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黨組書記

徠黃榮同志,男,壯族,1911年4月生,廣西河池市巴馬人,192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2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離職休養。2012年9月6日10時46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南寧逝世,享年102歲。

人物簡歷


黃榮(1911年4月~2012年9月6日)原名黃樹榮。壯族,廣西巴馬人。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代表大會代表,
全國人大民委委員,
廣西省(區)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次黨代會代表,
廣西省(區)第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廣西省(區)第一、二、三屆政協副主席,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人物生平


黃榮
黃榮
曾在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即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習。
1926年,參加韋拔群領導的農民運動。
1927年,東蘭縣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三屆學習。
192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
廣西省鳳山縣盤陽區蘇維埃政府、廣西省鳳山縣蘇維埃政府交通員、通訊班長、軍事科員,
東鳳農民赤衛軍第一連排長、連長,
徠192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被譽為“紅小鬼”,任紅七軍軍部衛生隊任警衛員。
1931年,隨紅七軍主力進入中央蘇區后,參加反“圍剿”作戰和長征。
紅一方面軍第三期無線電培訓班學習,開始紅軍通信工作創建。
黃榮
黃榮
紅七軍警衛班班長、排長,
紅三軍團四師福建歸化軍分區報務員、報務主任,
紅五軍團報務主任,
紅四方面軍二局電台台長,
中央軍委二局科長,
1938年11月,新四軍軍部江北指揮部通訊隊隊長,
新四軍二師通訊大隊大隊長兼政委,
新四軍軍部通訊總隊副總隊長,
華東通訊學校校長兼政委,
華東通訊局副局長,
華東電訊工程專科學校校長兼政委、
1949年底,任華東電訊管理局副局長、上海電信局局長,
廣西省交通廳廳長兼郵電管理局局長,
廣西省委交通部副部長、部長,
廣西自治區機械工業局局長、
廣西自治區機械工業廳廳長,
廣西自治區交通指揮部主任兼交通廳黨組書記,
廣西自治區革委會生產組副組長兼工交計劃小組組長,
廣西自治區革委會工交辦公室主任,
廣西自治區黨委工交政治部主任、黨組書記,
廣西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廣西自治區黨委常委,
1979年,廣西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1985年7月,離職休養。
2012年9月6日10時46分,因病逝世於南寧逝世,享年102歲。

積極修路


黃榮
黃榮
1952年2月,回到廣西工作的黃榮於離開20多年後第一次回到家鄉巴馬。當時廣西的交通遭受敵人破壞比較嚴重,全省5000公里公路能通車的只有500公里,全省渡口近40處的渡船被燒毀,差不多70%的交通癱瘓。目睹此景,黃榮心情十分沉重。返回省政府後,他便將情況向張雲逸省長作了彙報,張雲逸聽后指示說“你當廳長,任務重,要組織各方力量來修路,把路修好,一方面支援了人民解放軍剿匪反霸,一方面鞏固了新政府政權,一方面活躍了城鄉經濟。”寄予他重任。隨後,黃榮馬上組織了8個搶修隊共1600人,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搶修公路和渡船,派專人護路、護航,用1年多的時間恢復了全省的交通,還組織修了幾條重點公路,例如柳州至大瑤山的公路,通往十萬大山的公路;修了之前未通汽車的金秀、三江、上思、鳳山、樂業、西林、隆林、那坡等8個縣的公路;還特別修了一條到韋拔群所在的二十一師舊址的路。前後用了大約2至3年的時間。從1950至1969年間,黃榮前後斷斷續續累計當了9年的交通廳廳長,對廣西的交通建設,特別是老區的交通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退休后的黃榮依然不忘老區,心繫家鄉。他看到江西延安等老革命根據地通了公路,有了高速路,還有了鐵路和飛機場,群眾生活也好了,但作為右江革命根據地腹地的“東巴鳳”老區,由於基礎設施落後,尤其交通條件差,嚴重製約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下。這些,都深深牽動著黃老的心,於是他和韋純束、覃波、黃語揚等同志一起,寫信給中央和自治區領導反映了老區的情況,建議加大東巴鳳革命老區建設步伐,儘快改變落後面貌。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英明決策下,“東巴鳳”基礎設施大會戰終打響,老區的面貌得到了徹底改變。2010年他已達99歲高齡,依然思維清晰,談吐不凡,笑口常開,快樂如故。即便是住在醫院裡,他仍一直惦記著老區的建設,在東巴鳳基礎設施大會戰時,他先後兩次親筆給東巴鳳題寫:“不忘老區人民,建設東巴鳳”、“艱苦奮鬥,建設老區”條幅。

