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礦床

石膏礦床

石膏是分佈極廣的礦物,主要在沉積和風化條件下形成,少數見於熱液形成的硫化物礦床里。

在海盆和湖盆里形成的石膏,是由滷水蒸發或由硬石膏水化而成;與硬石膏、石鹽等共生。呈層狀或透鏡體狀於石灰岩、紅色頁岩、泥灰岩、砂質黏土岩層的層間。

硫化物礦床氧化帶的石膏,主要是硫化物變來的。早期形成的石膏、硬石膏礦床,受化學風化后,在圍岩裂隙或洞穴里,形成次生的裂隙充填型或溶洞型石膏礦床。

學科:


英文:


gypsum deposit

釋文:


可開採和選取石膏或硬石膏的礦床。石膏是二水石膏和硬石膏的總稱,又是二水石膏的簡稱,視使用場合不同而概念有別。二水石膏含H2O 20.9%。二水石膏又分:
①呈不透明緻密塊狀集合體者,稱普通石膏(簡稱普膏);
②緻密塊狀,晶粒明顯,雪白色者,稱雪花石膏(細晶石膏);
③呈無色透明晶體者,稱透石膏
④呈纖維狀集合體者,稱纖維石膏(簡稱纖膏);
⑤石膏中混入的粘土物質大於15%者,稱不含結晶水,常與石膏共生,一般石膏礦石中多少含有一定量的硬石膏,反之亦然。
石膏和硬石膏的礦床成因類型有六種:
①熱液交代型硬石膏礦床,產於侏羅紀火山弧中,系熱液蝕變火山岩成礦。礦體與黃鐵礦礦體共生,存在於安山岩安山凝灰岩中,透鏡狀,長寬各幾百米,厚幾米至幾十米。礦石塊狀構造,等粒變晶結構,由硬石膏組成,含少量磁鐵礦和黃鐵礦。如安徽廬江羅河硬石膏礦床。
矽卡岩型硬石膏礦床,為酸性岩漿熱液交代三疊紀碳酸鹽岩而成礦。礦體呈不規則透鏡狀產於大理岩中,長寬各幾百米,厚幾米至幾十米。礦石為淡紫紅色硬石膏,與銅礦共生。如湖北大冶金山店硬石膏礦床。
③海相碳酸鹽岩一硫酸鹽岩型石膏或硬石膏礦床,產於奧陶紀、石炭紀、三疊紀陸緣海中,系碳酸鹽岩硫酸鹽岩建造沉積後期硫酸鹽富集成礦。含礦岩系下部為灰岩,向上為白雲岩,石膏沉積於靠近頂部。礦層產白雲岩、白雲質石灰岩中,長寬各幾千米,厚幾米至幾十米。礦石塊狀構造,粒狀結構,由石膏或硬石膏組成,含CaSO4 60%~90%。如山西太原西山(奧陶紀)、江西永新烏石山(石炭紀)石膏礦床,江蘇南京周村(三疊紀)硬石膏礦床。
④濱海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型石膏礦床,產於寒武紀、石炭紀濱海沉積中。除以礦層夾於碎屑岩及薄層碳酸鹽岩中,礦層稍薄為特徵外,其他均與第3類型礦床類似。如遼寧遼陽燈塔、甘肅天祝火燒城石膏礦床。
⑤湖相含鹽碎屑岩型石膏礦床,沉積於古近紀一新近紀(少量為晚白堊世)陸內裂谷附近的湖盆中。礦層長幾千米,延深上千米,厚幾米至幾十米。礦層由含一定數量石膏和纖維石膏細層的碎屑岩組成,礦石塊狀、條帶狀構造,粒狀或泥質結構,以石膏為主,硬石膏極少或微量,含CaSO4 60%~80%。如湖北應城潘家集、山東棗莊底閣石膏礦床。
⑥第四紀河湖碎屑沉積型石膏礦床,系河流搬運石膏碎屑在河曲牛軛湖中沉積成礦。如湖南澧縣伍家峪石膏礦床,礦層不規則透鏡狀順河曲分佈,長寬數千米,厚2.50~80米,夾在粘土層中,下部有透鏡狀白堊礦體共生。礦石鬆散狀構造,粒狀結構,含礦率28%,含天青石和砂、礫。過去很多文獻將石膏一律歸結為蒸發成因,含膏岩系歸類為蒸發岩系,是不全面的,已證實部分石膏的形成與地下或海底熱滷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