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俊臣

武周歷史人物

來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唐朝武周時期著名酷吏。

無賴出身,善於告密,得到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僕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設立推事院,聯合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製造各種殘酷刑具,大興刑獄,採取刑訊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貪贓枉法,橫行無忌,聯合侯思止、王弘義等援朋結黨。最後,企圖陷害武氏諸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武則天最親信的人物,誣告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謀反,遭到衛遂忠告發。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等乘機揭露來俊臣種種罪惡。武則天下令處死來俊臣,將其酷吏黨徒全部流放嶺南,延續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結束。

大事件

0651

出生

651年,出生於雍州萬年

0692

陷害朝臣

692年,地官尚書狄仁傑、益州長史任令暉、冬官尚書李游道、秋官尚書袁智宏、司賓卿崔神基、文昌左丞盧獻等六人,一起被他們誣告,來俊臣既然是以滅族而為功業的,他自然就想要引導人家接受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

陷害朝臣
0697-06-03

去世

697年6月3日,武則天將來俊臣斬於鬧市並陳屍示眾。

人物生平


無賴發家

來俊臣從少年時起就是個詭譎奸詐、反覆無常、兇險邪惡的人。原是不事生產的遊民,後來成為流氓,不事生產,終於有一天因犯奸盜罪被捕入獄。來俊臣在獄中最大的愛好就是“妄告密”。有時是捕風捉影,有時乾脆連一點兒影子都沒有,來俊臣就會活靈活現地向獄吏告發某某還隱瞞了什麼重大罪行。由於他所告發的事情多屬無中生有,獄吏查來查去,當然也不會有一點兒收穫。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妄告密”,告來告去,終於引發管理層的震怒,刺史王續將他痛打了一頓——“杖之一百”。來俊臣這才老實了一段時日。
然而不久之後,痛打來俊臣的刺史王續因犯事被朝廷誅殺,這讓來俊臣看到了希望之光。既然王續被朝廷誅殺,說明王續不是什麼好鳥,他既然不是什麼好鳥,按照邏輯推理,被他痛打過的人就一定不會太壞。來俊臣靈機一動,抓住機遇,繼續告密。這次他告的層次更高,直接揭發王續有重大罪行,並進而移花接木,在舉報信上編造自己因揭發王續而招致痛打的經歷。
據說武則天見到這份舉報信十分高興,馬上破例接見來俊臣。頃刻之間,來俊臣身價百倍,武則天“以為忠,累遷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酷吏政治

來俊臣蠟像
來俊臣蠟像
在審理武則天交辦的案子時,凡有不合他心意的,便對犯罪人實行株連,長幼都要坐連其族,一殺就是千餘家。
滿朝文武大臣噤若寒蟬,沒有敢說話的。人們更懾於當時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他與自己的親信侍御史王弘義、侯思止一起,專誣告那些士大夫們,不論是春季夏季,殺人不斷。當時在麗景門內設置了監獄,麗景門也叫做新開門,只要進入新開門,一百人里也難活下來一個人。王弘義則把麗景門戲稱為例竟門,意思是說凡是進入此門的人,小命都得完蛋。
來俊臣還與他的黨羽朱南山等十幾個人,編製一篇《告密羅織經》,共有幾千字,都是預先有系統地按內容分例成細目,還要布置怎樣羅織犯罪人的事實和緣由,命令他的黨羽照此去告發,有時也把密告信投於匭院而讓皇帝知道,這種案子武則天多是委派來俊臣去審理。來俊臣另外製造了一種刑具,叫做"突地吼",凡是上了這種突地吼枷的,都要在地上不住地轉圈,很快便會暈倒。他又製造了十幾個枷,稱名為"見即承"。還有"鐵圈籠頭",當審訊囚犯時,在圈中加上楔子。其餘還有各種名號的刑具數十種,大致都是如此。囚犯不分其原來的身份貴賤,一律是先把枷棒放在地上,再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這就是刑具!"見到刑具的人立即魂飛魄散,無不自己誣陷自己謀反。而武則天又以高官厚祿給予重賞,因此他們爭比看誰更為殘酷。因而告密的人,在大街上紛然皆是,因而名流們在世短暫,出了名僅可經歷幾日而已。
朝官們因為要去上朝,不定何時便會遭到襲擊,一旦被抓走便可能落得全家族被殺的結果。因此在與家人告別時便說:“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相見?”

