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陽鎮的結果 展開

大陽鎮

吉林省東豐縣下轄鎮

大陽鎮,隸屬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地處東豐縣南部。東與梅河口市黑山頭鎮、紅梅鎮、中和鎮接壤,南與橫道河鎮、梅河口市山城鎮相連,西與小四平鎮毗鄰,北與南屯基鎮、三合滿族朝鮮族鄉交界。轄區面積295.9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大陽鎮戶籍人口39618人。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25443人。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增福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大陽崴第四區。1985年,公社改鎮。2005年,影壁山鄉併入。截至2020年6月,大陽鎮轄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梅河大街。

2018年,大陽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歷史沿革


1903年(光緒29年)時名大陽歲,是建制前的滿語地名(意為繞道)譯成漢語。民國初年開發。日偽統治時期為增福村。1949年設區,1956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4年建鎮。1996年,面積174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政府駐大陽街,轄大陽、三里、寶山、金牛、六家子、福合、紅旗、集體、長樂、得勝、團山、卧牛、安樂13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影壁山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大陽鎮管轄。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220421101200121大陽村
220421101201220山裡村
220421101202122寶山村
220421101203122金牛村
220421101204220六家子村
220421101205220福合村
220421101206122紅旗村
220421101207220集體村
220421101208220長樂村
220421101209122德勝村
220421101210220團山村
220421101211122卧牛村
220421101212220安樂村
220421101213220影壁山村
220421101214220二十方地村
220421101215220同興村
220421101216122保勝村
220421101217220虎頂村
220421101218220興隆村
220421101219220雙龍村
220421101220220平安村
220421101221220長勝村
220421101222220增產村
2011年末,大陽鎮轄大陽、六家、金牛、三里、紅旗、寶山、卧牛、長樂、團山、福合、安樂、得勝、集體、興隆、雙龍、平安、增產、長勝、甘方地、同興、保勝、影壁山、虎頂23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大陽鎮轄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梅河大街。
大陽村金牛村紅旗村德勝村安樂村同興村興隆村長勝村
山裡村六家子村集體村團山村影壁山村保勝村雙龍村增產村
寶山村福合村長樂村卧牛村二十方地村虎頂村平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陽鎮地處東豐縣南部,東與梅河口市黑山頭鎮、紅梅鎮、中和鎮接壤,南與橫道河鎮、梅河口市山城鎮相連,西與小四平鎮毗鄰,北與南屯基鎮、三合滿族朝鮮族鄉交界。轄區面積295.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陽鎮地處吉林哈達嶺低山丘陵與輝發河寬谷區,地勢西高東低。屬丘陵半山區,龍崗山與庫魯納窩集山支脈間的丘陵區,境內最高點熊腰頂山位於大陽鎮與小四平鎮的交界處,海拔701米;最低點梅河出境口位於影壁山村。
大陽鎮
大陽鎮

水文

大陽鎮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輝發河水系,流域面積296平方千米,佔100%。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梅河,發源於慶嶺南山東麓,由西向東橫貫境內三里、長樂、寶山、金牛、大陽、六家、團山、興龍、虎頂、雙龍、影壁山、長勝、甘方地等13個村,出境后在梅河口市匯人輝發河(上游又稱大柳河),河長32千米,主要支流有福合溝、虎頂子溝等。

自然災害

大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大風、乾旱、病蟲害等。洪澇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由於地處梅河中下游,梅河上游支流較多,每到雨季常受河水侵襲,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8月15日,全境30座橋涵被毀,沖毀路段8處3千米,農作物受災面積2000公頃,絕收205公頃,當年減產4成以上。

