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是東北師範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為建於1948年建立的東北大學博物學系,該系1950年改為生物系。經過不斷發展演變,1994年3月,成立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擁有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2個本科教學單位;有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有教職工109人,其中教師84人,包括38名教授、24名副教授、博士生導師35人、5名高級工程師;有本科生590人、碩士研究生605人、博士生154人。

學院概況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由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系、遺傳與細胞研究所、草地研究所、國家草地生態工程專業實驗室、電鏡中心等單位組成。在長期的發展和建設中,學院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擁有了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影響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

歷史沿革


1948年,建立東北大學博物學系。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950年,改為生物系;生物系建系之初,全系共有16名教師,其中教授7人(含4名留用的日籍教授,他們於1953-1956年相繼回國);當時設有三年制本科(后改為四年制本科)和兩年制專科;教學計劃基本是沿用舊大學的藍本,教材由教師自編講義授課;同年,東北大學改名為東北師範大學,在學校的統一組織領導下,生物系制定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師培養提高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1953年,由生物系的中外教師共同培養了8名研究生。
1956年,受教育部的委託,學校舉辦了全國動物生態學研究班,聘請了兩位前蘇聯專家來系任教,培養了36名動物生態學專家。
1960年,成立草原研究室和細胞學研究室。
1962年,受教育部的委託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招收研究生,招收了3名動物學專業研究生。
1965年,又增加了植物學專業,共招收4名研究生。
20世紀70年代,高考恢復,系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
1981年,系獲得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和生理學5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6年,獲得生態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在草原研究室、細胞學研究室基礎上成立草地生態學研究所和遺傳與細胞學研究所。
1989年,被批准成立”國家草地生態工程實驗室”。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992年,獲准建立生物學科研工作博士后流動站。
1994年,成立的生命科學學院,下設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系、草地生態研究所、遺傳與細胞研究所、電鏡中心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和科研部門。
1996年,學院被評為“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同年,東北師範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評審,進入重點建設大學的行列,學院的細胞生物學、生態學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00年,學院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2年,建立了”教育部植被生態學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農業與基因藥物工程研究中心”;同年,細胞生物學和生態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以後相繼建立了“吉林省生態恢復與生態系統管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重點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2004年,“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國家的驗收與評估。
2007年,建立了“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8年,開始籌建“藥物基因和蛋白篩選國家工程實驗室”,2013年底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2010年,建立了“吉林省長白山天然藥物化學與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以及“吉林省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2013年,成立吉林省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試中心。

學院簡介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身是1948年建立的東北大學博物學系,該系1950年改為生物系。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1994年3月以生物係為基礎成立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教學樓
生命科學學院教學樓
生物系建系之初,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全系共有16名教師,其中教授7人(含4名留用的日籍教授,他們於1953-1956年相繼回國)。系主任是傅桐生教授(留法理學博士,鳥類學家)。副系主任為趙汝翼教授(無脊椎動物學專家)。當時設有三年制本科(后改為四年制本科)和兩年制專科。教學計劃基本是沿用舊大學的藍本,教材由教師自編講義授課。由此開始了生物系的建設和發展的歷程。
1950年東北大學改名為東北師範大學。在學校的統一組織領導下,制定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師培養提高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培養目標是,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中等學校教師。1953年由生物系的中外教師共同培養了8名研究生。受教育部的委託,1956-1958年舉辦了全國動物生態學研究班,聘請了兩位前蘇聯專家來生物系任教,培養了36名動物生態學專家,這些人成為中國動物生態學教學和科研的骨幹力量。此外,五十年代有多名教師被選送到國內、外高校及研究單位學習、深造。1960年前後成立草原研究室和細胞學研究室。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和加強,教學設備也逐年增多。教學和科研都有了較大發展。1962年受教育部的委託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招收研究生,招收了3名動物學專業研究生。1965年又增加了植物學專業,共招收4名研究生。從此開始了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 20世紀70年代迎來中國教育戰線的春天。高考恢復,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自1981年中國開始建立學位制度,生物繫於1981年獲得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和生理學,5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和1986年先後獲得植物學和生態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在草原研究室、細胞學研究室基礎上成立草地生態學研究所和遺傳與細胞學研究所。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教學設備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1989年又被批准成立“國家草地生態工程實驗室”。1992年獲准建立生物學科研工作博士后流動站。
1993年生物系郝水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至此,改變了東北師範大學沒有院士的歷史。
1994年成立的生命科學學院,下設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系、草地生態研究所、遺傳與細胞研究所、電鏡中心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和科研部門。生命科學學院的成立是學院發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學院的發展和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隨著學院的建設,各項事業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1996年,學院被評為“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同年,東北師範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評審,進入重點建設大學的行列,學院的細胞生物學、生態學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又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1年建立了“教育部植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農業與基因藥物工程研究中心”;
2002年細胞生物學和生態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以後相繼建立了“吉林省生態恢復與生態系統管理重點實驗室”、“植物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重點基礎教學實驗中心”。2004年“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國家的驗收與評估。