陷害朝臣

如意元年(692年),地官尚書狄仁傑、益州長史任令暉、冬官尚書李游道、秋官尚書袁智宏、司賓卿崔神基、文昌左丞盧獻等六人,一起被他們誣告,來俊臣既然是以滅族而為功業的,他自然就想要引導人家接受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他都是先奏請武則天下令,再拿著武則天的敕書一審問他們就會承認自己的罪行,因為這樣還可以得到減免其他族人死罪的結果。
來俊臣畫像
來俊臣畫像
來俊臣便以此辦法來威脅狄仁傑等,讓他們承認犯有反叛罪,狄仁傑誠懇地說道:"大周朝革命,萬事維新,唐室的舊臣,甘願聽從誅殺。反叛是事實。"來俊臣才稍微從寬處置。"判官王德壽對狄仁傑說:"尚書的事就算過去,並且能得到減免死罪的判決。我今天也是受人驅使,只是想求得少爬些台階,想憑藉尚書來牽連楊執柔可以嗎?"狄仁傑道:"要我怎麼辦?"王德壽說:"尚書從前在禮部,而楊執柔在禮部任某司的員外,你來牽連他一下還是完全可以的。"狄仁傑道:"皇天后土(地神)啊,竟然讓我狄仁傑幹這種事!"隨後一頭撞在柱子上,鮮血覆蓋了他的臉頰,王德壽十分恐懼而告辭。狄仁傑既然已承認自己犯了反叛罪,主管部門只是等待行刑的日期了,因此對他不再嚴防。他從看守者那裡借得筆硯,又扯了一塊頭巾在上面書寫起來,述說了自己的冤枉和遭受的痛苦,然後藏在綿衣內。
他叫人告訴王德壽說:"現在天很熱了,請通知家人來把我的綿衣取走。"王德壽已不再懷疑他了。家人得到了綿衣中的書信,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拿著信說事情肯定會發生變化。他得到了召見,武則天看過信後有些不知所以,便把來俊臣叫來問道:"你說仁傑等已承認犯了反判罪,那為什麼今天他兒子又來訴冤呢?"來俊臣道:"這樣的人哪肯服罪呢?臣讓他坐卧息休得十分安穩,甚至連他們的頭巾衣帶也未去掉。"武則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去視察,來俊臣叫獄卒把巾、帶借給狄仁傑,並讓他在西則隨便行走站立,讓周琳觀看。周琳懼怕來俊臣,不敢向西看,只望著東面唯唯諾諾地答應而已。
來俊臣讓周琳暫且留步,要讓他給捎去一份文狀。於是他命令判官假冒狄仁傑等寫了一份謝死表,代替他進呈給武則天。鳳閣(中書省)侍郎樂思誨的兒子,八九歲時,他的家遭滅族禍,現在司農寺暫為差役,武則天對他家過去的事改變了看法而得到召見,他向武則天講述了來俊臣如何苛刻狠毒,希望陛下把那些稱反叛的假狀子一一加以符合對照,結果不分大人小孩所有狀子都是一個樣,武則天心裡不解其意,於是召見狄仁傑等問道:"你們為什麼要承認反叛呢?"狄仁傑等回答說:"假如不承認,早死在枷棒下了。"武則天又問:"為什麼要寫謝死表呢?"狄仁傑等答道:"沒有寫過。"武則天拿出謝死表讓他們看,才知道那是別人背著他們代寫的,於是釋放了這六家。

罪惡滔天

來俊臣還誣告過大將軍張虔勖、大將軍給使范雲仙,在洛陽州官署里,張虔勖等不堪忍受痛苦,自訴對於國家有功,義正嚴辭,來俊臣竟命令衛士把他亂刀砍死。范雲仙也陳述自己一生服務於先朝,聲言司法官對他懲治的冤枉和痛苦,來俊臣下令割去了他的舌頭。士子和庶民見此都嚇破了膽,沒有敢說話的。
來俊臣屢犯貪贓罪,被貶到同州任參軍,在那裡他曾強奪一個參軍同僚的妻子,並污辱了他的母親,也沒有敢說話的。不久又授予他河南縣尉,一直升任為太僕卿。
武則天曾賜給他十個婢女。那還是在他剛剛被授予司農卿的時候。此時西番酋長大將軍阿史那斛瑟羅的家中有小婢能歌善舞,而來俊臣只有在司農卿時賜予的一般婢奴,於是就讓他的黨羽誣告斛瑟羅謀反,用意是想要謀取他的婢女。後來各酋長來到朝廷,他們個個割耳破面,來訴冤的有數十人,因而才沒有獲滅族罪。
那時綦連耀與劉思禮等人對朝廷有些議論,長安縣尉吉頊知道這件事,便告訴了來俊臣。來俊臣告發了此事,有數十人受到牽連而被滅族。來俊臣仗勢想要獨攬此功,又對吉頊羅織罪名,後來吉頊得到召見而在朝廷作了訴訟,唯有他倖免。
不久,來俊臣威逼強娶了太原王慶詵的女兒。
來俊臣仗勢貪求女色,官民妻妾有漂亮的,千方百計奪取;有時指使人羅織罪名告發某人,然後假傳武則天命令奪取他的妻妾,前後羅織罪名殺人無法計算。自宰相以下,他登記姓名按順序奪取他們的妻妾。他自稱才能可比石勒。監察御史李昭德一貫憎惡來俊臣,又曾經在朝廷侮辱秋官侍郎皇甫文備。這二人便共同誣告李昭德謀反,將他逮捕入獄。

