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外部環境
對政治環境等的總稱
企業外部環境(EnterpriseExternalEnvironment)企業外部環境是對企業外部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等的總稱。企業戰略重新評審不僅要對企業當前使命、目標、戰略、政策進行評價,而且要對企業環境進行分析,以確定其中所存在的關鍵戰略要素。企業環境包括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兩部分,企業外部環境由存在於組織外部、通常短期內不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控制的變數所構成。企業內部環境由存在於組織內部、通常短期內不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控制的變數所構成,具體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資源三部分。
1.政治環境是指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國內外政治形勢的發展狀況。
2.社會環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購買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術環境指與本行業有關的科學技術的水平和發展趨勢。
企業外部環境
從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是否直接來區分又可分為一般環境和具體環境兩大類。一般環境是指能影響某一特定社會中一切企業的宏觀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比較間接。具體環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響某個企業的微觀環境。
企業戰略形成並不是一個連續不斷進行的經常性活動過程,通常出現的是穩定一段時期、變動一段時期的這樣一個間斷進行的非經常性活動過程。這意味著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戰略一經形成往往就處於相對穩定狀況之中,除非企業運行出現異常情況,否則總傾向於沿著設定的方向繼續前進。這意味著過去經營的成功往往會成為今天經營的陷阱,目前經營的成功又常常會為未來的失敗埋下種子,由於環境的不斷變化,戰略上的以不變應萬變會使企業喪失反應的靈敏性。所以,促使企業進行戰略重新評審並開始戰略形成過程的,往往是由於出現了不斷惡化的企業狀況。
根據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的方式和程度,一般可將企業外部環境分為三大類:
(一)一般宏觀環境;
(二)行業環境;
(三)經營環境與競爭優勢環境;
三大類環境彼此關聯、相互影響,具有複雜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徵。
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主要表現為競爭各國在資源開發、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和法制環境方面的差異。
從資源開發和基礎條件看,雲南與次區域各國都是資源富集地帶,且大多尚未進行有效開發。次區域5國除泰國已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外,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的基礎設施都比較差,工業化程度低,科技水平落後,各國在農副產品加工、建築建材、化工、製糖、棉紡、採礦、冶鍊、機械製造、農具生產、特色工藝加工等方面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雲南省在採礦、冶金、高等級公路、大型水電站建設、機械製造、化工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其機電儀器產品的技術水平比較適合次區域各國的發展需要。雲南省可以利用目前發展水平較高,資源開發、加工技術比較先進的相對優勢,鼓勵企業到對方投資,建立和發展“跨國公司”,在眾多的經濟領域投資,包括合作勘探和開發礦產資源,轉讓對方所需要的技術,在高技術產業方面進行合作開發、生產和銷售,鼓勵合作生產和經營。在錫業、橡膠、熱帶作物業、水電建設等雙方具有相同資源的領域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企業外部環境
企業外部環境
一、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指那些對企業活動沒有直接作用而又能夠經常對企業決策產生潛在影響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與整個企業環境相聯繫的技術、經濟、文化、政治法律四方面的力量。這些要素與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係,從短期來說,社會文化力量通過它對於企業任務環境中相關權利要求者集團的作用,影響著企業的行動與決策。而從長期來說,企業也能通過自身的活動對任務環境中相關權利要求者集團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任務環境
任務環境泛指能夠直接影響企業主要運行活動或為企業主要運行活動所影響的要素及權利要求者集團,如:股東、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地方社團、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
三、信息來源
外部環境分析主要是一個非正式的過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分析者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外部環境分析需要大量的有關資料,這有賴於眾多的信息來源渠道,如:用戶、供應商、銀行家、諮詢顧問、公開及非公開出版物、個人觀察調查、上級領導、下級員工、同級夥伴等。為使整個企業的各種信息能夠及時匯總到從事環境分析的人員手中,使得他們能夠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加工整理,及時給出關於企業外部環境情況的綜合分析報告,必須建立適當的企業戰略管理信息系統。
一、外部環境的分類
外部環境諸因素對一個企業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A.首先,對於一個特定的企業來說,它總是存在於某一產業(行業)環境之內,這個產業環境直接地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以第一類外部環境是產業環境,它是企業微觀的外部環境。
B.第二類外部環境因素間接地或潛在地對企業發生作用和影響,將這第二類外部環境稱為企業的宏觀外部環境。
企業外部環境
二、外部環境的特點
特點:
1.企業外部環境的唯一性。
2.外部環境的變化性。
企業的外部環境作為一種企業的客觀制約力量,在與企業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三、外部環境的度量
為了使企業戰略適應環境的特點,企業必須確認環境的狀況。分析和確認環境的狀況,一是看環境的複雜性;二是看環境的動蕩程度或穩定性。
1.環境的複雜性。
外部環境的複雜性指企業在進行外部環境分析時所應當考慮到的環境因素的總量水平。
一般說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作為一個開放系統,它所分析的外部環境因素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因而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會變得更加複雜。
