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湖

由冰斗冰磧物堵塞冰川成的湖泊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蝕成的窪地(即冰斗cirque)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一類湖泊。冰川湖分佈的海拔一般較高,而湖體較小,多數是有出口的小湖。

演變


南極洲沃斯托克冰川湖表面
南極洲沃斯托克冰川湖表面
當冰川佔據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於冰川對底床和谷壁不斷進行拔蝕、磨蝕,同時兩岸山坡岩石經寒凍風化作用不斷破碎,並崩落後退,使原來的谷地被改造成橫斷面呈拋物線形狀,俗稱U型冰槽谷。冰槽谷縱橫向上形態特徵嚴格受控於岩性,構造和氣候環境的影響。
一方面:氣候寒冷,降水量大時,形成規模大的山谷冰川,冰槽谷地寬闊。此後,倒二次冰期及未次冰期冰川活動能力一次比一次低,其冰槽谷地的寬度亦相應縮小。
另一方面:如冰前谷地切割深淺的差異或縱向上岩性結構的差異,冰川穀的縱剖面呈階地狀,堅硬岩體形成“冰檻”,“冰檻”成為區內瀑布飛濺的岩檻,“冰檻”之下為冰蝕盆地,冰蝕盆地積水便成冰蝕湖,也可以是冰川堆積地質作用形成冰水堰塞湖。

分類


按其成因和分佈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冰面湖冰內湖冰蝕湖冰磧湖
(1)冰面湖和冰內湖。冰川在運動過程和太陽輻射作用下,其表面會形成鍋穴狀地貌以及冰內穹窿。冰川融水注入其中則形成冰面湖和冰內湖。由於冰川總是處於運動之中,加之以湖水融蝕和沖蝕,湖的大小和位置都處於不停地變化中。一旦冰堤洞穿,湖水便宣洩一空,湖泊旋即消失。
(2)冰蝕湖。冰川運動會對冰下基岩谷床產生挖蝕作用。在冰川後退後,融水注入冰蝕窪地而形成冰蝕湖。冰蝕湖是冰川湖泊中最穩定的湖泊。
(3)冰磧湖。冰川運動時會在冰川的兩側和前端形成側磧和終磧壟。如果側磧和終磧具一定的封閉性,冰川融水和雨雪水儲留其間便形成側磧湖和終磧湖。冰川前端往往會形成冰蝕冰磧雙重成因的冰川湖。冰川湖泊是發展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分佈


中國

冰川湖主要分佈在高山冰川作用過的過程,其中的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區較為普遍。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天山昆崙山亦有冰川湖分佈,它們大多是冰期前的構造谷地,在冰期時受冰川強烈挖蝕,形成寬坦槽谷,冰退時,槽谷受冰磧壟阻塞形成長條形湖泊,如博格達山北坡的新疆天池,古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還有小天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洗腳的地方。它們水深且碧藍,此冰川之緣故。
川西及昌都地區也保存一些冰川湖。如峨邊泰永場的大小天池、輪池、天生塘等,湖口至今仍可見到冰磧物。甘孜以西的新路海,青海省文果縣的果海也是冰川湖。
新路海,是中國最大的冰川終磧堰塞湖,大約成湖於大理冰期後期。湖區屬高寒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只有5.5℃,一月份平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達-32℃。湖面從每年九月下旬開始封凍至翌年三月下旬解凍,冰凍期長達半年之久,冰厚60㎝。

尼泊爾

尼泊爾目前有2323個冰川湖。

災害


200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現,喜馬拉雅山區有近50座冰川湖水位迅速上升,推測可能會在5年的時間內衝破湖岸引發洪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科學家花了三年的時間研究地形圖、衛星照片和大氣照片,發現尼泊爾20座冰川湖、不丹24座冰川湖正處在危險中。科學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冰川湖水位上升。科學家警告說,如果爆發冰川湖大洪水,數萬人的生命將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