身死族滅

來俊臣平素與河東衛遂忠有交情,衛遂忠的名望雖不顯赫,但是很好學,很有辯駁之才。有一天,衛遂忠酒酣之後,到來俊臣家去。當時,來俊臣和妻子的家人設宴聚會。守門人欺騙來俊臣出去了,衛遂忠知道他是說謊,便闖了進去,把他謾罵羞辱一頓。來俊臣由於在親戚面前遭人謾罵而感到羞恥,便指使人毆打他並把他反綁起來,很快又放了他,但是從此結下了讎隙。
來俊臣想羅織罪名誣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又想誣告皇嗣李旦及廬陵王李顯與南北衙禁衛軍一同謀反,希望藉此竊取國家權力,衛遂忠告發他。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恐懼,共同揭發他的罪惡,將他關進監獄,有司判處他死刑。武則天想赦免他,處死的奏章送上已經三天,仍不批下。王及善說:“來俊臣兇殘狡猾,貪婪暴虐,是國家的大惡人,不除掉他,必然動搖朝廷。”武則天遊覽宮廷園林時,吉頊牽馬,太後向他詢問宮外的事情,他回答說:“外邊的人只奇怪處死來俊臣的奏章沒有批下來。”武則天說:“來俊臣有功於國家,我正在考慮這件事。”吉頊說:“於安遠告李貞謀反,後來真的反了,於安遠現在只任成州司馬。來俊臣聚集為非作歹的人,誣陷好人,貪贓受賄的財物堆積如山,被他冤屈而死的鬼魂滿路,是危害國家的壞人,有什麼可憐惜的!”武則天於是批准處死他。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六月三日,武則將俊臣臣斬於鬧市並陳屍示眾。人們不論是老少都憎恨他,爭相去剮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得絲毫不剩得武則天得知來俊臣為民眾如此痛恨,方下詔指責他的罪惡,而且說:“應該誅滅他全家族,以伸雪百姓的憤恨,可依法查抄他的家產。”來俊臣身死族滅后,不論是士子庶民還是男人女人,人們都在大街上相互慶賀說:“今後睡覺的人背部才可以貼著席子了。”
來俊臣還掌權的時候,每次銓選,吏部受他囑託越級授官的有數百人。來俊臣垮台後,侍郎都向朝廷自首。武則天責備他們,他們說:“我們辜負陛下,該當死罪!但我們擾亂國家法度,只加罪於自身;我們如果違抗來俊臣的意旨,立即滅族。”武則天於是赦免他們。

個人作品


來俊臣將自己的理論成果集結為《羅織經》。這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言簡意賅,每個專題為一卷。全書字數不多,分為十幾卷。每一卷專講一個問題,譬如《治敵卷》、《問罪卷》等。它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更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寫的赤裸裸的施惡告白。據說宰相狄仁傑閱罷《羅織經》,全身顫抖,冷汗迭出;武則天面對《羅織經》,仰天長嘆。
在《瓜蔓卷》中,來俊臣這樣總結自己的經驗:“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免也。”也就是說,不把案子搞成驚天大案,就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讓案子牽連住一大批人,就不足以顯示出辦案人的能力。而這樣做,會讓上級有安全感,更會讓下級獲得寵幸。
《羅織經》內容大致如下:
一、先確定對象。
二、從四面八方向中央發告密信件或檢舉信件,以期控制輿論。
三、等候有關機關或當權人物把這些信件“指示轉交”下來,再進行相關調查。
四、根據交辦的信件,把對象逮捕、審訊。
五、審訊時施用酷刑逼供,被告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招認,一是死於酷刑之下。
六、審訊時讓犯人們在口供中互相牽引,並擴大向外牽引,人數多寡和範圍大小,隨心所欲。
七、把被告口供整理編撰,使其互相吻合,毫無破綻。

