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波拉尼

邁克爾·波拉尼

邁克爾·波拉尼,英國物理化學家。1891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1976年2月22日卒於北安普敦

人物經歷


1909年入布達佩斯大學學醫。
191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1914~1918年任軍醫。
1920年在柏林任威廉皇家纖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33~1948年,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化學講座。
194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主要貢獻


波拉尼對物理化學的貢獻主要在化學動力學,特別是反應速率理論方面。早在1920年,他就曾用穩態近似法得到反應的速率方程。1928年他提出了激發態分子自發分解的理論解釋(彈性介質理論)。波拉尼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在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方面。1935年幾乎與H.艾林同時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他總結出了估算同系列反應活化能的經驗式△E=α△H,沿用至今。
波拉尼進行的研究工作尚包括乙烯在鎳上加氫的反應機理、用光活性分子研究旋光轉化中消旋化的反應機理和用氧同位素研究酯類水解反應機理等。曾先後獲得普林斯頓、利茲、劍橋和曼徹斯特等大學的名譽理學博士的稱號。

主要著作


著有《原子反應》(1932)和《個人知識》(1958)等書。

家庭成員


哥哥:卡爾·波拉尼,經濟學家
兒子:約翰·查爾斯·波拉尼,化學家,曾獲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