師資力量


東北師範大學校園風景(圖1)
東北師範大學校園風景(圖1)
截止到2009年12月,學院共有教職工102人,其中教師71人,包括33名教授、28名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5人、4名高級工程師,中科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資助獲得者2人,首批省管專家4名,國家教育部生物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2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7名。

專業設置


學校2004年獲批成立研究生院,學科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全校現有22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204個碩士學位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51個博士學位點,設有研究生院。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藝術學、物理學等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應用經濟學、數學、化學、生物學和地理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環境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等12個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博士點,教育碩士、公共管理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工程碩士、翻譯碩士、藝術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等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同時招收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有教育學原理、世界史、細胞生物學、生態學、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重大問題,全球視野下的亞歐美文明及其互動關係,真核生物基本生命活動和人類疾病的分子細胞生物學,我國東北草地、濕地生態過程、功能及修復技術基礎,東北地區人地關係的時空過程研究及其成果應用,多酸及光發射材料與應用,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問題,問題驅動下的應用統計學等8個“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1個“十二五”吉林省一級學科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歷史、中文、生物等3個學科是國家文科、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我學科點覆蓋了除軍事學和醫學以外的11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綜合性學科格局。
本科專業設置
1. 師範類:生物科學
2. 非師範類:生物科學(基地班)生物技術
1-2年級師範專業和非師範專業在培養方面大體相同,從3年級開始分專業培養。
師範專業:建立了具有師範特色的培養體系:
1.中學生物學教學及研究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1)構建"能力+模塊"的實踐教學研究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2)實施以"探究+合作"為主的"中學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
2. "教師技能+文化素質"的優秀教師素質教育體系
(1)本科生教師技能培養
利用微格教室進行個別模擬教學訓練、
利用教學實習基地進行實地教學訓練、
聘請優秀中學教師進行示範教學。
利用技能比賽、講演比賽、辯論賽等促進學生技能練習。
(2)本科生綜合文化素質培養
學院合唱團、學院藝術團、學生其它社團活動等。
非師範專業:建立了以科研帶動教學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
1. 建立了一個科學合理的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體系;
(1)項目資助模式:學生以團隊形式申請-專家評審-資助-科研訓練-成果總結-答辯-結題
(2)自主選題模式:學生自己選題 - 向學院實驗中心提出申請-評審-批准-進入創新科研實驗站-科 研實驗-成果報告
(3)教師指導模式:雙向選擇 - 學生進入教師實驗室-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科學訓練-形成科研成果
2. 實施了一種有效果的激勵學生和教師參與本科生科研訓練的機制;
(1)設立專門的創新實驗學分;
(2)對於在校期間取得科研成果的學生給予獎勵;
(3)保送研究生的綜合排名,科研方面佔15%的權重(社會工作5%、外語5%、學習成績75%);
本科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歡迎
(1)大多數畢業生成為各層次教師、教育管理幹部、科學家等。
(2)許多畢業生成為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吉林省的所有生物學特級教師均畢業於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系)。
(3)近五年,畢業平均一次就業率為95%以上。
由於連續多年保持高比例就業率,學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是全國高校獲此殊榮的4所院校之一,生命科學學院是學校就業先進單位之一。
2007年,生命科學學院被評為全 國教育先進集體。

學科建設


東北師範大學校園風景(圖2)
東北師範大學校園風景(圖2)
在學科建設方面,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學術界有較高地位的優長學科。細胞生物學、生態學被列入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草地生態學、細胞生物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草地生態工程實驗室是國家級專業實驗室,植被生態學科被列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細胞生物學獲准建立教育部農業與醫藥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學院建有生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院的培養規模逐年增加,截止到2009年12月,學院有本科生452人、碩士研究生507人、博士生164人。學院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能夠招收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草業科學等學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學院設有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本科專業。生物科學專業為師範專業,主要培養中等學校的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生物技術專業為非師範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教學、開發以及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學院為本科學生開設了動物學、植物學、動物生理、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專業基礎課32門及專業選修課30餘門。
1996年生物科學專業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從兩個專業當年新生中選拔部分學習優秀者入“基地班”學習,“基地班”實行學士-碩士-博士逐級分流連續培養。

科研成果


學院的科研工作成果顯著,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國家“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企業橫向開發等項目208項,科研經費總計約1億元。學院的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737篇,其中SCI論文142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獎等獎項17項。申請專利24項,其中8項獲得授權。

硬體設施


截止到2009年12月,學院有藏書4萬餘冊,動物標本4200種,5.7萬號;植物標本1.2萬種,6.2萬號;人體解剖標本2000餘件。學院擁有先進的現代化儀器及設備400多件。固定資產1100萬元,生命科學學院大樓有教學用房面積1100平方米,科研用房面積7000平方米,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

對外交流


學院自改革開放后,先後與10個國家和地區的20所大學的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邀請20餘人到學校交流。每年選派5-7人出國訪學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學院每年接收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及訪問學者10人左右。學院與英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聯繫,共同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
學院設立東北師範大學梁佩怡生命科學人才培養基金,用於資助品學兼優及家庭困難的學生。學院還是吉林省遺傳學會、吉林省植物學會和吉林省動物學會的主持單位。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自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大學的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邀請20餘人來校交流;每年選派5至7人出國訪學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學院每年接收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及訪問學者20人左右;學院與英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聯繫,共同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周義發
黨委書記王占良
副院長王海濤、李曉雪、宮磊、孟巍、劉德贏
副書記劉德贏