出版圖書

作品名稱作者時間簡介
羅織經來俊臣2010年3月1日《天下無謀之秘卷八書壹羅織經》是2010年3月1日由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宋)晏殊、(唐)來俊臣、(明)張居正、(五代)馮道、(西晉)杜預、(明)楊慎、(五代)長樂老、(隋)文中子。

家族成員


關係姓名備註
父親來操賭徒出身
王氏-

軼事典故


請君入甕

周興殘害無辜被舉發,武則天命來俊臣審理,來俊臣於是請周興吃飯,來俊臣問:
請君入甕典故圖書
請君入甕典故圖書
“囚犯如果硬是不認罪,該怎麼辦才好?”周興大笑說:“這太容易了,把犯人放到瓮里,四周燃起炭火。”來俊臣派人找來一口大瓮,按照他出的主意用火圍著烤,然後站起來說:“來某奉陛下聖旨審查於你,請君入甕吧!”周興見大事不妙,磕頭求饒,表示願意招認。成語“請君入甕”由此而來,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史籍記載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六·酷吏》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四·酷吏》

人物評價


武則天:“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
宗城潘:“如周興、來俊臣,乃堯年之四凶也。”
王及善:“俊臣凶狡貪暴,國之元惡,不去之,必動搖朝廷。”
吉頊:“俊臣聚結不逞,誣構良善,贓賄如山,冤魂塞路,國之賊也,何足惜哉!”
李顯:“自今內外法官,咸宜敬慎。其文深刺骨,跡徇凝脂,高下任情,輕重隨意,如酷吏丘神勣、來子珣、萬國俊、周興、來俊臣、魚承曄、王景昭、索元禮、傅遊藝、王弘義、張知默、裴籍、焦仁亶、侯思止、郭霸、李仁敬、皇甫文備、陳嘉言等,其身已死,自垂拱已來,枉濫殺人,有官者並令削奪。”
程行諶:“周朝酷吏來子珣、萬國俊、王弘義、侯思止、郭霸、焦仁亶、張知默、李敬仁、唐奉一、來俊臣、周興、丘神勣、索元禮、曹仁哲、王景昭、裴籍、李秦授、劉光業、王德壽、屈貞筠、鮑思恭、劉景陽、王處貞二十三人,殘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狀尤重。”
劉昫:“逮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未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於是來俊臣、索元禮、萬國俊、周興、丘神勣、侯思止、郭霸、王弘義之屬,紛紛而出。然後起告密之刑,制羅織之獄,生人屏息,莫能自固。至於懷忠蹈義,連頸就戮者,不可勝言。武后因之坐移唐鼎,天網一舉,而卒籠八荒;酷之為用,斯害也已。遂使酷吏之黨,橫噬於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貴從其欲,毒侈其心,天誅發於脣吻,國柄秉於掌握。凶慝之士,榮而慕之,身赴鼎鑊,死而無悔。若是者,何哉?要時希旨,見利忘義也!”
贊曰:“王德將衰,政在奸臣。鷹犬搏擊,縱之者人。遭其毒螫,可為悲辛。作法為害,延濫不仁。”
宋祁:“武后乘高、中懦庸,盜攘天權,畏下異已,欲脅制群臣,椔翦宗支,故縱使上飛變,構大獄。時四方上變事者,皆給公乘,所在護送,至京師,稟於客館,高者蒙封爵,下者被賚賜,以勸天下。於是索元禮、來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紛紛並興,澤吻磨牙,噬紳纓若狗豚然,至叛臠臭達道路,冤血流離刀鋸,忠鯁貴強之臣,朝不保昏。而後因以自肆,不出幃闥,而天命已遷,猶慮臣下弗懲,而六道使始出矣。”“嗚呼!非吏敢酷,時誘之為酷。觀俊臣輩怵利放命,內懷滔天,又張湯、郅都之土苴雲。”
徐元瑞:“酷吏,謂暴刻殘忍者,如漢嚴延年、唐來俊臣等也。”
馮夢龍:“君令而臣隨,君心而臣膽,是故口變緇素,權移馬鹿,如得其情,片言折獄。”