自然資源


大陽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花崗岩、石灰石等。其中花崗岩儲量較多,2011年末,有採石場18個、石灰石礦1個。其他自然資源主要有野生動植物資源。野生植物主要有蕨菜、猴腿貓爪子大葉芹小葉芹、四葉菜、刺嫩芽等野山菜。野生食用菌類主要有木耳、各種蘑菇等。野生動物有鹿、狼、狐狸、野兔、刺蝟、松鼠、黃鼠狼、豆鼠、野雞、野鴨、鷹、麻雀、喜鵲、大雁和灰鶴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0377人,另有流動人口3000人。總人口中,男性24711人,佔61.2%;女性15666人,佔3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917人,佔98.9%;有滿、朝鮮、蒙古、回4個少數民族,共460人,佔1.1%。其中滿族38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2.6%。2011年,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2.3‰。
2017年末,大陽鎮常住人口40262人。
截至2018年末,大陽鎮戶籍人口39618人。
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常住人口為2544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陽鎮財政總收入1.07億元,比上年增長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50萬元,增值稅205萬元,企業所得稅5萬元,個人所得稅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9%、11%、14.3%。
大陽鎮
大陽鎮

農業

2011年,大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農業增加值3.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農民人均純收入9298元。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生產糧食9萬噸,其中玉米7.4萬噸,水稻1.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大豆。大豆種植面積2085畝,產量839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黃牛、梅花鹿、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黃牛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3550;鹿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3509隻;家禽飼養量34萬羽,上市家禽22萬羽。生產肉類8000噸,其中豬肉6000噸,牛肉2000噸;禽蛋1000噸;畜牧業總產值2.6億元。水果種植面積540畝,產量60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山楂。漁業以養殖鯉魚為主。漁業總產值500萬元。大型農業機械1167台,小型農業機械4375台。
截至2011年末,大陽鎮累計造林9.8萬畝,其中防護林6.6萬畝,經濟林3.2萬畝,活立木積蓄量35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39.2%。

工業

2011年,大陽鎮工業總產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7.7%,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9.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9%。
2018年,大陽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0個。

商業

2011年末,大陽鎮有商業網點326個,職工86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
2018年,大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金融

2011年末,大陽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18%;人均儲蓄1000元;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3%。
大陽鎮
大陽鎮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陽鎮有文化站1個;農民書屋5個,藏書6.5萬冊;文化大院5個,群眾性文化團體6個,健身場所5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體育2011年末,體育場地22個。100%的城市社區和8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7%。轉播吉林廣播電台平安之聲節目,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240小時,廣播綜合覆蓋率100%;中央、吉林及各省市電視台的65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73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陽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62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22所,在校生1205人,專任教師2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05人,專任教師1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大陽鎮教育經費達0.1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I億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大陽鎮有各類科技人才69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00人,經營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120人,農村實用人才34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衛生院2個;病床12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專業衛生人員77人,其中執業醫師38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150台次,出院病人1300人次。2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7%,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2304人,參合率80%;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大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7戶,人數508人,支出160.3萬元,比上年增長11.79%,月人均263元,比上年增長12.37%;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78人次,支出3.9萬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49戶,人數2198人,支出186.7萬元,比上年增長23.4%,月人均70.8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7人,支出19.3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52人,支出72.6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93人次,共支出507.9萬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村臨時救濟149人次,支出17.5萬元,比上年增長9.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8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3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8.6萬元,比上年增長18.2%。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95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23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4張,軍休床位5張,收養27人。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2個,全年接受捐贈物資折款3萬元,接收捐贈衣被2000件,使30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232人,有5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組織2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4萬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16萬元,比上年增加300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陽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23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56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85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47件,征訂期刊1800冊,業務收入3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3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86%;行動電話用戶3萬多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87%;寬頻接入用戶50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人80萬元。

交通


2011年,大陽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拉山線(柳河一山城鎮)、東草線(東豐一草市)、四梅線(四平-梅河口)公路交叉貫通全境。客運站每日發車13班次,日均客運量1200人次。縣鄉(鎮)級公路6條,總長72千米。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40輛,120噸位;客運汽車8輛,240座位。
大陽鎮
大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