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

經濟學名詞

守夜人,典出亞當·斯密。在《原富》(又名《國富論》、《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里,斯密曾經分章分節,詳細討論了政府如何以守夜為天職。

名詞簡介


政府的職能主要有三項:
1.保護本國社會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暴行與侵略(〔英〕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第254頁)。
2.為保護人民,不使社會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負或壓迫,換言之,就是設立一個嚴正的司法行政機構。
3.建立並維持某些公共機關和公共工程。當然,為了維持政府的尊嚴,還需要有一些其他的花費。

具體解釋


斯密容易被誤解的地方,是他被許多人——無論同意還是不同意他的——看成一個喜歡規範世界的經濟學家。在本文的例子中,斯密似乎主張,一個規範的政府應該恪守守夜人的角色,應該將政府職能限於國防、司法和某些公共設施領域。更有好事之徒,將發明小政府、大社會的桂冠,也慷慨地安到了斯密先生的頭上。
讀一讀《原富》吧,我們會知道斯密對真實世界的經驗著迷,而對規範世界無甚興趣。他概括經驗、分析經驗,得出對經驗的經濟學解釋;又基於一般化的解釋,提出可供以後經驗來檢驗的推測。幸運的是,“他站在一門新科學的黎明和歐洲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見MaxLerner為《原富》1937年英文版作的序,張五常譯)。當時的英國正在開始現代經濟增長,古老學說不能應付的新經驗數之不盡,提供了開風氣之先的現代經濟學巨著的基礎。更加幸運的是,斯密的分析和結論一再被後來的經驗所驗證。誠如張五常所言,他的主要論點的整體,不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且越來越對(張五常著,《學術上的老人與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在政府職能問題上,斯密不過陳述經驗事實。試想一下,在那個連大英銀行都是私人經營的時代,除了國防、司法和公共設施,君主(政府)還能管什麼事?在這個意義上,不妨讓我們更正一下:斯密從來沒有主張過政府“應該”充當守夜人。斯密對政府應當充當守夜人的偉大思想,半點貢獻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