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血凝性腦脊髓炎
豬血凝性腦脊髓炎
豬血凝性腦脊髓炎(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PHE)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由於感染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HEV)引起的,病豬多為隱性感染,也有表現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癥狀,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需要以預防為主。
豬血凝性腦脊髓炎是由冠狀病毒屬的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哺乳仔豬,以嘔吐、衰竭及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為特徵,病死率很高。
豬血凝性腦脊髓炎於50年代末期首先發現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當時於乳豬中發現臨床表現不同的兩種疾病,一種以突然發生嘔吐,繼以消瘦為特徵,稱為豬嘔吐消瘦病;另一種主要表現為腦脊髓炎癥狀,稱為豬腦脊髓炎。其後分別從兩種病豬體內分離到病毒。至1971年證明這兩種病是同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兩種不同的臨床類型。本病在世界各地分佈很廣。中國僅有少數豬場有發病的報道。
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HEV)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病毒粒子為球形,直徑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本病毒可與雞、大鼠、小鼠、倉鼠及火雞的紅細胞發生凝集及吸附現象,對脂溶劑如乙醚、氯仿及去氧膽酸鈉等敏感,不耐熱。
該病毒通常存在於豬的上呼吸道及腦組織中,故病豬及帶毒豬為重要的傳染源。通常經呼吸道傳染。多數是在引進新的種豬之後而發病,侵害一窩或幾窩哺乳仔豬,以後由於豬群產生了免疫反應而停止發病。該病僅豬感染,特別易感的是哺乳仔豬,較大的豬多為隱性感染,且隱性感染率很高。
在自然條件下,只有豬發生該病,一般呈現隱性感染。血凝抑制及中和試驗調查表明美國屠宰豬群陽性率高達98%。其它國家的陽性率也較高,但均無明顯的經濟意義。該病的傳染源為帶毒豬和病豬,經口、鼻感染髮病。不同的毒株感染不同日齡的豬只后,其臨床表現明顯不同。在老疫區,母豬初乳中含有該病毒的抗體,哺乳仔豬一般呈隱性感染。斷奶仔豬已能抵抗該病。新疫區以3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易感。
根據臨床表現觀察,可分為腦脊髓炎型和嘔吐消瘦型,這兩種類型可同時存在於一個豬群中,也可發生在不同的豬群,或不同地區。
腦脊髓炎型 發生於出生后4-7天的仔豬,體溫短暫升高,先是食慾廢絕,隨後出現嗜睡、嘔吐、便秘。病豬背毛倒立、四肢藍色,有部分病豬打噴嚏、咳嗽、磨牙。1-3天後出現中樞神經癥狀、步態不穩、趴地、發抖或痙攣、後肢逐漸麻痹。感覺過敏,遇突然聲響或擾動便發出嚎叫,最後病豬側卧,四肢做游泳動作,呼吸困難,眼失明,眼球震顫、昏迷死亡。病程約10天,病死率達98%以上。
嘔吐消瘦型 病豬初期體溫升高,反覆嘔吐,仔豬聚堆,倦怠無力,時常拱背,以後磨牙,雖嘴伸到水中但又不喝水或喝水量極小,便秘。危重的病豬因咽喉肌肉麻痹而吞咽困難,失重快,多在1-2周內死亡。有些不死轉為慢性或生長不良,發病和死亡率差異很大,一般在20-80%左右。
肉眼變化不明顯,在腦脊髓炎病例僅見到輕微卡他性鼻炎,一些嘔吐衰弱型病仔豬有胃腸炎變化。胃壁和血管周圍管套的神經節退變,病理損傷多見於幽門腺區。病理組織學變化為非化膿性腦炎,特徵是腦血管出現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形成的細胞管套,膠質細胞增生,神經細胞變性、壞死,腦脊液增多。
腦脊髓炎型 多發於2周齡以下(更多見於4~7日齡)的哺乳仔豬。病初食慾廢絕,繼而呈現嗜眠、嘔吐、便秘等癥狀,少數體溫升高。其後被毛逆立,四肢呈藍紫色,噴嚏,咳嗽,磨牙。1~3天後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對聲響和觸摸表現過敏,發出尖叫聲,或卧地呈游泳狀運動。運步時呈高蹺樣姿勢,步樣不穩,後肢逐漸麻痹。最後呼吸困難,眼球震顫,失明,昏迷而死。病死率可高達100%。
嘔吐消瘦型主要表現體溫升高,反覆嘔吐,不食,常群聚一堆,便秘,消瘦,口渴。嚴重者不能飲水,雖將嘴浸入水中但不吸啜吞咽。幾天後即出現嚴重脫水,終因昏迷而死。年齡較大的豬癥狀較輕。3周齡以下仔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很高,不死者轉為慢性消瘦的僵豬。
類症鑒別 本病的腦脊髓炎型與豬傳染性腦脊髓炎、偽狂犬病、李氏桿菌病的癥狀相似,應注意鑒別,詳見豬傳染性腦脊髓炎。嘔吐消瘦型的嘔吐、消瘦與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癥狀相似。但豬流行性腹瀉及豬傳染性胃腸炎病豬有嚴重的腹瀉癥狀,發病急劇,傳播迅速,病程短,無神經癥狀,將病豬腸上皮細胞塗片用熒光抗體染色,或取病豬糞便作豬流行性腹瀉ELISA試驗時即可區別。
實驗室檢查 送檢病腦與脊髓上段,做病毒分離、組織學檢查;送檢血清,做血凝抑制試驗、瓊脂擴散試驗、中和試驗、免疫熒光試驗等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