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橋
甘肅省興隆山古橋
甘肅省興隆山雲龍橋俗稱卧橋,雄踞於大峽河上,連接興隆、棲雲兩山,原為純木結構,上有橋廊,下無橋柱,利用卯榫結構成橋。
最初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原金縣知縣唐鳴鐘和道士劉一明前後各架過名為“唐公橋”和“迎善橋”的木橋,都被山洪沖毀。現橋重修於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甘肅布政使岑春煊撥銀重建,知縣陳昌把它改名為“雲龍橋”。
橋高6米,長38米、寬米,橋上建廊房5間,嵌以斗拱,東西兩頭建有橋亭。陳昌以為連接兩山道路相通,也連接兩山靈氣相通,命名為“雲龍橋”,並撰聯:
雲比泰山多年年霖雨蒼生豈徒供仙人怡悅,
龍如蒼海卧面面林巒翠靄都覺有靈氣往來。
雲龍橋是興隆山古建築之一,也是興隆山的標誌之一,是大峽河上惟一建築,也是登山的必經之路。1980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因為當時橋身已經傾斜,政府撥款進行改建,改為混凝土結構,並維修了橋廊和橋亭。1985年,蘭州市園林局重新彩繪此橋,將陳昌所題的對聯刪字后,由甘肅書法協會副會長趙正書寫,懸在亭前。牌坊位於雲龍橋上方108級台階處,建於1987年,為一座小山門,正面為胡耀邦所題“隴右名山”,背面為朱穆之題“秀比峨黃”。
一座畫廊式木拱橋,橋身為木體弓形,精巧玲瓏,似彩虹跨越山澗。橋身長155米,寬3米,橋上設廊7間,橋的兩頭各有一閣,是歇山頂四角飛檐的建築。廊內雕樑畫棟,廊頂覆蓋琉璃瓦。按道家的義理,“龍騰雲,雲從龍”,這座橋使棲雲、興隆兩峰貫通一氣,所以叫做“雲龍橋”。橋頭篆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雲比泰山多,霖雨蒼生仙人悅;龍入滄海外,撲巒翠靄靈氣來。”
關於這座橋,還有一段傳說:清乾隆年間,道士劉一明雲遊到此,被山中的美景吸引住了。同時他又看到,經明末戰亂之後,山裡的香客已經絕跡,只留下寂靜的空山。谷內原有一座卧橋,當時已被洪水沖毀,只剩下兩個橋墩。劉一明觸景生情,無限感傷,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復“興隆”勝跡。於是他行醫治病,為興隆山募集資金。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山上修建了百十座殿閣亭樓,還架起了一座宏偉的木拱橋,當時取名“迎善橋”,意思是迎接八方的善士。從此,興隆山的香火四季不衰。後來山洪暴發,橋又被沖跨,劉一明非常惋惜,束手無策。他有一個徒弟叫唐童,一天在河邊採藥,見有人落水,便不顧一切地下水搭救,救上岸一看,是個又瞎又聾的老婆婆。唐童沒有嫌棄老人,而是替她換好衣裳,找來許多食物給她吃。老婆婆覺得唐童善良,就送給他一根三寸長的麥秸,說遇到河流擋路,它可以當橋。唐童接過麥秸,正要道謝,老婆婆忽然不見了。唐童想驗證老婆婆的話,來到河邊,把麥秸放在河上,轉眼間就成了一座精美的橋。從此,這座橋再也沒有被洪水沖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