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和級戰列艦
超大和級戰列艦
超大和型戰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舊日本帝國海軍繼大和級戰列艦后的下一個戰列艦計劃,不過只停留在圖紙上從未開工建造過。為了與美國開始建造的戰艦群相對抗,在1942年第五次補充計劃內計劃了3隻戰艦中的一隻,即第七九七號艦。
為第四次補充計劃建造的第110號(以下為110號)及111號艦(以下為111號)的改良型。由於大和型戰艦的裝甲是判斷為“對46厘米炮的防禦”而結果太厚,大和型的舷側410毫米、甲板230毫米(最大)。
歷史
超大和級戰列艦
超大和級歷史上並未命名,只有建造代號。
超大型戰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舊日本海軍繼大和級戰列艦後計划建造的下一級戰列艦,不過只停留在圖紙上從未開工建造。
技術參數
排水量:69000噸 主尺度:263.0 (全長)×38.9米。
動力:4台飄本式蒸汽輪機,12座艦本式燃油鍋爐,功率152000軸馬力,最高航速27能載重油6400噸,續航力7200海里/16節。
防護:主裝甲帶400毫米(傾斜20度),水平裝甲190毫米,主炮塔正面514毫米,司令塔810毫米。
武裝:6門510毫米主炮(雙聯×3),20-24門九八式100毫米高炮(雙聯×10-12),九六法 25毫米三聯機炮若干,6架水上飛機/2部彈射器。
建造廠;日本吳海軍工廠 建造代號第799號(未開工)建造廠:日本大部分大神海軍工廠 建造代號第798號(未開工)。
本計劃與同時期的改大和型戰艦同時記載,而該兩個計劃在後來亦相繼中止。再者,本條目中的資料數據均為推定值,因此有可能與其書籍存在在誤差。
技術參數
基準排水量:164,000噸
全長:344.05米
全幅:39米
速度30節
續航距離:16節7,200浬
武裝
3聯裝三座 55口徑810毫米炮
3聯裝3座 60口徑24厘米炮
3聯裝4座 65口徑10厘米高射炮
連裝10~12座 25毫米機槍3聯裝複數
水上偵察機:7機架
歷史
開戰時由於在航空機上得到很大的戰果,因此111號被中止建造,而110號則完成能駛出船塢階段。後來戰艦的必要性開始薄弱,而在中途島海戰更使軍艦建造計劃上大幅度重新評估,令3隻新戰艦中止建造。
再者,一般認為如計劃順利改大和型將會在1946年竣工,而超大和型在1947年順利竣工,屆時加入對盟軍作戰。
在超大和級的設計中,曾有一個使用電磁炮作為武器的方案,但由於日本海軍內部存在“節約用電”的思想,此方案最終被棄用
當時日本海軍內部還就是否該建造超大和級戰列艦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其中一個原因是超大和只有最高49的運,比大和低的得多這導致原本應該在冬活就開始大建的超大和拖到了次年秋刀魚祭,而此時敗局已無法挽回了。最終沒有建造完成的超大和在投降前被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