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殺了安迪·沃霍爾

1996年瑪麗·哈倫執導電影

《我殺了安迪·沃霍爾》是由瑪麗·哈倫執導, 莉莉·泰勒、傑瑞德·哈里斯等主演的傳記片。

該片講述了維米莉對安迪·霍爾極為推崇,她認定對方控制了自己的思想,於是闖入安迪·霍爾的辦公室,開槍將他射傷的故事。

劇情簡介


安迪·霍爾是美國波普藝術大師,他繪製的夢露畫像成為“招貼派”的時代性標誌。維米莉對安迪·霍爾極為推崇,久而久之,她認定對方控制了自己的思想。終於,維米莉闖入安迪·霍爾的辦公室,開槍將他射傷……
影片表達了一次對男權社會最前衛觀念的衝擊與反抗、毀滅與自毀,塑造了一個女權主義人物,從個人經歷出發,表現了對體制的憤怒與反叛情緒。實際上,由於身份與歷史因素,女性內涵一直局限於男權制的社會傾向之中。這種主體的壓抑與生命價值的缺乏狀態,難免促使女性神經質的顛覆意識產生,她們通過人性的自我裸露來否定性別美學與男權世界,充滿了分裂的快感與毀滅的慾望,但背後又都透露出對拯救的渴望。
演員瑪莎·普林頓
演員瑪莎·普林頓

演員表


演員名角色名
莉莉·泰勒  Valerie Jean Solanas
羅泰爾·布魯特 Maurice Girodias
傑瑞德·哈里斯 Andy Warhol
Anna Thomson  Iris
瑪莎·普林頓 Stevie

職員表


導演瑪麗·哈倫
製片人湯姆·卡林
編劇瑪麗·哈倫

幕後製作


主創介紹

傑瑞德·哈里斯
性別:男
外文名:Jared Harris
出生日期:1961-08-24
出生地:美國,新澤西州,恩格爾伍德
職業:演員 / 編劇
更多外文名:Jared Francis Harris (本名) / Hot Buns (昵稱)
更多中文名:艾德·哈里斯
家庭成員:理查德·哈里斯(父) / Emilia Fox(前妻)
imdb編號:nm0364813
傑瑞德·哈里斯 傑瑞德·哈里斯,電影演員。年近五十才嘗到走紅滋味。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愛爾蘭性格影星理查德·哈里斯,後者出演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鄧布利多教授後於2002年去世。傑瑞德在父親盛名之下奮鬥了二十載,直到來到美國發展,相繼在熱門電視劇《危機邊緣》、《廣告狂人》等中亮相后才為大眾熟悉,他在大衛·芬奇奧斯卡熱門影片《返老還童》中的演出也受到評論家的矚目。
演技如同變色龍的哈里斯扮演過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文學形象,包括《我殺了安迪沃霍爾》的安迪沃霍爾、《我們兩個》的約翰列儂,2010年被蓋·里奇挑中在《大偵探福爾摩斯2》中扮演莫利亞地教授,與福爾摩斯都鬥智斗勇,搖身變成了暑期檔大片的頭號反派。此外,他還將出演改編自勒克雷名著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與加里·奧德曼等英倫戲骨同台飆戲。

幕後花絮

1967年女同性戀者維米莉·蘇蓮娜刺殺安迪·沃霍爾的事件。
安迪遇刺后一直沒有康復,1987年死於外科手術,維米莉則被判3年徒刑,她聲稱安迪過多壓制了她的生活。
她曾經被安迪拒絕發表的作品《泡沫聲明》此後多次再版,成為女權主義經典作品。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Samuel Goldwyn Company[美國]
2.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英國]
3.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美國]
4.Arena
5.Playhouse International Pictures[美國]
發行公司
2.Tobis Filmkunst[德國](Germany)
3.Telegroup S.L.[西班牙](Spain)
4.Evergreen Entertainment(video)
5.Cannes Home Vídeo[巴西](Brazil) (VHS)

作品評價


表達了一次對男權社會最前衛觀念的衝擊與反抗、毀滅與自毀,塑造了一個女權主義人物,從個人經歷出發,表現了對體制的憤怒與反叛情緒。實際上,由於身份與歷史因素,女性內涵一直局限於男權制的社會傾向之中。這種主體的壓抑與生命價值的缺乏狀態,難免促使女性神經質的顛覆意識產生,她們通過人性的自我裸露來否定性別美學與男權世界,充滿了分裂的快感與毀滅的慾望,但背後又都透露出對拯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