弱,這樣可以更加體現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