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禮

孫志禮

孫志禮,男,漢族,1957年11月生,山東省巨野縣人,中共黨員。

個人簡介


孫志禮,男,漢族,1957年11月生,山東省巨野縣人,中共黨員。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基礎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機械傳動及數字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東北地區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遼寧省機械工程學會可靠性工程分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遼寧省機械基礎教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分析分會失效分析專家,遼寧省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理事,遼寧工業大學特聘教授,航空發動機動力傳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特聘教授。
孫志禮
孫志禮

研究方向


1.機械可靠性工程;
2.摩擦學設計理論及應用;
3.機械設計信息集成及系統模擬技術;
4.智能設計理論與方法。

工作經歷


1976年參加工作,1982年大學本科畢業,1985年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晉陞為副教授,1995~1997年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1997年獲傅士學位,1998年晉陞為教授,2004年晉陞為博士生導師,現任現代東北大學機械傳動與數字化技術研究所所長。

主講課程


《機械設計》(本科生)
機械設計基礎》(本科生)
《機械可靠性工程》(研究生)

研究課題


在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及方法、摩擦學設計理論及實驗研究、參數驅動設計與分析、結構設計和故障診斷與分析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863國家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博士啟動基金、國防“十一五”預研項目、武器裝備預研基金、航空科學基金及企業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橫向科研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雜誌及各種學術會議上共發表科研及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系統收錄70餘篇,東北大學“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負責人,國家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學科建設主要責任人,國家級精品課“機械設計”主要負責人,主講教師。曾獲“瀋陽市優秀教師”、“東北大學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與成果如下:
(1)機械可靠性理論與方法及應用研究。從1985年開始從事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始終跟蹤國外對機械可靠性最新研究,開展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兩端截尾分佈理論,並應用於機械產品的可靠性設計中,解決了可靠性設計分析結果可信度問題,使得分析可靠度與產品實際更相符。利用該理論通過產品薄弱環節分析,提出針對性措施,全面提高產品的系統可靠性。結合學科建設,成功研發了熱疲勞可靠性試驗台,研究工作居於國際前沿,國內領先水平。基於研究成果出版《機械可靠性工程》、《實用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和《數控機床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技術》專著3部,在《機械工程學報》、《航空學報》、《兵工學報》、《機械強度》、《機械科學與技術》、《東北大學學報》、《中國機械工程》、《航空動力學報》、《12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cience and Applied Technologies》、《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and Safety》等國內外雜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30餘篇。基於可靠性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重大專項的支持,已應用於國產數控加工中心,大大提高了數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對於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航空航天及船舶等大型複雜產品的系統可靠性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和工程應用價值。
(2)耐磨性設計理論與試驗研究。摩擦磨損潤滑是現代機械產品中廣泛處在的一種現象,性能優異,環境友好的現代潤滑技術是節約能源,優化資源,促進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途徑。2008年提出了微觀、時變、系統的摩擦學設計理論,建立了摩擦學研究工作室,通過實驗研究了載荷、滑動速度、表面硬度及溫度等主要影響因素對磨損率的影響,並建立了磨損壽命預測理論模型,提出了基於隨機過程的零件磨損速率的分佈規律,。研究成果主要發表於《兵工學報》、《東北大學學報》、《農業機械學報》、《潤滑與密封》、《瀋陽建築大學學報》、《AppliedMechanics and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等國內外雜誌上,並被EI、ISTP檢索多篇。研究成果對提高機械零件的耐磨性、效率及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3)虛擬可靠性試驗技術及理論研究。機械可靠性試驗研究是可靠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但是機械產品的可靠性試驗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巨大工程。依據計算和模擬模擬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虛擬可靠性試驗技術和理論及分析方法,針對齒輪減速器完成了齒輪傳動系統的應力分佈、溫度長分佈、結構等的研究工作,給出了相應的提供措施和方法,研究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果發表於《兵工學報》、《東北大學學報》、《中國機械工程》、《InternationalSociety of Science and Applied Technologies》、《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等國內外雜誌,並被EI、ISTP檢索。研究成果對於機械產品可靠性試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4)參數驅動設計方法與模擬分析技術研究。參數驅動設計是現代產品設計必然發展趨勢,模擬分析技術的應用提高產品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參數驅動設計與模擬分析技術的應用,解決了現代複雜機電產品可靠性設計與分析的難題。通過分析,確定產品的主要參數及輔助參數與主要參數的關係,建立參數驅動的三維參數化模型,進行產品的結構分析、載荷特點、運動學動力學的分析研究,提出工藝參數控制方法。開發了大型蝶閥閘閥參數化設計及分析軟體系統,完成了流場的分析,在鐵嶺閥門廠得到了應用,研發的齒輪傳動系統的參數驅動軟體系統具有載荷譜分析、振動特性分析、熱分析,在發動機齒輪傳動系統得到了應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東北大學學報》、《機械設計與製造》等雜誌上,成果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5)結構優化設計方法及分析研究。建立了機械優化設計與分析技術,以泵流量最大為優化目標,傳動中心距、齒頂高、齒輪根切、疲勞強度、轉子配對數等為約束,研究了齒輪傳動泵、轉子泵的優化結構尺寸,建立了一種合理的齒輪泵、轉子泵優化設計方法。通過理論分析和試驗驗證,討論了各參數的影響,得到了滑油泵的優化設計參數,研究結果在發動機設計中得到了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6)機械零部件故障診斷及分析技術研究。針對不同速度、載荷特點、工作條件、運動精度、工作可靠性的要求,研究機械零件的失效機理及失效模式,完成了相應的失效機理分析,確定了相關的失效模式,提出了故障分析方法及實用的分析技術。研究成果對高檔數控機床航空發動機艦船運載火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研究成果在《航空學報》、《東北大學學報》、《失效分析與預防》、《機械設計》、《航空動力學報》等雜誌,並被EI檢索。

著作教材


出版專著《實用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機械可靠性工程》,主編教材《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基礎可靠性實驗教程》等7本,參加編寫設計工具書《機械零件設計手冊》、《機械設計手冊》、《中國機械設計大典》等大型工具書4部。

所獲榮譽


1993年獲瀋陽市優秀教師稱號;1996年獲冶金部教學成果一等獎;1996年獲瀋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遼寧省精品課《機械設計》和《機械設計基礎》主講教師,排名第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次,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東北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1次,東北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瀋陽市優秀教師1次,東北大學優秀教師3次,東北大學建龍獎教金1次;東北大學招金集團獎教金1次。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次,遼寧省自然科學成果(專著類)二等獎1次。
獲批“一種基於振動可靠性和遺傳演演算法的齒輪齒廓修行方法”發明專利1項;獲批“VMC650加工中心FMECA資料庫分析與管理系統”、“多種分佈下機床關重件可靠性分析系統”、“基於Pro/E的閘閥參數化設計系統”、“焊接蝶閥參數化設計系統”和“蝶閥參數化設計系統”軟體著作權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