教學改革


人文社科領域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以及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建設工程、國家清史工程項目等115項,自然科學領域承擔國家“863”和“973”計劃項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項目96項。2006年以來,CSSCI論文3700餘篇,SCI論文數2000餘篇,2009年SCI論文被引用次數在全國高校排名第20位。2001年以來,人文社科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50項,其中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5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自然科學獲省部級獎勵共54項,其中部級獎勵17項,省級獎勵37項。同時,學校與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多所大學合作,通過“3+1”或“2+2”培養模式,培養中國某些短缺專業的人才。

發展特色


學校以科學研究為強校之本,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展。2006年至2010年底,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10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5億餘元。世界文明比較、基礎教育重大問題、草地生態研究、細胞遺傳學等特色研究領域逐漸形成。

榮譽成就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學、生態學、教育學、歷史學等為代表的、在中國學術界有較高地位的優長學科。細胞遺傳學、草地生態學、應用數學、多酸化學、功能材料學、環境科學、世界上古、中古史專業已處於國內領先、國際上有影響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較、基礎教育重大問題、草地生態、細胞遺傳等優勢領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進展,並逐漸形成了信息化 東北、材料科學等新的研究領域。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吉林省工程實驗室3個,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吉林省級中心1個,2個院級研究單位。
國家工程實驗室:藥物基因和蛋白篩選國家工程實驗室
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植物基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植被生態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農業與醫藥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創新團隊:教育部表觀遺傳學創新團隊
吉林省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植物工業工程實驗室、吉林省藥物篩選工程實驗室、吉林省中藥生物工程重點研究室
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現代中藥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長白山天然藥物化學與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級中心:吉林省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試中心、吉林省現代生物醫藥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院級研究單位:遺傳與細胞研究所、草地生態研究所
學術資源
● 儀器設備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用於人才培養的儀器設備3042台套,總價值近5000餘萬元,其中包括:電子顯微鏡、高通量篩選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高效液相色譜、超速離心機、高效液相質譜聯用儀等。
● 館藏標本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教學科研標本中心,收藏的約3500種7萬件動物標本、4500種20萬件植物標本、5000件人體解剖模型及標本、50種昆蟲模型標本供本科實驗教學選用。
科研成果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近五年,學院教師承擔“973”、“863”、自然科學基金各類科研項目250餘項,教師以東北師範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70餘篇,其中SCI等國際檢索論文480餘篇;另外,近年來教師還與國際科研單位合作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 “Cancer Cell” “J. Cell Biol.”“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教師獲得授權國家專利50項;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項20餘項。
年份項目級別完成人
2017年細胞惡性轉化的表觀遺傳學機制研究吉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陸軍、張瑜、姚若斯、張建超、趙黎、侯平甫、杜娟、孔晨飛、董智雄、黃百渠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擁有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2個本科教學單位;有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生物學科研工作博士后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生物學、生態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生物學、生態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草業科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草業科學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生態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細胞生物學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細胞生物學、生態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共有教職工109人,其中教師84人,包括38名教授、24名副教授、博士生導師35人、5名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資助獲得者1人,首批省管專家4名,國家教育部生物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2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7名;此外建設有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
國家優秀教學團隊:“細胞生物學”國家優秀教學團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雙聘)
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黃百渠、劉寶、王德利、宮磊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寶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劉寶、李玉新、鮑永利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王德利、台桂花、李玉新、朱筱娟、李曉萌、王嶺、魏民、孫偉、高英志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黃百渠、王德利
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曾憲錄、朱筱娟、王德利、周義發、宮磊、王嶺、徐正一、穆春生
仿吾特聘教授:王德利、李玉新
仿吾青年學者:王嶺、魏民
“東師學者”特聘教授:徐正一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學院1個專業被教育部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有國家精品課2門,吉林省精品課建設項目1門,學校精品課程2門。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科學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生物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科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技術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生態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
省級精品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
校級精品課程分子生物學、長白山野外實習
精品網路課程生物課程與教學論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教師出版各類教材及教學參考書28部,正在編寫的教材5部;設立教材建設基金,鼓勵教師編寫具有師範特色的精品教材,已有13本實驗教材獲得資助;教學成果等獎勵6項。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學院傳統:“勤奮創新、為人師表”
學院精神:“探索生命,勇於創新”
社團文化
據2020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生命科學學院團學組織在校團委和生命科學學院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下設團總支、學生會、大學生科研實踐中心、紅燭志願者協會、“播愛·蒲公英”分隊、遺傳學愛好者協會、紅絲帶志願者協會等組織;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長白山綜合野外實習、體育文化節暨師生運動會、少數民族風采大賽、桐生杯”生物學知識大大賽等活動。

優秀校友


郝水鄭光美郭力華郭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