相關信息


黃榮與韋拔群

1927年“四·一二”事變和“七·一五”事變相繼發生后,廣西農民運動領袖韋拔群以田南道農民運動辦事處名義於同年7月開辦了“田南聯縣農民運動講習所”(又稱“東蘭第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來自東蘭、鳳山、都安、河池等縣,共200多人。黃榮作為東蘭西山(現屬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思想進步青少年之一,被鄉農會選派保送到農講所學習,當時剛滿16歲。學習期間,得到農講所主任兼教員韋拔群同志諸多的親自教誨,受益良多。學習結業后,黃榮被韋拔群派回西山從事農民運動的領導工作,後來進入鳳山縣蘇維埃政府工作。

黃榮與張雲逸

黃榮
黃榮
百色起義前夕,黃榮從鳳山縣蘇維埃送錢到百色作為起義經費,他是縣常備連指導員,紅七軍張雲逸接見黃榮時和藹地問“你家有幾口人呀?”“什麼時候參加游擊隊,打過仗嗎?”“你們幹些什麼工作,群眾擁護嗎?”黃榮一一作了彙報后,要求留下來當兵。張雲逸問:“你讀過書嗎?”“高小兩年。”張雲逸安排黃榮到經理處(後勤部)當文書。一年後,調到張雲逸身邊當警衛隊員。小長徵到廣東樂昌河邊,軍部和五十八團700餘人過不了河,和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的大部分指戰員失去聯繫。撤退上山時,黃榮扶著疲乏的張軍長走路,馬已給傷員騎了。張雲逸說:“由於敵人封鎖,我們過不去,已面臨嚴重困難。但我們有黨的領導,一定能克服困難,一定要過河,找到五十五團,和中央紅軍會師。”張雲逸帶領這支紅軍於1931年7月在於都與中央紅軍會師,成為中央紅軍的一部分。中央軍委給紅七軍特授了“轉戰干里”的大錦旗。第三次反“圍剿”中,李明瑞、張雲逸率紅七軍在東固全殲逃敵五十二師后,黃榮被派到三軍團學無線電。長徵到了道州,張雲逸見到黃榮,親切地叫:“黃榮、黃榮!”下馬來看看他發腫的雙腿,叮囑說:“黃榮呵,征途遙遠,保護雙腳!”一別又是兩年,1937年初,在延安任電台報務員的黃榮到窯洞去探望張雲逸。張雲逸說:“你學無線電很好嘛,毛主席說無線電是千里眼順風耳,你要精通業務,更好地為革命服務。”1938年11月,黃榮奉命到新四軍工作,跟張老到江北去,由一個營護送。張老對黃榮說:“電台通訊工作很重要,要保持和中央的聯繫,失去聯繫就會迷失方向。”皖南事變后,張老任新四軍副軍長兼二師師長,駐來安縣蓮花塘村,黃榮任通訊大隊長。張老親自給黃榮介紹對象,把舒平從供給部調到電台來做文化教員,在他倆的結婚報告上親自簽批:“祝你們做一對革命的伴侶。”婚禮只在機關加點菜,張老夫婦來了,說:“希望你們革命感情加愛情,結合在一起。”關懷無微不至。1949年底,黃榮任華東電信管理局副局長、上海電信局局長。新中國成立后,按照老首長張雲逸的意見,回廣西工作,任廣西交通廳首任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