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素養
閱讀素養
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民族進步,都與閱讀素養有著緊密聯繫。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IRLS)認為,“閱讀素養是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應該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閱讀素養也是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國民的精神力量對於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和最終的競爭力都起著關鍵的作用。而精神力量的獲取和培養,則需要通過閱讀。培養有素養的社會成員,能夠提升社會的整體素質水平,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
閱讀
美國國家教育發展評估是這樣定義閱讀素養的。它認為,閱讀是一個積極且複雜的過程,涉及理解書面文章、形成並理解含義,根據文章類型、目的與情景,恰當使用含義。國際學生評價項目認為,不僅要強調閱讀者能夠理解所讀文章的內容意義,還要強調閱讀者應具備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信息,以此滿足目的需求的能力,這也是在閱讀的後面加上“素養”這個詞的原因。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提出,閱讀素養是閱讀者為了達成個人目標、積累知識、開發個人潛力、參與社會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書面文章的能力。
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認為,閱讀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建構意義、了解有效的閱讀策略並反思所讀的內容,因此閱讀素養應該界定為“閱讀者理解和運用社會需要的或個人認為有價值的書面語言形式的能力。年輕的閱讀者能夠從各種形式的文章中構建意義。他們能夠通過閱讀進行學習,參與到學校和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中”。
首先,閱讀需要調動人廣泛的認知和元認識能力,形成對文章不同層次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需要調動廣泛的認知能力,諸如對所呈現材料的基本解碼能力,調用辭彙、語法、句法結構和語言學方面的知識儲備,探索自身以外的世界,等。閱讀者也需要運用元認知能力,如運用恰當的閱讀策略和意識,為了特定的目的進行思考、監控和調整閱讀行為等。
另外,閱讀者應該能夠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閱讀者所閱讀的材料不僅是那耐人尋味的小說、優美感人的散文詩、激情澎湃的演講傳記等文學類文章,也不僅是報道時事的新聞、傳播科技的論文、評論社會的雜談等說明議論類文章,還應該包括那介紹使用方法的說明書、指導行程路線的地圖、規定日程安排的時間進度表、反映數據規律的圖表這些程序性文章,最後這一類文章也許是獨立呈現的,也許摻雜在說明類的文章中。第一類和第二類文章在很多項目中被稱為“連續性文本”,第三類文章則相應地被稱為“非連續性文本”。
除此之外,閱讀者能夠通過獲得文章中的觀點信息,恰當地使用這些信息,以此來滿足特定的目的需求。閱讀者閱讀可能是為了文學體驗,如閱讀小說、詩歌、散文等,也有可能是為了獲取和使用信息,如閱讀地圖、說明書、雜談、新聞等。閱讀者通過閱讀,可以達到個人娛樂、學習的目的,可以利用閱讀滿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可以通過閱讀拓展個人的知識儲備、豐富精神世界、開發個人潛力,可以通過閱讀參與社會活動。事實證明,有閱讀素養的公民更容易融入各類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團體中。閱讀者選擇不同的文章進行閱讀,正是因為文章中的特定情境能夠滿足閱讀者的閱讀目的。
哈佛大學教育學家珍妮·查爾提出的“五階段模型”對閱讀的發展階段予以很好的闡述。她認為,人一生的閱讀發展可以分為5個階段:
■開始閱讀(或解碼)階段(6-7歲)
■掌握閱讀(或流暢閱讀)階段(7-8歲)
■為了學習新知而閱讀(9-13歲)
■多重觀點階段(14-18歲)
■構建與批判階段(大學及大學以後)
在珍妮·查爾的“五階段模型”中,第二、第三和第四階段是閱讀的關鍵階段,在這3個階段中,閱讀者從小心地確認以前所學的簡單閱讀技能,到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再到分析評價和反思自己所讀的內容,它呈現了一個個體從初級閱讀者逐漸成為成熟閱讀者的蛻變過程。
特別是在第三個閱讀發展階段,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尤為重要。在第三階段前,兒童一般通過聽和看獲得新知識。但在這個階段末期,他們在閱讀渠道上獲得新信息的效率超過任何其他獲得新信息的渠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兒童在這個階段的知識、語法和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須限制閱讀的複雜性。
該階段又分為兩個水平。第一水平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水平。這個水平的任務是能閱讀不需要或者需要一點專業知識就可以理解的書籍。第二個水平是初中水平,它能使讀者更接近一般成人的閱讀水平。在這個水平的晚期,學生應該能夠閱讀報紙、成人通俗小說,以及類似《讀者》這樣的雜誌。完成這兩個水平間的轉變,需要學生增加他們細緻的分析能力,以及對文章中表達的不同觀點的精細反應能力。
