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老玉

廣義和田玉之一

黃白老玉屬於廣義和田玉的一種,多為“石包玉”,俗稱“河磨玉”,書名為“籽料”,其質地溫潤、色澤清雅,是岫岩偏嶺子及海城孤山出的一種透閃石玉,密度2.95,透閃石含量98%-99%,分山料和籽料兩種,山料俗稱黃白老玉,外地也稱東北黃玉或東北黃口料,色澤上比較豐富,上品雞油黃。為紅山文化主要玉料。

起源


起源首先來講講黃白老玉的起源,黃白老玉其原石表面由於千萬年的水浸土蝕和風化而形成石皮,石皮與黃白玉質之間相互浸潤而多成為糖色。由於其形成歷史年代久遠,以至於當前科學還無法記算,“老玉”也因此而得名。在2001年7月,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等來岫岩岫岩玉進行科考時,發現了一種透閃石極品岫岩白玉,其玉質與新疆和田羊脂玉等同,與新疆的和田籽料同質。

品質


那麼黃白老玉的品質有哪些呢:這種玉硬度高,亮度強,硬度為摩氏6.36—6.46.質地純凈細膩,顏色白里透黃,因為白玉時間久了就會變黃,所以這種玉就被稱為老玉了。升值空間是非常大的,現在的老玉每月價格就會增值,而且老玉具有極好的招財避邪的作用,非常適合收藏和佩戴。

鑒別


如何鑒別黃白老玉
上好的黃白老玉講究的是肉黃,即黃中有白,白中有黃,無任何雜質,氣泡(俗稱“凍兒”)肉凝練,厚重,煉如凝脂。俗話叫“料干不稀”。這樣的料是純正老坑料,這種料無論是清一色還是有糖色都是非常名貴的,當然有糖色的還要觀其糖色。對於糖色,頂級的糖色是凝聚紅糖,無髒亂麻穿糖。如果是凝聚褐糖也要無髒亂麻穿糖。最後是凝聚黑糖。一旦糖色出現髒亂麻穿這些情況,價值會打折扣。

價值


在2001年7月,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等來岫岩對岫岩玉進行科考時,就發現了這種透閃石極品岫岩白玉,其玉質與新疆和田玉等同,堪稱岫岩“羊脂白”。這一重大發現,為岫岩玉樹起一個里程碑,把岫岩玉提升為國內玉類最高品位。岫岩透閃石玉,即老玉、河磨玉,與新疆的和田玉同質。
玉的醫療保健功能早就被醫藥家和收藏家發現。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記有玉的藥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記錄了玉的十四種藥效:“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除胃中熱,喘息、煩懣、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佩玉可以避邪。相傳盤古死後,他的呼吸變成風和雲,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避凶的魔力。佩玉可以長壽。我國從古至今的各流派氣功大師一致認為,人身有“精、氣、神”三寶,“氣”的使用尤為突出,只要保留精氣存在,人體就會長存,而且還有可能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