例如,隨著我國各方面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和與世界經濟的接軌,迫使企業增加對國際同行業者情況的了解,以及考慮生產要素在國際範圍內的優化組合。從這一點上來看,更加說明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環境的動蕩程度或穩定性。
從兩個方面來考察環境的動蕩程度。
其一:是看環境的新奇性,這主要是說明企業運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對這些事件的可處理程度。動蕩水平低的環境,企業可以用過去的經驗、知識處理經營中的問題;而動蕩程度高的環境,企業就無法僅用過去的經驗、知識處理經營中的問題;而動蕩程度高的環境,企業就無法僅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去處理經營中的問題。
其二:要看環境的可預測性。隨著環境動蕩程度的提高,環境的可預測性逐漸降低,不可預測性逐漸提高。在高動蕩水平的環境里,企業所能了解的只是環境變化的弱信號,企業環境中更多地存在著許多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
1、宏觀環境分析
一般認為企業的宏觀環境因素有五類,即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以及技術環境。
政治和法律環境,是指那些制約和影響企業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統,以及其運行狀態。政治環境包括國家的政治制度、權力機構、頒布的方針政策、政治團體和政治形勢等因素。法律環境包括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法令以及國家的執法機構等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
經濟環境,是指構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國家的經濟政策,包括社會經濟結構、經濟體制、發展狀況、宏觀經濟政策等要素。通常衡量經濟環境的指標有國內生產總值、就業水平、物價水平、消費支出分配規模、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利率、通貨供應量、政府支出、匯率等國家貨幣和財政政策等。經濟環境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更為直接具體。
社會文化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社會結構、社會風俗和習慣、信仰和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人口規模與地理分佈等因素的形成和變動。自然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礦產、能源、水源、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等方面的發展變化。這些因素關係到企業確定投資方向、產品改進與革新等重大經營決策問題。技術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環境中的科技要素及與該要素直接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的集合,包括國家科技體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發展趨勢等。技術環境影響到企業能否及時調整戰略決策,以獲得新的競爭優勢。
2、微觀環境分析
企業的微觀環境主要包括產業環境和市場環境兩個方面。產品生命周期、產業五種競爭力、產業內的戰略群體、成功關鍵因素等分析方法是微觀環境分析的重要內容。市場需求與競爭的經濟學分析能夠深化對微觀環境的理解與認識。以下對產業的生命周期、產業結構分析、市場結構與競爭、市場需求狀況、產業內的戰略群體和成功關鍵因素分析進行簡要介紹。
(1)產業的生命周期。在一個產業中,企業的經營狀況取決於其所在產業的整體發展狀況以及該企業在產業中所處的競爭地位。分析產業發展狀況的常用方法是認識產業所處的生命周期的階段。產業的生命周期階段可以用產品的周期階段來表示,分為開發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只有了解產業目前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才能決定企業在某一產業中應採取進入、維持或撤退,才能進行正確的新的投資決策,才能對企業在多個產業領域的業務進行合理組合,提高整體盈利水平。
(2)產業結構分析。根據波特教授從產業組織理論角度提出的產業結構分析的基本框架——五種競爭力分析,可以從潛在進入者、替代品、購買者、供應者與現有競爭者間的抗衡來分析產業競爭的強度以及產業利潤率。潛在進入者的進入威脅在於減少了市場集中,激發了現有企業間的競爭,並且瓜分了原有的市場份額。替代品作為新技術與社會新需求的產物,對現有產業的“替代”威脅的嚴重性十分明顯,但幾種替代品長期共存的情況也很常見,替代品之間的競爭規律仍然是價值高的產品獲得競爭優勢。購買者、供應者討價還價的能力取決於各自的實力,比如賣(買)方的集中程度、產品差異化程度與資產專用性程度、縱向一體化程度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產業內現有企業的競爭,即一個產業內的企業為市場佔有率而進行的競爭,通常表現為價格競爭、廣告戰、新產品引進以及增進對消費者的服務等方式。
(3)市場結構與競爭。經濟學中對市場結構的四種分類: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有助於對市場競爭者的性質加以正確的估計。嚴格定義的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這一市場中激烈的價格競爭使價格趨向於邊際成本的描述在許多消費品市場中卻屢見不鮮。壟斷競爭市場中,產品的差異性為企業建立了固定客戶,並且允許企業對這些固定客戶享有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一些市場權力。寡頭壟斷市場中,企業的決策要依賴於其他企業的選擇,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條件下的決策均衡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重視。完全壟斷市場上,壟斷廠商控制操縱價格和產量的行為因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反壟斷政策的制約,但企業通過創新來取得壟斷力量和實現高額利潤的努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從長期看對壟斷的限制對消費者是不利的,因為它限制了競爭。
企業外部環境
(5)產業內的戰略群體。確定產業內所有主要競爭對手戰略諸方面的特徵是產業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戰略群體是指某一個產業中在某一戰略方面採用相同或相似戰略的各企業組成的集團。戰略群體分析有助於企業了解自己的相對戰略地位和企業戰略變化可能產生的競爭性影響,使企業更好地了解戰略群體間的競爭狀況、發現競爭者,了解各戰略群體之間的“移動障礙”,了解戰略群體內企業競爭的主要著眼點,預測市場變化和發現戰略機會等。
(6)成功關鍵因素。作為企業在特定市場獲得盈利必須擁有的技能和資產,成功關鍵因素可能是一種價格優勢、一種資本結構或消費組合、或一種縱向一體化的行業結構。不同產業的成功關鍵因素存在很大差異,同時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演變,成功關鍵因素也會發生變化,即使是同一產業中的各個企業,也可能對該產業成功關鍵因素有不同的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