中小學生的閱讀素養如何,不僅僅是孩子個人努力的結果,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通過對國際學生評價項目和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這幾年監測結果的分析,發現監測結果都比較一致,這對於培養中小學生的閱讀素養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些監測結果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就學生的情況來看,學生為了興趣在閱讀上花的時間越多、閱讀材料類型越豐富、閱讀態度越積極,他們就越容易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在學生的閱讀素養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鼓勵學生去閱讀,愛閱讀,增加學生在閱讀上所花的時間,還要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類型多樣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應該既涉及文學類和說明議論類的連續文本,也應該涉及那些包含圖表、說明書之類的非連續文本。另外,學生對自身閱讀情況和閱讀水平的感知比較準確,和監測結果一致。
就家庭環境來說,家長的閱讀習慣和對待閱讀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表現。在家中,父母每周花在閱讀上的時間越長(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認為一般每周應該在6個小時以上),家長對孩子進行閱讀的行為越支持,孩子的閱讀表現會越好。而家庭對孩子閱讀除了提供精神上的鼓勵之外,還應該在物質上為孩子閱讀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的研究結果表明,家庭擁有的兒童書籍越多,孩子的閱讀表現就越好。另外,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與自己討論交流有關文化和社會的問題,這樣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其自身的閱讀素養。
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交流狀況也與孩子的閱讀表現有密切的關係。父母經常與學校保持聯繫、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其孩子的閱讀表現相對會比較好。
就學校環境和教學情況來看,學校提供的閱讀資源豐富程度、學校的安全狀況與學生的閱讀水平有較大的關係。那些閱讀資源比較豐富、校園內外安全狀況較好的學校,學生閱讀表現會比較好。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研究發現是,高閱讀水平的學生在閱讀課上更願意選擇默讀而不是大聲朗讀。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眾多參與監測的國家中,56%的老師每天會要求大部分四年級學生對著所有學生進行大聲朗讀。相比之下,學生很少會對著自己大聲朗讀。有趣的是,那些經常獨自默讀的學生閱讀表現水平更好。
就國家的這個大背景來說,國家的經濟情況和教育情況也會對孩子的閱讀素養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在人均GDP高的國家,學生閱讀平均水平會相對較高。國家在學生教育上的投入狀況也會影響學生的平均閱讀水平。
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孩子明白一段話的意思,準確地回答出試卷上閱讀理解的題目,還要教會孩子閱讀的能力,教會孩子從不同類型的文章中獲取信息,以滿足自己不同的目的需求。語文教師認為中小學的閱讀教學應該做到“三個回歸”:回歸閱讀本體、回歸學生本體、回歸生活本體。
回歸閱讀本體閱讀課文,不應該只是理解和記住每篇課文的內容、結構與信息,而是讓學生通過這些課文學會怎麼閱讀,學會如何理解、評價文章,並從中得到啟示,學會利用文章中的信息和含義解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將閱讀內容作為聯結性知識組織教學,而應將之作為富有智能意義的運算性知識來組織教學。比如段落結構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一般注重講解文章段落結構怎樣安排,讓學生了解所學課文的結構層次,往往忽視了這種結構如何建構的過程。由於缺乏作者構思過程的再創造和讀者解讀形成結構的再創造,學生沒有真正經歷形成文本結構的智力活動,因此遇到新的文章,還是一籌莫展。也就是說,這種閱讀教學沒有使學生真正形成閱讀活動的基本素質。
回歸學生本體透過國際測評項目的監測結果,選擇讓學生自主閱讀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大聲朗讀效果更好。學生自主閱讀,能夠讓他們目的明確,在閱讀實踐中主動探索,獲得理解、體驗感情、啟迪思想。在如今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滿堂灌,教師在講台上興緻盎然地講如何閱讀,而下面的學生卻是不知所云。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成為閱讀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成為閱讀活動的主人。每個學生的閱讀都是個性化的、獨特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基於自身的生活、知識經驗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認知結構,自覺地進行閱讀,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方式等。
回歸生活本體如果說“回歸閱讀本體”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回歸學生本體”是鼓勵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那麼“回歸生活本體”則是閱讀的根本,即培養學生利用閱讀來滿足個人和社會的需求,達到特定的目的。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僅僅是能夠通過考試,增加某一方面的知識儲備,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學會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